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第152节

“和尚,你难得主动寻我,是发生什么事了吗?”朱肃开口问道。

如今他们皆身在海上,物资后继乏力,统筹便极为重要。受朱肃所命,姚广孝当仁不让的担负起了统筹物资、拟定前路的重担。姚广孝突然求见,朱肃的第一反应是粮草物资出现了短缺。

“殿下勿忧,贫僧并非是为粮草之事。”姚广孝一眼看穿了朱肃心中所想,微微躬身道。“其实是贫僧自己,有一不情之请,特来禀明殿下。”

“不情之请?”朱肃不禁皱了皱眉头。自己初次见面之时,就对这个和尚明说了对他的忌惮,故而这和尚向来也是十分的安分。

即便是昔日朱肃曾经把他用作车夫折辱、亦或是后来始终将他“软禁”于身边,姚广孝始终安贫乐道,不曾主动提出一丝一毫的要求。

甚至还以德报怨,多次主动为朱肃出力,上到出谋划策,下至在王府马厩中为朱肃“煽马”,这和尚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把“无欲无求”四个字坐到了极致。

也是因此,朱肃对他的态度也是渐渐好转。因为他那份过人的才能,对姚广孝此人也是日渐倚重。虽然朱肃也不知道他心底是不是还藏着那一颗极为疯狂的野心,但似他这样的人才,华夏几百年来也难出一个。朱肃并不想武断的对他直接杀之而后快。

如若姚广孝能始终这般兢兢业业,发光发热,朱肃不介意在未来寻上老朱,为他谋划出一个万世名声,以达成他证明自己毕生才学的夙愿。

但如今,姚广孝竟然有“不情之请”?朱肃忍不住便提高了警惕,心想是不是姚广孝想要远走高飞、寻个别的机会去验证他的“屠龙术”。

“殿下……也不必如此警戒贫僧。”仍旧是一眼看穿了朱肃突然勃发而出的忌惮,姚广孝脸上露出苦笑:“殿下仁德爱民,这些日子,贫僧早已皆看在了眼里。”

“若是贫僧仍敢有那般大胆的心思,也不敢对殿下直言吧?依殿下的脾性,定然会防范于未然,在贫僧日后祸乱累及百姓之前,在今日当场就将贫僧斩杀……”

确实是这个道理。若是姚广孝想跑,也不会光明正大的直接对自己禀明,这是取死之道,以他对人心的洞悉不会猜不到这一点。无视一旁朱棣左观右瞧的疑惑目光,朱肃开口问道:“那你前来,是有什么事?”

“贫僧……是想随同高先生一齐,往倭国一行。”姚广孝微笑道。“还望殿下能够允准。”

“你想……去倭国?”

这倒大大出乎了朱肃的意料!

“殿下何必惊讶?”姚广孝却是一脸笑意。“不是殿下告

知贫僧的么?‘与其屠一真龙证道,不如助真龙屠杀四面肆虐之蛟龙。如此,既惠及百姓、名留青史。又不负祖宗,泽被后世。’”

“殿下昔日所为,贫僧早知殿下看重我华夏之苍生百姓。若是贫僧仍旧固执己见,只怕就是要与殿下为敌了。”说到这,姚广孝自嘲的摇摇头:“而殿下的心思手段……有时如稚子一般拙劣,有时却有如先知先觉一般掌尽先机。贫僧阅人无数,也曾自诩才智聪明,足以算尽天下之事。”

“可对上殿下……却也觉得难以预测。若是一意与殿下为敌,想来贫僧定然只会落得个身首异处吧。”

“和尚……”朱肃有些郝然:‘如稚子一般拙劣’是什么意思?

“且贫僧终究修的是佛道,确实也不忍心华夏之地,再度陷入前元昔日的无间地狱之中。”姚广孝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殿下能为区区数十女子推食解衣,贫僧自然也愿为殿下的心中抱负,尽一份心力。”

“高季迪虽满腹才学,且有报国之志。然内心过诚,乃狂放君子。做不来那等掩人耳目之事。而贫僧一身所学,最为擅长的就是此等之事。让贫僧同去倭国,正是物尽其用。”

“唔。”朱肃摸了摸下巴。姚广孝说的不错,自己方才,也是这般想的。

只一个高启,只怕他玩不转倭国那些复杂混乱的政局。但若是姚广孝……

堂堂“黑衣宰相”,还能奈何不了那一群沐猴而冠的猴子不成?

但是,自己手下拿得出手的“谋士”、“文官”,满打满算也就姚广孝一个。这些日子里,姚广孝又是出谋划策,又是坐镇后方,也不知道帮了自己多少的忙。

若是没了他……朱肃还真没把握,自己还能不能把这几个摊子支棱起来。

不过,姚广孝说的没错,倭国一行若是他去了,那才是真真正正的物尽其用。强留他在这里,也只不过是拿他当个幕僚、当个主簿使罢了。

两相比较,哪一个对大明来看更有益处,已经毋庸置疑。

“既然如此,和尚伱便去吧。”思虑良久,朱肃方才最终下定了决心。“既然你想一展才学,本王也不能阻拦。”

“我也要谢谢你昔日,对我的极尽照顾。且去试剑罢!待你一斩蛟龙之日,本王把酒为你庆功!”

“阿弥陀佛,殿下言重了。而且贫僧乃出家人,不饮酒。”姚广孝笑道。“即便真能成功,也是仰赖殿下谋划。”

“哈哈哈,和尚不必客套。”朱肃摆了摆手,而后严肃起面容,郑重对姚广孝说道:“此去天高海阔,和尚也是洒脱之人,旁的话也不说了。”

“本王只有一句话赠你:所行诸事,一应以我华夏昌盛繁荣之大义为重!”

“以华夏昌盛繁荣之大义为重……”姚广孝也肃起了面容。“贫僧必定时刻谨记。

……

送走了姚广孝,朱肃方回来瘫软在了椅子上。姚广孝居然自请赴倭,这还真是出乎意料,若是这个妖僧也能一心为华夏着想,那对华夏来说,还真是如虎添翼。

而对倭国朝野来说,则无异于迎来了一个极为可怕的梦魇……

以屠中原真龙之术,去屠杀那等番邦蛟龙……那可真教一个:杀鸡用了宰牛刀。

“老五。”一直在帐篷中默默听着的朱棣,此时一脸朕重严肃的推了推朱肃。

“这个和尚,‘历史’上又是个什么来头?你们方才说什么屠龙……”

“屠龙屠龙,可是我想的那种屠龙吗?”

朱棣左手按剑,危险的眼神时不时的在账内账外飘来飘去。似乎一等朱肃答完,他就要拔剑去将姚广孝杀了似的。

“别想了,他这辈子,屠不成的。”朱肃白了他一眼。“他是旷世的大才,若能一心为我华夏开疆拓土,其作用甚至不下于百万雄师。”

“再说了,屠龙屠龙……就算是想屠龙,他一个和尚,难道还能亲手去干这事不成?”

“在历史上,又有谁大逆不道的屠了龙,四哥你难道不清楚吗?”

“若是被爹知道了……只怕,不止他和尚一人遭殃哦?”

“你是说……啊!”朱棣这才后知后觉,惊讶仓皇的眼神看向了帐门之处。

朱肃嘿嘿一笑,看着惊惶的朱棣,无良的决定闭目养神,不再去理会这个已经被打到风声鹤唳了的朱老四。

看来,永乐大帝与妖僧道衍的故事,在这个世界线上,已经没有机会再度发生了。

第317章 姚广孝的嘱咐

次日,在小岛西岸简陋的码头上,一行人正在这里送别姚广孝、高启和藤原。

“三位殿下且留步。”高启一身儒衫,一脸的意气风发。“我辈皆是洒脱之人,昨日已然道别,今日就不必相送了。”

“先生为我大明出使,我与两位兄长,又如何能不亲来为先生送行?”朱肃笑道。“先生肯为我大明奔赴蛮荒之地,日后懈大功归来之时,本王必定备一份大礼送上。”

“哈哈哈哈。”高启大笑。“大礼倒是不必了。若是归来之日,五殿下肯为高某赋诗一首,使高某名留青史之上,高某就心满意足了。”

他的眼神带着期盼和炽热。一开始时,他身为名士,却愿意听朱肃调遣,其实也只是因为仰慕朱肃“诗才”的缘故。

当然,后面也萌生了些为华夏尽一份力的想法……但终归最开始时的初心,是为了能和朱肃这个“大明诗仙”打好关系……

朱肃面色一窘。倒是忘了高启是个诗痴这回事儿了。先时与高启初见,他便数度旁敲侧击的向自己求诗。可自己只不过是个文抄公,又哪里好意思再用诗去给自己扬名?

更别提高启求的,还是这种“私人订制”类型的题材限定诗……

“高先生不需仰仗本王的什么诗,日后也定然能名垂青史……况且文章本天成,本王只能说日后尽力而为了。”朱肃有些不自在的笑笑,高启却当朱肃已经同意了,大喜,整个人似乎都年轻了几岁,对于这一次的倭国之行也更加期待了。

转头又看向藤原,笑道:“亦祝藤原大人,能为大明建功立业。若有攻成之日,本王定不亏待。”

藤原得了朱肃承诺,面色登时涨红,学着大明文臣的模样一揖到底,“哈依!小人愿为大明鞠躬尽瘁!”

只是身上穿着丧服般的公卿服,看上去总有些不伦不类。

朱肃又勉励了他几句,最后看向了默默站在高启身侧的姚广孝:“和尚,愿你此去,能一展所长。”

“……然后,早些归来吧。”朱肃道。

有一说一,倭国虽然在未来有着莫大的发展前景,但至少在数十年内,都仅仅只是一个边陲的蛮荒之地。即使这一次吞倭计策不成,朱肃也有把握在让大明厚积薄发个数十年后,以“代差”的优势强行吞并倭国。像姚广孝这样的大才,若是一不小心折损在了倭国,对大明来说那才是大明莫大的损失。

当然,前提是姚广孝能一心为大明效力……

“殿下放心。”察觉到了朱肃话语中的关心,姚广孝心中微微一暖。

他想一了想,躬身对朱肃道:“殿下,可否借一步说话?”

朱肃一呆,还是同意了姚广孝的请求。二人在众人的注目下来到了一僻静处。“和尚,你是有什么事想要嘱咐我的么?”

“贫僧

僭越,确实有些事想要嘱咐殿下。”姚广孝双手合十,低声道:“殿下日后回京,定要加倍小心谨慎。当暂作蛰伏,不可再出头立功。”

“怎么?”朱肃有些莫名。“你是觉得,我回京之后会有危险?”

“京中的那些乱事儿,不是正在被我父皇整肃清理中吗?”

“虽是如此。”姚广孝面色严肃。“但文官虽整,武将陛下却暂时动不得。如今狡兔未死,还亨不得走狗……”

朱肃的瞳孔微缩了缩。确实,自己出京的时候,也只是听说老朱将唐胜宗、朱亮祖等勋贵投入了诏狱,并没听说要加害。

“陛下之意,想来是希望众皇子们能长大成人,分掌诸将兵权……在殿下和众多兄弟们尚未长成之前,陛下是不会动勋贵们的。故而,陛下定然不会动那些与殿下您有过节的勋贵。顶多就是将大棒高高扬起,轻轻落下……”

朱肃点点头,确实,历史上老朱亦是在料理了北元、分封完诸多塞王、彻底保证了大明朝的江山永固之后,才开始放心的整肃不可一世的淮西勋贵的。“胡惟庸案”“蓝玉案”等,皆是如此。在这些大案发生之前,老朱甚至还数度赏赐这些勋贵,对其大肆恩宠,以骄其心……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勋贵们,手中都握着兵权。而握着兵权的勋贵,是动不得的。

至少,在找到足够信任的人,替勋贵们掌握兵权以前。

这也就是前世洪武大帝一手拟定的“九边塞王”体系……

“殿下此前斩杀朱暹,虽然快意,却也一口气得罪了诸多淮西勋贵。若是殿下再立下大功,陛下大喜之下,恐怕会让殿下首先执掌兵权,震慑诸勋贵。到时,殿下就成了勋贵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定然会被其群起而攻之。”

“又因为胡惟庸昔日以殿下为旗,殿下也得罪了如今朝堂上即将掌握实权的清流文官。文、武两边皆视殿下为眼中钉,纵然有陛下垂爱,殿下亦是要举步维艰。殿下终究年轻,阳谋虽是无碍,却也要小心阴谋诡计。”

“……”朱肃皱眉无言。姚广孝说的不错,若是自己再立功,按老朱现在恨不得一下子突破王朝周期律诅咒的急性子,说不定真的会不管现在自己尚且年幼的事实,强行再立自己做个旗帜,来收走勋贵们的兵权。

那么,自己就会变成老朱手上的尖刀,勋贵们眼中的大敌。

到时候,自己定然会被满朝文武成百上千双的眼睛盯着,寻找平日言行作为里的错处。甚至在关键的时候,被老朱用来安抚人心。毕竟,只要能保证朱标稳稳的坐上皇位,因此牺牲其他的儿子,老朱想来也不会介意。

能留着一条命,享荣华富贵就够了。

“嘶……这么想来,这个结局好像还挺不错?”被朝臣群起而攻之,最后被剥下权位,安心的做个富家翁……这不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吗?一瞬间朱肃居然有些动心,

但再想想被满朝上下那么多苍蝇眼睛盯着的感觉,朱肃又狠狠打了个冷战……明朝中后期那些文官御史们有多没下限,自己可是知道的。谁能保证洪武年间的文官是不是一个尿性?更别提还要再多加上一群勋贵。

若是被他们盯上了,只怕自己这辈子就再也没私生活可言了,连开个小包厢勾栏听曲,都得被人听墙角。

“……低调做人,不能立大功是吗。本王记住了。”朱肃点了点头,表示接受了姚广孝所给的建议。

第318章 煽动张赫

“殿下英明。”见朱肃采纳了自己的谏言,姚广孝松了一口气。继续道:“还有一言,请殿下帮贫僧带给靖江王。”

“‘一念妄心才动,即具世间诸苦’。便这般对靖江王说就可以了。”

“‘一念妄心才动,即具世间诸苦’?”知道姚广孝在皇庄里时和朱铁柱亦师亦友,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想了想还是点点头道:“本王记住了。会为你带话给铁柱的。”

“阿弥陀佛。贫僧想说的就这些了。”姚广孝口宣佛号。

……

眼看着送走姚广孝高启他们的船只远去,朱肃也算落下了心中又一块大石。此去他们带走了约千人的兵士,又由姚广孝统筹诸事,想来定然会安然抵达倭国。

“好了,再过一些时日,我们也启程回大明吧。”朱肃对身后诸人说道。从各处巢穴之中搜刮而来的财宝积少成多,竟然也有不少,如今尚且还在清点之中。等清点完毕,就可以启程回返了。“张将军不知有何安排?可要与我军同行?”朱肃问张赫道。

“三位殿下在此,末将定是要将三位殿下安然送返的。”张赫抱拳说到。“等送返了三位殿下,末将再扬帆返回福州不迟。”

“那就劳烦张将军了。”朱肃点点头。他也想多寻些机会和这位难得的海军将才打好关系。如今朝廷上下的首要敌人,就是盘踞辽东的纳哈出,为了打败纳哈出,等老朱在朝中腾出手来,必定会往临近辽东的蓟镇大肆屯兵。

而屯兵必先屯粮,过段日子,朝廷估计就要开辟海运航道,往辽地运送粮饷。按先前的历史来看,这事儿必定是由张赫负责。到那时候,朱肃还要对这位张将军多为依仗。

这次开辟海运航道若好好操作,亦可以视为日后重开海上丝路的一次演习。而且别忘了,答应苏州商人的那一股海上生意,还得要落在这一次辽粮海运的身上。

于公于私,朱肃都得烧好张赫这一个暂时的“冷灶”。

朱肃以皇子的身份礼贤下士,对张赫来说自然也是受宠若惊。张赫并非寻常的莽夫,心思亦是极为细腻。从朱肃平日里的举动行为里,他亦是看出了这位皇子殿下对于大海的那一份莫名的热忱。对于这样一个素习海战的将军来说,还能有比这更能让他感觉到受宠若惊的事吗?平日里对朱肃亦是极为恭敬,大有把这位年轻的五殿下当做伯乐之感。

首节 上一节 152/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