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第151节

常茂这才恍然。开平王,正是他的亲爹常遇春死后的追封。见张赫仍然半跪,常茂摆了摆手:“不必跪了。要跪,也不该跪我。”

“陛下的五皇子殿下就在这里,你该先对他施礼才是。”

“皇……皇子殿下?”张赫一时呆住了。怎么也想象不到为什么会有一位皇子在这里。

等张赫一头冷汗的拜了朱肃,心中对自己冲击皇子的“罪行”惊惶不已。却见这位五皇子竟然对他颇为客气,只是摆了摆手示意无妨,而后让他和常茂赶紧奔往东南两面,叫停另外两面的对战。

还好东南两面只是佯攻,声势不大。很快,这座小岛便再度平静了下来。

张赫带着手下的几名百户,二话不说直接跪倒在地:“末将无意间冲击三位殿下行辕,还请殿下降罪!”

“你这厮……不分青红皂白冒犯我等王驾,莫非是没长眼睛不成……”有些被惊吓到的朱樉怒发冲冠,指着张赫就要发怒,朱肃赶紧拦住了朱樉。“无妨,不知者不罪。张将军也是错把我们认作了贼人……”

“快请起吧。”

“老五,这……”朱樉有些不解,因为这张赫的突然进攻,自己这边无端损失了数艘战船,更是多出了几十个伤兵。就连先前攻岛的时候损失都没有这般大,老五为何就这么原谅……

这时,朱棣赶紧拍了拍他的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朱樉一愕,和两位弟弟对视了一眼,方才收起了脸上的怒意。

“张将军不是福州卫的副指挥吗?怎么会到了这里。”朱肃问道。他对出现在这里的这些福州卫士兵极为好奇。

“回吴王殿下,事情是这样的……”张赫不敢怠慢,赶紧将事情缘由娓娓道来。

原来,不止是苏松一地,大明的沿海各镇,每年或多或少,都会遭遇到倭寇的劫掠。

福建地处沿海,福州卫更是大明在沿海地区特地设立的备倭卫之一。自调任福州卫副指挥使之后,这位叫张赫的将军无日不厉兵秣马,操练舟师,誓要将倭寇彻底杀绝斩尽。

果然,去年秋冬,又有倭寇架船前来袭击福建沿海。筹备已久的张赫含怒出击,在海上直接追上了逃窜的倭寇,一路追到了那股倭寇的驻地,将其一举杀尽。

听闻有明军追到了海里,那处海域周边的倭寇们顿时群起而攻之。张赫所部福州卫操练已久,那伙倭寇却不堪一击,颇有拿着牛刀杀鸡之感。正觉不够过瘾,见数股倭寇同来,于是便悍然迎上。

这一战,竟是将一大伙倭寇全都打的四散奔逃。张赫率舟师一路追击,活捉敌首领十八人,缴获倭船十余艘,弓刀器械更是不计其数。他们一路往琉球大洋追击,一路肃清着周边诸多海岛,竟是找到了这座岛上来。

“末将实未料到,在这海外蛮荒岛屿,会有我明军屯驻……”张赫面带惭愧。

看着正挠着后脑勺,有些羞赧的张赫,朱肃一行人却是被震惊的久久无言。

朱樉也是明白了,两位兄弟为什么对这张赫如此和颜悦色了。这哪里是什么冒犯王驾的狂徒,分明是一位勇悍绝伦的海上英豪啊!

第314章 老四提前看上了于谦

其实,这一番莫名其妙的战斗,导致太仓卫数十人受伤,甚至还有人身死,朱肃本也是十分恼怒的。

但在听到张赫自报名讳之后,心中的惊喜之意,就彻底压下了恼怒。

明史记载:张赫,临淮凤阳人。明初名将,作为淮西将领中的一员,张赫昔日亦曾跟随自家老头子南征北战,数临战场。只是入伙的终究晚了些,开国时候没能捞上当那第一批的侯爵。

不过后来,张赫却仍旧凭借自身勇猛才干,在福州卫任上数击倭寇,一路差点杀到了倭寇的老家。又帮助朝廷开辟海路,督运辽粮北上。于洪武二十年积功封为“航海候”。

这是一个潜力股,大大的潜力股。甚至在朱肃眼中,这位张赫的价值和功劳,还要远胜“延安候、永嘉候”等一众被认为立功甚大、甚到了至居功自傲地步的淮西勋贵们。

因为,这位张赫,是因擅长“海战”封的侯爷!

大明朝不缺步将骑将。而擅长海战的将领,恰恰就是大明最为缺少的!

“要知道,在海上方向总难以辨认。下午时分又不像早上自己夺岛的时候那样有浓雾,可称得是一望无际。要想不被发现,得停的够远才成。能于海面上远远蛰伏数个小时,而后于入夜时分,准时在三面同时发起进攻又不迷失方向,这位张赫,除了指挥作战的本事了得,也定然有着能够在海面上精准察知方向的本事!”

“而且只是一个照面,就打掉了太仓卫三艘战船,在太仓卫还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就瞬间完成了最为困难的登岸……这份海战的能耐……”朱肃在心中,暗暗盘算起这位张赫今晚的‘战绩’。越是盘算,越是惊喜。

这位张赫,绝对是大明朝日后当仁不让的海上提督人选!甚至于,寻找美洲大陆的重担,也得落在他的肩上!

“张将军自福州远来,真是辛苦了。”大明朝最需要的就是张赫这样的人才,朱肃想到这里,不禁更是喜悦,起身斟了一杯酒,离座道:“此处别无长物,本王也只能以水酒一杯,以壮将军之勇了。”

“这……殿下!末将惭愧。”张赫惶然下跪,面露惭愧:“末将见事不明,导致太仓卫的袍泽有了损失,本就心中愧疚,又如何敢领这一杯酒?”

“还请殿下将酒转赐太仓卫诸将军。末将一会亦要去往伤兵营,郑重向诸袍泽赔个不是……”

太仓卫的百户千户们本来心中还憋着一口气,见这张赫如此上道儿,这一口气也散去了不少。见他如此谦谨恭顺,朱肃心中更是喜爱。

于是张赫便暂时加入到了朱肃军中。朱肃便以此岛为根基,以藤原为向导,遣张赫、常茂出海剿杀周边岛上诸倭寇。不过数日,已成功剿灭倭人部众十余部,而明军只伤亡了不

到百人,损失极小。

“这位张赫,果然是一位勇将。尤其是操弄舟船的本事,连常大哥都夸赞不已的。”一日正在营中信步,朱棣谓朱肃道。“老五,你对他青眼有加,是因为历史上他也闯下了勇名吗?”

朱肃见四下也没有别人,便将张赫在历史上的记载告诉了朱棣,朱棣恍然道:“果然如此!我就说嘛。有你在还真方便,这朝中臣工诸将,谁忠谁奸,谁能谁庸,只要问你就都知道了!”

“要是那晚二哥一气之下将张赫砍了,我大明可凭白丢了一员大将。”

“伱什么时候有空了,也帮我物色一些人呗?别的不要,能搞后勤的就行。”朱棣捅了捅朱肃的胳膊。“回去之后,想来爹就要给我配备王府的属官了。我想挑一套趁手的班底,以后给咱大明开疆拓土时用!”

“哪有那么方便?”朱肃失笑。本来想说你把你的大胖儿子朱高炽生出来不就结了,但想想如今徐妙云似乎已经快要被自己截胡了,这话只能十分尴尬的又咽了回去。

“能像张赫这样封侯的,毕竟还是少数。朝中更多的官员,我却是听都没听说过的。”

“再说了,我华夏英豪不知凡几,能入史册的很多也是仰赖时运。那么多埋没草莽的人才,我又怎么可能每个都知道?”

“也是。”朱棣点点头。“唉,要是能有个于谦那样的人才在背后做我的属官,那就妥当了。可惜了,我让人去钱塘县(于谦老家)问过了,于家叫做于谦的竟然还没出生。”

朱肃险些绝倒。朱老四也提前看上于谦了?听说老朱、大哥朱标也曾经派人去钱塘县问过,老爷子还特意在钱塘派了锦衣卫蹲守。甚至还数度派人加恩了钱塘于家,于家如今根本无人入仕,祖上于九思甚至还做过大元的臣子,突然莫名其妙的数蒙大明皇帝天恩,于家老头子那叫一个莫名其妙。

老朱还曾经向朱肃说过,于谦若是出生,定要收他做个养子,让他今世头上,能顶着个朱祁镇长辈祖宗的名头。

直接给于谦安排一个超级加辈。看朱祁镇那个不肖子孙,还敢不敢动他于大爷的一根毛发?

虽然只是老朱发怒时没有逻辑的气话,但是想把于谦收做义子的心思似乎是真的。

不知道那钱塘于家老头,若知道皇家这一伙子人正在觊觎还未出世、甚至连受精卵都还不是的孙子,会不会吓的日夜寝食难安?

“唔……王府属官吗……”朱棣的话倒是提醒了朱肃。这一次回京,老朱想来是要给自己和老四派发属官了。王府属官能干与否,和自己日后当王爷舒心不舒心、能不能随时撂挑子摸鱼息息相关。

确实要费心思在史册里好好挑选挑选,争取一个能干的属官才好。

洪武年间有名的文臣其实不多,老爷子残酷爆烈,四大案轮发,洪武朝文臣也因此走马灯儿似的一直在换,根本就没几个来得及留下名字的。建文朝倒是有几个出名的文臣,自己手中就有一个方孝孺。可惜建文朝的文臣大多是以“猪队友”出名,燕王“靖难”能够成功,一众建文朝的文臣那叫一个居功至伟。

自己的好徒弟方孝孺,在后世也是号称“建文三傻”。让他搞学问扬扬名还行,真让他做实务,朱肃怕自己会被好徒弟第一个坑死。

“唔……不知道铁铉出生了没……有没有办法把他给坑过来,帮本王打工?”想起了建文朝唯一一个能让他推崇的文臣,朱肃开始在脑海中思索起有关那个坚守济南、让“永乐大帝”跳脚兴叹的铁铉的记载来。

“两位殿下。”正在思索的时候,却见狗儿从后边走了过来。“高先生求见。”

第315章 此间乐,不思倭

“燕王殿下,吴王殿下。”

高启正在营帐中等候,而藤原也在高启的身边。

“季迪先生认为是时候出发了吗?”朱肃看着高启身后那个背着行囊的书童,开口问道。

“是。”高启对朱肃拱拱手。“此处左近之倭贼皆已平定,也不需要藤原大人来作为向导了。吾便想着早些出使倭国,聊为我大明子民做些实事。”

“五殿下,小人亦想早些劝服天皇向大明纳贡。早些为我天朝效忠。”藤原也学着高启的模样拱手道。这些天他吸收学习大明礼仪,已经很少动不动就跪坐在地、行那倭人趴在地上的伏地礼了。只是动作上还是有点别扭。

这些日子,因为他自承“天朝苗裔”,朱肃一行对他的态度也变得友善了许多。这让他分外荣幸,对比先前连大明平民都能对他鄙夷欺辱,更是觉得身为天朝人方不负“身份高贵”。

这几天他也盘算明白了,倭国毕竟弹丸之地,人口稀疏。

所谓的天皇虽关起门来做个国王,可手下国土还没大明朝几个州府大,算起来顶多算个封藩的藩王。就这还都算抬举了,手中的权柄,只怕比大明的州府主官大不了多少。

这样算来,所谓的“公卿”也就是个州府主簿,所谓的“城主”“大名”,也不过是村长镇长卫所指挥。更别提如今倭国还处于内乱,本来就是弹丸之地还被一分为二,天皇手中权柄更是一落千丈。

自己这个公卿要是没了血统加持,只怕类似于苏州城里看管官印的老王头……

毕竟他这个“少纳言”的官职,说穿了,也就是个管印章的……

祖上又有着天朝血统,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留恋倭国权位?倭国苦寒,每过一段日子就要地龙翻身;四处都是难闻的海腥味;吃的除了难以下咽的昆布,就是腥咸滑腻的鱼脍;女子还喜欢把脸涂白,一嘴啃下去,嘴里全都是粉……哪有大明这般人物秀美、菜肴丰富、生活多彩?

若能在大明当官……

那必然是此间乐,不思倭也!

不过虽然他找来了诸多典籍,证实自己确实是“华夏人”,但是那位高高在上的年轻王爷,却对此始终不置一辞,也并不同意他侍奉左右。此时的他见朱肃神情和善,扭捏了一番,斗胆开口道:“殿下,若小人能说得天皇纳贡于大明,殿下能否允准小人在天朝出仕?”

“呵呵,藤原大人这么喜欢在我天朝仕官吗?”朱肃微微一笑。

“我天朝官位,乃国之重器,不可轻易予人。若要做官,必须科举。”

“而科举的首要条件,便是身为我天朝人士,有清正的身份。他邦之人,即使是什么贵族王公,也是不准的。”

藤原听得认真:唯有天朝人士才能达到条件?果然,天朝人士身份尊贵,是番邦

王公也比不了的。心中不禁更是热切。“小人祖上,也是华夏子民……”

“那只是片面之词,考官如何能够同意?”朱棣也开口和朱肃一起一唱一和。“即便过了这一关,要想做官,还需经历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往往数年才能一考。每年参选者,何止百万?”

“每个做官的人,在我大明,那都是无比尊贵的存在。藤原大人虽然在倭国是什么劳什子上卿,但想要在我大明做官,只怕是……”

“难,难,难!”朱棣故意摇头叹息。

这三个难字,说的藤原心中拔凉。不愧是天朝上国,官位如此贵重,远非倭国可比。

“哎,四哥也不必这么说。”朱肃心中暗笑,转头对藤原笑道:“藤原大人如此仰慕我大明,本王亦是十分感动。”

“这样吧,虽然我大明朝廷名器,不可轻易许人。不过,本王可破例为你说情一番。”

“本王便给你开个方便之门,寻父皇为你讨个官位……”

藤原面色大喜,朱棣却又故意泼冷水道:“老五。你糊涂了,此人乃是番邦异族,父皇怎么会同意?若是做了我大明的官,却吃里扒外为倭国谋利……”

“小人是华夏人!”藤原赶紧跪下,对着朱棣叩头道:“燕王明鉴啊!小人是华夏苗裔,小人有许多史书作证……”

“毕竟空口无凭,父皇不会信的。”朱棣背着双手。藤原眼见送到眼前的官位飞了,更是叩头不止,一片凄凉哀惋之状。朱棣想了想,一拍手道:“有了。”

“你若是能事事为我大明着想,日后为我大明立下功勋,岂不是就能说明,你确实不是那些野蛮异族么?”

朱肃瞥了朱棣一眼,这四哥倒是做的一手好戏。只是这样也太着相了一些,不会被这个藤原怀疑吧。却见藤原抬起头来,脸上竟然没有丝毫犹豫:“燕王殿下还请明示,想要小人为大明做些什么?”

“小人必然会向殿下证明,小人非为异族,的的确确乃是我天朝苗裔!”

“呵呵,不必那般如临大敌。”朱肃赶紧接过了话头。“如今倭寇缕犯我大明疆界。你只需告知天皇你国与我华夏的渊源、促使天皇诚心附庸朝贡,便算你大功一件了。”

“到时,我等自会要天皇约束倭寇。倭国与我大明毕竟同出一源,若是以我大明天兵灭之,父皇仁慈,想来于心不忍……”

藤原想起了那个威力足以毁天灭地的“大将军无敌炮”,不禁打了个冷战,五体投地道:“殿下放心!小人此去,必然尽心竭力!”

“务必向倭国天皇陈明利害,推动倭国向我大明认祖归宗,称臣纳贡!”

“如此甚好。”朱肃点了点头,和高启两人交换了个眼神。

高启、藤原走后,朱棣有些不满,对朱肃道:“老五,你方才为何要截断我的话头?”

“只是称臣纳贡,咱们怎么取了那倭国的金山银山?我看那藤原已经是倾心归附,何不让这藤原帮我们直接谋了那倭国国王……”

“人心隔肚皮。现在这藤原在我等手中心向大明,谁知道日后他归了国,会不会又因为被人继续捧着哄着,就再度故态复萌安心做个倭国公卿?若是如此,到时候他若向倭人表面我大明对倭国有觊觎之心,倭国上下定然会对我大明极为敌视,如此可就功亏一篑了。”

“送藤原归国,不过是个跳板。真正如何操作,还需要看高启高先生的。高先生才学出众,倭人又最是喜爱我华夏风雅。想来高先生定然能在倭国贵人之中打开一番局面。借此影响倭国高层的决断……”

“这样……”朱棣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不可轻易相信于人,是这个意思吧?”

他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一点。

虽然和自己表达的有些出入,但朱肃还是选择点了点头。心里却突然有些担忧:高启虽然腹有诗书,但终归是正人君子。这种在敌国耍弄阴谋诡计的事情,他真的做得来么?

正在衡量之时,狗儿掀起帐幕走了进来:“殿下,姚先生求见。”

第316章 赴倭屠龙

“宣。”朱肃赶紧传唤,狗儿退出了营帐,不一会儿,一身黑衣的姚广孝便走了进来。双手合十向朱肃和朱棣行了个礼:“殿下,四殿下。”

首节 上一节 151/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