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93节

武契奇的使者很快到了俄国,可却被告知沙皇只能保证塞尔维亚不会被奥地利吞并,援兵只有一位俄***事顾问,就连之前那些无处不在的俄国间谍,也不知不觉间消失了。

此时武契奇和十七人议会只能暂时放弃,争夺塞尔维亚统治权的混战,向奥斯曼帝国求援。

另一方,波斯尼亚帕夏也是慌得不行,塞尔维亚好歹有一万五千人的塞尔维亚军队和埃索尔帕夏的五千奥斯曼士兵,而整个波斯尼亚只有五千士兵,还分布在大大小小近百个要塞之中。

波斯尼亚是奥斯曼帝国的负收益省份,收上来的税收还不足以支付维护其稳定的费用,波斯尼亚生活着15万克罗地亚人和将近30万塞尔维亚人,当地的波斯尼亚人只有24万。

而以上三个民族,都被正统的奥斯曼人认为是不忠诚的民族。

恐怕奥地利帝国要进攻波斯尼亚,他只能带着自己手下的部队去游击了。

消息传到伊斯坦布尔。

马哈茂德二世暴怒不已。

“该死!言而不信的家伙!背信弃义的小人!可恶的俄国人,可恶的奥地利人,可恶的英国人!...”

马哈茂德二世将列强骂了个遍,但是他只能让大维齐尔费尔·恰克紧急召回巴尔干的部队,让军队回到图尔恰继续和俄国隔着多瑙河对峙,同时分兵去增援塞尔维亚。

波斯尼亚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重要性很低,它的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维持稳定的费用却很高。

面对这块烂地,奥斯曼帝国也是以摆烂的状态统治。奥斯曼人只在城镇中有据点,税收能收多少就算多少,叛乱者只要不喊着独立或者进攻城市,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一地区90%以上是崎岖的山地,农作物产量甚至不到隔壁伏伊伏丁那省的五分之一。

工商业贸易几乎不存在,到了十九世纪依然是靠农、牧、渔、猎生存。

而且这里的山民野性难驯彪悍好战,动不动就起义搞事。奥斯曼帝国曾

多次派大军围剿,但是都无功而返。

这块烂地虽然是奥斯曼的“祖宗基业”,但马哈茂德二世丢了它也一点都不心疼。反而是现在已经基本属于独立状态的塞尔维亚,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丢不得。

因为一旦塞尔维亚沦陷,奥地利进入奥斯曼帝国的道路将畅通无阻。两国之间也是有着百年恩怨,一旦奥地利人尝到鲜血的味道,保不齐会成为下一个俄国,动不动就搞个“土奥战争”什么的。

于是乎,此时的马哈茂德二世不得不留下十五万军队来和俄、奥两国对峙,在南线只有20万人的兵力,要弱于***·阿里的兵力,他只能希望埃及内乱是真的,自己的先头部队能直接拿下叙利亚。

叙利亚战场。

奥斯曼人的先头部队在哈弗兹帕夏的带领下,迅速进入叙利亚,起初未遇抵抗,他就想趁着埃及人兵力空虚之际,一举拿下大马士革。

然而哈弗兹帕夏不知道的是,从他进入叙利亚那一刻起,就已经落入了易卜拉欣的圈套之中。

当奥斯曼的军队一路挺进到阿勒颇时,哈弗兹帕夏决定在小镇尼济普修整补充给养。

结果被早就埋伏在尼济普的埃及部队和随后而来的易卜拉欣的主力,前后夹击损失惨重,哈弗兹帕夏本人也被俘。

易卜拉欣亲手砍掉了哈弗兹帕夏的人头,并割下了所有战俘的胡子,将其当成礼物送给马哈茂德二世。

大萨拉基里奥皇宫之中,五十四岁的马哈茂德二世诅咒着***·阿里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他本人日夜操劳一生致力于改革,但却屡遭挫折,此时已近癫狂。

惨败的消息被他撕得粉碎,哈弗兹帕夏的人头被他一脚踢飞。

“我还有新军!我还有舰队!派马哈茂迪耶号去!告诉艾哈迈德,打不赢就提头来见!”

“去叫那个帕麦斯顿过来,英国人的支援在哪里,如果我见不到英国的舰队,就砍他的脑袋!”

费尔·恰克忧心忡忡地写好了命令,他不知道战争究竟会走向何方,但比起战争,他更担心的是苏丹的身体。

五十四岁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高寿了。(平均年龄30岁)

前线的指挥官艾哈迈德接到命令之后,立刻让军队沿着海岸线进发,水陆两军齐头并进,这样在遭遇埃及军队时可以相互支援。

可艾哈迈德帕夏不知道的是,奥斯曼帝国的海军早就被***·阿里用钱收买了。

第三十章 暗流涌动

1839年5月20日。

叙利亚海岸边的战斗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一开战,埃及海军和变节的奥斯曼海军合兵一处。在数百门大炮的轰击之下,奥斯曼新军只能狼狈逃走。

1839年6月4日。

奥斯曼新军逃进小城尼济普准备和埃及军队做最后一搏,第四次尼济普战役爆发。

战斗一开始,装备了法式武器的埃及军队就占据了上风。

埃及军队虽然只有七万,但是在易卜拉欣的率领下连战连胜,又有法国人支持的先进武器,同时法国教官的训练也让埃及军队更加接近现代军队,士气和纪律都不是奥斯曼军队可比的。

反观奥斯曼军队虽然还剩下十万大军,并且占据了有利地形,可是未完成训练的他们,始终只是一支古典军队。

埃及人只有四十门大炮,却能轰得十万大军抱头鼠窜,奥斯曼军队死于炮火的人数,还没有被踩踏而死的人数多。

易卜拉欣看出了奥斯曼新军的无能,在法国的学习,让他信仰进攻才是战争的真谛。

随着易卜拉欣一声令下,最先发起冲锋的是苏丹的奴隶军团“阿努比斯军团”。

苏丹是临近埃及的一个非洲国家,阿里派兵征服了那里,有一些苏丹人崇拜这位征服者,认为他是死神阿努比斯的化身,自愿加入他的军队,被埃及人成为死神军或者是阿努比斯军团。

在拿着盾牌弯刀的阿努比斯军团,之后是埃及新军,他们用的是最新式的击发枪,已经上好了刺刀,百战百胜的他们并不畏惧奥斯曼人的炮火。

艾哈迈德和他手下的行刑队,制造了满地的尸体,可依然止不住新军的溃逃。

艾哈迈德的家人还在伊斯坦布尔,他不可能投降,天方教的信仰又让他不能自杀,所以他打出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然后拔出那把镶嵌着珠宝钻石的弯刀,冲向了正掩杀而来的埃及军队。

如果是埃及新军看到了艾哈迈德帕夏,他们一定会想办法抓活的,毕竟能抓到这种高级将领可是大功一件。

凭借这一功劳,他们和他们的家人都能过上人上人的日子。

然而艾哈迈德帕夏冲向的是阿努比斯军团,顷刻之间就被切做了臊子。

此战,奥斯曼军队大败,4000人战死,伤者不计其数,被俘1.5万人,其中死于炮击的只有不到500人,艾哈迈德帕夏战死,达沃尼帕夏被俘。

埃及,马尼奥宫。

阿里拿起酒杯狠狠灌了一口,一把将战报拍在桌面上,大喝一声“好!”

战况顺利得让阿里简直有些不敢相信,奥斯曼的新军居然如此不堪一击,正好可以借助这次胜利让奥斯曼帝国割地赔款,他将夺取安纳托利亚,并最终和俄国以底格里斯河为界瓜分奥斯曼。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阻止列强的干涉,为此他必须展现出足够的实力。

***·阿里有两个选择,一是在列强干涉前和奥斯曼签订条约,二是给与一直反对他的英国狠狠一击,让列强们惧怕自己。

一支以三艘74战列舰和五艘护卫舰组成的英国海军舰队,将途经地中海,到埃及控制的贝鲁特示威。

如果能将其消灭,法国人一定会更加坚定的站在自己这一方,同时也让英国人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

奥斯曼帝国舰队叛变,新军溃散,只能靠着一些杂牌军和民兵苦苦支撑,好在***·阿里的名声很差,平民都不想被接受这个残暴的统治者,纷纷加入抗击埃及军队的队伍。

这让阿里快速夺取安纳托利亚,逼奥斯曼苏丹签城下之盟的计划破产。

现在他只能铤而走险,选择第二条路,同时他也相信,这一定是***的指示。

另一方梅特涅根据《明兴格莱茨条约》召开了列

强会议,目的就是保障列强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

历史上这场会议,梅特涅不但败光了自己的政治资源,更是暴露了奥地利的软弱本质,从此欧洲外交的中心从维也纳转移到了伦敦。

但这一次不同,奥地利的陆军已经完成换装,海军更是表示完全有能力面对任何的突发状况,并给于敢于来犯之敌以毁灭性打击。

历史同期奥地利的财政收入只有1.4亿弗罗林,而此时奥地利的财政收入超过2亿弗罗林。

历史上,跳得不行的匈牙利,此时刚刚经历了一场内乱元气大伤,更是由于错过了德意志关税同盟和铁路大发展两个关键时期,显得虚弱无比。

几乎是在奥地利军队到达诺维萨德的同时,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血书就到了维也纳。

米洛什的血书上,他先是说自己是被人欺骗才相信了俄国人的鬼话,又说了俄国人和那些塞尔维亚的叛徒是多么的卑鄙无耻,以及塞尔维亚人民是多么渴望奥地利天兵能早日到来。

最后在结尾处的落款上,署名哈布斯堡家族最忠实的仆人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

虽然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的行为,既恶心又腻歪,但他确实给奥地利帝国提供了一个借口。

在梅特涅眼中,只要拿下塞尔维亚,奥地利在巴尔干地区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

可在弗兰茨眼中,这会让奥地利和俄国陷入不死不休的局面。沙皇自称东正教的守护者,他又怎么可能会允许一个斯拉夫人的国家被异族异教的奥地利吞并呢?

维也纳,美景宫。

这座宫殿第一任主人,正是那位扭转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攻守之势的欧根亲王。

帕麦斯顿对于梅特涅没有任何好感,但是他觉得奥地利一定会从自身利益考虑,阻止法国的扩张,只要排挤掉法国人,英国就能对埃及进行经济殖民,进而让整个近东地区都成为英国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

普鲁士则是一副抱着吃瓜看戏的心态,看看能不能给奥地利和法国找点麻烦,顺便再捞一些好处。

法国则是一面派人来参加和会,一面派人督促埃及赶紧和奥斯曼帝国签订和平协议。

此时的法国四处开战,对于它的国力已经有些吃不消了,现在再来一场大战,也许就要重演法国大革命的悲剧了。

俄国一向不喜欢列强共同行动,因为这会影响俄国的独霸权益,但近期奥地利在诺维萨德的动向,又让沙皇不得不派人参加来试探一下奥地利的态度。

此时沙皇最希望的是奥斯曼人能和埃及签订城下之盟,然后趁着英法大战之际,再来一次俄土战争。

毕竟俄土战争对于沙皇来说打一次爽一次,一直打一直爽。

沙皇对贸易上的霸权不太感兴趣,他想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土地。

第三十一章 各怀鬼胎

“奥斯曼帝国已经衰落,它的领土已经成为它的负担。***·阿里,是一个野蛮世界的文明人,他领导之下的埃及可以代替奥斯曼成为...”

抢先发言的是法国代表梯也尔,曾有人这样评价梯也尔“他的政治活动就是法国政治灾难的编年史”“一个试图挥舞拿破仑宝剑的侏儒怪物”。

镇压里昂工人起义、鼓吹对外战争、反对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干涉、血腥镇压巴黎公社,算是个精神罗马人吧。

帕麦斯顿习惯性地打断别人的发言,他从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英国强大的国力就是他的依仗。

“成为什么,成为法国的殖民地吗?埃及人不肯和我们做生意,只愿意和你们法国人谈。”

其实与会的列强们除了英、法,和奥斯曼的贸易往来都十分有限,尤其是普鲁士,他们对奥斯曼输出最多的居然是军事人才。

奥地利和奥斯曼的边境治安,堪比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双方的贸易主要来自海上,且奥地利长期处于进口国的地位。至于贸易额,只有英、法的几十分之一。

俄国的贸易,同样是一言难尽,所以除了英、法以外根本没人在乎和奥斯曼帝国的贸易,当然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帕麦斯顿,因为毫无意义,还有可能被这个疯子咬上一口。

“笑话!你们英国人不是信仰贸易自由吗?埃及和谁做生意,难道还需要你英国的同意?你们英国人的手,伸得也太长了一些!”梯也尔也反唇相讥,他一直对英国干涉欧洲大陆的政策十分反感。

“梯也尔先生,请你闭嘴!我们英国信奉的是自由贸易,所做的也正是维护自由贸易。埃及政府不能限制埃及商人出口,更不该英国商人进入!”帕麦斯顿说道。

“自由贸易?那你们英国人为什么不允许我们的葡萄酒,卖到伦敦、普斯茅斯、伯明翰..你们为什么对俄国的原木苛以重税?”

当时俄国出口的主要是农产品,其中绝大多数销往英国,其中的原木更是被英国人苛以极重的税收。

这立刻引起了俄国外交大臣涅谢尔洛夫的共鸣,他一个军人出身的外交官,心思比不得在座的各位缜密。

“对!帕麦斯顿先生,你们英国能不能削减一下你们的关税,实在太高了。”

其实奥地利的玻璃制品也被英国制裁了,梅特涅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是啊,还有我国的玻璃制品。”

首节 上一节 93/3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