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1213节

要想管好钱粮,必须理清账目,因此萧逸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般出太仓的相册,让手下人仔细核对,看看留下多少家底,又需要多大的开销,自己也好量入为出。

“建安九年七月,青州六郡解送钱四百万、粮五十万斛、生铁二十万斤入库,全部送往荆州前线……”

“建安九年八月,太仓再次截流各级官吏俸禄:粟米六十五万石,以充军粮之用,累计截流四个月……”

“建安九年九月,自徐、兖、豫三州士族、富商手中,借调铜钱五百万,粟米四十八万斛……用于大军征战,利息二成五分,三年归还本利!”

…………………………

萧逸带来的五十名学子,都受过严格训练,可以一手执毛笔、一手打算盘,同时念账册数目,心、手、眼配合极为密切,而领头的就是崔烈、孟建!

他们原本隐居卧龙岗中,是被强行请出来的,心中充满了怨气,做事也极为不配合,可是几个月相处下来,为萧逸的人格魅力所折服,都成为了无愁侯府属官,兼任争鸣学府的博士!

太仓相册堆积如山,正常情况之下,起码三四天才能整理出来,学子们只用了大半天,就算得一清二楚了,可最后得出的结果,却让萧逸苦笑不已……

因为连年征战,国库极为空虚,人们常用‘空空如野,饿跑老鼠’来形容,可查过账目之后,萧逸发现这话说的不对,好歹是大汉王朝的国库,里面还是有一些东西的!

不过吗,萧逸更希望什么也没有,因为前任留下来的、是满满八大箱子的借据,空空如野是块平地,而自己将要面对的、却是一个大深坑呀?

原来近两年的南征,早就把朝廷府库打空了,为了支应前方军需,太仓官员只能四处的借贷,向文武官员、士族门阀、富商大贾……凡是能借的都借了,有的还是高利贷呢!

如果只是借贷,萧逸还不发愁呢,钱粮以朝廷名义借的,官员、士族、富商们胆子再大,也不敢上丞相府、无愁侯府追债吧,大不了国库富裕之后,再慢慢的偿还他们吧!

更加要命的是,国家急需大量钱粮:征战有功的将士们,需要钱财来犒赏之,朝廷大小官员们,也需要领取俸禄,马上就是春耕时节,百姓们需要耕牛、种子、农具,还有熬到秋收的口粮……

国家财政恶劣至此,历朝历代也是少见的,难怪王朗卧病在床,不敢前来交接账目呢,就算他身体没问题,恐怕也不敢露面呢,生怕萧逸一怒拔剑砍人。

还有太仓门外的官吏们,与其说前来欢迎的,不如说盼着救济呢,因为根据账目显示,朝廷大半年没发俸禄了,官吏们也是嗷嗷待哺、全家老小等米下锅!

“皆是我等无能,以至国库空虚,拖欠了大量钱粮,还请大司马大任责罚!”

“诸位不必自责了,大军征战不断,钱粮消耗无数,就是金山银山也该吃空了,尔等苦苦支撑下来,已经很是不容易了!

我已经上奏丞相大人,对太仓有功人员,一律的提拔嘉奖,还望诸位齐心协心,助本大司马度过难关!”

“多谢大司马大人体谅,属下们真的无计可施了--呜呜!”

………………

陈群、杨阜等人纷纷下跪,国家财政恶劣至此,他们是难辞其咎的,而萧逸安慰的话语,更让他们感动至极,有人还呜呜大哭起来了……

数十万大军南征,人吃马喂消耗巨大,为了保证前线供给,太仓大小官吏们,四处的筹措粮草,饿了吃口冷饭、困了和衣而眠,一连几个月不回家……

尤其乌林大战期间,军械、粮草、药材、冬衣……军令一封接着一封,全都是十万火急,官员们日夜操劳不停,有的累晕、有的累吐血、有的活活给累死了……

可是史书记载下的,只有冲锋陷阵的将军,出谋划策的谋士,唇枪舌剑的辩士……曹操、萧逸、程昱、周瑜、鲁肃……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千载之后也家喻户晓!

而他们这些内政官员,只能任劳任怨的干活,累死了也是默默无闻,如今得大司马言语宽慰,真比吃了蜜糖还甜呢,何况还有丰厚奖励呢!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要想国泰民安,必须财源滚滚!”

安抚好官吏们之后,萧逸闭目思考起来,如今国库空虚至极,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想办法弄一些钱粮才是,可是从何下手呢?

大汉是一个农业帝国,主要收入来自农民,田赋占据了七成以上,其余还有车船税、牲畜税、五禽税、娱乐税……盐、铁、酒、木材各种杂税!

自己刚献上《治国十策》,减免中原一年的田赋、劳役,让百姓们修养生息,如果重新征收的话,岂不是出尔反尔吗?

当然了,‘官’字两个口,反正都有道理,免了田赋、可以收人头税,免了徭役、还有兵役,朝廷想要搜刮百姓吗,不愁找不到借口!

可是中原民变四起,已经如火如荼了,再要强行征收田赋,只能是官逼民反了,那时候朝廷出兵征讨,又要无数的钱粮、军械、农夫,只能继续的压榨百姓,而后恶性循环下去……直到大汉帝国崩溃为止!

至于其他的税收吗,已经提前预征三年的了,再征也会引起反弹的,而且数量不足、周期太长,有心进行商税改革,又需要大量的时间,就怕是远水解不了近火呀!

自己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弄到一大笔钱粮,先度过眼前的难关,正常渠道是不可能了,只能是剑走偏锋,如今许昌城最有钱的人……

“通知许昌城内外,各路地方豪强、富商大贾,今夜本大司马设宴,请他们来饮酒庆祝,顺便商议一些事情!”

“命令地狱恶鬼营,立刻进入战备状态,再让‘四兽’过来一趟,有事要他们出手了!”

“诺!”

天下四民,士农工商:官员们拖欠大量俸禄,再借钱就不合适了,农夫、工匠生活贫苦,也征收不出钱粮了,要想解决财政问题,只能向商人‘下黑手’了。

不过商人最是重利了,要想他们慷慨解囊,必须等价交换才行,好在自己还有一些‘干货’,不怕他们不动心!

佛家势力恶性膨胀,不但信徒与日剧曾,还搜刮大量钱财、占据大量土地,就像一只养肥的‘小猪’,正好用来劫富济贫!

这件事影响巨大,必须好好的谋划一下,别打不着狐狸再惹一身骚,另外吗,跟佛爷们伸手要钱,一般人没这个胆量,只能放出地狱恶鬼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三)

周武王伐纣之后,将商遗民迁徙异地、并派人严加监视,这些人失去了贵族地位,也没有足够的土地耕种,只好四处的贩卖货物、以此来维持生计!

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一种固定职业,也成为了四民之一,由于从事贩卖活动的人,大都是商代遗民,故而被称之为商人!

商人们游走天下、与时逐利,赚取大量财富的同时,也积极的参加政治活动,涌现出不少豪杰人物,有三致千金、三散家财的陶朱公;有资助了孔夫子,周游列国的子贡;更有奇货可居,敢于贩卖帝王的吕不韦……

不过总体来说,以农耕为主的国度中,商人们虽有大量财富,社会地位却比较低下,被排在了四民之末,比土里刨食的农夫、挥汗如雨的工匠还要不如。

一旦国家出现财政危机,统治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压榨商人的钱财,雄才大略如汉武帝者,还曾发行过白鹿币(取上林苑白鹿,其皮方尺,值四十万钱,强行卖给商人,国家不再回收)。

曹操回到许昌之后,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也以各种借口(自己过生日、妻妾过生日、子女过生日,反正丞相府里人多),宴请各地大商人,强迫他们献金、献粮,前后达十余次之多。

如此压榨之下,商人们也受不了了,又不敢得罪了奸雄,只能想办法躲避,借口是五花八门,有人装病、有人装死(家里死人),还有狠心的商人,弄伤了自己的身体……

“青州布商-田氏,恭贺大司马步步高升,献上白玉环一双、赤金马一匹……礼金三万钱!”

“徐州盐商-陈氏,恭贺大司马官运亨通,献上大珍珠十颗、猫眼石一对……礼金五万钱!”

“蓟县梁家-家主,送上贺礼黄金五万两…………”

黄昏时分,商人们陆续来到太仓,共有四五百人之多,全都送上了丰厚礼物,其中有一些商人,竟然是被抬进来的(为了躲避相府的酒宴,硬把自己的双腿打断了,典型的舍命不舍财!)

同样是献金酒宴,对曹家的避之不及,八抬大轿都抬不去;对萧氏的却趋之若鹜,打断腿了也要爬进来,二者反差如此大,自然有原因的:

一则,萧逸招贤纳士、实力不断扩张,几乎与曹家平分秋色了,潜力上还要强上几分,商人们目光最锐利,自不敢得罪了未来人主!

首节 上一节 1213/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