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1734节

两百多年下来,大明的土地已经高度集中,世家大户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大大小小彼此勾连,一张无形的大网编织的利益共同体,笼罩整个大明。

南直隶贡献着大明税赋的六成以上,粮食在天灾如火的这个时候更是高达七成,是大明的要害之地!

陈奇瑜是认真做了事情的,从他嘴里知道的事情也比奏本里的详细,乐观不少。

朱栩对外面摆了摆手,两个内监端着椅子走过来。

陈奇瑜连忙谢恩,从准备好的腹稿套话里跳出来,道:“皇上,总体而言,南直隶目前发展向好,给臣三年时间,就能大致完成‘新政’,五年后,能够彻底完成,到时候,吏治清明,商业发达,百姓有田,中兴大明,盛世必临!”

陈奇瑜说的很有底气,信心。因为他已经看到希望了,南直隶近来推行的很是顺利,一些成效很明显的落在所有人眼里,很是鼓舞。

朱栩看着边上仿佛突然开了的茶壶,拎起来给陈奇瑜倒了一杯,笑着道“朕知道,首辅之前去了南直隶,给了你们很大压力,无需过度担忧,放下心理包袱,亲自上阵,只要你们做得好,不会有人挑毛病,首辅那边,朕会给你去说和,这段时间,你们南直隶还是不错的……”

孙传庭之前去南直隶参加世界贸易大会,顺道去了应天府,逼着陈奇瑜等人立了军令状,可以说,态度十分严厉,苛刻。

陈奇瑜连忙又站起来,面带惶恐道:“臣不敢。臣等之前确实懈怠,没能领会内阁的要求,动作过慢,首辅生气是应当的。”

朱栩眼神流露着一丝好奇的笑意,暗道孙传庭在外面有这么大的威信了吗,陈奇瑜居然这样反应?

朱栩一手拿起茶杯,另一只手摆了摆手,道:“坐下说吧。这件事,朕只跟你说,首辅那边朕都没透露。苏扬杭三地,朕打算构建一个农业圈,大力开垦土地,严格登记户口,重新分配土地,并且对耕牛,农械,化肥,灌溉等全面倾斜,朕要将这里打造成示范区……这里是我大明的粮仓,不管如何重视都不过分,你能明白朕的意思吧?”

陈奇瑜倒是没有想到朱栩会有这样的想法,但认真想了想,似乎也没什么问题,沉思片刻,道:“臣明白,臣会尽快做出一个安排计划,年后上报皇上御览。”

朱栩喝口茶,随口道:“这件事,你心里有个数,你去见首辅与阁老们的时候,多提提,不用说是朕的想法。”

陈奇瑜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还是认真的道“是,臣明白。只是,苏州,扬州都在臣的辖地,如何运作都没问题,只是杭州不在。”

“秦政益不是在巡抚衙门吗?这件事让他统筹,浙江那边,你们做好沟通,内阁也会协调的。”朱栩道。

秦政益是政院前三届的生员,是天子门生,政院系的如今在朝野的代表之一,位居南直隶右参议。预计三五年内能进参政,再几年,就能成为封疆大吏,五十左右入京,是很可期的。

一个前途无量的青壮派。

陈奇瑜顿时明白了一些,道:“是。臣这几日走访一下皇家政院,与宋院长等好好谈一谈。”

朱栩喜欢陈奇瑜的效率,道:“嗯,多听听,请教一下。我们做事情要稳妥,周全,计划周密又能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与潜在规律……”

陈奇瑜不敢大意,认真的听着,这些都是‘必考题’,将来要作答的。

朱栩已经对南直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心里轻松不少,道:“你们这些巡抚平时难得聚一起,找个时间,好好聊一聊,相互弥补不足,取长补短,有什么好的经验,办法,不要敝扫自珍……”

陈奇瑜抬着手,道:“臣遵旨。”

这个时候,刘时敏走进来,道“皇上,首辅那边关于大议的讲话稿已经送来了。”

“唔,”

朱栩抬起头,道:“拿进来,朕一直等。南直隶那边,朕还算放心,去吧,过几天朕在乾清宫摆宴宴请你们这些巡抚。”

“谢皇上,臣告退。”陈奇瑜道,面上平静,心里是长松一口气。

他来时一直担心乾清宫会与孙传庭一样,对南直隶不满,要拿南直隶祭旗、立威。

继往开来 第1468章 有利于朝廷

陈奇瑜走了,朱栩便拿过孙传庭的讲话草稿,认真的看了起来。

孙传庭这个讲话稿题名为:大明景正新政改革总结纲要。目录分为吏治,农业,商业,工业,文化,国防等八个方面。

吏治主要是阐述他的改革计划,重申大明体制以及改革必要性,目标。

大明体制是‘帝国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包括修订,废除大明律,任命解除所有官吏的权力。内阁负责大明一切政务,由皇帝提名,任命。

同时也确认了议会的地位与权力,议会拥有弹劾,罢免阁臣的权力,对政务进行审计,同时也有着修订法律的权力。

从制度上来说,议会是介于皇帝与内阁之间的权力层。

孙传庭的讲话稿里,再次对内阁,五部以及督政院,大理寺等权责进行了明确划分,确立了一种潜在的制衡结构。

而在地方,就明确的进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巡抚衙门,大理寺,督政院,并且对省府县等权责进行清晰的界定。

在吏治这一块,孙传庭用了极大的篇幅描写,处处透着他的坚定决心。

朱栩认真的看着,慢慢推敲。

孙传庭话里话外都透着一种‘法制精神’,似乎想要要求大明按照既定的规则运行,不希望有打破这种话规则的力量出现,隐约有着对皇权限制的微小痕迹在里面。

“这是在试探朕啊……”

朱栩自语,面上带着笑容,继续看着。

对于朝廷的各项权责,孙传庭进行了明确的分析,确定,但这种确定更像是为以后的安排。

他现在依旧在企图扩大他的权利,要凭一己之力强力推行‘新政’。

在地方上,孙传庭要求巡抚衙门紧握权力,控制地方,但又在巡抚衙门,知府衙门,县府衙门以及其他各部门进行了权责的切割与落实,确保责任落实到人,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

这显然是因为与这些巡抚谈话而做出的改变,防止巡抚衙门权力过度集中,落实行政主体。

朱栩认真的看着,不时在身边的小本子上用碳笔记录着什么,这些是他对孙传庭的反馈,要对这篇讲话稿进行的修改与完善。

吏治方面太过复杂,孙传庭的一些用词需要朱栩认真去揣摩,单单是这一部分,朱栩就用了近两个时辰。

抬头就眼前一黑,脑袋一阵眩晕,心里难受的想吐。

不远处的内监见到朱栩扶着桌子,神色痛苦,大惊失色,连忙跑过来道:“皇上,您没事吧?奴婢这就去找太医。”

不等他走出门口,朱栩坐起来,吐了口气,道:“行了,回来吧。刘公公呢?”

内监跑过来,见朱栩脸上没有异色,这才松口气,道:“回皇上,刘公公去内阁了,暹罗,缅甸派了使者来请罪,孙首辅正在接见。”

之前因为朱栩册立太子,这两国国王不曾入京,朱栩下了旨意斥责。

只是,这一来一回,时间未必太久了吧,居然用了近半年时间!

这还是卢象升在云南练兵,威吓后的结果。

首节 上一节 1734/1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