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98节

当然,这个世界未来可能只有七国联军了?

尼古拉还不能确定,因为他现在只能得到一些来自俄国驻北京使馆的只言片语。

按照驻华公使巴普洛夫的说法,清廷虽然名义上对洋人们都承诺说,他们对拳民会剿灭的,但巴普洛夫自己收集的信息都表明,在华北平原上恐怕局势已经是千里一片红了。

不过对远在圣彼得堡的俄国中央政府来说,远东的民变似乎还没被当成一回事,拉姆斯多夫只是敦促驻华公使让清廷赶紧把这些排斥洋人的农民运动尽快剿灭。

但是尼古拉不能就这样坐视拳民之乱酝酿出更大的事端,这起码是他知道的为数不多的历史大事之一。

于是在他的提议下,俄国是最早对拳民活动展开对清廷沟通的列强。

第二章,俄国的施压

站在1899年9月的时间点上看,遥远的远东地区,大清国的几个省份爆发排外骚动对俄国政府而言仿佛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这有什么好担忧的?如果清国发生什么骚乱,担忧的也只不过是坐在北京的满洲统治者罢了。”

当沙皇办公厅的秘书找到维特并诉说了皇帝陛下对远东局势

的担忧时,大臣会议主席显得满不在乎。

“陛下担心清国的农民骚动会走向清廷无法镇压的程度,就像古代中国的其他王朝那样,局势失控会导致中国的列强势力分布重新洗牌。”

尼古拉找了个委婉的理由来表达他看重在华局势的心情,直接说朕就是想帮中国人少吃点苦,那只能被身边的俄国秘书或者其他听说的人当成沙皇发了疯。

“嗯……陛下说的道理我明白……不过即使局势会如同陛下说得那么糟糕,我们也不能在中国单独行动,因为会引起英国或者对中国存在念想的列强的发难,到时候仍旧会引发国际问题。”

维特的中心思想就是不管闲事,只要义和团运动不闹到维特在乎的一亩三分地,他哪管大清国的洪水滔天。

那么维特现在关心的是什么呢?

还是西伯利亚铁路的建设情况,准确说,是在东三省境内的中东铁路及其支线。

根据李鸿章1896年在莫斯科签署的中俄密约的后续条约,1898年清廷和俄国又签订了一份《中东(东清)铁路支线合同》。

这件事的起因就是在德国强占胶州湾失败之后,按照事先互相给予优惠的谈判内容,俄国同意将大连港设为自由贸易港。如此一来,原本应该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让俄国商品独占的中国北方市场让给了英国人一杯羹。

反过来,英国也允许具有俄国官方背景的华俄道胜银行在上海开设远东总部。

从英俄目前两国的经济实力上说,英国占了很大的便宜,所以吃亏的俄国还要下个绊子,于是维特让人找到清廷开始活动。

虽然大连成为了自由港,可如果大连要将自身贸易影响力辐射到内陆的话,必须修筑铁路来进行沟通。于是谁来修筑铁路,铁路的所有权成为了一件值得讨论的话题。

围绕这条大连延申到所谓“满洲”腹地的铁路,英俄德美四国都想拿到手。

英、俄、德在华都有势力不必多说,美国抢了西班牙的菲律宾后也有了远东的跳板,得陇望蜀之下对中国也有分一杯羹的想法。

就目前的大清国的对外关系而言,俄国有非常浓厚的“友好”烟雾弹。

三国干涉还辽、法俄借款、英俄干涉胶州湾这几件事,让许多不明就里的中国人,从平民百姓到王公大臣,都存在一厢情愿的亲俄观念。认为俄人出于国际道义或者别什么因素来帮助大清国,总之就是存在尼古拉大皇帝是个善人,俄国对华友好的错误认知。

所以最后俄国拿到了这条铁路的修筑权也不足为奇了。

“和善”面目示人的维特自然一不做二不休,将这条铁路定为自大连往北一直联通到哈尔滨的中东铁路支线。

如此一来,可以说东三省与俄国远东地区的沟通反倒比关内更快了。

扯远了。总之就是,维特持有消极行动的态度。

得到秘书的反馈后,尼古拉又把拉姆斯多夫叫到了彼德戈夫的夏宫来。

拉姆斯多夫惊讶地发现,皇帝陛下对远东的了解甚至比自己还要多,而且有种说不上来的笃定。

“我毕竟早年去过远东游学,那个时候学到了很多东方人的知识。”知道历史结局又曾是中国人的尼古拉淡定地扯了个谎然后继续说道:“不管这些了,总之,我想让你给清廷带去一些足够的警告,但也不能直接勒令他们。因为这样做无疑会伤害他们的自尊,而且有逆反情绪。”

因为维特不愿意配合尼古拉的要求,所以这件事尼古拉干脆就绕过了大臣会议的领导框架,私底下让拉姆斯多夫告知驻华公使一些私密内容与清廷进行交涉。

好在拉姆斯多夫一向把自己视为上级意志的执行者,所以他没有反对也没有问为什么,就在有些疑惑的神色下把沙皇尼古拉的指令传达给了身在北京的外交官们。

得到圣彼得堡指令的公使巴普洛夫立即和清廷总理衙门进行了交涉。

“我国大皇帝陛下听闻了近日贵国农民的骚动,深表关心。”

“关于山东各地的农民活动,我国已经着手予以解决了。”

巴普洛夫在北京也待了不少年,跟清朝的官僚打太极的功夫也是有些的,几个老油条聊着聊着,他突然对总理衙门的人说:“我国政府研究认为,应该把山东巡抚换成能够平息拳民骚乱的人。”

同样的话放在不同身份的人嘴巴里说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其实清廷内部,对于从山东发展蔓延开的拳民活动也开始有些注意了,但对满汉两党来说,关注点完全不同。

满党想煽风点火,最好让拳民做大,才能把拳民视为“汉奸”的汉党赶出北京的权力舞台。

汉党虽然势力比现在的满洲权贵弱,但他们跟洋人关系亲密,所以只要能让洋人出面跟清廷交涉,大清国就不敢姑息纵然拳民做大。

这可以说是巴普洛夫在知道满汉两党内斗的情况下,出面进行施压。

巴普洛夫没有完全根据圣彼得堡的指示来,因为他自己也算个中国通,远比尼古拉或者拉姆斯多夫更懂现在的大清国,所以他根据圣彼得堡要求清廷尽快剿灭义和拳的电报内容进行了一番自我发挥。

效果确实有。

在当下大清国的心目中,影响力最大的列强就是俄国,其次是英国,再次可能是德国。

总之,洋人这边,俄使巴普洛夫一出面,就形成了四两拨千斤的力量。满汉两党的斗争开始偏向于汉党了。

这一势力变化的结果是,在1899年11月的时候,袁世凯上任山东巡抚。他一上位就开始全方面打击拳民的行动。

第三章,考察其一,斯摩棱斯克省

大清国的行动会带来怎么样的后果还不得而知,这需要时间来获得反馈。

目光回到俄国。

1899年8月按照以往的惯例,皇太后明妮会带着她的孩子们一同回丹麦娘家与国王团聚,与她一同抵达的还有姐姐亚历山德拉,英国的王后与其一家人。

“最近过得怎么样?”

“还好,今年七月我一共打了几千只山鸡。”

一直写信给尼古拉的英国王太孙乔治也来到丹麦了。

乔治虽然因为哥哥的病故,成为英国的王太孙。可他对王位、统治、权力的概念非常模糊,喜欢干的事情就是集邮和打猎。

从某种程度上说,乔治和过去的尼古拉是一类人,没有任何目标,就想循规蹈矩地过完人上人的优渥一生,把父亲传给自己的再传给儿子。

只不过乔治的祖上已经慢慢把权力交给英国的议会进行统治了,所以乔治本人的保守思想也不会开倒车回专制时代,而尼古拉的祖上只有独裁统治的历史传统,结果显得尼古拉这个本应该在西欧算是右派的统治者在俄国反倒显得太进步了。

“对了,这次我把你要的邮票带来了。”

一听到尼古拉把他心心念念的俄国邮票拿到手,乔治高兴地拉着尼古拉的手,把他称为自己的“bestfriend”。

之后尼古拉还见到了英国王太子,威尔士亲王爱德华。

其实尼古拉跟伯蒂舅舅的关系比对威利大表哥还要好一点,这也是因为尼古拉待人处事上比较儒雅随和的原因。

爱德华和威廉都属于心高气傲的类型,所以这两个人不太对路,反倒是都觉得待人平和的尼古拉能处。

伯蒂跟尼基聊的东西就是花花公子的那一类,比如威尔士亲王给沙皇推荐他新认识的富翁朋友,新入手的豪车游艇之类。不过因为尼古拉不抽烟,所以伯蒂在他身边老是叼着根古巴雪茄笑他不够有男人味。

至于伯蒂还喜欢玩女明星,搞出来的绯闻一类……皇后亚历山德拉还特意紧盯跟伯蒂一起玩的尼基不要被耳濡目染了。

这次尼古拉在丹麦的家庭假期持续的时间不太长,因为9月中旬他还准备视察几个省份来了解近几年各种政策带来的效果。

9月11日,尼古拉回到圣彼得堡,维特正等在冬宫陪同沙皇一并出行。

大臣会议主席每年都会外出考察进行改革的各个地区情况,这次正是维特提出的。这是为了获得沙皇的信赖与支持,用事实证明他主持下政府改革成果的好时机。

维特有幸登上了尼古拉的御驾,他们二人还有陪同的各部门次级长官、秘书等,一众人的车队驶过利戈夫大街来到征兆广场边的莫斯科火车站。

自从登基之后,尼古拉在俄国国内的活动范围一般都是围绕在几个大城市及其近郊活动。但是俄国的大城市显然只能算一线,之后的二线、三线乃至五六线的情况,特别是近几年的情况,尼古拉只能通过层层上报的官僚系统获知,至于其中的信息过滤情况,他大概心里也有点预估的。

按照维特安排的计划,尼古拉一行的第一个考察目标是各省的酒类垄断专卖制度的实行情况。

于是尼古拉的皇家专列便从圣彼得堡往南来到了斯摩棱斯克省。

斯摩棱斯克得名于松香(Смола),因为当地的松树林很茂盛,过去一直都是松香的出产地。这是俄国最早建立的几个省之一,历史悠久。

抵达首府斯摩棱斯克城后,尼古拉和维特一众人下了火车,省长、省政府官员、地方自治机构主席和各县代表都站在月台上欢迎沙皇的到来。

除了俄国人外,这次还有法国的财政部代表随同考察。

近几年,虽然法俄之间的磕磕绊绊不少,但基本可以说是床头吵架床尾和。毕竟德国作为法国的最大威胁从来没有消失过。

虽然沙皇抵达斯摩棱斯克城是一件大事,但尼古拉不想搞得太轰动,毕竟这个年代的安保条件不算很好,要是热情的围观群众

里有人出来丢炸弹就不好了。

所以只是简单的阅兵游行后,尼古拉挥挥手回应民众的欢呼,便前往了斯摩棱斯克省负责酒类专卖的省级消费税务局。

这是维特开始推行酒类垄断专卖后从税务局一分为二的新机构,负责征收俄国的间接税和酒类专卖管理。

“废除税收连环担保后,这里进行了扩建,因为负责税务工作的公务员规模需要增加。”

为沙皇讲解工作的公务员是消费税局的一名办公室长官,六级文官,相当于军队中的上校。

“斯摩棱斯克省一共有多少位公务员负责税务工作?”

“省级消费税务局有112名雇员。”

“都是大学毕业?”

“是的,我们局的雇员门槛就是高等教育毕业。”

尼古拉不太懂会计工作,所以他只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大概情况他了解了一番,还参观了税务局大楼地下一层的保险金库。

维特作为财政大臣倒是跟局长交流了一些细节上的事情,尼古拉听了也云里雾里,过会儿就忘了。

之后尼古拉来到了斯摩棱斯克城内的国营酿酒厂,工厂特意开辟了一片空地作为伏特加鉴赏会的场地。

工厂的负责人一看就是个硕鼠,长得肥头大耳的,蹭到沙皇的面前跪在地上狠狠地亲吻尼古拉的手背。

组织起欢迎队伍的酒厂工人看起来也兴高采烈,他们精神焕发仿佛由衷热爱沙皇的模样让尼古拉颇为注意。

“这些都是国营酒厂的工人吗?”

“自然是,我的陛下。”

尼古拉一问才知道,作为垄断的国营酒厂雇员,这些工人的收入普遍是俄国工人年平均收入的一倍以上,工作时间也少,还有工伤保险和养老金,可以说是工人中的“贵族”了。

原来是吃公家铁饭碗的员工,尼古拉恍然大悟。

“这些是我们国营工厂生产的伏特加,这些是私人酒厂生产的伏特加。”

工厂的领导为尼古拉和维特介绍起摆在桌上的各色酒品,国营厂的伏特加形制统一,分为大中小三种瓶装。大瓶是500ml,中瓶是300ml,小瓶是100ml,都是40°伏特加。私人酒厂在实行垄断专卖后或是被国家收购整改或是干脆退出市场了,所以这些酒部分是以前的存货,部分是来自外国的同类烈酒。

接下来就是伏特加酒品鉴会了,相比于人均喝酒的老毛子,尼古拉倒是对基本没什么味道的伏特加无感,只是浅尝一口点头后就看着一帮俄罗斯人借着品鉴之名蹭酒喝。

为了表示沙皇的隆恩,国营酒厂还特意准备了几大木桶的伏特加免费分发给站在欢迎队伍里的酒厂工人。

结果这天的考察就变成醉醺醺的饮酒大会了。

第四章,考察其二,莫吉缪夫省

大饮特饮的第二天酒醒后,众人的饮用体验也反馈给了维特。

国营厂生产的伏特加味道更好、杂质更少、更健康、更优质,汇总的观点大致就是这些。然后得到“可靠”数据的维特又沾沾自喜地与尼古拉谈论政府经营酒厂的成功。

当然,以上的反馈意见都没有经过双盲测试,到底多少人是看着牌子说话就不得而知了。

“除了这三种玻璃瓶装的伏特加,我看见仓库里还有另外几种规格的酒的库存,那些是什么?”

尼古拉在斯摩棱斯克城临时的住处里也摆放着几篇酒厂送来的伏特加,他手里拿着小瓶的对维特询问道。

“那是俄式度量标准的存货。”

首节 上一节 98/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