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138节

这导致的最终结果只能是现在沙皇拿在手上审视的《国防备战大纲》。

但是这又产生了几个问题。为什么非要等到1909年?为什么非要等到波斯尼亚危机后才恍然清醒开始备战工作。

第一个问题在这十年的发展中已经回答了,没有从无到有、从慢到快的高速发展的民营经济、民用工业,也不可能缔造出为军队提供丰富军用物资的军事工业。

第二个问题在于,尼古拉不是尤里,他只能顺势而为。

实际上在1905年后,俄国的军费涨幅问题就已经在政府内部进行讨论了,结果就是技术官僚们认为眼下正是俄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怎么能把投资经济的钱用在没有回报的军费上?

所以说,假如尼古拉要强行助长军备建设,那么光是在政府内部就得不到支持。有支持和没支持的区别,就像是顺流而下和逆水行舟。

因此波斯尼亚危机对俄国高层,不论政府还是国家杜马,都营造出了一种先前未曾有过的“危机感”。这是享受了从1878年后长达30年和平的俄国人没有体会到的战争一触即发的紧迫感。

在波斯尼亚危机之前,尼古拉提出军备建设只有寥寥无几的军方人士的支持。在波斯尼亚危机之后,不论是政府中最希望和平发展的官僚还是国家杜马中喋喋不休的议员,现在都一致认为俄罗斯帝国必须真正的强大,必须在下一次危机到来之前拥有足以一战的强大军事力量。

这就是可以利用的民心,拥有了这种举国一致的共识,国防委员会才会以惊人的工作效率夜以继日地完成这份《国防备战大纲》。

说是备战的大纲,可实际上这份报告是“哭穷”,是故意要把陆军的难处说给国家杜马,这样才能让议会同意大幅提振军费拨款。

首先当前的大前提是,俄国陆军已经在法国陆军的帮助下完成了军队的重整工作。

接受法军指导后的俄国陆军一个标准的现役步兵师约有1.6万人,24挺马克沁机枪和60门大炮。按这样整编的步兵师有40个,还有骑兵师10个。每2-3个步兵师组成一个军,额外配置炮兵旅、骑兵旅、工兵部队等等。

俄国陆军总兵力约合90.2万人,军官和士官全部齐全,且士兵识字率在90%以上。除了九十万现役以外,理论上俄军还有大约三百多万的预备役军队,但这些预备役的水平和目前的现役师来说,素质几乎是天差地别。

因为在刨除军事院校、军备研发采购等开支后,2.5亿军费也只够抓现役军队的训练了。

除了军队建设之外,由于大学生不断进入军队,年轻军官得到提拔,自1904年后俄国陆军的军事理论研究也进入了快速的发展中。

大体上而言,目前陆军内部有两种理论。

第一种叫“法国派”,顾名思义,跟法国陆军学了那么久,西欧的军事思想也学了很多。这些“法国派”的支持者认为,如果爆发欧陆上的战争,由于快速动员和铁路运输,大决战很快就会到来,战争最多一年也就结束了,之后各国都会筋疲力尽只能和谈。

基于这种思想,“法国派”主张俄军必须建设一支具有强大火力可以凶猛进攻的军队。

第二种叫“俄国派”,这些军事理论家同样认为,未来的欧陆大战必定是一场千百万军队的混战,但他们认为战争必然是长期且异常激烈的。

“俄国派”认为,战争的胜利不是依靠现有武装的数量和进攻制胜的,而是意志、人口和工业力量的总决战。谁能在长期战争的消耗中坚持得越久,谁就能获得胜利。

基于这种思想,“俄国派”主张必须利用俄国庞大的人口,建立多层次连绵不绝的后备大军,配合成体系的军事工业,在广袤的俄国领土上进行消耗战。

尼古拉作为知道未来战争剧本的人,无疑是支持后者的,因此很快俄军的主流理论思想就和法军发生了分歧,这是后话了。

接下来说一下几种研制的新装备情况。

除了1902式75mm速射炮之外,尼古拉还要求

炮兵总局研发150mm的重型野战炮,但由于法军沉迷于75小姐,不能提供帮助,所以俄军的自主研发进展不怎么快。

但是根据炮兵总局的工程师们回复说,再给他们一年时间就可以拿出成品了,而且不止一种,是105mm和150mm两款野战炮。

技术装备这块,飞机在1905年后已经迭代了好几款不同的式样,但因为飞机是一种新生事物,所以每一年都有新的发展,所以当下还不是定型的时机。

装甲车也大致如此,除了最初的那款装甲车以外,后续陆军的军事工程师们也自己改装了几款装甲车,但均不合意。不过很快这些脑洞大开的工程师们把改装的重心从汽车转移到了卡车上。

最后,《国防备战大纲》用了很大一块的篇幅来描述当前统计的现有军事工业建设。

俄国目前有3家国营的武器制造厂可以生产步枪,年产量大约是50万支。

机枪只有图拉兵工厂可以生产,年产量1000-1500挺。

一共有3家国营兵工厂和2家私营企业可以生产大炮,年产量在1000门左右。

炮弹严重不足,只有4家国营工厂进行生产,年产量不到20万发。

炮弹的引信有2家国营和4家私营工厂生产,雷管只有2家国营工厂生产,均不能满足军队需求,需要依靠国外进口。

步枪子弹和机枪子弹只有2家国营工厂和1家私营工厂生产,年产量5.5亿发。

3家国营工厂和1家私营工厂生产炸药,但爆炸物生产所需的原料,比如说硫酸、亚硝酸、氯、苯、甲苯等,这些化学品在俄国的生产量都不高,需要从德国进口。

除了这些以外,军服、军靴、军粮、马蹄铁、马具、防水布、工兵器材、铁丝网、炊具、军用背包、通信器材、电报线、工事建材、防寒物资等等……

可以说没有哪一样军用物资眼下是可以供给九十万现役加三四百万预备役消耗的。

因此军用工业的生产少则要提升两三倍,多的要提升25倍、50倍乃至100倍。

而且光是提升生产能力,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原材料的运输也需要跟着提升,生产的机器所需的精密零件、机床,国外进口的能不能全部国产化?无法国产化的部分原材料是否有替代品?

许多问题已经超过了国防委员会这一个单一的机构可以统计和规划的能力了,这需要整个俄罗斯帝国的国家机器一同去完成。

于是,尼古拉又把康复的斯托雷平叫来一起商议。

第四十章,俄罗斯决定走向战争(求月票

斯托雷平作为一名标准的政府文官,他的外交立场也和维特相近,趋近于追求和平稳定的局势。毕竟以目前俄国每年超过10%的工业增值来计算,再过十年恐怕俄国就可以和德国的工业实力平起平坐了。

但是波斯尼亚危机之后,无论是俄国高层达成的对外部环境的安全需求,还是中下层民众对政府未能很好维护国家尊严的诟病,都迫使斯托雷平承认,眼下已经不是可以和平发展的时局了。

“这份奥斯滕-萨肯伯爵报告,还有这份《国防军备大纲》你都看过了吧?”

等到斯托雷平来到冬宫以后,尼古拉很随意地免除了客套的礼节,两人坐在办公室内详谈。

沙皇和首相之间的办公室上,一副巨大的俄罗斯地图铺展开,上面用笔迹和图钉标识了许多个记号。

“是的,陛下。现在的情况,很糟糕。”

斯托雷平简单叙述了一下如今的国内外局势。

德奥同盟对俄国的敌意已经暴露无遗了,甚至青年土耳其党宁愿让出波黑地区也要引入德国来构建反俄军事同盟,换而言之一道从柏林到伊斯坦布尔的敌意包围网把俄国和它的盟友英法隔离开了。

国内局势并不比反俄同盟好到哪里去。因为波斯尼亚之辱,政府的威信也受到了广泛的质疑,所以如果不对这种看轻政府的舆论进行扭转,接下来政府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会事倍功半。

“那么先说第一件事吧,我有意重塑俄国的国防力量,你怎么看?”

“这件事无论政府、国家杜马还是民众,都会一致支持陛下。”

“很好,那么就说第二件事。”

尼古拉得到斯托雷平肯定的回复后点头,把《国防军备大纲》的备忘录翻开,念着上面的统计数据一边指着办公桌上的地图。

“假设很不幸的,真的因为这样那样无法接受的外交危机,致使欧洲大战的爆发。那么俄国的国民经济体系必须要得到调整。”

原来俄罗斯地图上的这些圈画、图钉都标记的是俄国当前的工业区划。

其中密集的地带有四个:

以圣彼得堡、里加两座海港大城市为中心的沿波罗的海工业区,这里几乎聚集了俄

国大部分尖端的机器制造业、精密制造和化学工业;

南俄、乌克兰一带大批工业城镇组成的南俄工业区,现在俄国一大半的采煤、冶金、金属加工产业都聚集在这里;

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传统轻工业聚集区,大部分纺织业、零售消费品都是在这里生产的;

以华沙为中心的面向西方的混合工业区,综合考量华沙工业区占全俄的工业产值可能在10-15%。

“一旦爆发战争,华沙工业区必然瘫痪,全俄工业能力就会下降至少十分之一。考虑到从俄国的内陆腹地向西方边境运输的需求,现在南俄的运输能力不容乐观,可能会导致煤炭供应短缺。波罗的海工业区也十分危险。”

过去十年中,维特一直都秉持着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因此完全站在经济角度布置俄国的工业发展,这也造成了俄国工业高度集中、依赖长途海运和铁路运输的特点。

比如说,南俄顿巴斯煤田一地就提供了俄国大约70%的产量,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燃料、取暖需求全都依赖从乌克兰发往全国各地的铁路运输。

一旦这些不充裕的铁路运量被军事用途占用,俄国的能源工业就第一个先瘫痪了。燃料运输瘫痪,冶金工厂就会因为没有燃料也跟着瘫痪,随后钢产量、机器制造也不用多说了。

在和平发展的年代,集中的优势在于规模效益、各取所长,但在有可能爆发战争的时候,捉襟见肘的运输能力保障了军队需求,工业生产就要崩溃了。

“所以陛下您希望在当前的五年计划中,在俄国的大后方建设替代受到威胁的工业产能、分散生产能力、投资军事工业、建立资源储备、减少外国依赖、增设运力?”

斯托雷平站起身,把办公桌上放在一旁的图钉按在了乌拉尔山至西伯利亚一带,还用铅笔在原本俄国铁路网的标记上多画了好几笔。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尼古拉嘱托斯托雷平务必要尽快调整俄国的工业布局来应对战争。

“那么还有第三件事……”

波斯尼亚危机的冲击波让斯托雷平原本控制诺贝尔家族的计划打了个粉碎,可能是在这种汹汹民意的情形下,许多原本观望政府和财团角力的商人都纷纷认为斯托雷平政府恐怕摇摇欲坠了,因此站在诺贝尔家族这边的人数更多了。

1909年4月初,莫罗佐夫、里亚布申斯基、孔申等莫斯科财团的代表来到圣彼得堡。

能把这些人请到圣彼得堡,靠的自然不是斯托雷平的命令,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面子”。

沙皇的面子,说大确实很大,说小也得看什么程度。

比如说如果沙皇强令莫斯科财团们乖乖放弃对诺贝尔家族的支持,接受政府的介入和控制,那么沙皇的面子连个屁都不是。

但是假如沙皇说,卖我个面子,你们放弃对诺贝尔家族的支持,我承诺斯托雷平政府对大企业的控制仅限于对国防建设至关重要的重工业部门。不仅如此,未来几年内俄国为了建设强大的陆军,建设强大的国防工业,我还承诺政府会给你们下达更多的军事订单。

那么沙皇的面子就有点份量了。

这也建立在沙皇尼古拉二世一直以来营造出的政治信誉有关,1896年加冕的时候说要立宪,之后的确做到了;即使沙皇支持斯托雷平,导致皇权和财团关系紧张,尼古拉也没有动用什么秘密警察之类的盘外招,双方都围绕在统治阶级内的游戏规则出手。

没有狡诈无信的负面资产,再加上商人逐利,一切都好商量的特点,所以沙皇这次做政府和财团的调解人也成功了。

大约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政府代表和莫斯科商人代表天天扯皮,最终达成的一个协议是,政府控制诺贝尔财团就是斯托雷平设法控制国民经济的结束,而且政府同意为俄罗斯的资产阶级设立工商业代表大会作为制衡官僚干预经济的政商协调组织。

反过来说,莫斯科财团同意不再支持诺贝尔家族,并且各大莫斯科财团也愿意成为俄国陆军的私人军事承包商,分担各项军用物资的生产。

可以说,在波斯尼亚危机之后,俄国绝大多数高层、统治阶级都在日耳曼人的外部压力下达成了共识,成为一个不再陷于内讧、举国一致向前的斯拉夫力量。

1909年5月,斯托雷平向第四届国家杜马上吵吵闹闹的左中右各派议员们提交了今年财政预案的修订案,要求国家杜马为俄国军费开支追加至少5亿卢布的临时拨款。

不仅如此,未来每年的军费开支,还要追加1.5亿卢布的拨款。如果再算上隐藏在经济投资中的军事工业建设,从1910年开始,俄国每年至少将花费15-20亿卢布在备战建设上。

“……我国国防力量装备方面停顿的后果是俄罗斯在国防方面的

长期软弱无力的状况。尽管我们爱好和平,但我想,这种软弱无力的状况不符合俄国的国际地位。”

“先生们,你们自己判断,在没有步枪、大炮、弹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什么样的陆军训练,可以进行什么样的射击训练,可以进行什么样的军事演习。如果我们没有完善的工业,培训我们自己的工程师可能吗?”

“我坚信,国防事务上的任何短暂停顿对俄罗斯都将是毁灭性的,不能在全速行驶时停下或让机器倒转——这会导致破损事故。先生们,在恢复我国的军事实力、我国陆军的威力方面,只有一个口号,一个口令,这个口令就是——‘前进!’,‘不计一切代价地前进!’。”

除了少数持有社会主义反战立场的孟什维克国际派成员以外,几乎所有国家杜马的议员们集体起立,会场中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第四十一章,从经济发展走向文化输出

波斯尼亚危机不是一场孤立的外交事故,而是俾斯麦死后一系列国际局势变化后的阶段性产物。

看上去貌似德奥同盟耀武扬威地获得了针对野蛮的斯拉夫国家的胜利,但这也意味着欧洲的两大阵营——三国协约和德奥同盟的正式对立。

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的看法和德国宰相比洛惊人的类似,他认为德国的目的就是要利用这场危机来打破三国协约,确立其在欧洲的霸权,因此英国的出路只能是加强与法俄的联系,加大对它们的支持。

如此结果是三国协约对于德国的立场只会更加强硬,以免被德国各个击破。

而俄国则是在波斯尼亚危机中最受屈辱的大国,受的刺激也最大。

俄国国内泛斯拉夫主义的报纸对德国展开了长期而猛烈的抨击,并公开预言斯拉夫民族与条顿民族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对俄国高层的认知来说,此次受辱的根本原因是俄国的军备不够,不敢接受德奥同盟的挑战。

因此,俄国在波斯尼亚危机以后开始大力扩充军备,进一步加强与英法的关系,决心在下一次危机来临时不再后退。

俄国的目标是努力追赶上德国的陆军力量,但德国也不可能坐以待毙,所以两国在陆军上开始军备竞赛。德国军事力量的加强也会引发法国的恐慌,于是法国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入到军备竞赛中。

正是因为俄国决心开始重振军事力量,在进入1910年代后,欧陆上开始出现了无法克制的紧张军事对峙环节。

但这又能怪谁呢?眼下的这一环不正是过去一系列的抉择带来的影响?难道俄国就应该安分地保持自己衰弱腐朽的状态?

伊兹沃利斯基引咎辞职后,谢尔盖·德米特里耶维奇·萨佐诺夫成为了新任的外交大臣。萨佐诺夫成为外交大臣不是因为他在外交部中资历丰富,而是因为现在没有哪个老资格的外交官愿意接这份“烫手山芋”。

现在俄国国内弥漫着浓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国家杜马也不例外。面对社会各界对俄国外交的干预和压力,也只有萨佐诺夫这种资历浅,温和、友善的老实人可以成为新任的外交大臣。

也正因为萨佐诺夫见识浅、主见少,这反倒让斯托雷平和幕后的沙皇尼古拉二世重新确立了皇帝和首相对外交政策的绝对掌控。毕竟上一位资历丰富的老外交官伊兹沃利斯基以一人之力就差点引爆德奥俄三国大战了。

1909年6月以后,尽管大多数民众还会对政府的所作所为愤愤不平,但建设军队的决议还是安抚了许多选民的不满。毕竟斯托雷平和祖国党就是他们亲手选上去的,假如这个政府是傻逼,那把傻逼选上去的自己算啥?

所以民众对政府的质疑浪潮逐渐还是回旋了,更关键的是,在1909年经济危机也逐渐散去了阴霾。

首节 上一节 138/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