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460节

  在李基下了马车后,向来尽显端庄的昭姬忍不住将怀里所抱的李曦交给身旁的李琴,然后往前走了数步,如乳燕归巢般投入到了李基的怀抱。

  李基伸手轻抚着昭姬的后背,低头温声地在昭姬的耳边安抚了几句,让昭姬难得地露出了几分娇嗔的小女儿态。

  随后,李基拉着昭姬进入府内,由昭姬亲自介绍着新府邸的布局之余。

  李基也趁机送上了不惜从千里外带回的桃花送予昭姬,惹得昭姬一阵欢喜,满脸的明媚之色。

  “昭姬若是喜欢桃花?待天下安定后,我便请主公在襄阳外赐我一座桃花庄园,届时与昭姬在其中隐居如何?”

  昭姬轻抚着手中桃花,温柔地说道。

  “夫君尽说些只教我欢喜的话,主公离不开夫君,这天下怕也是离不开夫君,怎生会有那般的日子?”

  顿了顿,昭姬那明媚深邃的眸子抬起来看向李基,道。

  “再说了,妾身喜的并非是桃花,而是夫君所赠的花。”

  李基听罢,只觉得心都似要化了,忍不住朝着身后跟着的李书李琴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先带着李相和李曦退下。

  “昭姬,不知寝居在何处?”

  “呃……”

  昭姬略微一怔,然后猛地反应过来,连忙说道。

  “夫君不可,这还是白日……”

第588章 李基教子

  白日……衣衫浸,黄河入海流。

  等李基搀扶着身子骨有些发软的昭姬再出现之时,即便昭姬勉强打理了一番自己,依然能看不出不久前似是泡了水似的状态。

  这也引得李书、李琴一边给李基安排晚膳,一边暗自心领神会地发笑。

  与旁人喜欢分桌而食不同,李基更喜欢在家里同桌而食,也没有什么食不言的习惯。

  吃饭之时,李基还喜欢聊着些家常琐碎之事,不时又逗弄一下在旁像个瓷娃娃似的小曦儿,显得其乐融融的。

  即便是听着些李相或小曦儿平时的糗事,李基也是听得津津有味,觉得饭菜都似乎可口了三分。

  只是在晚膳结束后,昭姬抱着小曦儿离开,李相也想要跟着退下之时。

  “相儿,留一下。”

  不复适才的慈父语气,让李相背对着的身子下意识地颤了颤。

  数息后,李相转身露出了一个孝顺乖巧的笑脸,道。

  “父亲有什么吩咐?”

  李基见状,拍了拍身旁的位置,神色也多了几分慈父模样,道。

  “过来坐下。”

  李相犹豫了一下,然后微微低着头走到李基的身旁坐下。

  此刻,在李基不急不缓地泡茶之时,李相却是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

  而等李基开口之时,李相整个人几乎都为之一怔。

  “相儿一开始想将伯符救出来的计划是什么?”

  好几息后,李相才有些结结巴巴地说道。

  “父亲所说,孩儿不懂,还请明示。”

  李基微微转目深深看了李相一眼,让李相的声音不自觉地越说越弱。

  而李基的脑海里,则是回想起了刘备所说的内容。

  自吴县迁治到寿春需要横跨长江,走相当一段水路。

  也就在迁治途经长江期间,李相坠江,然后被孙策从长江里捞了起来。

  此事看似简单巧合,但刘备在得知此事之时,又急又怒得快要晕厥了过去。

  随后刘备在确认了李相安危后,更是下了死命令严查确认到底是意外,还是有人暗下毒手。

  若是意外也就罢了,一旦是有人胆敢暗害李相,怒火冲天的刘备已经准备将幕后黑手的九族削成薄片。

  毕竟刘备平日里对于阿斗、李相以及关羽、张飞的子嗣安危都相当看重,锦衣司、虎卫安插得严严实实,就怕有人图谋不轨。

  所以,时时有人看护的李相遭遇坠江这种严重意外,常理来看发生概率可谓是小到极点,让刘备不得不生疑。

  因此,李相前前后后具体遭遇了什么,很是清晰明了地呈到了刘备的桌案上。

  当日李相与阿斗一并去探望在船舱中被关押的孙策后,作为少主的阿斗下令将孙策从船舱中挪到甲板上透透气。

  随后李相、阿斗两人在甲板上分开两侧顽耍,阿斗骤然遇惊大叫,在众人被吸引注意力的瞬间,靠在船舷旁的李相落水。

  当随行之人发现后连忙呼喊,不少善水性的士卒连忙跳入江中救人。

  只是长江水或许不如黄河来得湍急,但时逢秋冬之际,江水又冷又寒,绝非一般水性的士卒能够在急流中寻到李相。

  恰好孙策也在甲板上目睹过程,然后也跟着跳入江中,将李相给救了起来。

  此事,看似是个意外,刘备也定性为意外,甚至为免李基担忧,确认李相的身体无恙后,还将此事压了下去不让传到荆州。

  可刘备绝非蠢人,或许阿斗意外坠江,刘备会觉得是阿斗蠢得自己不小心掉下去的。

  但早慧的李相坠江,再加上坠江前的种种巧合,刘备在心中自然生出了猜测,只是故作不知,顺水推舟地将孙策放了出来。

  当李基从刘备口中得知此事时,近乎两眼一黑。

  临行前的不妙预感果然成真,熊孩子还当真给捅篓子。

  往小的说,这似乎只是一次只涉及自身安危的意外,且有惊无险地渡过了;

  可往大了说,这篓子是能够直接捅破天的。

  不过返回到家中,看着李相的模样,李基的心不禁又柔软了下去,只是表面还维持着强硬的语气罢了。

  “你那点伎俩能瞒过旁人,当真以为能瞒得过有心人吗?巧合多了,那就决然不会是巧合,不管事实上是不是巧合。”

  李相沉默了一阵,坚持道。“那就是一个意外。”

  李基看了李相一眼,不再与李相进行这种无意义的辩驳,而是问道。

  “为何要救孙伯符?”

  李相犹豫了一下,答道。“吾虽幼,亦不忍见兄长殒命牢笼,当倾力相救。”

  李基微微皱眉,问道。“尽管不惜以身犯险?”

  李相抬头,反驳道。

  “不会有危险,伯符兄长水性冠绝江东,于江中救一稚童不过如探囊取物,且我落入江水前已提前闭气,也偷偷习过水性,可保片刻无虞。”

  “即便伯符兄长来不及救我,我亦能坚持到其余士卒相救。”

  李基对此不置可否,转而问了一句。

  “若是主公因此事而勃然大怒,迁怒于你的一众护卫,将相关之人尽数斩首,他们又是何等冤枉?”

  李相随之哑然,久久没有作答。

  李基再问。

  “若是有你预料之外的状况使你命丧长江,汝又可曾顾虑过你的母亲?汝又知会有多少人因此而陪葬?整个天下的格局说不准会因此发生多大的变动?”

  “汝若是思虑到以上种种,又是否会后悔当日的所作所为?”

  李相依然沉默。

  良久后,李相抬头看向正在不急不缓地品着茶,让人分不清喜怒的李基,问道。

  “父亲希望我如何作答?”

  李基微微垂眸,答道。

  “我希望你成为会后悔之人,但成为不后悔之人亦可。”

  李相隐隐意识到了什么,追问道。“后悔如何?不后悔又如何?”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善不为官,仁不当政。”

  李基道了一句后,又接着补充道。

  “当然,此言并非所指事事都该无慈、无义、无善、无仁,而是掌兵时便该无慈……”

  “因而,用计设谋,亦不该过仁、过善,汝可知之?”

  李相整个人为之一颤,问道。

  “那若是父亲在过江时,若救伯符兄长,会如何用计?”

第589章 训子鞭

  李基略微沉吟了一下,道了一句。

  “若仅限于江面,那便让一心腹死士凿穿船底,尽皆落水,再由伯符相救之。”

  李相听罢,为之怔神,下意识地答道。

  “可……可如此一来会导致数百人落水,即便周遭船只赶来相救,也必然会有人死于江水之中。”

  “所以呢?”李基问道。

  “所以什么?”

  “如此一来,不是更像意外吗?所产生的怀疑也好,质疑也罢,会少不知道多少吗?”李基问道。

  李相无言,但思索之间却是明白李基所说的是对的。

  整艘船都沉没在长江之中,只要死士自尽,那么真相就会彻底掩藏在湍急的江水之中无人知晓,怀疑到李相身上的可能性更是小之又小。

  同在一艘船的孙策出手救下李相,会显得再合理不过,甚至孙策还会救下更多的人,将一切表现得顺理成章。

  “计谋的存在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这个过程是不可避免会存在牺牲,也可以对牺牲群体进行取舍,但惟独对牺牲自己这一点要慎之又慎……”

  李基微微垂眸地低声说着。

  原本,李基并不想这么早就教会李相这些,但李相在如此年纪已然开始学会用计,那么有些事就必须要让李相去接触。

  且用计设谋的水平可以提升,唯独思路必须要正。

  谋士以身入局看似了不起,实则往往是无计可施的最后选择。

  而不是每一计都应在自己身上,那样不叫以身入局,那叫自爆卡车。

  这才是李基如此严肃地教育李相的原因所在。

  李相在思索良久后,有些丧气地开口道。

  “我明白了,父亲。”

  “那么现在可以回答我最初的问题了,相儿一开始是如何打算救伯符的?”李基问道。

  李相有些不解地问道。

首节 上一节 460/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