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眼看着魏延喘息了一阵后,似乎还要动手,被打得双目都要充血的沙摩柯连忙开口道。
“你也没给机会我开口说话啊。”
魏延的怒目圆瞪,再度扬起手臂,喝道。
“还敢还嘴?”
?!!
沙摩柯。
这汉人,讲不讲理了?
眼看着魏延的耳光又再度要扇下来,悲愤畏惧交加的沙摩柯再也不复一开始的硬气,整个人几乎是下意识地想要往后一缩。
“好了。”
就在这时,一阵显得温和儒雅的声音响起,令魏延的巴掌硬生生地停在了沙摩柯的眼前没有再度扇下去。
魏延连忙侧过身子,朝着开口的李基行礼道。
“侯爷,这个蛮子甚是不懂汉礼,不可不训。”
李基挥了挥手,示意魏延暂且退到一侧之余,开口道。“我大汉乃是礼仪之邦,这蛮子不通礼仪,稍加训斥也就是了,倒也不必如此。”
这一句话听在沙摩柯的耳中,只觉得是真的暖心。
这阳春三月的春风,都没有这么暖人。
好人啊!
汉人里也是有好人的啊。
沙摩柯努力抬起着被扇得肿胀的眼皮,勉强看清着李基的模样,道。
“谢谢你,你让我感到丁暖暖的。”
李基的眼皮子略微一跳,略微沉默了一下,朝着沙摩柯的胯下一指,问道。“用汉话这个怎么说?”
沙摩柯有些疑惑,但还是脱口而出地答道。
“心!我的心可是很大的。”
顿时,不仅李基的神色怪异,周遭站的一大圈将领的脸色都开始往着关羽、魏延的趋势发展。
就连平日里最不苟言笑的关羽,嘴角也在颤抖的。
而李基强忍着笑意,再问道。“那跟亲近的人说些亲近话,用汉话怎么说?”
这一刻,沙摩柯纵使再迟钝也感觉到了几分不对劲的地方,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掏丁窝子的话?”
至此,满脸无语的李基彻底确认了沙摩柯背后有妖人指点。
“你的汉话是谁教的?”李基问道。
“几年前抓了个在山里乱逛的老父亲,他教我说的汉话。”
沙摩柯有些含糊地应着。
老父亲?
这一刻,李基感受到了一股满满的恶意与怨念,仿佛有个老者在暗里不断咆哮“你抓你爹呢?”
“怎么?我的汉话说得有哪里不好?”沙摩柯猜测问道。
“说得很好,但是轻易还是先别说话了。”
李基忍不住摇了摇头,微微叹息出声。
活捉沙摩柯,自然是为了设法让他屈服,继而让荆南四郡中的蛮人不复叛乱。
异族是不喜欢啰里吧嗦地讲道理的,但是将异族都打趴下后,他们也是能学会怎么讲道理的。
此前荆南四郡的蛮人们屡屡不受管教,四处劫掠,无非便是清楚他们居于深山老林之内,汉军往往奈何不了他们。
可在关羽率领同样擅长山林战的刀斧夷军与山越兵,历经半年时间,将整个荆南四郡的蛮人部族都扫荡了一遍,甚至就连沙摩柯都生擒活捉了回来。
显然,沙摩柯现在不就很喜欢讲一讲汉人的规矩与道理了吗?
只是荆南四郡山林面积之大,足以与整个司隶地区相提并论,关羽所扫荡打击的也仅仅是主动跳出来作乱的蛮人部族罢了。
想要完全对荆南四郡的蛮人斩尽杀绝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恐惧,也是会随着时间消退的。
唯有大棒一边继续敲着,红枣一边偶尔赏两颗,以这个地位颇高的蛮王沙摩柯为引,慢慢驯化,才能让荆南四郡的蛮人再无作乱的可能,实现长治久安。
只是沙摩柯的这个汉话水平不能说不会,但就怕被带回治所寿春后,当众对着刘备说出了什么惊世之言。
譬如:我沙摩柯愿为刘皇叔尽丁尽力,效犬马之劳?
到时候再有个史官如此记上一笔,那还得了?后世还不知要因此产生多少狗屎一样的野史不可。
旋即,李基的目光一转,看向着身旁的书童顾维,道。
“顾维,返回寿春期间,由你来将沙摩柯的汉话检查且纠正一遍,且要教导一下他拜见主公的礼仪,可莫要闹出什么笑话来。”
与过去那个又瘦又黑的模样相比,顾维模样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反倒像是世家出来的公子一般,应道。
“是,侯爷。”
紧接着,李基看着诸多出征荆南才刚刚返回的将领们风尘仆仆的模样,道。
“诸位将军平定蛮乱立下赫赫战功,劳苦功高,正好随吾一同返回寿春,由主公为诸位亲自进行庆功封赏如何?”
“遵侯爷之令。”
众将齐齐躬身应道。
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
而李基此番返回寿春,自然不仅仅是率领一众在荆南地区征战多时的将领折返,同时还带着大量的荆州文武以及世家一并返回寿春拜见刘备。
如今刘备的地盘横跨荆扬两州,占尽长江两岸,可堪是一方霸主。
因此,即便刘备迁治寿春后,北进中原之心可谓是显而易见。
可刘备同样也需要召集麾下一众文武确定战略,进一步调整内部安排,为北进中原做进一步的准备。
而在李基率领一众文武返回寿春期间,代为负责荆州政务以及军务的,则分别是提前从寿春调派过来的顾雍与徐盛。
一想到顾雍那尽显幽怨的眼神,李基的脸上就忍不住泛起一丝笑容。
甚至在李基已经登上船只甲板,即将准备扬帆启航之时,都仿佛能感受到此刻的顾雍,或许就蹲在襄阳城墙处咬牙切齿地看着自己所在的方向。
不过等舰队浩浩荡荡地启航出发,顺流而下,开始返回寿春之时,李基心中不免升起几分归心似箭的感觉。
虽说不至于有诗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慨,但李基也对昭姬、李相、李曦甚是想念了。
尤其是最近的家书中,昭姬提及李曦已然开始说话了,正是最可爱的年纪。
……
不仅仅李基对返回寿春甚是期待。
当国士侯李基开始起程的消息传到寿春之时,就数刘备最是喜悦,每日都得过问两三次李基的位置以及迎接仪式筹备进度。
只是寿春所在,并不能走长江水路直接抵达。
最为便捷的水路,也需从长江入施水,途经巢湖,一路抵达合肥城,然后从合肥直接走陆路约莫二百里的路途才是寿春城。
然而,令李基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合肥城港口下船后。
在这处距离寿春尚在二百里的位置,刘备的车架却是出现在这处,且满脸兴奋的刘备远远就从车架上跳了下来,张开双臂就跑了过来,高呼。
“子坤、云长、翼德……”
按捺不住情绪的关羽与张飞,也是径直就快步朝着刘备迎了上去。
李基心中同样喜悦,但却自有几分矜持,并没有直接加入其中。
不过看着刘备那真情流露的兴奋激动,李基却是莫名觉得有几分眼熟,仿佛这些年过去了,刘备在某些方面完全没有变化。
而刘备与关羽、张飞叙了几句兄弟情谊后,忍不住又匆匆地朝着李基走了过来。
刘备站到李基的面前,没有说什么加官进爵,厚赐财帛之类的话,只是忍不住咧着嘴,道。
“辛苦了。”
李基心中触动,朝着刘备躬身一拜,道。“主公,基回来了。”
刘备托住李基的手肘,喜悦地说道。
“回来了就好,信短言浅,备可甚是想念子坤。”
旋即,刘备拉着李基、关羽、张飞站在车架旁就如此聊了起来。
直至其余随行而归的官吏、将领以及世家等都下船后,刘备方才露面说了几句笼络人心的话。
尽管刘备不惜亲至二百里外相迎,所为的主要是李基、关羽、张飞,但却也足以让其余人等大为感触震撼。
紧接着,刘备拉着李基共乘车架,亲自带着众人往着寿春的方向折返。
只是,在李基乘上车架之时,眼角余光骤然注意到了一个不该出现在此处的人。
孙策,孙伯符。
以着刘备与李基此前商定的内容,孙策可是需要关押到李基返回后,再演上一出好戏,以安荆州旧部之心才会恢复孙策的自由。
因此在车架缓缓出发后,李基有些不解地向着刘备问道。
“伯符怎会在此处?”
刘备下意识地答道。“或是伯符也急于想见子坤吧。”
李基微微拧眉,说道。
“主公,可此前我们所商议,伯符此时不该还被关在牢里的吗?若无合适理由就揭过伯符的问题,怕是会惹人非议,更是让荆州旧部心生不满。”
人皆有私心,在刘表父子与孙策之间选择,李基自然会倾向于孙策。
可李基同时也不希望因孙策一人,而影响到大局。
刘备有些无奈地苦笑了一下,道。
“理由,其实已经有了。”
“什么理由?”李基问道。
“他救了相儿一命,如此一来,备总不能还关着伯符吧?”刘备两手一摊,道。
这一句话,无疑是让李基又惊且急。
随后,在听了刘备一番详细的讲述后。
李基抵达寿春时,甚至都没有多少心思去关注重新修缮过后的寿春城巨大变化,以及刘备精心准备的迎接仪式。
等迎接仪式结束后,李基返回到刘备所赐的新府邸门口,方才察觉这一座新的国士侯府怕是比旧侯府面积要大上十倍不止。
而昭姬,也早早就带着李相、李曦在府门等候多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