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35节

“不完全是?陛下,

您难道还考虑过利巴瓦建设海军港口吗?那个港口的位置实在太糟糕了,不会给俄国带来任何好处。”

心直口快的维特立刻劝阻尼古拉,他跟年轻皇帝的相处十分轻松,甚至可能有些失礼,因为二人的关系在前几年有所增进,近似朋友。

现在谈及的利巴瓦,是指后世的利耶帕亚,位于拉脱维亚西部波罗的海沿岸,地域上属于里加市下辖的一处不冻港。

摩尔曼则是后世俄国著名的摩尔曼斯克军港,北冰洋沿岸,临近巴伦支海的科拉湾,同样终年不冻。

“我并非在思考海军基地的适宜,而是对军费的增长、战争与和平的考虑……军费对财政、国民税负是不小的压力。”

若有所思的尼古拉的回答让维特肃然起敬。

“陛下,您的父亲被誉为‘和平缔造者’,这份殊荣您应当继续延续下去,和平切实珍贵。”维特站在财政大臣的立场上赞成尼古拉的话语,“任何可能的战争都会摧毁先帝勉力维持的良好局面。”

虽然如今的俄国依旧落后,但在落后之中存在着崛起的种子。

目前的大环境是这样的,欧洲已经从70年代的经济萧条中渐渐走出,新一轮的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期正在悄然到来。

在亚历山大三世统治的后期,特别是1890年之后,尽管因为1891年的大歉收带来财政危机,但俄国的工业同样乘着大环境的东风开始进入了建设、扩张、赚钱、再投资的上升期。

在这段时间中,如果不能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国民生产,而是浪费在不会对经济有利可图的军费中,那么尼古拉认为在1900年之后的局势里,俄国将很可能由于财力匮乏落于下风。

“嗯,我的想法与父亲的想法一致,他多次与我诉说过俄土战争的牺牲,所以选址的话,我会下诏书将我们舰队的主要基地选在摩尔曼,但我认为,海军的造舰计划没必要花费在外购军舰上,如果有必要的话,那么以投资建设可以为造舰服务的工业领域更好。”

维特连连点头,不过他最后建议尼古拉不要仓促行事。

“为什么?”

“鉴于陛下,您的父亲去世才几个星期,这样的诏书无疑会引来殿下们的分歧。”

维特所言指的是尼古拉的那些罗曼诺夫亲戚们。

尼古拉的叔叔们依照尊称被称呼为“殿下”,亚历山大三世生前将他的直系亲属,比如皇储,进一步提升为“大公殿下”。

在海军军港选址的问题上,被分成了两派人马,一派支持在利巴瓦进行大规模建设;另一派则认为摩尔曼更加优越。

维特和尼古拉都意向后者,但前者也有份量很重的支持者。

海军上将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就是在利巴瓦筑港的倡议者,此人就是尼古拉的叔叔阿列克谢,带着还是皇储的尼古拉嫖到失联的那位。

众所周知,新皇登基,他的年轻、素人形象会让不少政治人物妄图分享属于皇帝的权力,罗曼诺夫的不少亲戚们就有这个打算。

甚至皇太后玛丽亚也同样是分走尼古拉权势的人,她毕竟是皇帝的母亲,地位隆重,而且玛丽亚与阿列克谢的关系亲近。

所以维特担忧尼古拉如果现在就颁布诏书,可能会在皇族内部引起不好的事情。

“你说得确实如此。”

尼古拉深有体会地点点头。

在之前几个星期中,尽管尼古拉的这些叔叔们都对他宣誓效忠了,可他们的表现却显得不那么诚恳。

如果按照家族辈分来算,尼古拉是小辈;从年龄上看,尼古拉一样是个年轻的皇帝;要说阅历、经验这一类,弗拉基米尔、阿列克谢、谢尔盖这几位叔叔不是在军队中履历十几年,就是在地方上担任过总督一类的高级长官。

因此他们的言行举止都还没有把尼古拉当成是一位俄罗斯帝国的皇帝对待,依旧是以长辈、前辈的口吻去跟侄子“尼基”商讨、交谈。

“这件事维特你说的不错,我会在更加恰当的时间中颁布诏令。”

在这之后,维特又对尼古拉禀报了近些月来的政府公事。

不过尼古拉的内心已经开始盘算要怎么把他的这些烦人叔叔们给“踢走”了。

第三章,与官僚主义做斗争

然而在进行必要的权力斗争之前,尼古拉不得不完成两件大事。

首先是尼古拉作为全俄罗斯的专制皇帝,每日繁重的工作处理问题。

正如前文有所提及,俄罗斯帝国的官僚系统并不完善,他只是专制皇帝的工具,因此几乎所有大小事的最终决定权在沙皇的手里。

这也意味着尼古拉不得不亲自处理诸多鸡毛蒜皮的事,比如全俄罗斯帝国境内所有的改名和离婚案件、将收到复活节彩蛋礼物的职员名单,以及流放和死刑的判决。

原本这些杂七杂八的小

事,在亚历山大三世的生前都由他的几位亲信,比如切列文将军、已故的内务大臣德米特里、东正教总检察官波别多诺斯采夫这几位分担处理。

不过对尼古拉来说,这些人并不是他的亲信,而且他们也在观望新皇帝的一举一动,因此最后的结果就是,尼古拉被公文堆淹没了。

一想到自己好不容易头昏脑胀地批复完一大叠文件之后,办公桌上的公文厚度不减反增,新皇帝刚继位的工作热情也消磨了一大半。

让尼古拉突然从无所事事的皇太子过渡成必须每时每刻007的工作狂皇帝,他显然难以招架,因此改变迫在眉睫。

所以现在尼古拉面前是两个有迹可循的选择,要么是紧紧地抓住所有权力,事无巨细地每日工作从清晨到深夜,完全变成国家机器之上兢兢业业的齿轮运转;要么就像他的父亲,或者前几位沙皇那样,尽快挑选出属于他的亲信,让左右近臣分担他的工作。

但是这两个选择对思维方式迥异的尼古拉来说都不是令人满意的。

第一个选择正如上文所述,太累了,专制皇帝这份工作的确很好,但人总是想偷懒的,何况尼古拉对权力、独裁这类事情没有病态的热衷,所以不必多想。

第二个选择是什么情况呢,按照尼古拉在西伯利亚铁路委员会,在大臣之间的交谈,以及他自己观察到的情形大致有这么几个判断。

亚历山大三世本人厌恶处理繁琐庞杂的小事,所以他把这些工作全都交给了亲信去完成,可亲信们也不喜欢处理这些“行政垃圾”,所以他们把这些工作也转交给下属完成。

可亲信之所以是亲信,那么自然不能从资历、才能上考虑了,这只关乎与皇帝的私人关系,所以他们处理政务的能力完全看上帝的安排。

如果亲信本身能力可靠,那么行政运转可能还算良好;如果亲信无能、腐败,他唯一的能力只是对皇帝的忠心耿耿,那么对国政而言,恐怕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而且亚历山大三世在位的时候,一年有半年的时间在俄国、在外国度假、休养,因此行政效率不要指望能有多高了。

放下手中的杂事公文,尼古拉专心在自己的工作笔记本上用钢笔写下几个词汇:“效率”、“权力”、“工作强度”。

虽然尼古拉亲自处理政务不过一个星期的时间,可他已经慢慢琢磨出来了构成这三者,被他称之为“专制皇帝不可能三角”的规律。

如果尼古拉希望既有高效率又能把握权力,那么他就必须维持很高的工作强度。

如果尼古拉希望自己能够轻松地享受皇帝的个人生活,但又要维持专制的权力,那么俄罗斯帝国的行政效率只能被拖累下来。

所以年轻的皇帝心中暗定,他准备适当地放弃一部分权力,换来效率的提高和工作强度的下降。

不过当尼古拉做出这个取舍之后,从内心深处突然涌现出一股没由来的懊恼、犹豫、纠结之情,让他缓了一阵之后再次仔细思索,可最后还是觉得这是对他、对国家来说最好的选择,坚定了决心。

而尼古拉第二次做出同样的决定时,郁闷之情好似从胸膛中溢出,这或许是对权力的恋恋不舍,可这些很快都烟消云散了。

如果依照CK3的游戏术语的话,就是尼古拉在做出违背来自前任二十多年养成的潜意识时,他的精神压力会缓缓积累。

好在既然已经于心中做出了选择,那么尼古拉还是把他的目光放在了俄罗斯帝国目前的最高权力机构:大臣委员会的身上。

俄国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几乎随着每一位新皇帝的执政而有所改变,在18世纪之前是波雅尔杜马;彼得大帝革新俄国后开始为参政院,之后叶卡捷琳娜一世和彼得二世时期是最高秘密会议;安娜一世是内阁会议;伊丽莎白二世是最高宫廷会议;之后还有御前会议、国务会议、办公厅、大臣会议、以及亚历山大三世倚重的大臣委员会。

这是因为俄罗斯帝国的体制核心是专制皇权。

以明朝来类比的话,明朝士大夫、文官是可以脱离朱明皇权进行自我管理的,所以文官会对皇权产生制约,同理在俄罗斯帝国也是这种情况,因此每届皇帝必须另起炉灶,不断重构文官系统的顶端来巩固自己的专制权力,不能让文官自己玩自己的。

但是文官又依赖皇权提供治理的合法性,两者好像公司的原始股东和职业经理的关系。

虽然在亚历山大三世时期,大臣委员会是主要的最高权力机构,但这个机构的作用在各部、各大臣之间就好像是花瓶一样。

对此尼古拉深有体会,因为他前几年提出的“农业改革方案”就被推给大臣委员会进行讨论,然后这件事就被俄国严重的官僚主义互相推诿、踢皮球花了将近一年的功夫才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

的建议:有一定的可行性。

这个结论是哪些人做出的,尼古拉不知道;这个结论的明确含义是什么,尼古拉也不知道;尼古拉还试图去问清楚,结果每一个参与大臣委员会的大臣都说是其他部门的管辖导致改革方案无法推行。

尼古拉前世就是一个需要不停跑不同政府部门去办事的小职员,因此他对这种踢皮球的行为深恶痛绝。

很快,第一个让大臣们出乎意料的的决定就到来了。

第四章,利益交换

1894年11月,让众多大臣感到惊讶的事情发生了。

年轻的皇帝尼古拉二世准备召开大臣会议,这个早已被冷落的机构距离上一次召开大臣会议已经过去了11年又11个月的时间。

大臣会议是于1857年秋,亚历山大二世成立的国家事务咨议机构,尼古拉的爷爷在世时,大臣会议频繁召开,是他治下的重要部门,直到意外离世后被亚历山大三世启用的大臣委员会替代。

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尼古拉特意召来了几位重臣讨论这件大事。

第一位当然是已经位极人臣的财政大臣谢尔盖·维特。

由于1892年开始担任财政大臣之位和他本人旺盛的工作能量,如今财政部的权力比起前任维什涅格拉茨基时期还要更大,交通部仿佛都成为了维特的部下,为此六十几岁、白发苍苍的交通大臣索尔纳已经私底下同尼古拉二世诉苦过了。

“我准备召集大臣们召开大臣会议,我不喜欢大臣委员会那样说得多、做得少的情况。”

尼古拉开门见山地对维特指明自己的目的,这是他跟维特二人之间达成的交流默契。

“……”维特惊讶地看着尼古拉,他回想起了杜尔诺沃对新皇帝尼古拉二世的评价,“如果我担任大臣委员会的主席的话,我也会像本格主席,或者其他人那样,将落到该委员会的事务尽量往其他机构转移,我根本不愿意与插手其中。”

尼古拉二世目前还未对俄国政府的这些高级官僚们做出任何变动,一切都还依照亚历山大三世时期的人事进行运转。

不过维特没想到,尼古拉一上来就准备搞一波大的。

“那么你认为应该怎么改?”

“……嗯,我认为大臣委员会的功能已经完全不起作用了,事实上由我领导的财政部可以担负起更大的职责。”

维特作为财政部长,以他的理解,尼古拉的设想大概是将大臣委员会的职能废弃,提高部级机关的运作效率,所以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为自己谋求更多的职权,这很符合他心高气傲的胃口。

不过维特的揣测只对了一半。

“一个新的司级机关可以进一步强化财政部对工商业的领导,通过研究国民经济、科学和教育领域的立法工作,来为俄国的工商业发展进行精细化管理。”

作为高级官僚,维特滔滔不绝发表冠冕堂皇的公文能力完全不输于俄国的任何人。

“那我为什么不新成立一个专门管理工商业的部级机关,这样更加高效。”

尼古拉非但不赞成维特的意见,而且他还觉得不仅大臣委员会无能,俄国目前的各部机关也同样效率低下。

但是专门的工商部对财政大臣维特来说就是陡然削弱了他的权力,也意味着财政部的地位下降。

“这样会造成更多的竞争,效率反而不会提高的。”

维特含糊其辞地反对说。

“大臣委员会意见难堪重任,所以我准备之后定期组织召开大臣会议,把那里作为讨论各位大臣提出的或者我指出的所有问题。”

尼古拉对维特的反对视若无物,他抛出了一个跟刚才讨论有关联但完全不同的方案,不仅如此,接下来皇帝的发言让维特的心为之怦然颤动。

“但是我要挑选一位有才能的人来承担之后召开大臣会议的工作,我会把主席的位置让出,由‘他’为我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各部、各局的工作。”

按照尼古拉所描述的大臣会议联席主席的职务,他的职能将会接近于英国的首相或者德国的宰相,真正的文官之长,文官系统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陛下已经有人选了?”

维特感到自己的心率都加快了,假如他能够获得这份殊荣,那么他将成为俄国历史上最年轻但权力最大的大臣。

“……不好说,不过我所仰仗的正是你,以及杜尔诺沃还有其他几位大臣的推荐。”

尼古拉暧昧的话术挑逗着维特的神经,如果权力是烈酒,维特此刻已经醉醺醺的了。

“我将会以最公正的立场向您推荐我所认为足以胜任的人选。”

已经跃跃欲试的维特低头。

“很好,另外请您帮我拟定对于国家行政执行机构进行改革的奏折。”

之后没多久,魂不守舍的维特火急火燎地

离开了尼古拉位于冬宫皇帝书房的办公室。

第二位被尼古拉召进冬宫的大臣是内务大臣伊万·杜尔诺沃。

这位矮个子但结实的俄国人进入书房后对尼古拉毕恭毕敬地行礼,然后安静地站着等待尼古拉的发话。

“不用这么紧张,杜尔诺沃。”

首节 上一节 35/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