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第369节

  没错,有巢氏确实存在,不过有巢氏居住于南方的森林之中,是东夷部落的祖源部落之一。

  那么根据现在的情况,辛屈敲定了三个共祖。

  炎黄、东夷、蚩尤三个脉络。

  至于蚩尤属于东夷还是炎黄,还是独立存在,辛屈想了一下,就把蚩尤定位为联姻之后诞生的融合存在。

  处于东夷与炎黄之后的联姻产物。

  因为一些不公正的待遇,而选择自立之后发展壮大的氏族。

  同时,辛屈将自己知道的南方百越、西南百濮、西北羌藏、草原游牧、东北肃慎等族群进行了一个完整的脉络梳理。

  称所有部落起源于昆岗。

  女娲氏诞下七女,与其一道,共称为华夏八源。

  七女被女娲送下山,分别通过各种神异事件,诞下子孙数百,各赐姓氏。

  后来,女娲氏也下山,自称姚姓。

  从此,女娲氏就成了姚姓始祖。

  定下一个牛逼的女祖宗之后,辛火就开始通过各种族群的神话故事,来编写最符合人类发展脉络的通史,同时列举了一堆的姓氏

  八大姓,也不是辛屈瞎说,而是现在北方各个族群之中,最大的八个同姓存在。

  在这里,辛屈并没有将自己定的?姓吹成女娲的姓,本来就是他创造的,这点脸他还是要的。

  不过,?姓的诞生,也意味着族群融合。

  辛屈要求将?姓,定为华夏族的首个融合姓。

  因为除了姚姓之外,还有姒姓等各种姓氏的融入,现在的燕方代表了炎黄、蚩尤、东夷三个大脉络的融合。

  在历史书上,肯定要大写的肯定。

  没办法,谁让他提前了几百年,开启了这一场大融合?

  不给他,还能给谁。

  总之,三族脉络之外,就是对于族群融合的提倡。

  华夏族的诞生,也将意味着华夏族的目标,是囊括皇天后土之下的一切部落。

  只要是女娲捏出来的人,都是华夏族的一部分,他们不认,可以当他们不存在。

  但如果他们敢搞事,那就打。

  打完了让他们朝贡或者滚远点,要是还想在他们打下来的地盘上生活。

  简单,让他们归化。

  从心底里开始沐浴王化,才能统合起庞大的族群。

  总之,最高的两项——血缘融合与意识形态只要等这本通史中,关于辛屈如何创业的史书发布,就能搞定。

  “来找火老,也是两件事。帮我看一下这玩意儿写得怎么样,然后看看你写之前的历史能不能用得上。

  毕竟各家口述的历史都很片面,神神鬼鬼太多了,最好还是润色一下。

  第二件事就是问一下,关于我接受商王册封之前的编年史写完没?

  如果写完了,我需要看一下,然后加点东西。”

  “这……”辛火微微皱眉,“你一边要我追求相对公正,一边又要往里头夹杂东西,就有点……”

  “放心,我加的东西,对于我最开始要求火老的东西,并不会冲突,相反只是更加鲜明的表明了我的态度。”

  辛屈神情严肃道:“我记得,最开始开会的时候,我要推行爵位体系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们人力不够。

  而现在,我们还存在这个问题。

  所以,华夏族的融合,是必然的。

  在编年史记载大事件的末尾,加一句宾服华夏者,方可王天下。

  一句话,给后代定了性质,这样一来,也能在给子孙看书的时候,让他们明白,究竟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称之为天下尊。

  就跟我看奄商,他们现在还不够资格称天下至尊之位,四周太多不愿意臣服的部落,甚至在生产力上,我们十万人,比肩他们百万人不成问题。

  由此可见,除了统合血缘亲族之外,还要完成对人类生产的发展。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资格自称天下之主,还是要警醒自己。”

  辛屈略低凝重的说,中国错过了一整个工业革命而遭受的屈辱,那种岁月,也敲击着他的灵魂。

  现在,他拉着有辛氏踏入了铁器时代,但远远还不够,铁器还没普及,生产力还没迭代,人口还不够,中国的核心汉地还没彻底拿下,各种各样的原因摆着,都在推动辛屈。

  “我记得,你上次说准备给我些纪传,那么我希望开篇第一句写:发展才能缓解一切矛盾,不发展必死无疑。”

第505章 一年预算,一月花完?!

  稍微给辛火加了基调之后,辛屈起身走到了门口。

  马匹被赶来,道路四周都是行走的人。

  很多人都在忙碌。

  昌平作为有辛氏发展的第一站,城内的民居都是带院子的。

  所以,院子里能看到各家自己种的菜,一些长大的树。

  有的是枣树,有的是桃树,还有的应该柿子树。

  同时能看到树的不远处,鸡鸭在刨土或者吃石子、还有好几条到处撒欢的狗。

  很典型庭院经济。

  城外的土地,是为了生存,而庭院内养的鸡鸭鹅犬种的菜、果树,则是为了生活。

  土地私有化的最后一步——自由买卖,燕方还没迈过去。

  至于原因为什么,很简单,因为现在不缺土地,只缺开垦过的土地。

  虽然自由买卖看起来很爽,但爵位制度摆着,高位压低位现在都时常发生,更不要说之后没有了自己和可能逐渐丧失约束力的律法。

  所以,有辛氏直到现在都是分配土地给他们,给他们划定了界限。

  你只能在这个界限内开垦,界限之外的仍然属于有辛氏,如果你敢越界,那等待你的就是罚款,夺爵。

  在这个爵位就是一切的制度框架下,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己其实在推行的还是封建。

  只是将大封建领主,划成了小封建主,并且勒令小封建主形成村社、乡邑,由朝廷选拔有能力或者品行不错的人,下地方担任县级官员,督管本地生产。

  差不多就是基层自治,县级直管,然后赋税一路送到朝廷,完成一套中央直辖的二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所以,中央对于地方土地的支配权,就是中央是否有钳制地方的筹码之一。

  毕竟农耕社会,土地就是一切的财源。

  “屈!等一下!”

  辛屈刚要上马,辛火追了出来。

  “怎么了?”

  “这个,你看看。”辛火递给辛屈一卷。

  辛屈打开看了一下,一下子僵住了。

  “很贵吧。”辛火也显得无奈几分,“我看到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总之,这个缺口肯定要想办法补上。”

  这卷其实就是账单。

  年前辛屈拨付给辛火的资源,刚从年关出来,就被花完了,不仅如此还赊欠了不少。

  要不是赊欠的对象是这些巫,巫们知道辛屈对于这套史书的重视程度,也知道辛屈肯定不会赖账,不然他们也不可能给得这么痛快。

  “刚才你来的时候,被你写的那篇镇住了,差点忘了这茬。”辛火神情严肃的说,“而且你之前还提过,准备多刻一些,所以之后的价格肯定不止这个。”

  “好了。我明白了。”辛屈放下竹简,“之后我会开始造纸,然后来解决这个问题。”

  “啊?”辛火疑惑看着辛屈,“纸?”

  “没错,就是纸。”辛屈捏了捏手中的竹简。

  这里头的巫们肯定是有赚的,但赚多赚少,就看各自的良心了。

  不过,不管他们怎么想,现在用的资源明显就是超额的了。

  不能继续用竹木来解决记载的问题了。

  否则,一套史书十万字写下来,估计都得几千卷。

  更不说现在不断整理的其他资料,这些都是真的烧钱!

  至于之前为什么不造纸,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钢铁,没办法快速打碎木头,那么生产成本将会可怕无比。

  而现在……

  果然,除了一些基础化学,物理上的东西,都是一步一个脚印。

  “回去告诉那些借款的,我会折成钱粮充在他们的账目上,让他们不用担心后续的生产。

  之后我会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辛屈拨动战马,带着轻骑快速离开了昌平。

  没错,现在的辛屈,已经不避讳开始展露马匹的马鞍、马镫了。

  敌人就算学会了又怎么样。

  没有铁,质量也就那样。

  “北伯,咱们去哪里?”青岩问道。

  辛屈听到他的话,沉思一下说:“先去平谷的铁厂看看情况。”

  “是!”

  众人一行百余骑,飞速的掠过道路。

  路上很多往来的车,都显得很羡慕的看着辛屈他们的骑兵。

  不过伴随着旗帜闪过,不少人吓得低头。

  北伯的旗帜,也就意味着现在是整个燕方最有权势的存在在其中。

  路上过站休息的时候,一些长老看到了辛屈,都得亲自来见辛屈,然后送上最好的食物,还带来了本地不老少的人一起来看。

  虽然不如历代帝王出巡的架式,但现在燕方的人口就这么多,一下来了半个村乃至一个村的人,那都是严重侵占劳力的行为。

  不过再想想现在的时间,距离春耕还有一个月,辛屈也只能作罢。

  这会儿,家里有奴隶的都闲一些。

  不过辛屈还是例行公事一样,问了一下本地的情况,亟需解决的又有什么。

  回头他记下来,统一进行规划。

  本来一路上走下来也没什么。

首节 上一节 369/3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