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第110节

  然而公输应却苦涩道:“多谢,范太丞的厚爱,在下乃是隶属于工部匠籍,恐怕难以脱身。”

  大宋对于工匠限制极为严格,尤其是像公输应这种隶属于工部的大匠作,更是有严格的规定,恐怕难以脱身。

  “放心,本官自有办法,让你加入医家。”

  范正将余光放到一旁的废弃的玻璃废料上,作为穿越者,他自然知道玻璃的价值,然而价值不菲的玻璃秘技,在医者眼中,和显微镜的价值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

  ………………………………

  “启禀官家!朝廷无钱了!”

  垂拱殿内,新任户部尚书范纯粹一脸凝重道。

  “朝中无钱了?怎么可能?”赵煦难以置信道。

  为了节省财政,他不惜冒着风险,废除辽夏岁币,如今又减轻了马政的包袱,结果户部却告诉他朝中无钱了。

  范纯粹苦笑道:“官家有所不知,之前宋夏大战,修建平夏城,朝廷靡费颇多,再加上辽夏边境大量修筑棱堡,军器监大量制造神臂弩和震天雷,更是花钱如流水,朝廷财政早已经捉襟见肘。”

  大宋的财政看似很多,然而冗兵冗官冗费严重,开支同样极为庞大,如今辽夏局势紧张,大宋必须多加防备,几乎拖垮了大宋的财政。

  “国虽大,好战必亡!还请官家莫要轻启战争!”

  吕大防上书劝谏道。

  “微臣弹劾太医丞范正,蛊惑官家废除岁币,让大宋陷入如此危机。”御史杨畏再次将矛头对准范正道。

  其他旧党众臣也纷纷附和,他们曾经反对废除岁币,就是岁币的支出看似沉重,但是相比于战争所花费的钱财,简直是九牛一毛。

  范正冷斥道:“岁币看似不多,然而却是年年岁赐,年年累积靡费颇多,而棱堡和震天雷却可以震慑辽夏,虽然支出庞大,却可以一劳永逸,其中的经济账,不用范某为尔等一一细算了吧!”

  赵煦点了点头,震天雷进攻不足,但是防守却绰绰有余,大宋有了足够的底气,抵御辽夏。

  这笔开支虽然庞大,但是却一次性支出,从长远看,大宋大大有利。

  吕大防冷哼道:“话虽如此,然而大宋用和辽国共同经营丝路之策,辽国迟迟还未回话,辽国是战是和,犹未可知,大宋将所有的财政用于堤防辽夏,恐怕只会拖垮大宋。”

  如今辽夏不得不防,户部支出犹如无底洞一般,直接影响朝廷财政,这让旧党极为不满,不由怀念起曾经花钱买平安的岁月。

  范正摇头道:“义庄还有天下百姓数十万贯的捐款,不日即可运转到开封城,可以和户部交接。”

  李清照如今借着平夏城之战的势头,在大宋各城广为开设义庄,公开募捐,以少积多之下,如今已经有不小的钱财可以动用。

  范纯礼闻言,并未太过欣喜,摇头道:“不过是杯水车薪吧!”

  范正再度道:“医家最近研究输血疗法,无意中发现一个宝物,愿意进献朝廷,可解朝廷燃眉之急。”

  “宝物?”

  百官不由一愣,他们乃是朝廷重臣,什么宝物没有见到过,再说他们可不认为区区一个宝物能够帮助朝廷多少忙,就是一个金矿恐怕救不了大宋的财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众目睽睽之下,

  范正从怀中掏出一个晶莹剔透的杯子,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睛。

  “此乃水晶杯?”吕大防猜测道。

  “水晶杯?”

  众臣一片顿时眼神狂热,水晶可是稀奇之物,水晶制品必须用一整块完整水晶雕刻而成,材料珍贵,工艺极其繁琐,而且极易损毁。

  如此精美的水晶杯他们还是首次见到,据说战国时期有一个纯色水晶打造的水晶杯极为珍贵,可惜被带入墓中陪葬了。

  “诸位认为此宝物价值几何?”范正环视朝堂百官,问道。

  “如此大的水晶杯的确稀少,至少价值千金,然而若说其能帮助朝廷渡过难关,恐怕就有些夸大其词吧!”范纯粹摇头道。

  水晶杯的确稀少珍贵,然而其却只有一个而已,根本无济于事。

  范正却诡异一笑,伸手一松,在众目睽睽之下,水晶杯掉落地上,啪的一声,摔的粉碎。

  “范太丞这是何意?”

  百官大为心痛,这可是价值千金的水晶杯,范正就是不要,也不用毁掉吧!

  “微臣弹劾范正君前失仪,持宠而骄。”一众御史纷纷弹劾道。

  “官家息怒,范正那是手滑,无心之失罢了。”范纯粹连忙给侄子开脱道。

  范正不慌不忙道:“诸位莫要心疼,此水晶杯成本不过一文钱,而且要多少有多少!”

  “什么?”

  赵煦不禁动容。

  一个水晶杯固然珍贵,然而并不让他一个帝王看重,若是此杯一文钱造出,而且应有尽有,这其中的财富哪怕是他也忍不住心动。

  “当真?”

  满朝百官也不禁震撼。

  范正点头道:“诸位皆知,医家最近正在研究输血疗法,此乃其中一件副产品罢了,名为玻璃,为了避免丝绸秘技外泄悲剧再次重演,医家愿意将其献给朝廷。”

  范正玻璃秘方唯有保密,才能利益最大化,西方的玻璃工匠终身生活在一个岛上,就是为了保密。

  当今能够做到这一点恐怕只有大宋官府,医家就算强行经营玻璃生意,恐怕也只能赚一时快钱罢了。

  再则他乃是医者,自然不会从事经商之事,他更加看重的是玻璃出现对医学促进作用。

  当童贯范正提准备的一批琳琅满目的玻璃制品摆在垂拱殿内,

  文武百官不由眼前一片狂热。

  如此精美的水晶杯一旦现世,定然会引起风靡,如果运作得到,其中的利益并不比丝绸利润逊色。

  “玻璃的成本真的只有一文钱?”范纯粹依旧难以置信。

  范正点头道:“想要制作玻璃,成本低得可怜,若非需要人工和熔炼,一文钱也用不到。”

  在百官面前,范正并没有详细说玻璃的秘方。

  “玻璃秘方价值连城。”吕大防狂喜道。

  成本一文钱,能够卖出千金,这简直是比金矿还要暴利。

  章惇却皱眉道:“单个水晶杯之所以价值不菲,乃是因为其极其稀有,如果大批量售卖,恐怕一旦水晶杯增多,恐怕价格将会暴跌。”

  吕大防心中的狂喜顿时一降。

  “无妨!只需如今朝廷控制玻璃秘方,只需控制数量和价格,足以让玻璃的利润达到最大。”范纯粹自信道。

  大宋的商业极为繁盛,国营作坊比比皆是,范纯粹自然有把握在玻璃上大赚一笔。

  范正趁机请求要求让公输应加入医家,为医家研究光学玻璃。

  “准!”

  赵煦大喜之下,自然不无应允!

  “启禀官家!玻璃秘技虽然好,然而毕竟是借助外物,并非强国之本,臣请官家启动新法,推行青苗法,民不家富而国用足,如此方是富国之道。”

  忽然,章惇趁机提议重启新法中的富国之法。

  一众新党纷纷附和。

  

第一百八十三章 青苗法

  第185章 青苗法

  “青苗法!”

  刹那间,朝堂百官不由一滞。

  青苗法乃是王安石变法中争议颇大变法之一,朝中对其褒贬不一。

  大宋的高利贷利息很高,足足有一倍的利息,有些甚至数倍利息,至于什么九出十三归,砍头息,更是家常便饭。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敏锐的察觉到了高利贷的害处,他趁机推行青苗法,由朝廷借贷给民间急需钱财的百姓,一方面趁机打压高利贷盘剥之害,一方面也可为朝廷增加收入。

  “王安石的眼光何其毒辣,青苗法和后世的银行借贷何其相似!可谓是最古老的国家金融。”

  范正不禁感叹。

  王安石变法被后世极为推崇,就是因为其极具前瞻性的眼光和见识,然而这个时代的金融毕竟太过于超前,青苗法在推行的过程中,自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果然,章惇话音刚落,旧党众人就迫不及待的反对。

  吕大防皱眉道:“臣等反对青苗法,青苗法看似良法,实则害民之法,青苗法虽然标榜二分利息,实际上夏秋两税各取二分利息,实际利息高达四分之多。”

  苏辙亦反对道:“官吏为了邀功,肆意摊派青苗钱,中饱私囊,若有百姓还不上,则会杖责问罪,百姓苦不堪言!”

  “百姓借贷青苗法需要上户作保,下户还不上,则会责罚上户,民怨滔天…………。”

  ………………。

  一时之间,旧党和一众中立派官员纷纷反对青苗法。

  章惇顿时脸色难堪。

  “青苗法年息不过四分,而民间普遍借贷至少一倍利息,青苗法利国利民。”曾布也皱眉反驳道。

  御史杨畏反驳道:“民间借贷固然利息高,反而却相对宽松,而青苗法固然利息稍低,却必须要求限时用银钱还账,极为严苛。”

  青苗钱的收益,关乎官员的仕途,官员在征收青苗钱时自然不会在意百姓的死活,为了尽可能收回青苗钱,官员行事极为粗暴。

  “借贷还钱,天经地义,民间借贷家破人亡的比比皆是,朝廷的青苗法已经仁至义尽了。”礼部侍郎蔡卞同样加入战场之上。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吵成一片,青苗法阻力重重。

  退朝之后,赵煦头疼不已,围着后花园御湖数圈,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他不明白明明利国利民的青苗法为何会阻力重重。

  范正摇头道:“官家若想知道为何青苗法阻力重重,民怨滔天,只需分析新党旧党的动机即可!二者的动机皆不存,自然青苗法不可能成功?。”

  “此话何解?”

  赵煦大为不解道。

  范正反问道:“官家可知道旧党为何阻止青苗法,真的是为民请命?”

  赵煦摇了摇头,青苗法固然有种种问题,但是总体上依旧是利大于弊。

  “旧党官员大多都是地主富户出身,其背后家族乃是民间借贷的主力,青苗法的推行自然损坏了他们的利益,这才是他们反对的原因。”范正道。

  “原来如此!”赵煦眉头一皱。

  “民间借贷虽有便利之处,但是其利息通常高达一倍之多,九出十三归,砍头息更是常见的手段,百姓苦不堪言,总体来说,却是弊大于利,因此,青苗法就应运而生。”

  “而新党呢,他们的确是看到了百姓深受高利贷之苦,然而他们的做法并非是救民间百姓于水火之中,而是选择加入其中,分一块肥肉。”范正再道。

  赵煦顿时脸色难堪。

  “无论是民间借贷还是青苗法皆是饮鸩止渴罢了,非但不能造福百姓,还让百姓越陷越深,二者看似势成水火,实则一丘之貉,皆为求财。”范正毫不留情的批判道。

  “一丘之貉?”

  赵煦不由脸皮一抽。

  “那以范爱卿之见,应该废除青苗法?”赵煦问道。

首节 上一节 110/3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