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无上国师,开局给朱棣算卦 第193节

如今朱棣登基,又再次复用锦衣卫。

在场的不少都是两朝老臣,胡惟庸、蓝玉案那被牵扯到的近十几万人。

人头滚落的样子他们~如今还历历在目。

光是听到“锦衣卫”三个字,就已经被吓得说不出-话来了。

一个身着银白色飞鱼服的锦衣卫,缓步朝着大殿之中走去,面容肃穆。

跪倒的百官们只感觉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意,从纪纲的身上蔓延开来。

纪纲手中还抱着一摞厚厚的奏折,缓步走向大殿之中。

不等朱棣发话,朱棣身边的宦官就主动去接了过去。

纪纲双膝跪倒在地,对着朱棣叩首恭敬地说道:

“臣,纪纲拜见陛下!”

朱棣见到纪纲,脸上不由露出一抹微笑。

神情缓和了许多,轻声说道:

“免礼吧!”

纪纲胆略过人,弓马娴熟,一路跟随朱棣发起靖难,自然是立下赫赫战功。

朱棣也很是宠信纪纲,登基之后,直接将其封为锦衣卫指挥使。

皇权特许,先斩后奏。

寥寥数字就可以看得出来锦衣卫的权力有多么庞大。

纪纲听到朱棣的话语后,缓缓起身。

朝着苏晨望去,微微点头示好。

苏晨对此倒是没有任何回应。

而是继续对着朝堂之上的百官们说道:

“诸位,我刚刚的问题其实无需诸位回答。

陛下已经委托锦衣卫调查清楚了。

接下来就请公公给陛下念一下,奏折上纪纲大人统计出来的百官身家吧!”

苏晨朝着捧着奏折的宦官望去。

宦官急忙打开奏折,声音略带一丝颤意的缓缓念出奏折上的第一句话。

“朝中百官,身家百万两者,三百五十余人!”

第一句话,念出全场噤若寒蝉。

朱棣原本缓和一下的面色立马变得沉重了起来。

三百五十余人,现在朝堂之上站着的都没有三百五十人。

最多也就只有两百多个,这岂不是说基本上朝中的官员各个都是身家在百万两吗?

小宦官也察觉到场上的气氛变得有些寂静,试探地望向朱棣。

朱棣面色阴沉,无比凝重地吐出一个字。

“念!”

小宦官此刻双腿已经开始打颤,手中的奏折也在此刻变得好似有千斤之重。

颤颤巍巍地念出了奏折上的第二句话。

“朝中百官身家五百万两者,二百三十余人。”

全场寂静无声。

百官们此时已经不敢去看朱棣的眼睛了,甚至更有胆小者裆部已经出现了一抹黄色的水渍。

这次,朱棣没有说话,而是不断扫视着一片片跪倒在大殿之上的官员们。

他现在知道为何那日自己进入苏晨施展的神通之中时,会见到那副景象了。

国库亏空,敌人都已经打过来了。

殿中群臣各个在哭穷。

结果被抄家之时,各个家中都是白银百万,珍宝字画无数。

他现在知道为何后世的皇帝会被百官逼得自缢了。

就是因为大明对待这些人实在是太过优待了!

朝堂之上跪倒的哪是大明的官员,分明是一个个的世家贵族!

在场的哪个背后不是权贵氏族。

念到这里,朱棣已经知道苏晨此举的深意了。

还不等苏晨开口,朱棣便冰冷出声道:

“之前国师问你等身家可有超过百万之人,竟无一人举手?

尔等莫非想要欺君不成?”

朱棣半夜南下解决了朱允炆的事情,本就一夜未眠。

如今又见识到朝中百官们私藏的财富。

顿时怒火中烧,气不打一处来。

朝中的百官们噤若寒蝉,不敢说话。

而此时跪倒在地的廖镛开口说话了。

“陛下,臣等身家,乃是祖上遗留,再加上自身辛勤经营所得,并非贪赃枉法所得。”

· 0求鲜花··· ··

在场不敢出声的文人们听到廖镛的话后,纷纷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没想到廖镛居然敢在这个时候为大家发声。

而苏晨也是神色古怪的看向廖镛,喃喃道:

“方孝儒这门生都和他一样头铁吗?”

方孝儒正是因为拒不给朱棣写奏折,后来还辱骂朱棣。

被朱棣处死,如今方孝儒死了还不到两个月。

方孝儒门下的铁头娃又跳了出来。

虽然他说的是也有部分是事实,廖镛是德庆侯之后。

德庆侯当年被太祖赐死留下了不少的遗产,家境也算的上是殷实。

但其实后面的所得基本上和廖镛所说的辛勤经营没有什么关系。

........ .... 0

在场的基本上家中都有良田千亩,根据大明律法要税一成。

不过朱元璋在位之时,留下有功名者无需纳税。

所以基本上朝中的大臣们也都无需纳税,每年都会把余粮转变为白银。

要是遇到什么饥荒大汉,颗粒无收的情况。

百姓们为了活命又只得把土地卖给地方乡绅,土地兼并愈发严重。

失去土地的百姓只得转变为佃农。

而朝廷按照律法,也不能向这些人收税。

这才导致了明末时期的经济崩盘,区区一个官员家中钱财居然要远超国库的场景。

整改税收,这也是苏晨新政之中的一部分。

只不过苏晨还没有提出来,光是提出了废取八股,天下的世家权贵们都已经急的跳脚了。

要是加上此条,恐怕随便再来个什么朱允炆之类的人造反起义。

必定是一呼百应,新政的事情急不得。

自己有的是耐心。

苏晨朝着廖镛望去,跪倒在朝堂之上的廖镛感受到百官们投来目光似乎很是受用。

根本没有在意朱棣铁青的脸色,继续进言道:

“建文先帝在位之时,厚待我等文人。

若陛下非要废除太祖祖制,动摇国之根本,那臣只得以死明志!”

廖镛语气铿锵,这是在逼宫,逼朱棣做出选择。

要么放弃新政,要么就站在天下文人的对立面下.

218:以死明志!(求订阅)

有了廖镛带头,满朝文武一齐跪倒一片:

“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臣等愿以死明志!”

朱棣的眉头越皱越紧,脸色十分难看。

他转头看向苏晨,用眼神询问苏晨解决的办法。

苏晨同样异常愤怒,但外表却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你们反对新政?为什么?”

“八股取士,确实为朝廷选取了无数人才,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八股取士能够选取到最合适的人才。”

“廖镛君,你可以想想,你身为一代名将的后人,却拜在一个文人手下,这是否有什么不妥?”

“这……”

廖镛早就习以为常,苏晨的质问让他终于开始认真思考起这个问题。

确实,我是一个武将的后人,我为什么要拜在一个文人的门下?

苏晨看他犹豫的样子,有抬头看了看满朝文武,一些武将也开始向廖镛一样犹豫了起来。

而那些不依靠文官的武将抬起头看向苏晨的时候,眼中多了一份期待。

在这个文人被过度优待,科举方法10严重僵化的时代,他们这些真刀真枪杀出来军功的武将往往不受待见。

现在有人能指出这个问题,众武将都期待着苏晨能够解决掉这个问题,自己这些全凭军功上位的武将就有了出头之日。

满朝文武在此被分成三派:武勋官员、文人门下的武将以及文人。

武勋官员已经被苏晨三言两语拉拢过去,文人门下的武将则是在犹豫。

苏晨继续说道:“八股取士选取出来的,诚然有一些人才,但其中依靠死记书本内容,读死书的庸才也不少。”

“所以,我才要颁布新政,改革科举取士,让科举能够选拔出更多真正有能力治国理政的人才。”

首节 上一节 193/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