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朱元璋好大儿 第94节

老唐的内心一直在吐槽,因为这几天他也是不胜其烦。

“两位请回去吧,我家公子现在闭门谢客,任何来辩论或者求学的全都不见,请不要弄这个差事让我为难。”

这时,解缙看了一眼老唐,心里清楚,看来是这些天来拜师的人太多了,把人家惹烦了。

于是,他便很谦逊的说了一句。

“就请老伯再去帮我通秉一声,就说我父子二人是在吉安府远途而来,慕名拜见朱涛先生的,我叫解缙,如果朱先生厌烦,我只见一面,一句话都不说,转身就走也好。”

解缙虽然他是一个内心极度骄傲之人,但是对于朱涛已经彻底折服,所以就算是风尘仆仆而来,只能见到一面,也足慰自己平生了。

其实,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也算是舟车劳顿,这个不是打扰朱涛的理由。

可这个叫解缙的年轻人,只不过是一个孩子,能如此谦逊有礼,老唐还是决定去帮他再说一声。

然后老唐就进了屋子,对朱涛说。

“少爷,外面来了一对父子,说是想见您一面就走,毕竟他们是远在吉安来的,是不是就满足他们的请求,毕竟那个叫解缙的孩子,才不过十二三岁,便如此知道礼节,也算是可造之才。”

对于老唐前面的话,朱涛没有细听,甚至还正想反驳两句。

但是听到解缙这个名字的时候,他瞬间就是一愣。

这个名字太过于熟悉了,解缙不是别人,正是后世经典图书集成著作《永乐大典》的总编纂,就算是只有这一项功绩,也足以称之不朽。

朱涛在想,此时的解缙还正是孩童时期,若是能够点拨一下,日后也不会有被雪地冻死之劫难了。

既然找到自己门上了,而自己也对永乐大典十分佩服,对于这位日后的总编纂,还是能够照顾就照顾一下吧。

于是他便对老唐说道。

“让他们进来吧,圣人说人有三乐,父母尚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个解缙乃是天下英才,我正要点拨他一下。”

老唐直接就懵逼了,他只是尝试着给这两位远途的父子来说个情,根本就没有想到朱涛会同意。

更重要的是,只是听到了解缙这个名字,少爷就称呼其为天下英才,岂不是咄咄怪谈!

不过,在朱涛的身上有太多自己想不明白的事儿,而少爷的命令,自己只需要执行就可以了。

解缙父子俩正在等待,正焦急间,老唐出来了,笑着对他们说道。

“少爷说让你们进去相见,请随我来吧。”

听到这话,这父子俩简直是喜出望外,直接给老唐鞠了一躬。

进到屋内,朱涛正在看书,解缙直接纳头便拜。

“弟子解缙,江西吉安人氏,远途而来,有意拜在朱先生门下,如果先生能够见纳,便是足慰平生。”

朱涛听完这话,觉得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劲儿似的。

想了一会儿才想起来,不是说慕名前来,见一面就走,怎么又要提要求?

想到这里,朱涛就有些郁闷,说好的纨绔子弟呢,当什么教书先生。

“实在是不好意思,我没有什么兴趣当教书先生,你们要是想来找我聊聊天,我欢迎并且招待,要是有别的意思,还请另寻他处。”

解缙却仍然是不肯起来,他好不容易见到了自己心目中的大贤,怎肯如此放弃?

“先生如果不肯收我,我就长跪在此,绝不起来!”

在一旁的解方看到儿子如此表现,自然也要送上一波助攻,连忙拿出一张两万两的银票,放在朱涛旁边的书桌上。

“不瞒先生说,我们父子俩就是仰慕先生大名才把吉安家产全部变卖来到京师,只求先生对犬子点拨一二,在下解方,也是个监生出身,读过书的人,知道先生虽然年轻,却已是当代大儒,怎肯交臂而失之,这薄礼不成敬意,算是我给先生的学费。”

朱涛瞬间一愣,竟然有人愿意出这么高的学费,两万两银子,在当时已经算得上是绝对的富贵之家了。

就算是现在的公侯之家,如果把家产全都扫出来,恐怕也就只有个十万两左右,那还算是会理财的。

有这样的家底,也该算得上是吉安数一数二的人家,但竟然愿意散尽家财为子求学,就为这点,朱涛便颇有感动。

“你起来吧,不过这钱我是不要的,我朱家庄一直以来都是丰衣足食,我要这么多钱也没什么用,再说犯不上为了学点东西让你把家产耗尽,我又不是周扒皮。”

解缙听了这话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他马上又是郑重的给朱涛磕了一个头,这才站起身来说。

“先生的意思是要收我?我给您磕头了!一定在您门下好好求学,必然不会给您丢人的。”

没想到,朱涛却摆了摆手对他说。

“我的学问和其他人不同,都是自成体系,所以你以前学过的那些必须先要放一放,要想和我学,先得上我这里的启蒙学堂才行。”

听完朱涛这话,解缙父子俩彻底懵逼在当场,要知道解缙可是吉安府有名的神童,甚至被知府大人称赞不已,现在竟然要让他去上开蒙的学堂,这岂不是怪谈。

解缙知道,天下学子想来朱涛这里求学的,几乎如过江之鲫,却已被全部挡驾。

现在朱涛先生能收下自己,也算是福分了,那就必须听从安排,不然恐怕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解缙连忙答应说。

“既然是这样,那就多谢先生安排,一定要好好的求学。”

朱涛点点头,其实对于解缙这个未来大才子,他还是愿意好好地培养的,不过不想让他成为一个只会四书五经之人。

现在既然方招财已经按照自己的课本思路进行教学了,那让解缙去那里做一些启蒙我学习也是好的。

老唐带着父子俩出来后,给他们指明了学堂的方向就回去了。

一边向着学堂的方向走,解方一边有些郁闷,不管怎么说,自己也是国子监的监生,儿子解缙更是吉安府第一神童,现在的学问丝毫不在举人之下,竟然被安排去开蒙的学堂。

他越想越不对劲,直接说道。

“缙儿,这个朱涛先生也太拿咱们不当回事了吧,就这么敷衍咱们,让你在这小村子里上开蒙学堂,好在这钱还没给他,我看咱们连夜返回吉安府吧。”

解缙其实心中也有些不得劲,一直以来,自己都是个非常骄傲的人,天下之人里,除了宋濂这位大儒,就没有能入他的眼睛的。

如今见到方孝孺写朱涛的这篇文章,则更被朱涛给惊艳到了,才会不远千里来拜师。

可这位朱涛先生似乎也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这还不说,还让自己去开蒙学习,心中自然是郁闷的。

不过,他还是不愿意就这么放弃这次机会,便勉强一笑,对解方说。

“父亲,我看不如这样吧,咱们反正已经来了,就不如看看这位开蒙先生的学问如何,如果学问好,我们就逗留些日子,如果不好,那再返回吉安也不迟。”

解方点点头,看来也只好如此了,他们一路走到了学堂的竹屋外,听到里面郎朗的读书声。

这时候,听到外面的脚步声,一个私塾先生打扮的人走了出来,面上带着有些不耐烦,他不希望自己总被打扰。

出来之后,正想问问这俩人从哪里来的,没想到一个照面,解方直接愣住了。

“方师兄,您怎么会在这里呢?”

解方彻底傻了啊,这哪里是什么私塾先生,这是翰林院的学士,詹事府詹事、东宫属官方孝孺,这是清流之中的翘楚啊。

听了解方这声惊呼,解缙也愣了,莫非眼前这个私塾先生,就是自己一直闻名未曾见过面的方孝孺?

一代清流翘楚,大儒宋濂的衣钵传人,竟然甘心在朱家庄这里做个私塾先生,负责孩童的开蒙?这就更让他觉得朱涛深不可测了啊。

不过,方孝孺比他们还更加懵逼,因为以他的身份,对于解方这样的人,无非也就是能记住个名字和籍贯,样子都很模糊。

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这是曾经在国子监学习的解方,老师宋濂兼任国子监祭酒,这些人都是他名义上的学生。

当时自己代替老师宋濂曾经给国子监讲授《朱子》,和他们也算认识,这些人便不拘年龄,都算是自己的师弟了。

解缙听了父亲的话,赶紧上来给方孝儒行礼问安。

其实在朱涛的面前,方孝孺自知学问不如,表现还是比较谦逊的,但是面对这父子俩,他的优越感却很强。

“少东家的学问重于一时,就是开宗立派也是理所当然的,你们想前来拜师,又有什么资格?”

这句话直接把解方给问懵了,不过他也知道,这是一句大实话。

就算他的儿子解缙在吉安府算得上是神童,可是在这京师应天府,恐怕还真的显不出什么来。

而且自从这一篇和孔希学论辩的文章传满天下之后,天下学子无不纷至沓来,想要拜师朱涛,解缙又有什么突出的呢。

不过,这次朱涛能让解缙先开门启学,也算是给足了面子,对别人来说这算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更何况,这位开蒙先生竟然就是自己平时都高攀不上的方孝孺。

解缙连忙上前行礼,然后说道。

“方师伯,刚才父亲带我去拜见朱涛先生,先生让我先来学堂开门启学,没想到竟然是世伯您在这里授课,实在是三生有幸,请再受我一拜。”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方孝孺见到谢家父子如此的懂礼数,自然也不好再冷着个脸,有些无奈地对他们说。

“那既然这样就让解缙贤侄留在这里,师弟你就回吉安府去吧,留在朱家庄,一切都不需要你再担心。”

就这样,解方把儿子解缙留在了朱家庄,自己则是回到了吉安。

与此同时,在魏国公徐达的府邸,他的老部下,被封为平川侯的陆良庆,正在唾沫横飞的说着。

“当初上位要为婉儿和朱涛赐婚,我是想着他们年龄还小,再观察一段,然后才谈婚论嫁现在看来,朱涛已经马上到了及冠的年龄,请徐大哥帮忙在上位面前提一下,咱们是不是该尽快把婚事给办了。”

徐达知道,这是因为陆良庆已经知道了朱涛的真正本领,想尽快的把这事定下来,不然的话,很快就会有别的公侯子弟盯上朱涛,他很可能就少了这个乘龙快婿了。

见到陆良庆如此着急,徐达还想再逗他一下,便说道。

“此事也并不着急,再说此事还要看朱涛自己的意思,当初要娶你家灵玉,你死活不愿意,现在人家有没有这个心思,那还得另说呢。”

陆良庆没有那么多弯弯绕,听徐达这么说,自然更加的着急,他连忙作揖说道。

“徐大哥,您是陛下换命的兄弟,如果您在御前美言,那上位必然不会不听,朱涛是上位的义子,怎能不遵旨而行。”

见到陆良庆这样火急火燎,徐达也就收起了开玩笑的模样,说道。

“好吧,既然是这样,那我就陪你去见上位,把你这个事先给砸实了再说。”

两人来到宫门前递了牌子,朱元璋正好在偏殿批阅完奏折,听到奏报,马上让近侍叫他们进来。

朱元璋见到他们之后很是亲切,免了礼节,并且赐坐上茶,这才问道。

“你这个陆良庆,前些时候不是还闹着要辞官归乡吗?你有日子没上朝了,怎么这个时候忽然要来见咱了,这是想咱了吧?”

陆良庆虽然在外面是个火暴脾气,可在朱元璋的面前,却显得有些拘谨,在那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不知道如何说话。

过了半晌,他才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上位,这次臣是为婉儿的事,跟朱涛来提亲了,一年前,您说要为这两个孩子赐婚,当时臣还有些犹豫,现在看来,这朱涛确实是当世大才,这样的女婿咱可不能放弃,请您尽快的把这事儿给定下来,臣才能放心。”

朱元璋还想跟他开个玩笑,便笑呵呵的说道。

“原来你可不是这样说的,你说这个朱涛满口何不食肉糜,就是一个百无一用的纨绔子弟,只不过仗着是咱的义子而已,怎么现在却又这样想了?”

陆良庆一时呆在那里,不知道如何说才好,毕竟这话也是他说的。

这时,徐达出来解围说。

“陆老弟不善言辞,上位就不要和他开玩笑了,此一时彼一时嘛,再说咱也觉得婉儿这孩子挺不错的,尽快把事儿定下来,也算是让少东家安了心,以后成了婚有了孩子,就不像如今这般孩童心性了,也是好事。”

朱元璋听了徐达的话,也就不再玩笑,直接说道。

“眼看涛儿马上就要及冠了,这成婚的事儿是必须赶紧安排了,放心吧,一定让你闺女风风光光的嫁给咱儿子。”

陆良庆听了这话,心中这才算是安下神来,连忙跪地谢恩。

说实在的,他开始没有把朱涛太当回事儿,但是后来慢慢的了解到,那些影响了大明发展的国策,竟然全是这个自己眼中的纨绔子弟提出来的。

军事方面,望远镜、舰船和毛瑟枪等等神兵利器,全都是出于这个看着不起眼的少年之手。

就这还不算完,朱涛竟然能够在对辩把衍圣公驳得无话可说,又能说出自己的儒学理念,让天下之人推崇。

首节 上一节 94/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