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244节

  而赖国,也终将成为他楚王拿来耀武扬威的对象。

  “大王当真是如此作想的?”

  李然闻声,想了想,继续问道。

  楚王毫不犹豫的又点了点头。

  “寡人深知,寡人这一世,我楚国若不能尽其全功,恐怕……恐怕日后也将不再有此等时机了!所以,寡人不能等,楚国不能等!寡人的祖先如今都在注视着寡人,寡人又岂能畏尾不前?”

  没错,时不我待,这回答的确很楚王。

  饶是李然听到这里,也不由微微一怔。

  不过转头一想,他又一时感到沮丧。

  “臣在楚国如此之久,为大王所献之策也不可谓不多,却没曾想,大王仍是一如既往的这般急功近利。”

  “大王如此,日后只会害了楚国,大王如何就不明白呢?!”

  李然一直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言行举止,来劝谏楚王要懂得克制与忍耐。

  可惜,时至今日,楚王最终所表现出来的急躁,仍如当年的王子围一般无二。非但如此,如今的楚王熊围,相比以前,竟还少了一份“从谏如流”的好习惯。

  “先生不必再劝,也不必再讲此间的道理与寡人听。”

  “寡人如今求的只是我楚国之鼎盛,至于后世如何,只待后世子孙去评说吧!届时寡人也早已深埋地宫之内,又何来的烦恼?”

  “今日既是打球,便还请先生能将旁事暂且放置一边,寡人可不想为此而坏了雅兴呐。”

  楚王口中虽是郑重如是的说着,但其眼中却又隐隐的透出一股难以割舍的惜才之意。

  他的潜台词,近乎是一种恳求。

  “恕臣实不敢苟同大王之言。”

  “臣自出世,非功以求,非名以往,臣乃观如今这天下之乱,黎民受苦,百姓涂炭,臣心中实在不忍。”

  “臣之所为,不为他人,但求民之所安,天下太平。”

  “然今日听大王之言,与臣之所求相去甚远,楚国之道非臣之道也!……既如此,臣愿请辞,还望大王成全!”

  李然言罢,行过一个稽首大礼后,便不再多言,起来转身便走。

  他的背影在斜阳下被拉得老长,天边的寒鸦与云朵各自一边。

  而楚王,也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李然离开了这里,徒留下了尚未完成的这最后悬而未决的一洞。

  楚王也并没有出言挽留,他只是极为平淡的望着李然的背影,像是目送一位故友,又像是在秋风中告别夏日的炎热,那种矛盾的心情一下子在他的心中升腾。

  他最终选择了沉默。

  转过头,仍是大好河山的秋景波澜。

  这天底下,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征服。现在的他,还没有到伤春悲秋的时候,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光复先祖的辉煌,但同时他也希望这样的楚国能够成为天下真正的共主。

  他要开创楚国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此来证明他这一代楚王,乃是丝毫不逊色前面任何一代,即便他所接手的,是这么一个不堪的烂摊子。

  这便是他一生的理想。

第三百四十二章 请辞

  翌日,楚王收到了李然的请辞书札。

  这一回,李然是铁了心要离开的,直接用呈上书札的形式向楚王请辞。

  然而,当楚王听到这是李然的请辞书札以后,却看都没看上一眼,直接给仍在了旁边。

  伍举见状,不由一怔,当即躬身问道:

  “大王何意?”

  “哼!有何可看的?充其量,不过就是些虚伪搪塞之言罢了。”

  “对了,迁徙赖人与许人之事安排得如何了?”

  楚王径直问道。

  只听伍举道:

  “此事乃由四王子亲手操持着,如今迁徙的诏令已经颁布了出去,并四下派人前去督促赖人与许人各自按时出发,想必数月内便可完成。”

  “不过臣还有一事,还请大王示下。”

  汇报完,伍举的脸上呈现出淡淡的忧虑之色。

  “哦?何事?”

  “如今我楚国已得赖国之地,此次出征可谓大获全胜,未知大王准备何时班师?”

  隐约恍惚之中,伍举似乎也觉察到了一丝的不对劲。

  这主要源于他得到了从楚国郢都传来的信息。

  自楚王即位以来,连年征战不休,楚国国内民生凋敝。故而,各地的县尹皆纷纷请言,希望楚王能够早日平息战火,修生养息。

  然而,楚王却依旧是不管不顾,反而更是变本加厉。不但是准备继续驻军乾溪,而且还亲自出征,国力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的衰败下去。

  再这样下去,楚国究竟还能坚持多久?

  伍举并不是一个只知道贪图名利之人,他自然也希望楚王的宏图霸业能够持续下去,不至于成为昙花一现。

  因此,那日在申无宇与李然共同劝谏楚王时,他才选择了袖手旁观,并未就着楚王的喜恶,对他二人出言予以反驳。

  同样的,他也认为,如今是时候班师回朝了,起码得休养生息个数年,届时再徐图灭吴之大业。

  “伍卿这是何言?寡人不过刚刚拿下了赖国,我楚国之大业也才刚刚看到一点眉目,如何能够就此罢休?”

  楚王听到这,一下子便是不高兴了起来。

  他没想到,自己最为宠信的伍举,此时竟也来劝他班师。

  他本以为,伍举应该是最支持自己的楚臣才对。

  闻声,伍举连忙稽首言道:

  “为报大王知遇之恩,为大王之宏图霸业,举自愿肝脑涂地。然而,只因我楚用兵日久,连年大战,早已是人疲马乏,长此以往下去,臣是担心……”

  伍举还是很聪明的,他并未如此申无宇那般直言劝谏,而是用了一种比较迂回的方式。

  你不是要打仗么?

  都打这么久了,你当然不累,可是将士们早就累了。更何况,连年的征役,也使原本就粮亩不富裕的楚国,更是雪上加霜。

  道理很简单,这些楚国将士,他们本也是农民啊!他们都跟着你楚王来打仗了,这粮食的亩产自然就一年不如一年。

  所以,再这么打下去,只怕吴国没灭,我们楚国倒要先出大乱子了!

  “妄言!妄言!”

  “我楚国男儿个个身强力壮,铜浇铁铸,何来疲乏之说?至于粮亩,壮丁不在,难道妇孺还不能下地?”

  “卿无需再言。若再言此事,乱我军心,届时莫怪寡人无情!”

  楚王的态度近乎蛮狠,根本不给伍举辩解的机会,直接就给伍举的发言定了性。

  饶是此刻的伍举,见得楚王如此,也只得是一个顿首,直接不言了。

  事已至此,恐怕纵是天王老子也无法阻止楚王了,更何况是伍举呢?

  ……

  赖城,李然的官邸内。

  他正等待楚王的回复,辞呈已经递了上去,他如今意欲离开楚国的决心已经异常坚定,所以,即便在楚王尚未回复他之际,他便已经让祭乐赶紧是收拾起行囊,随时准备启程。

  “只不过……楚王会答应先生的请辞么?”

  孙武从李然口中听闻了此事,却不无忧虑的如是问道。

  只见李然却是笑着摊了摊手,并颇为轻松的回道:

  “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与楚王不是一路人,不若就此分道扬镳岂不更好?”

  “想来,他应该没理由拒绝吧。”

  其实,这只是李然的一厢情愿罢了。

  孙武心下寻思一番过后,却是摇头道:

  “依武看来,只怕是不见得。”

  “楚王欲霸天下之心昭然若揭,若就此放任先生离去,他如何能够放心得下?”

  “以楚王的心性,只怕不会如此轻易放先生离开楚国啊……”

  果不其然,孙武的话音刚一落下,门外侍人便进到官邸内通禀。

  原来是伍奢来了。

  而伍奢刚一进门,便径直看着李然问道:

  “据说先生要走?”

  “哦?这消息倒传得够快啊?连大夫都知道了?”

  李然不由诧异。

  按说这事儿现如今应该只有他和楚王知道才是,为何伍奢居然也知道了?

  “哎呀,这都什么时候了,先生竟还有心情说笑?”

  “先生可知大王今日是如何回应的?”

  伍奢显然并不希望李然就此离去。

  只不过,他与其父伍举有所不同,伍举对李然乃是忌惮其才能终究为楚国之患。而他对李然,更多的乃是钦佩。

  他自然更希望李然能够长期留在楚国,为楚国大业贡献力量。

  “不知……”

  而李然听得此问,不禁是摇了摇头,随后又不无纳闷的回问道:

  “大夫莫不是知晓些什么?”

  随后,伍奢便当即是将今日楚王大帐内所发生的事都给说了一遍。

  “今日大王召奢前去议事,奢原本还以为是军务,可未曾想,居然是特意为了先生之事。”

  “大王言道先生请辞,乃是毁约违信之举,颇为震怒。便当着一众文武的面告诉奢,要奢转告先生,先生之前与大王的约定,难道是忘了?如今先生只为大王谋划了一件事而已,又岂能背信弃义,一走了之?”

  “奢窃以为,此次大王是当真怒了,先生此举可谓……凶险呐……”

  伍奢的语气似是十分的焦急,脸上也满是忧虑之色。

  且勿论这种担忧究竟是真是假,看得出来,他对于李然如今的处境也的的确确甚是关心。

  而李然听到这话,不由是又冷冷一笑,不可置否的耸肩道:

  “果然如此。”

首节 上一节 244/6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