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33节

后面的事儿,想必你许大人也都清楚。”

不待许显纯说话,周延儒便自顾自地接了下去:“大行皇帝落水后,霍维华便以阉党的身份进献了灵露饮。不久皇帝便驾崩了。

之后,既是因为大行皇帝的遗诏,也是因此当今圣上在潜邸时对我东林党人优抚有加,颇有一代明君潜质,因为朝堂上下便拥立当今皇上登基称帝。”

说着说着,周延儒竟是哭出了声,恨声道:“可恨崇祯小儿瞒得我等好苦!甫一登基,便宠信阉党,疏远我辈正人君子。玩什么永不加赋的愚民之诏,又挟大胜建奴之威,妄图收取商税,与民争利,此明君之所为乎?只可恨当初吾等眼瞎,不曾识得昏君的真面目!”

听得周延儒出口成脏,不待许显纯动作,曹化淳却是先走了过去,抄起刑具桌子上的皮鞭劈头盖脸地抽向周延儒,怒骂道:“还敢诽谤皇爷!咱家打死你个目无君父的狗才!”

眼见周延儒被抽得惨叫连连,田尔耕上前拉住曹化淳道:“曹公公暂且息怒。”

许显纯却是接着说道:“周大人还是省省力气,少说些不该说的,否则,我们可管不到曹督公的身上。”

接着,又问道:“便是如你所说,是那些豪商们胆大妄为,只是区区豪商,也接触不到你周阁老和骆大都督吧?”

周延儒笑道:“区区商人,自然不行。可若是加上钱益谦钱大人呢?不要忘了,钱大人虽然是我东林领袖,可却是赋闲在家,若是没了这些豪商,秦淮河边的销金窟,他钱大人又能去得起几次?

更何况,便是钱大人分量不够,那再加上叶阁老呢?

叶阁老为何反对商税,为何反对开海,尔等当真不知?还是故做不知?

不是不知,只是尔等也不敢去捅那江南的马蜂窝吧?如今外有建奴,卫所糜烂之下,倘若江南之地再反,这大明还是大明么?”

听着周延儒突然说出这许多内情来,许显纯、田尔耕与曹化淳三个被唬得面面相觑。虽然如今已近寒冬时节,三人的身上竟然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最终一番商讨之后,三人决定一起进宫,将周延儒的供词一字不改地交给崇祯皇帝。

第四十九章 杀意

得到许显纯三人回报的崇祯觉得自己很傻很天真。

拔出萝卜带出泥已经不足以形容目前的情况,这根本就是拔出萝卜带出了一个天坑才对。

目前所显露出来的,也只是利益这一张大网上的冰山一角吧?

自己该怎么办?

原以为重用厂卫,监察高压之下,朝堂还不如同一个萝莉一般任由自己摆弄成自己喜欢的姿势?

如今看来,自己还是太年轻了,看看名单上的这些人,内阁辅臣周延儒,前内阁阁老叶向高,兵部侍郎侯恂,前礼部付郞钱益谦,连锦衣卫左大都督骆养性,还有宫中一些低级的太监和宫女也都牵连其中。

既然想不通,干脆就不要去想好了。咬咬牙发了狠的崇祯皇帝很干脆地就做出了决定——既然朕有厂卫有百姓还有将士们归心,你们这些渣渣干脆给朕去死!杀他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朕看这些渣渣们还敢不敢蹦哒!

等到魏忠贤也过来回报审查宫中侍卫和宫女太监的结果后,暴怒地崇祯皇帝很是痛快地下令:“王承恩,拟诏。

内阁辅臣周延儒,私通宫禁,阴谋反叛,着锦衣卫凌迟。九族一体斩绝!

兵部侍郎侯恂,使人行刺天子,罪同谋反,着锦衣卫凌迟,九族一体斩绝!

锦衣卫左大都督骆养性,暗通宫外,意图谋反,着锦衣卫凌迟,九族一体斩绝!

太医院太医陈仁忠,阴谋毒害天子,着锦衣卫凌迟,九族一体斩绝。

前礼部侍郎钱益谦,暗中串联诸多官员,意图谋反,着锦衣卫凌迟,九族一体斩绝。

前内阁辅臣叶向高,既告老还乡,仍私通阁臣,阴谋反叛。其人虽故,着破坟,鞭尸,扬灰。九族一体斩绝!

国子监监生王某,行刺天子,罪在不赦,夷十族!

另诏,京城解除戒严,城门守卫交由五城兵马司接管,并与锦衣卫田尔耕所部巡视京城,务必维护京城稳定。京营即刻返回驻地,不得惊拢地方,违者,斩!

诏,英国公张帷贤,尽忠国事,加太子太傅,命其整顿京营。

诏,锦衣卫拆分三部,一部为原有宫禁守卫、仪仗等职司,晋魏良卿为锦衣卫提督,提督该部。

其二专司监察百官并诸藩王,着许显纯提督该部。

其三专司监察天下民生,废其抓捕刑讯之权,着田尔耕提督该部。

另诏,东缉事厂不复监察百官等职,专司监察大明之外之职,着司礼监太监曹化淳提督。

西缉事厂暗中侦辑锦衣卫与东厂之不法事,废其抓捕及刑讯之权,无诏不得私下作为。着司礼监魏忠贤提督。”

一连串的诏令下来,要么是诛连九族杀。气腾腾,要么是拆分厂卫加强或者削弱职司,直令人摸不清楚皇帝究竟想怎么干。

不过对于崇祯来说,既然已经决定要兴趣屠刀对准不听话的,那么不如索性将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儿一块儿办了得了!以后各衙门职司明确,有事儿直接追究直属负责人就成。

只是崇祯的诏令刚刚说完,重新由后宫赶来近视崇祯的周皇后却是着心中暗暗着急,对魏忠贤几人道:“你们先下去吧,本宫有话跟皇上说。一会儿再叫你们进来。”

王承恩与魏忠贤等见状,皆是躬身低头,退出了门外,离的远远的,保证自己听不到门里面的声音。

崇祯见几人都退了出去,便对周皇后道:“皇后有甚么事儿要跟朕说?”

周皇后却是跪倒在地,对崇祯道:“陛下,今日您所下的旨意,臣妾都听到了。臣妾,是想请陛下收回成命,暂缓行事。”

崇祯走过去,一把拉起周皇后,却道:“不行。此事万万缓不得。”

周皇后闻言,对崇祯道:“陛下,此事本不就当由臣妾插嘴,臣妾亦知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

只是一次性地杀戮如此多有,天下臣民岂不会视陛下为桀纣之群?倘若天下动荡,又该如何?陛下何不缓缓图之,先诛首恶,再问其他?”

崇祯闻言,知道周皇后在替自己担心,想了想,自己管他什么后宫不得干政?自己又不是那正牌的倒霉蛋崇祯。

崇祯便对周皇后道:“皇后不必多想,这些人私窥宫禁,先是毒害皇兄,如今又来毒害朕。倘若不除了他们,后边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效仿此辈。

这些人除了嘴上厉害,背后搞搞小动作,其实什么事儿也成不了。

犹如前唐太宗皇帝所言,君为舟,民则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朕有天下民心军心在手,此辈犹如那暗地里的老鼠一般,朕何惧?

至于说后世怎么评价,倘若大明毁于他们这些人的手上,你我夫妻二人便是纣王妲己。倘若大明国祚延绵,朕自然是一代明君,皇后也是一代贤后。”

周皇后闻言,知道崇祯心意已决,又见崇祯胸有成竹的样子,便不再劝谏,问候了崇祯身体一番,便先行回去了。

崇祯复又叫了魏忠贤几人进来,命王承恩按照刚才所定下的方略拟旨,用印。

首节 上一节 33/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