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645节

郑芝龙他们喝的痛快,李吖子的圆眼则是眯了起来,盯着郑芝凤一言不发,直让郑芝凤觉得自己后背发凉。

郑芝凤毕竟也是武举人出身的,论到操刀子砍人那是一点儿不含糊,除了郑芝虎在武力值上能稳压自己一头外,论到行军布阵什么的,郑芝凤在所有兄弟里面是最强的一个。

头脑加上颇高的武力值,让郑芝凤觉得自己不应该怂,可是刚咳了咳嗓子,打算把腰板给挺直,就听李吖子开口道:“咳什么?有病得吃药!”

被李吖子一句话给噎的不知道说什么好的郑芝凤开口道:“总之,李大当家的这边一定要加快些速度,早点儿把蛮子们杀光抓光才是正经事儿!”

李吖子正想开口说话,手下人却跑来禀报:“启禀大当家的,郑二爷求见!”

冷哼一声后,李吖子开口道:“让他进来!”

进到李吖子帐中,郑芝虎先是拱了拱手,然后开口道:“李大当家的,曹公公托郑某给您带句话儿。”

李吖子道:“什么话,你说便是。”

郑芝虎道:“曹公公说了,要您手下的兄弟们弄些人头,筑成京观,以震慑不臣!”

点了点头,李吖子开口道:“这个没问题,你回去后转告曹公公,就说我李吖子应下了,给他弄一万颗人头去堆京观!”

郑芝凤心中哀叹一声,知道为什么自己和郑芝虎的待遇为什么相差那么大——自己传达的是郑芝龙的意思,郑芝虎传达的是曹振生的意思,那待遇自然是天上地下。

郑芝凤心中正在替郑芝龙抱屈,却突然间听李吖子问道:“郑老四,这岛上还有多少蛮子?”

回过神来的郑芝凤应道:“除去已经被杀还有被抓的那些,约摸二十余万吧?”

李吖子点了点头,开口道:“那就好,争取半个月之内杀掉几万,剩下的都抓回去修什么铁路去。”

说完之后,李吖子又冷冷的道:“这里就不留二位用饭了,请吧?”

倍感憋屈的郑芝凤虽然有心反抗,却也知道自己打不过李吖子这个小娘皮,只得恨恨的跟着郑芝虎回去复命了。

接到郑芝凤回报的郑芝龙笑了笑,对着曹振生道:“老曹是不是修书国内,准备下迁民实地的事儿?

那李吖子既然应下了,差不多半个月左右就能把那些蛮子们清理干净,到时候便可以迁民了。”

曹振生道:“这个自然,咱家等会儿便修书一封,你遣人送回国内便是。”

顿了顿,曹振生道:“倒是当真想不到,李吖子这小娘竟然如此厉害,爪哇上上下下,竟然找不到一个对手?”

嗤笑一声后,郑芝龙道:“连我大明自己的海盗里面都罕逢敌手,那李吖子自然不可小觑。

再者说了,就凭爪哇那些野猴子,就是随便从大明抓个读书人过来,都能指挥大军把他们玩的欲生欲死,更何况李吖子这种狠荐子?”

点点头,曹振生道:“说的也是,不过是一群野猴子罢了,哪儿懂的什么行军打仗?用一群海盗来打他们,都算是欺负他们了!”

远在大明京城的崇祯皇帝接到曹振生奏报后,开始头疼了。

大明在崇祯八年虽然说事儿不少,可是总体上还是比较平稳的,现在想要弄些人出去,估计没那么简单。

第四百八十三章 逼迫建奴北上西进

对于郑芝龙他们把爪哇使团给劫杀了的事情,崇祯皇帝表示无所谓的很。

反正自己的旨意就是绝其苗裔,连这点儿精神都领会不了,那就只能说郑芝龙他们不合格。

更何况那太死太监曹振生的身上还有一份密旨。

真正让人头疼的是大明的百姓。

崇祯六七年以前几乎是月月出问题,各处各地都没完没了的天灾,让朱聿键他们招人很是容易。

至于崇祯八年,再想要像朱聿键他们一样招人去海外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故土难离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而正是由于朝廷的大力赈济,哪怕是差了一点儿也能活下去的百姓们死活不愿意去海外。

哪怕是服徭役都有钱可拿,无论如何都能混上饭吃,去海外干什么?死了以后埋哪儿?

对于大明百姓的这种赖皮行为,崇祯皇帝很想站在午门上面大喊一句:你们要是再不去爪哇,以后徭役不给钱了!

当然,想归想,崇祯皇帝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改为利诱百姓去爪哇种地。

只要去,二十两的安家银子就是你的,一百亩的永业田也是你的,甚至于到了爪哇之后,一家给发一头牛。

牛这东西,崇祯皇帝不缺,草原上有的是,自从卜失兔还有卓里克图汗那两家明确的倒向大明,再加上察哈尔选择了全面的内附之后,牛这种东西是不缺的。

当然,崇祯皇帝手里的牛很多不代表民间百姓就不缺牛了,毕竟这年代主要还是靠人力为主,牛是属于战略物资,不像后世,有事没事买几斤牛肉吃没人管。

这时候吃牛肉可是犯法的,各地官府有一部分精力都要放在杀牛这种事儿上——尤其是顺天府应天府这些地方,总是有事儿没事儿的跌死几头牛!

而且中间还有一个问题——爪哇该怎么管理?

是宣慰司?还是直辖?

直辖,离的太远。宣慰司,那地方又没有一个蛮子,以后全部都会是大明的百姓在那儿,跟大明本土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区别。

要不然扔个藩王过去?

宗人府加上内阁户部吏部为了爪哇那边简直快要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了。

不管是谁都想要在爪哇那边捞到足够的好处。

除了五军都督府以外——别管爪哇那边最后怎么玩,反正驻军是肯定的,该给五军都督府留出来的位置一个也不能少。

所以张惟贤和朱纯臣等五军都督府的家伙们就搬着小板凳看文官太详细和宗人府撕逼。

连着撕了好几天,在谁也搞不定谁的情况下,双方干脆选择了罢兵言和,把官司打到了崇祯皇帝的跟前。

崇祯皇帝的处置方案很简单——直接按照大明本土来处理,设置官府,驻军,与本土完全相同。

爪哇虽然称不上近,但是只要有耐心,哪怕是划着洗澡盆都能到的地方,还要扔个藩王过去?

全是大明百姓,还要玩什么羁縻州宣慰司?

脑袋让驴给踢了吧?

朕不管你们怎么想,反正那地方必须得直辖,该怎么选派官员是吏部的事儿,但是想要弄个藩王过去是不可能的!

首节 上一节 645/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