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522节

  李然说道:

  “这太子荼,只怕难为田乞的对手。我曾多次嘱咐,让他务必要韬光养晦,然而今日终究还是沉不住气,在那是对田乞是一阵冷嘲热讽。而田乞则是忍气吞声,竟还能以笑脸迎之,足见其城府啊。”

  “只不过,这一路之上既有高张和国夏作陪,他自是不会再遇到什么危险了。只是……待齐侯百年之后,太子荼又该将如何呢?!”

第七百三十九章 李然亲劝公敛阳

  而此时范蠡却显得倒是一身轻松,毕竟,他们这是刚从鬼门关的门口给逛了一圈回来,算得是逃出生天,自是不愿再做它想。

  “这就得看齐国太子的天命如何了。先生既已如此面授机宜,太子荼往后之命运,也唯有看他自己的造化咯!”

  李然却是不由叹息一声,并对此是不无惋惜道:

  “话虽是如此,但是这太子荼性格毕竟是过于操切,若无人从旁提醒,只怕长此以往,太子荼依旧不是田乞的对手。而他一旦失势,那田氏在齐国的权势……恐怕待齐侯百年之后,也就再也无人可以制衡了……”

  范蠡沉默不语,他对此当然是没有预见的,所以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为好。

  很快,他们就越过了鲁国的界石,而前来接应李然的鲁国司马则是特意前来接应。稍作一番休整后,李然便终于是坐上了车舆,往孔丘所在的军营而去。

  高张和国夏二人亦是领兵撤去,并且是得了君命,将灌、阐二地奉还。孔丘在确认之后,便将大军是再度调到了成邑附近。

  待到李然到时,孔丘已经将成邑给再度团团围住。

  孔丘见到李然平安归来,也是不由大喜过望,亲自出营相迎,并是与李然是比肩而行:

  “恩公,这段时日,丘当真是寝食难安呐!唯恐恩公是出现任何的意外,好在恩公终于是安然归来了!”

  李然笑道:

  “仲尼,成邑这边的情况如何?”

  只听孔丘叹道:

  “这公敛阳依旧是紧闭大门,拒绝与丘和谈,却也不曾出兵,只坚守不出,所以如今还在那困守着。不过,鉴于他之前在我们和齐师对峙之时选择了按兵不动,也算是言而有信,所以眼下也不便强攻。”

  “而且,成邑城防坚固,即便是强攻,也不免是损失惨重,到时候也不免是有同室操戈之嫌呐!”

  李然沉咛片刻,二人进入营帐,各自坐定:

  “既如此,明日我便入成邑,去与公敛阳再见一面!”

  孔丘瞪大眼睛。

  “恩公刚从齐国赶回来,舟车劳顿,本该就此歇息,怎能再劳恩公前往成邑?而且,这公敛阳心思难测,就怕是恩公去后又有危险!至于和谈一事,丘其实已准备是让子贡前往……”

  李然摆手道:

  “子贡虽也是能言善辩,为人机敏,但是毕竟还是人微言轻,如此大事,不免显得我方是过于草率了些!所以,那公敛阳也不见得会卖他这个面子。此事,还是由我前往是最好不过!”

  孔丘却依旧是有些惴惴不安:

  “少伯其实在信札中,已将恩公在齐国的遭遇一一告知于丘,恩公在齐国的这一番遭遇,实是凶险异常!恩公也定然已是殚精竭虑,丘实在不忍心再让恩公为我鲁国如此操劳。”

  李然苦笑一声。

  “呵呵,这成邑若不拿下,鲁国便无有宁日。鲁国若无宁人,我又何来的安生日子?”

  孔丘见李然这么说,知道也不好再劝说,只得说道:

  “那……公敛处父会不会对恩公不利呢?”

  李然闻言,却是微微一笑,显得是颇为轻描淡写:

  “公敛阳此前举棋不定,无非就是在观望那边齐国的动静。而如今,齐国已安然归还了灌、阐二地后,其用意已是不言而喻的了。公敛阳如今败局已定,又能有何作为?”

  “我入成邑,也不过是给到他一个台阶罢了,至于他接或不接,于我都是安如泰山。所以仲尼只管放心便是!”

  孔丘将信将疑,依旧是不无放心的点了点头:

  “既如此,还请先生务必是要小心从事!”

  李然微微一笑,对成邑之事也不再多言,随后是又开口问及南边吴国的动向:

  “对了,吴师的动静如何?”

  孔丘却作得苦笑一声:

  “吴师趁我鲁国内乱,陈兵于南鄙。其统兵之人……好像正是孙长卿!不过,他所率吴师,虽是进得鲁境,却对周边的百姓是秋毫无犯,不入城邑,但也是不就此退兵。这……多少是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吴国虽然乃是周文王伯父的国家,但是吴太伯毕竟是属于避乱荆蛮,鲁国向来是将其视为蛮夷,长期以来,两国关系也实属一般。

  所以,伴随着吴国国力日渐强盛,且逐渐是与鲁国接壤,鲁国也自然会感受到一些压力。

  如今,孙武率大军驻扎在鲁国南鄙,虽然是事先约定过的,但如今却又迟迟不走,这确实是让孔丘有些为难了。

  李然挥了挥手:

  “既是长卿所率来的吴师,那便是无碍!且先处理了成邑这边的事情,我再南去和他见一面便是,此事可稍后再议。对了,孟孙大人可在营中?”

  孔丘应道:

  “自是在的,恩公是要与他见面?”

  李然“嗯”了一声,于是孔丘便安排孟孙何忌和李然见面。

  李然也是和孟孙何忌如此这般的谈了几个时辰,这才作罢。

  而孟孙何忌在其离开之时,还留下了一封信札。并且看起来,情绪似乎是有一些低落。

  随后,李然又安排褚荡和范蠡,明日一早便要与他一起去见公敛阳。

  是夜,他们也终于是睡了一个许久不曾有过,真正的安稳觉来。

  ……

  次日一早,李然便是带着褚荡和范蠡离开了营帐,而孔丘也是早早安排使者给公敛阳送信。

  所以公敛阳也是提前知晓了李然的行程,故而命手下发现马车之后,不得放箭,而是将其放入城中。

  李然他们一路畅通无阻,顺利到达成邑。

  李然见范蠡严阵以待,神色紧张,却是微微一笑:

  “少伯不必如此紧张,公敛阳绝非轻易冲动之人,是不会害我等性命的!”

  范蠡回道:

  “话虽如此,只怕他一时气愤不过,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

  李然安抚道:

  “呵呵,他若当真是如此轻易激动之人,又如何能苟到今日?放心吧,自是无妨!”

  李然他们三人被带到邑宰府邸,又收缴了他们随身的武器,褚荡却是不肯放下手中的长戟。

  僵持之下,后来褚荡便是被留在了厅外,手握长戟在那时刻夙卫。李然和范蠡,则是大步进入厅内。

  不多时,公敛阳则亦是带着几名随从进来,见到李然,也是拱手道:

  “久闻先生大名,幸会!”

  李然还礼道:

  “见过公敛大人!”

  公敛阳示意李然坐下,他在这之前就见过范蠡,所以也是对他一番点头以示友好。

  二人坐定,公敛阳便是立刻开口言道:

  “明人不说暗话,先生此行,可是为了鲁师围我成邑一事而来?”

  李然点头道:

  “正是,处父大人,如今齐师的情况,想必大人也已是有所耳闻了吧?”

  公敛阳眼珠子一转,回道:

  “嗯,略知一二。”

  李然这时却又是故作长叹,并是惋惜道:

  “哎……自古以来,同国的君臣之间,互相背叛的例子尚且不胜枚举。又更何况大人与齐人之间本就不是同心同德的。如今,齐国已经弃大人而去,大人若继续负隅顽抗,既不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却还要背负叛臣的骂名,这么做真的值得吗?处父大人这几日,想必也是将此事想通透了吧?”

  公敛阳听到这些话,低头不语。

  李然又道:

  “如今齐师既退,大人又何必在此苦撑?大人虽有叛出之举,但是终究无有同室操戈之实,大人如今若想回头,也并非无有退路可言呐?……”

  公敛阳闻言,眼珠瞪圆,并是不由惊问了一句:

  “哦?此言当真?”

第七百四十章 孙武不在吴营

  李然眯了一下眼睛,并是继续拱手言道

  “那是自然……处父大人本就是鲁人,又为孟氏家宰。说起来本就是自家人一般。如今虽有叛出之实,但好在也并未是引得同室相残。所以,我李然今日才敢是斗胆前来交底相劝呐!”

  “依在下愚见,眼下大人却有两条路可走。一条便是继续留在这成邑做邑宰,但是城墙必须要予以拆除!”

  李然说完,不由是来了个停顿,静待公敛阳是思索了一番。

  只见公敛阳是略作沉思,随后又继续问道:

  “这第二条路,又当如何?”

  李然则是微微一笑,并是言道:

  “另外一条嘛……成邑留下,但是大人则必须要离开鲁国!成邑乃为我鲁国北鄙重镇,而齐国又为鲁祸久矣。留下成邑也并非不可,但是……大人却必须要离开鲁国才行,否则,必将引得季氏与叔孙氏的不满……”

  公敛阳听到这里,却又是狐疑不定。

  但是,他也知道,李然确实是直接与他交了底。

  “先生这么早便说出底线……就不怕在下与先生再讨价还价?”

  李然微笑道:

  “呵呵,处父大人乃是聪明人,自会权衡其中利弊!此乃孟孙大人的亲笔书信,还请处父大人过目!”

  随后,李然便从袖口是取出孟孙何忌给他的信札,并是亲手递给了公敛阳。

  公敛阳当即拆开来看,确是孟孙何忌亲笔所书。

  孟孙何忌显然已经认命,并在信中是陈述利害,表示公敛阳若再负隅顽抗,也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公敛阳将书信放下。

  “家主与先生所言,在下已经全都明白。但是如今成邑被围,在下即便是想就此出奔,只怕也难吧?”

  李然坚定言道:

  “对此处父大人不必担忧,我李子明可以性命作保,让处父大人平安离开鲁国!”

  公敛阳低头沉思了一阵,接着又苦笑了一声:

首节 上一节 522/6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