士兵突击:从钢七连开始 第186节

  一位领导忍不住插话:“陈江同志,你说的听起来美好,但现实中问题很多。指挥体系怎么构建?后勤保障如何实现?各兵种协同作战需要长期磨合,不是简单拼凑就能形成战斗力。”

  陈江点头表示认同:“首长说得对,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我认为可以通过几点来解决:一是建立扁平化指挥网络,给营级指挥员更多自主权;二是加强模拟训练,利用现代科技降低实兵演练成本;三是逐步推进,先试点再推广。”

  程国强突然开口:“你说每个合成营约800人,比现在的营大,比团小。那么旅指挥机构如何调整?”

  “旅部应当转型为指挥中枢和信息中心”,陈江显然思考过这个问题,“负责战略协调和资源分配,具体战术执行交给营级单位。同时,旅直属部队应当加强,特别是信息战、电子对抗和特种作战力量。”

  会议室内响起一阵窃窃私语。陈江的方案不仅涉及编制调整,更触及指挥体系的深层变革。

  程国强沉默片刻,突然转向与会的一位技术军官:“从技术层面看,陈副旅长设想的数字化指挥网络实现可能性有多大?”

  被点名的技术军官推了推眼镜:“报告首长,从技术角度讲完全可行。我们已有自主研发的战术指挥系统,能够实现营连两级的战场信息共享。不过需要大幅增加通信装备的配备数量,以及培训大量技术人员。”

  会议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

  陈江面对各种质疑和提问,一一回应。

  有些问题他已有成熟思考,有些则坦然承认需要进一步研究。

  最终,程国强做了总结发言:“陈江同志的想法很大胆,也很有见地。军队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但也不能莽撞冒进。我建议以C旅为试点,先组建一个合成营进行试验。陈江,你敢接这个担子吗?”

  所有目光聚焦在陈江身上。

  他站得笔直:“只要组织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

  “好!”程国强一拍桌子,“那就这么定了。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半年内我要看到初步成果。”

  会议结束后,程国强单独留下陈江。

  “今天你的发言很精彩,但也树敌不少。”程国强语气严肃,“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陈江当然懂他的意思,坦克部队的弱化,必然会引起一部分坦克部队军官的反感,同时还会影响到很多人的晋升与前途。

  “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你会面临很多阻力和困难。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程国强不忘给他打气。

  陈江沉思片刻:“首长,我明白改革的艰难。但强军之路必须走下去。我只请求首长一件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程国强凝视着这位年轻将领,终于露出一丝微笑:“放心去干吧,我支持你。不过记住,既要大胆创新,也要步步为营。”

  返回C旅的路上,陈江看着车窗外掠过的军营景色,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从今天起,自己和C旅都将走上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龙凯峰等旅班子领导,也先后被领导叫去谈话,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自然没有异议的可能,军人就要做好服从。

  接下来的几周里,C旅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

  陈江由于调整了分工,这让他有时间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外军经验,结合我军实际,制定了详细的试点方案。

  选人是第一道难关。

  合成营要求指挥员具备多兵种协同指挥能力和信息化素养,而传统的营长往往精通单一兵种。

  陈力排众议,推荐了原机步二营营长钟亦明担任试点营营长。

  这一提议引发了不小争议,大家认为钟亦明太年轻,缺乏带兵经验。毕竟这个岗位是副团级,而钟亦明提正营都不久,明显有些不大合适。

  但陈江坚持:“我们需要的是能理解并驾驭未来战争的人,而不是仅仅熟悉过去战争模式的人。”

  其实他考虑钟亦明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的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当然,也有一方面是“将门虎子”,他的人脉关系也能帮上自己的不少忙。

  至于级别,陈江自己不也是破格提拔上来的?

  最终,在龙凯峰和厉海光的支持下,钟亦明的任命得以通过,但要以合成营副营长的职务暂时管理全营的事务,和当初陈江的三营副营长差不多的模式。

  解决了合成营主官的人选,接下来就是装备整合与训练模式的转变。

  要将不同隶属关系的坦克、火炮、步兵战车乃至侦察、通信、工兵分队有机融合,涉及到装备调配、维护体系变更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尤其是训练模式问题,由于传统的各练各的模式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高强度的联合训练。

  使得营级战术合练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屡出洋相,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质疑声开始变大。

  一些军中“老资格”私下议论:“看吧,我就说这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把这么多好东西凑在一起,不会用还不如不凑!”

  压力如山般向陈江涌来。

  但他没有退缩,而是不断地鼓励钟亦明,要求他也不能气馁,

  有问题,那就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钟亦明也不负所望,组织技术骨干攻坚克难,甚至拉着连排干部一起研究到深夜。

  在这个过程中,龙凯峰给予了实实在在的支持。

  他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人脉,为试点营争取到了更多的训练资源和专家指导,并在旅里全力协调,为陈江扫清了不少障碍。

  两位主管虽然理念时有碰撞,但在推动改革试点这件事上,形成了难得的默契。

第236章 未来战场的样子

  陈江主抓训练之后,日常的训练他反而不是很关注,反而集中精力前往国防科技大学去商议推动“机器狗”的研发。

  当陈江将“机器狗”的功能参数告知校方后,跟着一起去的钟亦明和唐心怡瞬间就明白了这个武器的强悍之处。

  唯一让校方有些为难的是,当前的人工智能算法方面还没有如此水平,所以只能由后方人工智能操作员一对一的操作,并且这个距离还不能太远,所以在实战中的局限性还是很大的,可任谁都看的出来,一旦这项研究成果成功之后,每个合成营里的班排战斗力都会进步一大截。

  不仅如此,唐心怡也被陈江寄予厚望,希望她能花大力气提升每个班及以上的信息化水平,每个士兵都要学会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并且选派优秀士兵作为将来的“机器狗”操作员,这是陈江极力主张的提升即战力的根本。

  除此之外,陈江还极力推动无人机的研发,好在这项工作在之前就已经小有成就,现在的无人机技术虽然和后期的那种大载重、远距离、多功能的无人机无法相比,但却已经能基本实现陈江的一些战术设想。

  钟亦明刚开始对陈江的作战理念也有些懵懵懂懂,但很快,他就在陈江的言传身教之下,悟出了一部分合成化作战的精髓,这样一来,他在操练他的二营的时候,就明显更加得心应手。

  几个月眨眼而过,钟亦明的二营已经基本具备了现代化战争的陆战能力,为了检验合成化的效果,钟亦明需要用自己的一个营,去对战完整的C旅。

  这在过去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程国强带着整个集团军班子成员都前来观摩,陈江则是被放在指挥室里,钟亦明需要独自指挥这支初步形成战力的队伍。

  这也是上级领导提出来的检验标准,如果合成化的部队真有如此强悍的战力,那么就应该能在对抗中体现出不一样的东西。

  大家其实都没怎么指望钟亦明能打赢,毕竟对手可是一整个旅,虽然被陈江抽调了一部分力量出来,但主力犹在,更重要的是,上级为了能彰显检验效果,又从其它部队抽调了一个主力装甲团过来,这相当于钟亦明要独自面对一个师级规模的对手。

  而且陈江只能看,不能做任何指示,

  成,则一荣俱荣,败,则一损俱损。

  几乎所有人都带有点怜悯色彩看着陈江,看着他鼓吹的合成营是如何被龙凯峰的C旅碾压的,

  对抗演练开始后,龙凯峰凭借着C旅的绝对优势兵力,从多个方向齐头并进,气势汹汹的寻找钟亦明的二营进行决战。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二营居然凭空“蒸发”了,几个看似极为关键的阵地,二营都没有放兵力布防,只是用一部分饵雷进行了骚扰,在C旅专业的工兵部队面前,这种骚扰带来的影响并不大。

  “这个钟亦明是打算化整为零打游击么?都什么年代了,现在天上的侦察机和卫星这么发达,除非你不动,不然一下就会被发现。”一名首长信誓旦旦的表示。

  “是啊,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阴谋诡计没什么大用,这个龙凯峰用兵十分老辣,各部队看似分兵出击,但间距并不远,这样一来,就算是其中一部中了钟亦明的埋伏,其它部队也可以很快合围过来。最后钟亦明还是会因为损失过大输掉对抗。”

  “嗯,没错,龙凯峰家底厚实,耗得起!可钟亦明就这么点家当,能拼的过么?”

  众人议论纷纷,但陈江却似乎充耳不闻,在边上悠闲地喝着勤务兵送来的茶水。

  对抗之前,他就对钟亦明面授机宜,能说的都已经说了,如果钟亦明应付不了眼前的局面,那说明自己看错了他,他也不适合未来战争的需要,但陈江坚信,钟亦明能承担起这份重任。

  此刻的钟亦明正在某个山坳里吃着野战口粮,他带着二营的主力部队压根就没有墨守成规死守阵地,而是分散到了各个战线上。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完全颠覆了过去我军一贯的“集中优势兵力”的作战思路,不同于“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理念,钟亦明的胃口极大,想要在各个战线上同时重创敌军各部。

  他的装甲部队在某个隐蔽处养精蓄锐,保持无线电静默,其它各连则是分成了若干个小部队,对C旅进攻的各支部队进行了全方位的侦察,通过明确目标坐标参数,引导后方的远程火力与空中力量进行立体打击。

  这让龙凯峰一下子就栽了个大跟头。

  他委屈的向指挥部叫冤,不是只有一个营么?怎么还有如此猛烈的炮火与空中打击?

  指挥部冷冷回复,现代战争,都是立体战争,你也可以呼叫远程炮火与空中打击支援啊!

  这让龙凯峰有些欲哭无泪,他也想啊,但关键不知道敌人到底在什么位置,怎么去呼叫增援?

  派出去的侦察部队,有些就遇到了无人机的蜂群攻击,没几下就纷纷“报销”,进攻部队又深受远程火力的袭扰,空中打击不断,虽然他也及时叫来了战斗机部队防空,但面对钟亦明的大量无人机攻击,还是有些顾此失彼。

  才一天不到的工夫,他的部队就已经折损过半,彻底让指挥部的诸位首长们看傻眼了。

  “这个龙凯峰是干什么吃的?”

  “就是,就是几千头猪,也不至于一下子就垮了呀?”

  “人家就这么点小部队,他这么多重装备就毫无办法了?”

  面对议论纷纷,程国强摆了摆手让大家稍安勿躁,“对抗还没有结束,不要急,要沉住气!”

  说完,他还看了一眼陈江,发现陈江对此毫无波澜,似乎这件事情与他无关,程国强心里一乐,“你小子,还真是淡定!”

  龙凯峰这边被搞的焦头烂额,政委厉海光也被钟亦明的“无赖”套路折腾的够呛,

  “这小子是陈江弄来的,打起仗来怎么这么鬼?”

  “确实,打起仗来的路子和陈江还真有点像,都不怎么按常规路子走啊!”

  龙凯峰无奈的摊手道。

  面对越来越紧迫的形势,厉海光只能建议,“老龙,继续这么打下去,咱们损失肯定会更大,还不如往后退却,依托坚固阵地跟他耗一耗,在我们后方可是有永备工事的,而且防空力量强大,不怕他的阴招。”

  龙凯峰皱了皱眉头,“咱们一个旅主动退却?传出去不是被笑话?”

  “这有什么?打仗最怕墨守成规,再这么打下去,我们更被动,而且已经成笑话了,现在关键是能不能最后打赢,或者扳回一局来!只要咱们往后退了,他隐藏在暗处的部队就会被调动,一旦我们确定了他们的确切方位,我们也可以呼叫远程火力进行打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龙凯峰虽然觉得这么做有些丢人,但似乎一时半会儿还真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当龙凯峰率部后撤的消息传到指挥室大屏幕,大家都觉得这么做真是有失尊严,唯独程国强轻轻地点了点头,“打仗最怕就是一成不变,能懂得因势利导,这就不错。”

  说完还朝边上的陈江看了一眼,陈江心里笑了笑,“想撤,有这么容易么?”

  钟亦明很快就通过前方各个小组传来的情报得知敌人各部要往后撤退的消息,陈江虽然不在这边,但相关的情况他们早就私下里探讨过,对于这样的情况,钟亦明立刻调整作战思路。

  敌变,我亦变!

  命令各部队疯狂袭扰敌人,同时集结一部分部队形成拳头力量,对比较突前的敌军一部展开反突击。

  虽然龙凯峰命令部队就地组织防御,但仓促之下很难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措施,而二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集结到百余人的力量后,就敢于依托“机器狗”和无人机等装备朝着敌军猛攻。

  C旅的官兵第一次在战场上见到这种进攻模式,根本就没办法招架,这种机器狗的身体使用的是高强度金属,不惧怕普通的子弹射击,唯一的视频探头算它的弱点,但也被科研人员给解决了。

  在它前面弄了一个挡板,配备的是防弹玻璃。

  所以除非是狙击枪连续命中,不然根本就解决不掉它,而它身上携带的可是一挺班用机枪,火力十分强大。

  如果对方有重型武器,二营的无人机也会迅速飞过去投下手雷,这种天上地下的立体打击,成本很轻,但效果极好,还没等对方呼叫来空中支援,这边就已经把活给干完了。

  钟亦明指挥的这支“尖刀”突击队,如同热刀切黄油般,迅速撕开了龙凯峰殿后部队仓促构建的防线。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高效得令人咋舌。

  指挥室内,原本带着“看笑话”心态的将领们,此刻鸦雀无声,全都屏息凝神地盯着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战损比和部队推进轨迹。那位先前断言“阴谋诡计没用”的首长,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打法确实非常高效!

  “漂亮!真是干的漂亮!”参谋长为此拍案叫绝,“想不到在新式装备的加持下,这些小部队的战斗力会如此出色。”

  程国强眼中精光闪烁,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再次投向陈江,心中已然明了:陈江赌对了,他不仅带来了新装备,更带来了一套全新的作战思维。

  战场上,龙凯峰的后撤计划被彻底打乱。

  殿后部队的迅速“蒸发”让他意识到,撤退并非易事,反而可能将侧翼和后方完全暴露给这只神出鬼没的“幽灵”部队。

首节 上一节 186/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