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163节

认为女人不该太聪明,这是十九世纪欧洲的共识。

“你已经够坏了,撒旦的路线不适合你。”弗兰茨调侃道。

“做个坏女人不好吗?”阿佳妮脱下鞋子将双脚放在台球桌上,歪着头看着弗兰茨,还眨了一下眼睛。

“你这事应该跟大主教谈,也许他会替你驱驱魔。

好了,让我们回到刚才的话题。所罗门的提议在经济景气的年份还好,但是一旦像1837年那样的经济危机卷土重来又或是再爆发一次粮食危机,那么出现大量坏账的情况就无法避免。

届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一个大量人群破产,消费能力大规模减弱,工厂停工关门和大量工人失业的残破社会。

当然危局不会停止它蔓延的脚步,从城市到乡村,最后整个帝国全境都会陷入一种半瘫痪的状态。如此关键时刻要是再有一些火星,那么就会引爆一场灾难...”

以上这段分析让阿佳妮眼前一亮,自己虽然也花时间作了不少功课,但离前者举一反三的高度还有段差距。

把高利贷刺激消费,国际局势,还有革命这三个看似独立的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她不确定弗兰茨是不是危言耸听,但她知道眼前的金融问题比自己想象中要严重得多。

“那解决办法是让大家购买在他们消费范围和收入能力以内的商品?”

“不完全是这样,经济问题从来都是复杂多面的,不是靠一个合适或者万能的解药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何况一味地紧缩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或许我们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模式。”

“分期付款?”阿佳妮问道。

“是的,比如一台售价为350弗罗林的缝纫机可以允许对方以18个月为期限,每个月还款20弗罗林的方式进行购买。多出来的10弗罗林就当是利息了。”

弗兰茨的解释让阿佳妮眼前一亮,随即又提出疑问。

“仅仅收10弗罗林,这利息是不是又太低了。而且其中的风险也很多,万一购买者死掉了,或者是失踪了怎么办?”

“阿佳妮小姐,我提出的仅仅是一个概念,具体操作当然是由你,或者你手下的人去做。我只有一个要求收取的利息总和不要超过商品价值的10%,最好是能压在5%以下。

至于如何排除风险,是抵押,还是放款前调查,这就随你了。有些事情不去做是不知道结果的。”

阿佳妮跳下台球桌走到弗兰茨面前说道。

“弗兰茨大公,有些东西只是看也是无法搞清楚的。”.

第七十二章 爆款

弗兰茨的缝纫机不光占领了整个中欧市场,还远销国外,甚至就连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也不能幸免于难。

这种赚钱的生意自然会引起其他国家商人的眼红,于是乎很多有实力的商人纷纷效仿,但是明明看起来并不复杂的设计,却让很多人都翻了车。

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故障率高得惊人,而且反复对比研究也找不出个所以然来。

其实这就是标准化生产的问题,这一时期人们还没认识到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只有极少数的行业实现了零件标准化生产。

而奥地利早就实现了零件的标准化,同时新式液压机的出现也使奥地利的零件制造业领先世界。

这一时期常见的水压机,功率还不到奥地利的1%,蒸汽锻锤这种注定被历史淘汰的东西就更派不上用场了,即使他们想到了,也无法和奥地利人达到相同的效果。

少了一个铁钉,

丢了一块马蹄铁;

丢了一块马蹄铁,

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

败了一场战役;

败了一场战役,

失了一个国家。

正是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零件,让欧洲各国的仿制者名誉扫地。当然有人吃瘪,就有人受益,奥地利制造,维也纳工艺,匠人精神,弗兰茨趁机在报纸上大肆宣传,各种“鸡汤”在欧洲大陆上横流。

这自然少不了英国《泰晤士报》、法国的《世纪报》和《新闻报》(著名的费加罗报被停刊了)、《法兰克福新闻报》、《晚安,维也纳》(受弗兰茨控制)、《柏林晨报》等主流媒体的推波助澜..

(最后两个是我编的,1848之前奥地利和普鲁士都有严格的书报审查制度,根本没有影响力太大的报纸,1842年之后普鲁士倒是有一个《莱茵报》但也很快被禁。)

这样的宣传之下自然会多了不少精神奥地利人,尤其是与奥地利联系密切的德意志地区和亚平宁地区,一种奇怪的思潮正在蔓延。

但各地的政府没有太多注意这种事情,只是来到奥地利的务工人员和移民越来越多。

而对于本就身在奥地利的人来说也有一种奇怪的优越感正在滋生,无论他是什么民族,亦或是不是奥地利人。

....

俄国,圣彼得堡。

经济衰退是现在俄国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土埃战争结束之后,俄土贸易越来越难做了。

英国已经视奥斯曼为自己的禁脔,当然不可能接受俄国继续从奥斯曼帝国薅羊毛。沙皇十分震怒,但是面对孤悬海外的英国,欧洲宪兵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得作罢。

于是乎俄国人的粮食过剩了,好在这个时候普鲁士的容克贵族又伸出了“援手”,但屋漏偏逢连夜雨,西班牙内战结束,俄国人再次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市场。

这个时候俄国内部有人打起了贩卖农奴的生意,但十分可笑的是,无论是美国,还是法国的德克萨斯殖民地都拒绝接受俄国农奴。

所以俄国商人只能将目光投向了南美,阿根廷的农场主们正苦于白人数量不足的问题,于是乎向俄国抛出了大额订单。

不过这些农奴最后也没交到阿根廷人手上,因为那些俄国商人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沙皇尼古拉一世,他是一个极其传统的人,并自诩为全俄罗斯农奴的慈父。

慈父又怎么会出卖自己的孩子,当然要将他们留在“家里享福”。于是乎沙皇的宪兵冲进那些商人的家里,将那些企图违抗沙皇意志的人投入了监狱。

其实和很多人想的不同,沙皇没那么喜欢杀人,但是这些被抓的商人要被褪下一层皮是肯定的了。

没有收到农奴的阿根廷人想要讨回自己的定金,沙皇尼古拉一世不但拒绝赔偿,反而将讨

债的人扣下准备反讹一笔。

但这种事并不会天天发生,想要扭转经济的颓势,还需要从开源和节流两大方面入手。

由于国外有英国人、奥斯曼人、波斯人、中亚的希瓦汗国、大清帝国、英属加拿大殖民地虎视眈眈。

国内有不满的贵族、激进的改革派、波兰复国者、南俄哥萨克、高加索土著(车臣、格鲁吉亚)、西伯利亚土著和叛乱分子,以及那些“不安分”的犹太人。

其实所谓不安分的犹太人完全都是虚空打靶,比如这次涉及奴隶贸易的商人99%都是纯粹的斯拉夫人,还有一部分有德意志血统,根本就没有犹太人参与。

整个国家到处都需要用钱,尼古拉一世心心念念的南俄铁路和西伯利亚大铁路到现在还没有动工也是拿不出钱来。

此时整个俄国只有两条铁路,一条是1834年农奴出身的工匠叶菲姆.切列巴诺夫和米隆.切列巴诺夫父子在乌拉尔地区的下塔吉尔冶金厂修建了一条铁路,轨道用生铁铸造,全长854米,经常用马匹牵引。

另一条是由奥地利工程师盖斯特涅尔修建的沙皇村铁路,全程26公里。

由于当时俄国的机械制造业很烂,牵引能力还不如马匹,蒸汽车头造了好几个才成功,更奇葩的是早期只有周六、周日才用蒸汽机车,平时都是使用马匹牵引,这种现象直到1838年才结束。

彼得堡-皇村铁路每天开行2对旅客列车,其中周六、日由蒸汽机车牵引,平时用马牵引,直到1838年才全部使用蒸汽机车。

所以俄国想要扭转经济上的颓势,此时只有开源这个办法。

可问题又来了,俄国虽然地大物博,但能被其他国家接受的商品实在有限,甚至在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前,他们出口贸易的拳头产品是动物毛皮。

现在最大宗的商品是粮食和木材,而英国是俄国木材的最大进口国,之前埃及人为了造海军也曾经大量进口过俄国木材,但此时大量的优质木材只能卖给英国人。

而粮食的出口量在粮食危机和土埃战争之后飞速下滑,再加上西班牙内战的戛然而止,整个俄国的商品出口都进入了寒冬。

弗兰茨自然是知道这种情况的,所以他打算拉俄国一把。

当然和沙皇谈生意,西纳那个犹太人,或者是阿佳妮这种波兰人就不太适合了。

“哦,卡尔!我的朋友,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沙皇尼古拉一世十分崇拜军人,更是以军人自居,所以自然对同为军人的卡尔大公青睐有加。

第七十三章 礼物

俄国,圣彼得堡,冬宫。

“尊敬的沙皇陛下,您好。许久不见,您和夫人还好吗?”与沙皇尼古拉一世的热情相比,卡尔大公则是要显得刻板冷澹得多。

不过前者并不在意,因为这正是后者的风格。然而两人谈话的气氛显得十分尴尬。这个时候坐在旁边的皇后亚历山德拉不得不出来打圆场。

“亲爱的卡尔,你还没回答我丈夫的问题呢?而且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希望你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老实说,卡尔大公自己也是第一次当说客。打仗他是行家,但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可以说是一团乱麻,甚至和自己身为皇帝的兄长都闹得矛盾重重。

尤其是在妻子死后,他经常把自己锁在书房里。唯一的消遣便是带着自己的小女儿去观摩军事演习或者是让家里的私人卫队进行操练。

然而这次自己的掌上明珠却缺席了这一次俄国之行。当然和花花公子亚历山大没有关系。而是她单纯不理解自己父亲为了一件事就特地造访苦寒之地俄罗斯,索性直接躲到威尼斯去了。

“我是特意来送礼的。”卡尔大公的回答干脆直接。

皇后亚历山德拉看向自己的丈夫,眼神里带着询问和戏谑的目光;她是第一次见到和自己丈夫一样说话不拐弯抹角的人。

很快冬宫的侍者们就将远道而来的贵客的礼品呈了上来。随着一个个犹如艺术品般的盒子被打开,一件件精美耀眼的首饰展现在沙皇尼古拉一世和他的家人面前。

这些首饰上面全都镶嵌着精美的钻石和蓝宝石还有宝石,显然其做工是无可挑剔的,毫无疑问都价值连城的宝贝。

但尼古拉一世的脸上却并没有惊喜之色。他觉得一个真正的军人不该在乎这些身外之物。但很快一件新奇的东西的出现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是一支没有药壶(装火药的)的左轮手枪,但是其配有的子弹却都呈奇怪的圆锥形。而在箱子的底部还有一张设计图。

这顿时引起了沙皇的好奇,他便问道“卡尔,这是什么?莫非是美国人的手枪吗?”作为军迷的他自然知道大名鼎鼎的柯尔特左轮手枪,而且自身还收藏了几支。

但是因为其造价昂贵且无法装备部队,所以对这种武器并没有太在意。

不过这支左轮手枪很明显和他之前收藏的柯尔特1835有着不小的区别,比如做工材质上的不同,还有那形状奇特的子弹。

“不,这是我们奥地利生产的手枪,在美国人柯尔特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装。无论是可靠性、威力还是精度都远胜1836柯尔特。”

卡尔大公自然知道尼古拉一世最的是什么,但他故意卖了一个关子,随后话锋一转。….

“这是纸质定装弹,它可以加快士兵填装弹药的速度,增加步枪的射程和精准度,甚至改变战争的模式。

不过口说无凭,沙皇陛下,您最好亲自试一试。”

卡尔大公说完就要去拿那支左轮手枪,一旁的沙皇尼古拉一世正看得兴起,一旁掌管特别第三科的间谍头子柳拜公爵,却一边高喊“护驾”,一面向卡尔大公冲去。

可刚柳拜公爵跑到一半就被一条1.2大长腿踹飞了出去,他只觉得自己的身体离开了地面,在空中做出了数个翻滚的动作,然后重重摔在地上,就连内脏都要挤出来了。

其实柳拜公爵并不矮小,身高足有17曾经也是一名军人,但在高大的尼古拉一世面前依然像个孩子。

“扫兴的家伙!再来坏事就拿你试枪!”

尼古拉一世将卡尔大公当朋友对待,另外他也不觉得奥地利大老远地派一位十分享有名望的皇室长者行刺自己;看到蠢驴般的

手下居然连这点事情都想不清楚,所以才压不住怒火。

卡尔大公似乎也注意到了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妥,便匆忙将盒子递给了冬宫的主人。“陛下,刚才是我疏忽了。

柳拜公爵也是在忠诚地履行他的职责,这无可厚非。”尼古拉一世并没有在意,而是径直接过了盒子。

他现在最关心的是这子弹究竟有没有自己宾客描述的那么神奇。子弹上膛,转动转轮,整套动作行云流水,这让沙皇觉得十分舒服。

这把枪完全没有柯尔特左轮那种滞涩感,一切都显得那么丝滑。这当然是因为弗兰茨手下的研究人员使用了电镀技术;既增强了金属质感,又增加部件之间的流畅性,还有耐腐蚀等特点。

心情大好的尼古拉一世拿起手枪在宫殿中寻找着目标,这可吓坏了宫廷内的随行官员。

但他们也不敢做出什么躲避动作,生怕出丑惹怒了沙皇,真的有幸成了枪靶子。只有皇后亚历山德拉笑意盈盈地看着自己的丈夫。

首节 上一节 163/3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