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崇祯大帝 第359节

“有没有想朕”,朱由检走在陈圆圆面前来,轻松自如地挑了挑陈圆圆略尖的下颌,把顺势解下大氅往陈圆圆怀里一丢,踏步进了暖烘烘的里间内,见室内窗明几净,不染一丝尘垢,也笑了起来:“算你用心了。”

“陛下可是渴了?”

“陛下可要吃点什么?”

“陛下冷吗?”

……

陈圆圆收拾着大氅一边问了起来,而朱由检则从她后面抱住了她:“行了,朕不冷不渴不饿,你坐下来,老老实实地回答朕,有没有想朕?”

“没,不是,有”,陈圆圆本能地要否认但旋即又点了点头,忽然抱住了朱由检:“陛下回来好,回来好!”

“算朕没白疼你”,朱由检笑着推开了陈圆圆,昨夜和皇后周氏颠鸾倒凤了一宿,他可没精力再做男女之事,只喝了一口早已由陈圆圆准备好的热茶躺在半新不旧地软榻开始补觉。

等着朱由检睁开眼时,外面的天已渐黑,而此时却见卢九德走了来:“陛下,礼科给事成钧进了份奏疏,谏言陛下恪守孝道,如今立下北拒胡虏的不世之功,更应祭孝陵以告慰太祖!”

“突然巴巴的这么个奏疏有何意图,内阁怎么票拟的,你们司礼监怎么批红的?”朱由检问道。

“内阁认为如今大败建奴,祖宗基业得以保存,是当告在天祖灵,所以票拟是下月初二日祭孝陵,司礼监认为没什么不妥所以也准备披红,但到底是涉及祭祀大礼,还请陛下圣裁”,卢九德说道。

423.第423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处理

朱由检拿过奏疏仔细看了起来。!

看了后,朱由检对此颇感到有些惊讶,

他不明白这一次抵御满清胜利的功绩为何会被官们如此重视,竟然希望自己以此祭祀孝陵。

因为之前第一次抗击满清胜利后,官们都没有建议自己祭祀孝陵,为何这一次又如此看重,甚至说是可以告慰天恩祖灵的大功绩。

常言道,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朱由检不觉得这奏疏的内容仅仅是让自己祭祀孝陵那么简单。

朱由检想了想觉得这些官们故意夸大这次大明战胜满清南下的功绩明面看起来是在奉承自己,但实际只怕是想借此捧杀自己,让自己自认为自己这个皇帝已经做的很好,其功勋已足以得尧舜,至少是可以向太祖朱元璋交卷的。

而这些官这么做的目的只怕只是为了让自己打消北伐的心。

但朱由检没想到的是,这内阁票拟居然这次这么快,连带着司礼监也披红得这么快,看得出来,内阁和司礼监这种内政枢部门已经有很多官员不想再北伐了。

“也罢,批了批了吧,着礼部安排是”。

朱由检没有阻止内阁和司礼监这个决议,因为现在只凭这份奏疏还没办法完全看出这些官的目的,朱由检便想着来一招坡下驴,这一次先答应下来一些官们的这个谏言,让这些官们误以为自己真的有些志得意满而想着告慰太祖然后好苟安于南方,这样便会可以知道这些官们的下一步举动。

作为皇帝的朱由检不相信没有一个不想北伐的官,没有一个此时不想站出来制止这些官们想苟且偷安的想法。

朱由检觉得只有让这些官们撕起来才算达到自己趁着官集团内斗而达到自己进一步改革大明利益结构的目的。

甚至,朱由检还直接向卢九德说道:“这个叫成钧的颇懂仁孝之道,将其提拔为少詹事吧。”

等到了祭祀这天,朱由检很配合的按照礼部安排的仪式进行着对朱由检的祭祀,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孝陵,但此刻在这春0光微露的日子里,他还是头一次来祭祀孝陵,看着朱元璋的样子,朱由检也不禁暗暗笑了起来。

朱由检一边按照仪式给朱元璋行礼一边暗自念叨了起来:“朱元璋啊朱元璋,你的大明走到现在这个地步可不能怪我,若不是朕费尽心机才保得了这半壁江山,不然以你那些子孙的能力,早在三年前,你的大明江山被败得差不多了。”

“而如今倒好,你的这些子孙们还不知道感谢朕,却还跟朕唱起对台戏来,不过,你放心,朕会替你收拾收拾你的这帮不肖子孙的!”

朱由检说要收拾朱元璋的不肖子孙自然指的是潞王朱常淓和福王朱由菘等藩王,他可不会被这些官集团们牵着鼻子走,他现在对于北伐之事只保持缄默,但对于如何改造藩王却是他一直在关心的事。

不过,在朱由检完成对孝陵的祭祀后不久,朱由检又收到了一封奏疏,该奏疏则来自国子监祭酒许珂,内容却是说陛下朱由检住的宫殿没有重修,皇陵未有开建,如此让百官心境难安等等。

朱由检看到这篇奏疏算是更加确认了,确认这些官是想让他把注意力都转移到修葺宫殿和修建皇陵来,言外之意还是想淡化北伐的思想。

不过,这一次,朱由检选择的是留不发,他再也没有给予这些不想北伐的官们一个明确的信心。

而此时希望北伐的官员在见到朱由检这个举措后开始认为崇祯帝朱由检还是有进取心的,还是想北伐的,不然为何对于重建宫殿和皇陵这样的重要事务依旧不关心还直接留不发。

因而,希冀朝廷可以北伐的官员也开始了奏疏,第一更奏疏的是左都御史陈纯德,陈纯德直接提明说望天下人勿要忘了还有十二处皇陵还在北都无人照料,如同北都一样被胡人占据,身为人臣不应苟安于江南当应尽早北伐,收复北都以重振大明等言。

陈纯德这么一说,不希望北伐的官员自然是不敢明着反对北伐的,但还是找了借口说应该暂缓北伐,理由则是现在大明刚刚经历大战且西南战事未停,朝廷应该在这段时间内与民休息等等。

支持北伐和要求暂缓北伐甚至不希望北伐的两派官员开始吵了起来,不过朱由检这个皇帝并没有参与,他现在只想着利用两派官间的这个矛盾如何解决藩王的问题。

潞王和福王自然不必说,其本人和其家族都是要被处决的,而其他没有跟着起事的藩王,朱由检的想法是将这些藩王全部安置回京,但其封地并不取消而是准备重新安排。

“如今这些藩王在外地,虽说不参与地方政务,但也没起到替朝廷牧守一方的作用,反而容易被小人挑唆闹事起兵,威胁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如今这潞王和福王便是这个例子,因而本官的意思是将这些藩王全部召回京城,这样也好监管。”

朱由检这么一说,内阁首辅高弘图先站了出来说:“陛下,我大明之藩王其实在起兵造反方面对朝廷的影响并不大,毕竟他们也没有兵权且他们无论怎么做都是非正义的,微臣以为他们真正威胁我大明的还是他们所占据的良田,这些藩王手里的良田实在是太多,但又都不缴纳赋税,所以微臣以为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些藩王占据的土地还给百姓。”

“这个朕已经想好了,这些藩王有多少的土地,朕给他们用十倍的土地去换”,朱由检说道。

内阁首辅高弘图和户部尚书刘万春都惊讶了,刘万春更是惊呼了起来:“陛下,我们之前不是说藩王最大的弊病是占的土地太多吗,怎么您还要用十倍的土地换啊?”

“朕说的是这十倍土地是这里”,朱由检点了点坤舆万国全图里美洲和大洋洲的位置说道:“可以把桂王的领地改封在这里的某个地方,可以把唐王的领地该封在这里,这些土地广袤无垠别说十亩是二十亩朕也舍得换。”

424.第424章 抠门的皇帝和大臣

户部尚书刘万春这下没话说了,如今随着纸质媒体的在大明的兴起,更有了《自然》这样的科普杂志,他也知道崇祯帝朱由检所指的地方如今都是蛮荒之地,除了一些土著外还没有任何的国家政权。

因而在户部尚书刘万春不由得认为如果把这些藩王的封地封到这些地方,这哪里是封地,这明明是流放了!

“这么说好了,封地兑换规格是亲王十倍,郡王八倍,郡王以下的封爵五倍;

话虽这么说,但朕也不能太大方了,推恩之制要实行下去;

另外,这些藩王的俸禄也得减半,其一半得拿出来作为军费资助,毕竟他们的这些封地是要我大明近卫军帮着打下来的,他们总要给些钱吧;

因为他们是皇室贵族,朕没有替近卫军的将士狠要,只收取一半的俸禄已经是够大方的了,毕竟他们以后得到的是他们现在的土地多五倍乃至八倍十倍的土地。”

朱由检说着让户部尚书刘万春着手对这些藩王的俸禄发放重新拟定,同时又让兵部、户部、礼部三个部门联合起来,由内阁首辅高弘图统一负责先对这些藩王的封地进行重新划分。

在对待藩王的问题,官们和崇祯帝朱由检的立场是一致的,因而对于朱由检要动藩王集团的利益,他们是没有意见的。

若是官也不是完全没用,譬如内阁首辅高弘图如今在朱由检眼里那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这高弘图第一次卖了张慎言和东林党不说,守南京时果断稳住人心也不说,单是这次对藩王集团动手让朱由检很是称许。

内阁首辅高弘图颇有手段,很是善于玩弄官擅长的忽悠之法,在给朱由检拟的旨意只说召集各地镇国将军以的皇室后裔于五月端午佳节前齐聚京城,同皇帝和内阁朝议藩王加赐禄田一事,对于用美洲或大洋洲等土地换封地之事却丝毫不提及。

“高爱卿真是惜字如金啊”,朱由检不由得赞叹了一句:“司礼监批红,即刻发放各地藩王吧。”

首节 上一节 359/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