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443节

  “大兄与孙将军的关系很好吗?”阿斗问道。

  李相闻言,微微点头。

  孙策时常拜访到府中拜访李基,自然也就免不了见到李相。

  孙策那豪爽且重视情义的性格,时常都会带着不少好玩的小物件给李相充当礼物。

  又由于李基平日在家中不会对昭姬与李相谈论公事,这让李相有时想要了解父亲的另一面,最容易接触到的渠道便是孙策了。

  一来二去的,孙策与李相也就相熟了。

  如今听闻孙策被刘备下狱,李相的心情自然不怎么好。

  也就在此时,一婢女引着入府的孙仁走到了这处小院。

  看到阿斗与李相之时,孙仁的脸色一喜,喊道。

  “阿相,少主。”

  看到孙仁的第一反应,阿斗便是笑呵呵地道了一句。“仁姐今日怎么来迟了?”

  然后,注意到孙仁那满是急色的小脸,阿斗这才反应过来孙策正是孙仁的长兄。

  而孙仁此刻也顾不得向阿斗行礼,连忙上前开口恳求道。

  “阿相,少主,求求你们救救我大哥。”

  此言一出,李相那小小脸庞上的眉毛更是拧成一团,阿斗则是想了想,又朝着李相看了过去。

  孙仁虽是个女孩,但平日里有着几分摹仿孙策的豪爽之风,在这一个小团体中人缘颇好。

  因此,这也让孙仁闹出这一开口,让不少孩童也都跟着聚了过来。

  眼看着阿斗与李相都没有说话,孙仁越发焦急地说道。

  “少主,阿相,眼下能救救我大哥的只有你们了,只要你们开开口,刘皇叔肯定会重新考虑的。”

  眼看着孙仁记得都快要哭出来,又强忍着泪水地恳求着,一些平日里关系不错的孩童忍不住也跟着开口起来。

  “阿仁,你别急,总得让相哥儿想一想法子。”

  “少主和相哥儿开口或许未必管用,但是试一试总没错的。”

  “阿仁好像快要哭了,平日都打不哭的……”

  ……

  眼看着场面有些乱糟糟起来,李相拍了拍手,一众孩童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或许在这个小团体中,阿斗的地位最高,但是早慧的李相无疑更有威望。

  旋即,李相的神色有些为难地开口道。

  “阿仁,我也想帮你,但是就算想要将伯符救出来,我跟少主也是绝对不能向伯父开口求情的,否则很可能会弄巧成拙。”

  “为什么?”

  不仅仅是孙仁满脸不解,其余孩童也多是茫然之色。

  李相张了张嘴,却不知怎么解释其中的逻辑。

  毕竟,李相隐约察觉到这一点,也是在李基不时的教导下,不知不觉培养出来的某种思维所产生的直觉。

  可李相毕竟年岁太小,还没能做到捋得清楚其中的逻辑关系。

  或许,李相与阿斗一并去见刘备求情不是难事,可李相感觉就算孙策最终没事,很可能也会害了孙仁,甚至是更多人。

  不过,阿斗反倒是若有所思地答了一句,道。

  “大兄的意思,或许就跟父亲与亚父无意中提及过的‘后宫不能干政’有一定关联?无论是父亲和亚父似乎都很忌讳此事,平日母亲也从不会对政务发表任何意见。”

  ‘后宫?’

  李相略微一怔,似是抓住了什么,然后小脸忍不住一红,眼眸一抬看着泫泫欲泣的孙仁,连忙又下意识收回了目光。

  而听闻此言,希望再一次破灭的孙仁有些失神地瘫坐在地,垂泪不止。

  这引得在场的一众孩童焦急不已,纷纷安慰起孙仁。

  “阿仁别哭了,我以后再也不跟你打架就是了。”

  “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糖,阿仁吃糖,别哭……”

  “阿仁,我爹常说大丈夫死则死矣。你大哥也是大丈夫,死就死了,你别哭,到时候我们陪你一起祭奠好不好?”

  一时间,孙仁的哭声更大了。

  这嘈杂的一幕,让李相更加头疼了起来,觉得女人果然好麻烦。

  阿仁明明长得让人很想多看几眼,但是完全不像母亲那样温良贤淑……

  可怎么救孙策?

  李相搜肠刮肚地想着,一时半会还没想出什么合适的法子,反倒是蔡昭姬被哭声给引了过来。

  在蔡昭姬了解了一番发生什么事后,看向孙仁的眼神不免多了几分怜惜,安抚了孙仁几句,派人将孙仁送回孙府后,这场聚会也随之散了。

  而待众人散去后,李相反倒捋清了一些脉络,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那就是让孙策立功!

  即便做不到功过相抵,也能让孙策保住性命。

  如此才能在不牵连任何人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救出孙策。

  可如今孙策已经被关押在地牢之中,李相首先要面对难题,则是找到让刘备不得不从地牢中启用孙策的难题,从而才能让孙策有立功的可能。

  这让李相不自觉地回想起父亲曾无意中说过的某些言论,有些时候不是某个位置空缺才招募人才,而是先有人才,才后有的位置空缺。

  那孙策擅长什么?

  李相不断回应着孙策的过往轨迹……想法也是越来越大胆!

  ……

  对此,远在千里之外的李基自然是一无所知,更不知道自家儿子在学会把尿还没几年的岁数,就已经开始尝试把控人心了。

  不过在荆州战场之中,随着双方斥候不断交锋,双方情报越来越清晰透明。

  在隔着百里对峙了五天后,袁术多次确认了李基手中可用战兵约莫六万之数后,却是一阵狂喜,信心大增,重新召集一众文武大帐议事。

  而随着关于扬州军的情报分发给一众文武,随之面露喜色之人不在少数。

第562章 又怂又自信

  “原来如此,果真如老夫此前所猜测的一般无二,那国士侯自恃名声,抵达宜城后却是畏缩不前,迟迟未曾进军,实乃虚张声势。”

  长史杨弘起身一甩大袖,点评了起来。

  “须知,主公自领二十万大军南下,短短数月间横扫荆北,所向披靡,破城数以十记,顷刻间卷席千里,其威赫赫,其势烈烈……”

  “而国士侯所领兵马不过六万,兵锋不及主公一半,只敢虚张声势不过常理罢了。”

  袁术听得心花怒放,下巴也是不自觉地微微抬起,就差当面点评杨弘此言爱听,多说。

  在座的其余人等,眼见杨弘所说甚得袁术心意,也是纷纷起身谈论敌我优劣。

  不到片刻功夫,众人七嘴八舌之间快要总结出一个十胜十败之论时,不知何人道了一句。

  “主公,我有一计可破李基小儿……”

  这一言,瞬间就让眯眼听着的袁术打了个激灵,脱口而出地道了句。

  “计必不成,不可用之。”

  这话,硬生生将原本陪坐末席的一个文士涌到喉管的话都硬生生憋了回去,转而有些不甘心地说道。

  “主公,我计尚且未说,何知不成?”

  袁术挥了挥袖子,示意那文士坐下之余,开口道。

  “李子坤,何许人也?必然不会轻易中计,且此人最擅因势利导,将计就计。若是用计,反倒有被李基小儿反击的可能。”

  “相反,只要吾不用计,以堂堂正正的兵势压之,纵使其有奇谋万千也是无用。”

  作为亲眼目睹了李基如何离间董卓吕布之人,袁术事后细细复盘了一番,发现关键点就在于李基提前料定了吕布为澄清自己会引兵夜袭。

  权倾朝野的董贼,就因这小小的一次夜袭被吕布刺死在城楼,称霸一方的西凉军也近乎土崩瓦解。

  讨董一战,吕布之勇与李基之智,可算是给袁术留下了极深的阴影。

  自此,袁术就暗自发誓绝不与吕布斗将,也绝不与李基斗智,尽可能地将对方拉入到自己所擅长的方向再击败对方就是了。

  而袁术自认擅长什么?

  那自然是四世三公的出身,以及背后所能调动的钱粮物资。

  否则以着袁术的性子,怎么可能在知悉李基在百里开外时明明气急败坏,又捏着鼻子选择退后十里安营。

  用计?

  用不了一点。

  不过对领兵近十二万打六万,袁术有的是信心与底气。

  旋即,袁术派人将襄阳附近所探查的舆图送到大帐之中,开口道。

  “李基小儿兵力远逊于吾,不敢正面应战也无妨,他们不过来,那吾率军过去又有何妨?”

  “只是行军路线还需仔细规划,诸位群策群力商议一番如何行军,避免李基小儿在途中设下埋伏,又或是以水火攻之,又或是陷于不利地形。”

  至此,袁术方才道出此番召集众人议事的目的。

  只是,众人看着舆图上襄阳往南近百里,近乎都是平原的地形,实在是感觉不到其中有什么设伏的地方。

  设伏,那也得有地形条件……

  至于水攻、火攻……

  不过有着袁术的命令在前,众人也只能是依据着舆图一点点地讨论了起来,尽可能地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在内。

  这一幕也让袁术颇为满意。

  袁术不指望自己麾下的这些谋士的才智能在李基之上,但是一众文武群策群力之下查漏补缺,只要能让大军避免中计也就够了。

  没了计谋……

  国士侯是啥?李基又算是啥?李子坤还能是啥?

  都要匍匐在我四世三公袁氏脚下俯首称臣!

  ……

  很快,关于豫州军的最新动向也传到了李基的手中。

  在双方对峙了如此一段时间后,袁术总算是主动进军了。

  只是让李基有些牙疼的,则是袁术那十余万大军在平原行军,每日磨磨蹭蹭的就挪动个十里左右。

  且袁术每次行军前后,恨不得将所有骑兵都到周边三十里内巡逻个好几遍,确认安全了才进发。

  甚至为了避免李基在夏秋多雨之际用水攻,周边河流的上游每日都固定巡逻一遍,突出的就是一个又怂又自信的感觉。

首节 上一节 443/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