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崇祯大帝 第360节

司礼监秉笔太监卢九德便从高弘图手里拿过圣旨盖了大印。

朱由检见此也很得意地笑了起来,这道圣旨一经内阁发出便标志着他在崇祯二十一年后的第一项改革事务便正式开始,拿藩王集团开刀倒也不会让整个士绅集团反感,但却可以斩掉官集团未来可能造自己反的一个政治助力。

现如今才二月,圣旨发往各地藩王也得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再等各地藩王进京也得一个多月,再加其他时间的耽搁,等到各地藩王全部进京且正式开始改换藩王封地时怎么也得到五月旬以后才行。

因而,朱由检决定趁着这段时间也得好好做一些如何把各藩王留在京城的准备。

虽然他嘴说这些藩王都是被百姓当猪一样养着,但这些藩王到底也是人,依附在他们背后的家眷奴仆护卫等也是万人,不能白养着,得安排工作,得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另外即便朝廷目前还要花钱也得把成本降到最少。

在安排工作之前,首先是这些藩王们搬回京城后,怎么安排住的问题。

朱由检为此专门召集内阁首辅和户部官员、工部官员以及顺天府官员商议如何安排的问题。

“陛下,江南人多地狭,南京城更加严重了,而藩王们尤其是亲王们怎么也得要有一座王宫才行,按照规制,还得有王城,如今搬到南京来,建王宫王城只怕没这么多的地,所以,微臣觉得不妨在皇城边的一些闲置下来的犯事勋贵官员的房子腾挪出来分成一些三四进的房子给藩王们住,您看如何?”

内阁首辅高弘图如此提议道。

而朱由检听了后这才明白过来什么叫做抠,如今这些官们如果不叫抠还真没人敢叫抠了。

他们这些人在城内城外都有自己的庄园,动辄是堪拙政园的私家园林拔地而起,如今藩王们进京却只给安排一些三四进的房子。

关键是,户部尚书刘万春还提了个朱由检无法反驳的理由:“陛下,南京城城内城外的商铺田地皆是积极纳税百姓们的产业,当初说服百姓们缴税便是因为官府保证保护百姓私产,如今也不能藩王们去动这些百姓们的产业啊。”

“好,朕知道了,依朕看,索性也不必将犯事官员的房子赐给藩王们,朕有更好的办法”。

朱由检说着便命人把南京城地图拿了过来:

“栖霞山这一带挨近长江的山地这一片不能种庄稼也没集市的山地划出来给藩王们住,不多,每个亲王居住面积限定在三亩,郡王两亩,郡王以下一亩。”

朱由检这么一说,内阁首辅高弘图几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陛下说的话,他觉得自己内阁为省钱不给这些藩王们建造王宫只让他们住犯事勋戚官员的老房子已经是很过分了,却没想到自家陛下对自家亲戚更过分,直接只给两三亩栖霞山下的山地住!

要知道官们虽然给藩王们住住犯事勋戚官员的老房子,但到底地段很好啊,毕竟是在皇城边,而且是内城,无论是进宫朝贺还是去秦淮河寻欢作乐都很方便。

而栖霞山在南京城北边,全是山地,没多少人,离栖霞山最近的是钟山孝陵和孝陵卫还有一些开国功臣的坟墓,关键是离皇城的距离钟山离皇城的距离还要远一倍。

“陛下,这样是不是不太好,藩王们到底是皇室贵胄,而栖霞山一带地理位置实在不好,过于冷清且又在外城根,这样有损皇家威严。”

内阁首辅高弘图实在忍不住便问了一句。

“这位置有什么不好,依山傍水,背靠美丽的栖霞山,面对碧波浩荡的长江,风景秀丽,冬暖夏凉,且也安静,离孝陵又近,逢年过节祭祖也方便,而且在外城,也不用担心生乱子影响皇城安全,这么定了,关键这一带肯定地价便宜,朝廷能省不少钱,不要以为现在国库充盈了能大手大脚的花,尤其是你们户部!”

朱由检自然舍不得把犯事官员的房子给藩王,因为这些都是东厂抄没的,是他的私产,关键是地段极好的私产,好全是北京三环以内的房子一样,他怎么可能舍得赐给藩王们。

当然如果藩王们要想住城墙根也行,可以拿钱从他手里买这些有价无市的老房子。

425.第425章 朕的行宫也在栖霞山

在场的官一脸黑线,如今朱由检倡行高薪养廉政策,他们每年拿到的年终赏赐都不小,心里也更加鄙夷自家陛下这种抠门的心态。

户部尚书刘万春还是不由得再问了一句:“陛下,真的要确定在这栖霞山下划一片山地给藩王们建造居住之所吗,这是否会有损朝廷脸面?”

“损什么脸面,朕的行宫也在那里,让他们挨着朕的行宫住,叫损脸面吗”,朱由检这么一说,高弘图等官互相看了一眼,便惊讶地问着朱由检:“陛下,你有行宫在栖霞山?”

高弘图等官知道自己这位陛下是节俭出了名的,虽说如今南迁后国库充盈了,但也一直舍不得重建南京宫城里的几处破败的殿宇,皇陵修建的事也不提一下,甚至有大臣问起还直接说大臣这是要咒他早逝,不然哪有万岁的人急着修陵墓的,如此抠门节俭的皇自然更加不可能有什么行宫了。

“朕在栖霞山怎么没有行宫,成祖和神宗南巡时留下的行宫不是朕的行宫吗,你们也不必再多说了,这事这么定了,工部尚书宋应星留下,其余的都退下吧,藩王们在栖霞山的居住区,不应该叫居住区,应该叫栖霞别墅区,这个栖霞别墅区由朕亲自设计,由朕亲自设计的别墅不算有损朝廷脸面吧。”

朱由检这么一说,官们这才想起的确在南京栖霞山还有行宫,但那是成祖和神宗南巡时的驻跸行宫,最近的也有好几十年的时间了,再加南京雨水勤,湿气重,行宫早已荒废破败。

但这些官没想到当今陛下竟然连这样破败的行宫都要,甚至以此为安顿藩王们的借口。

但现在是皇帝朱由检要让藩王们住栖霞山,而且官们已经提醒了,因而如今朱由检还是执意让藩王们住栖霞山,官们也不好再有什么意见,毕竟他们也巴不得这样,朝廷开支能节省一大笔不说,他们也不用花精力为了拆迁和南京城的老百姓们磨嘴皮子。

至于丢脸也不过是丢的是朝廷的脸,陛下抠门至此,他们也没有办法,若是藩王到时候怪罪下来,他们也只说是圣意如此安排行了。

官们仿佛已经看见了藩王们怨声载道的样子,也仿佛看见了他们到时候往陛下身甩锅的无可奈何。

朱由检这里已经开始画起了瓷砖石材为主要材料的现代别墅以及配套花园的图纸,而宋应星则在他面报告着大明的建筑技术现状包括水泥的研制进展和混凝土的研制进展。

水泥和混凝土这种材料属于无机材料,自然要制造有机材料强,大明现在虽不能大批量合成有机材料,唯一的有机材料制造技术突破也只是制造甘油,但无机材料则容易得多,尤其是水泥,不过是奎硅酸盐和石灰、石膏的按例混合,而混凝土则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为基础,加砂石为骨架而已。

“我们现在有各种各样新材料,不用汉白玉,不用金砖,也能给他制造出最好的建筑材料来,你以水泥、混凝土还有其他石材染色为基础,寻找最好的工匠以这个为基础,再去魏国公那里定制一批琉璃格子窗,用钢筋混凝土不出三个月估计能造出这种房子出来。”

朱由检细致地给宋应星说着。

而宋应星也没想到钢铁冶炼局生产的钢条还能有这种用途,倒也很有兴趣将此利用到建筑。

在此期间,应天府已正式将南京外城栖霞山下的一片依山傍水约有两千亩的山地划分了出来,而宋应星也暂时停下工部的其他事务专职带着施工队在这一带施工,在半个月后便果然打制出了第一栋三层的混凝土小楼,紧接着在两个月内以一条溪流为横线复制出了所有的小楼,还具体划分出了几区记号楼。

楼房外壁下面贴的是有专业工匠雕刻的瓷砖,即典雅又不杂乱,外侧端则大明军械所研制的用来给枪械刷漆的隐蔽色,基本是绿色为主,涂抹在墙体端显得整个小楼特别显得庄严而又不失自然。

窗户是橙蓝相间的斗拱玻璃窗,幽静而又内藏奢华。

小楼正门是红木板结合胶体压制而成的,外面刷了一层有抛光效果的油漆,把红木的纹理显现得特别明显,恍如是几百年的等红木一般。

而在正门下的石阶也是雕刻精美到大门外有一条二十来步的石子铺成的小路,小路一旁有石桌石凳,还有蕙兰蘅芷等名贵花种,大门乃是铁质大门,面俱是长矛林立,显得威严无。

小楼外便是用青石板铺的小路,小路紧贴着小溪,过小溪的桥便是另一栋小楼。

每栋小楼有独立的围墙,楼房后面还有一个园林式的花园,占地不大也半亩甚至不到半亩,有游泳池,也有蹴鞠场还有戏台等等娱乐运动设施应有尽有,甚至有各自现代才有的单双杠和哑铃还有儿童们的木马以及大明版滑滑板与秋千。

朱由检带着高弘图等官这一日来到了这栖霞山进行视察,高弘图一来便抬头看见前面郁郁葱葱的绿树翠竹间只隐藏着一连排的绿色小楼,恍如一群曼妙的女子隐匿于山野之间一般充满情趣。

朱由检看见高弘图等官那一脸如同去了秦淮河看见名妓跳舞的表情也是颇为不屑地哼了一声,心想这种搁在后世也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度假小区,而此刻这些官们或许是对重檐式建筑看多了的缘故如今一见没有琉璃瓦和朱墙的绿色楼式建筑自然很是惊讶。

“陛下,微臣倒是没想到能有的如此精美的楼阁,微臣斗胆问问宋阁老,现在一共已经花了多少银子,可有造一座宫殿费钱?”

高弘图不由得问向宋应星。

宋应星看了看朱由检,朱由检说道:“他是首辅,你也有向他报告的义务。”

如此,宋应星便回道:“没花多少,把保国公在皇城西侧的那一处院子和他在莫愁湖的园林卖了也能抵如今的花费了。”

426.第426章 会赚钱的朱由检

户部尚书刘万春一时惊呆住了,他知道保国公在皇城西侧的院子和在莫愁湖的园子都不便宜,但以这样的代价在这里把大明现如今所有的皇嗣安顿在这里,不可谓不节省。!

首节 上一节 360/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