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137节

跟俄国政府的困境类似,德国政府也对民意十分敏感,德国大众对祖国被三国协约包围感到十分震怒,认为这是德国政府的无能。所以为了打破这种“被包围”的恐惧,德国必须展现出强硬的“抵抗姿态”。

“由于俄国在波罗的海上耀武扬威地与英国站在一起,我们不能因为这种‘威胁’而‘懦弱地’抛弃奥地利。欧洲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我们对俄国必须比我们过去所做的更加强硬。”

于是德国宰相比洛在德皇发怒的当天就给威廉二世送去了一封很长的报告进行劝解,其中也显示出德国政府对该危机的基本立场。

在报告中,比洛为艾伦塔尔的做法进行辩护,认为根源在于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煽动南斯拉夫民族主义感到十分焦虑。而且奥匈帝国对于巴尔干的了解程度超过德国,巴尔干半岛局势对奥匈帝国来说也更加利益攸关。

比洛还提醒威廉二世说,奥匈帝国曾经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上“忠诚地”支持德国,德国应该就此进行回报。

威廉二世其实是德国决策者中比较有主见的人物,但他这个人优柔寡断、朝三暮四,所以一旦身边人反复劝诫他,威利的心思就会被带着走了。

于是在比洛的强力劝说后,威廉二世放弃了自己的主张,决定完全支持奥匈帝国。

随着俄国民间开始掀起对奥匈帝国的攻击舆论,伊兹沃利斯基在汹汹民意下为了自保只能强硬支持塞尔维亚导致俄奥冲突。波斯尼亚危机迅速演变为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的外交对决,德国的立场也发生了变化。

比洛认为,德国可以把波斯尼亚危机与此前“三国协约”的缔结联系起来,进而将危机看成是德奥同盟与“三国协约”之间的较量,尤其是要借机打击俄国。

比洛把自己的态度明确告诉了艾伦塔尔,他还写信进一步对奥匈的外交大臣说:“不论你作出什么决定,我都会认为是恰当的。”

至此,奥匈帝国无比确信德国给自己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另一边,俄国政府召开的大臣联席会议上,斯托雷平、伊兹沃利斯基、尼古拉沙大公还有一众部门头脑和沙皇的秘书代表全都焦头烂额地坐在一起议论着。

伊兹沃利斯基率先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低估了吞并对俄国舆论的影响,尽管舆论的激动在很多方面毫无道理,但它仍是政府需要尊重的现实。

之后他还说道,既然公众不同意与奥地利达成交易,唯一可行的办法便是坚持他同法国和英国达成的会议协议。

“倘若爆发战争,一开始就会有700万俄国人、德国人、奥地利人作战,这会导致俄国毁灭,为了斯拉夫梦想,这样做值得吗?”

财政大臣科科夫佐夫认为俄国不可能为了塞尔维亚的“野心”去真的开战,这样简直是没头没脑的蠢事。

“比起维持和平的重要性,现在我国的媒体显然更专注于捍卫斯拉夫利益。”斯托雷平坐在会议的主位上说了现在政府面临的难处,“而且比起复杂难懂的内政和经济,民众长期以来对俄罗斯的自豪感在对外政策上往往能更轻易地找到发泄口。”

“现在各界对巴尔干问题反应很强烈,只要它影响到斯拉夫利益和塞尔维亚的命运,所有阶级和各个党派都在这个问题上团结起来。每天都有关于巴尔干问题的演讲以及讨论此情势的集会。”

内务部次级长官把现在失控的局势全都说了出来,让大家的脸都皱起来了。

“根据驻维也纳武官的报告,奥匈帝国的军队频频调动,恐怕维也纳的意向不单单是吞并波斯尼亚。恐怕他们还想要直接摧毁塞尔维亚。”

尼古拉沙大公把他知道的军事动向说了出来。

“假如奥匈帝国真的如此行事,那么本届政府的政治生命就到此结束了。”

斯托雷平平静地把后果说出来后,会议上的气氛更加压抑了。

“有没有可能再次和柏林方面沟通,不要让奥匈做过激的事情?”沙皇的国务秘书发问。

“现在我正在努力和柏林方面取得联络。”伊兹沃利斯基回答道。

由于大臣会议根本没有办法,所以俄奥之间的对峙局面开始层层加码了。

1908年的最后两个月,奥匈帝国的军队开始集结,作为这种事态的回应,俄国只能被迫将自己的军队开始朝俄奥边境集结。

“这根本没法打啊。”

当尼古拉得知波斯尼亚危机的时候,就跟威廉二世一样,他也被伊兹沃利斯基蒙在鼓里。但在短暂的吃惊和生气之后,他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会带来怎么样的恶果。

沙皇没有找伊兹沃利斯基问罪,因为木已成舟,只能想想怎么解决后续。

一方面,尼古拉和斯托雷平取得了共识,着手压制那么多大中小媒体煽动的民粹狂欢。另一方面,他来到尼古拉沙大公的国防委员会询问现在俄国陆军的军备情况。

结果不出他的意料,长年以来压低的军费让俄国陆军只能做到人员编制上重新补齐、培训军官、改善士兵生活条件这类基础工作。如果要打奥匈,那么德国必然加入战争。

一旦德国加入战争,那么光靠多训练和2.5亿卢布的军费肯定是不够的。

“现在的确没法打仗,但是假如军队不做出回应的话,只能加深民众对国家‘软弱’的印象。”

“那么到时候奥匈帝国继续加码呢?”

“……那么等待我们的只有苦涩的和平了。”

尼古拉沙大公无奈地对沙皇说道。

“那你这样,尽快和国防委员们做个计划,这样这样……”

“这这……”

尼古拉沙大公对皇帝的决定大吃一惊,但随即立刻就着手实施了。

这次的波斯尼

亚危机已经让尼古拉意识到,韬光养晦的时间已经结束了。随着俄国进入所谓的“三国协约”,德国现在的外交冲动已经变得极度危险。

这次跟日俄矛盾不一样,日本本事再大,它也不可能跨越西伯利亚攻击到俄国的欧洲核心地带。但德国不同,它的军队可以直接摧毁俄国在欧洲的所有核心地带。

假如德国已经把维护奥匈帝国视为自己的重心,那么俄奥矛盾在汹汹民意的推动下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这次危机即使俄国最后咽下了苦果,尼古拉相信在自己的维护和斡旋下,斯托雷平政府是不可能倒台的,但下次呢?

假如奥匈帝国继续在巴尔干进行扩张,那么下一次……

尼古拉这个时候突然意识到了,难道自己在这十多年中做出的一系列抉择,最后还是塑造了一条通往世界大战的道路吗?

难道历史终究还是通往了一条殊途同归的道路?

不过,他又转念一想,现在俄罗斯高速发展的工业成果,不正是为了应对那场史无前例的风暴所打造的吗?

第三十八章,波斯尼亚之辱(求月票

虽然尼古拉已经着手应对危机的后续处理,但危机本身并没有结束。

无论俄国政府给予国民怎么样的保持克制的建议,俄国自由派媒体和公众都用对立的高声支持将这些建议淹没了。

这种紧张的对峙局面从1908年的11月开始逐渐加码,到了1909年2月,根据塞尔维亚向俄国大使进行的通报,他们声称已经有5个军在边境准备攻击塞尔维亚了。

但是奥地利人似乎非常相信德国给他们的担保,在俄奥边境的加利西亚地区,根据俄军间谍的反馈,这里几乎没有任何军队或者防御措施。

面对奥地利这些令人警觉的迹象,伊兹沃利斯基只能再次请求柏林约束其盟友。

与此同时,尼古拉二世的私人代表从柏林向他发回了几份情报。

俄国在柏林部署的人员不仅有大使馆外交官,还有陆军武官、海军武官、财务专员以及尼古拉在威廉二世宫廷的私人代表奥斯滕-萨肯伯爵。

1909年2月5日,奥斯滕-萨肯伯爵递交了一份关于德国能力和意图的分析报告,充分融合了驻柏林的俄军武官和财政专员的意见。

就武官的观察,德军的人员素质超过所有军队。

士兵的训练、爱国主义情感以及指挥官和参谋官的专业性和素养堪称顶尖。军事交通、军事组织以及重炮的数量和质量德军也很优越。

奥斯滕-萨肯认为,大部分德军军官兴高采烈地谈论战争的来临,并满心期待战争的发生。

他复述了和一位德军高级将领的谈话,此人渴望为堕落的资本主义主导的德国社会恢复“新鲜空气”。至少德军内部的认知大概是这样的:摧毁作为大国的法国;打破“泛斯拉夫”迷梦;在长期和平后重振军队自身的荣耀。

奥斯滕-萨肯如此评价说:“德国人很清楚,在欧洲大陆,时间对他们不利,却对俄国和斯拉夫民族有利。”

站在军事角度,俄国武官们认为,维护和平还是发动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国对英国行动的预测。如果柏林真的认为英国会参战,它就会担心皇家海军对德军造成损害,这很可能会导致德国人“平静地坐下,不敢同任何欧陆国家开战”。

财务专员的观察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德国的能力,另一部分是德国的意图。

根据俄方财政人士的观察,德国最近费了很多工夫使其财政体系为战争做准备。德国有众多未开发的税收和信贷来源,他估计政府能在战争第一年募集10亿马克以上的资金,并在第二年募集7亿马克以上的资金:“这些数字表明,德国会尽一切可能速战速决。”

此外,哪怕只是考虑对俄国开战,由于德国的贸易和工业与俄国经济存在密切联系,“只要战争延长”,德国的贸易和工业“就会遭受非常严重的损失,面临崩溃危险”。

至于德国的意图,财务专员指出,德国金融圈认为,德国一直在给予俄国慷慨的政治和财政支持,但俄国恩将仇报。德国资本家当然明白媒体并不总能准确反映社会的感受,但是俄国媒体对德国的敌意如此持久广泛,这必然反映俄国读者想听到什么。

除此之外,还有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在奥地利君主国和东欧的冲突。因此德国金融界认为,“俄国社会支持激进的斯拉夫运动,它正威胁每个德意志人都为之骄傲的历史悠久的德意志文化”。

最后,奥斯滕-萨肯写道,国际环境也鼓励德国入侵,因为在德国存在一种诱惑:趁俄国仍处于虚弱状态,应一劳永逸地“摆脱斯拉夫问题的噩梦”。俄国要么战斗,要么放弃在巴尔干地区的传统立场,在二者间游走有极大的风险。

在奥斯滕-萨肯报告发来后不久,可能是奥匈帝国的军队已经整装待发,艾伦塔尔决定发起最后的外交攻势。

艾伦塔尔向伊兹沃利斯基致信说,虽然奥匈帝国现在可以摧毁塞尔维亚,但奥地利也有维护和平的心愿。因此塞尔维亚必须裁减军备,并保证日后同君主国保持和睦友邻关系。

不仅如此,艾伦塔尔还声称,他有书信可以证明伊兹沃利斯基率先就吞并问题与奥地利接洽并明确承诺会支持吞并。假如此事公之于众,原本非正式的流言就真的变成俄国政府的重大外交丑闻了。

无奈之下,俄国政府再次召开了大臣会议,并且这次的会议主持人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因为斯托雷平眼下突发感冒,卧床在家。

伊兹沃利斯基带来了两个令大臣们都无比绝望的消息,法国和英国都不会支持俄国为了波斯尼亚而开战,因为两国在巴尔干没有任何利益。换而言之,现在俄国是孤军。

等到伊兹沃利斯基结束完自己的发言,请求大臣同僚们决定俄国应如何行动后,会议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中。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就是没人出声。

“陆军怎么说?”

尼古拉虽然已经知道信息了,但他的大臣们还不清楚。

“过去的军费只够用于维护、训练和恢复军力,如果要打赢德国和奥匈帝国,我们需要大量的士兵火炮。”

承认陆军眼下的虚弱使俄国蒙羞也需要一定的勇气,好在沙皇在开会前已经明确说了责任不在于陆军。

“财政情况呢?”

“呃……这个要从……”

财政大臣科科夫佐夫有个绰号叫“留声机”,因为此人非常会打官腔,用长难句把话说得让人听了后面忘了前面。但是科科夫佐夫也是绕来绕去最后说现在爆发战争对财政部很困难。

“那么既然如此,我们只能接受奥匈帝国的外交谈判了。”

沙皇最后做出的决定令许多大臣和政府高官都感到脸上无光,十分羞愧。

这个年代的欧洲有非常强烈的荣誉感。比如说法国军队的一个规定是,如果军官拒绝决斗的请求,他就会因为“怯懦”而被革职。为了自己的荣誉付出生命更是值得尊敬的事情。

一个人的荣誉都如此珍贵,那么对于一个国家的荣誉呢?想必也要付出无数人的生命作为代价吧。

在这种受辱的情况下,伊兹沃利斯基也万般无奈,只能向柏林发去外交请求,说俄国已经同意了奥匈帝国的条件,希望柏林可以做居中调解。

但是德国宰相比洛觉得这样还不够,德国必须表现出对俄国的“强而有力的报复”,这样才能打消德国民众对斯拉夫人,对“三国协约”的恐惧。

于是在1909年3月2日,比洛承诺说他会建议奥匈帝国采取“和平”的态度向其他大国递交希望其正式许可吞并的请求。

然而,在德国采取这一行动前,比洛有一个要求:一旦奥匈帝国的请求送达,俄国“必须坚决”给予其肯定的、“无保留”的回应。比洛的口吻十分严厉,他说,德国需要“明确答复——是或否……任何回避性的、不清楚的或者不合格的回答都会被视为回绝”。

德国的行为大概类比一下就是,我不仅要打你的脸(俄国官方同意奥匈帝国吞并波黑地区),而且必须是正襟危坐的姿态下打你的脸(回答必须明确)。

两天之后,伊兹沃利斯基同意了比洛的请求,随后正式承认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由于俄国退让,塞尔维亚政府只得同意奥地利的要求。

好在这个年代没有电视直播或者互联网媒体,要是一个月前俄国民众还在高谈阔论只要奥匈帝国胆敢吞并波斯尼亚,俄军必定碾碎弱小的奥地利。而如今却眼睁睁地看着奥匈帝国的军队耀武扬威地组成队列踏着鹅步进入萨拉热窝的画面,恐怕现在的社会舆论就要像火山爆发一样了。

“假如是我受到了这种屈辱,那我宁可去死!”

很快不嫌事大的俄国新闻媒体开始攻击“懦弱”的政府令伟大的俄罗斯蒙羞。

“当日耳曼人在凌辱我们的同胞时,俄罗斯在干什么?”

一些报纸上还画出了讽刺画:斯托雷平和伊兹沃利斯基在门外谈论“和平”,门后奥地利人爬上了斯拉夫妇女的床,嘴里还说“和平万岁!”。

为了回应这股因为颜面扫地而愤慨的民意,伊兹沃利斯基被迫表示承担所有责任,引咎辞职。

但是对尼古拉来说,更重要的是,未来该怎么办?奥斯滕-萨肯报告明确表示了,德国已经把东方的俄国视为自己的心腹大患并且无时不刻想要发动预防性战争消灭“斯拉夫威胁”。因此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愈发危险了,战争的年代临近了。

正好,国防委员会将先前沙皇要求的内容初步整理成了一份报告放

到了他的办公桌上。

这份备忘录的标题是《国防备战大纲》。顾名思义,国防委员会预计花费五到六年时间,可以将俄国打造成足以应对欧洲大战的战争机器。

第三十九章,《国防军备大纲》的草案

1909年3月末,波斯尼亚危机结束,但此事带来的深远影响无疑是全方面的。

首先是俄罗斯国民开始成长的自尊心受到重挫,其次是对斯托雷平五年计划的打乱,最后是俄罗斯帝国整体战略的改道。

虽然此事的爆发令尼古拉本人也始料未及,因为奥匈帝国为了拿到波斯尼亚所做出的决策无疑是短视的,拿到蝇头小利的同时创造出一个怀恨在心的大国,图啥呢?

首节 上一节 137/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