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怎么知晓坠江救不是我一开始的计划?”
李基低头品着茶,说道。
“伯符先被送回的吴郡,而后才有的迁治,既然你不是临时起意,那在迁治之事定下来前,你必然还有其余打算,说说吧。”
李相犹豫了半晌,才弱弱地开口道。
“也,也没什么,就是想在少主的帮助下做出躲在海船偷偷出海的假象。”
“而蒋钦将军、甘宁将军都不在扬州,对出海之事最为了解的就是伯符兄长,伯父自然就不得不重用伯符兄长寻人。”
李基听罢,脸色忍不住一僵。
有阿斗的掩护,李相能做到的事情还当真不少。
可想而知,一旦李相当真那样做了,想必整个扬州怕是都要热闹起来,千帆竞渡出海都是轻的。
甚至生怕出事的刘备,也只能联系李基从荆州提前回来。
旋即,李基还有着几分慈父的语气未变,朝着门口外一指,道。
“相儿,去将门外放着的事物帮为父取来。”
李相闻言,连忙起身跑到了门外,发现了一条被红布包裹着的条形物。
李相小心地拿了起来,回到屋内将这条形物递给李基之余,不忘问道。
“这莫非是谁人给父亲的礼物吗?”
李基摇了摇头,一边解着红布,一边问道。“相儿接下来的几天里,可与谁人有约否?”
“有,少主明日约好了来寻我玩,还有孙仁也……”
不等李相说完,李基就打断道。
“都推了吧。”
“为何?”
李相脱口而出地问了一句的同时,看清了李基手中解开红布后露出来的,赫然是精美似艺术品一般的藤条。
这让李相的瞳孔一缩,顿生不妙预感。
而李基则是试了试手感后,说道。
“相儿可知此物从何处来?”
“不……不知。”
隐隐有所预感的李相,忍不住后退了一步。
李基一边满意地对手中藤条点头之余,一边开口道。
“是为父托了匠人用经过桐油浸泡了三年之久的藤条打造而成的训子鞭,且在送来府邸之前,还先一步送去了张仲景那边进行消毒且涂抹了一层伤人不会留疤的粉末。”
传闻中的藤甲兵,李基自然眼馋“藤甲”这种特殊防具,轻便不提,防御性能也是极高。
即便有着怕火的缺点,但完全可以当成雨季专用的防具进行使用。
所以,李基早早就让人研究藤甲,只可惜成果尚不满意,反倒是用来打造一条藤条简单尝试了一下很顺手。
李相眼看着父爱有山体滑坡之兆,当即转身冲着门外跑去,大呼。
“母亲……”
然而,李相那小短腿即将要迈出门槛之时,一只大手扼住了李相的后颈,直接就将李相给提了回去,且反手将大门关上。
在李基看来,理性的说教与感性的藤条相辅相成才是完整的教育。
很快,藤条与皮肉的接触声,配合着李相的哭喊声,为这座府邸带来了别样的活力生机。
……
在刘备的府邸前院,烧烤架生起了火,各式食材与调料也都准备妥当,美酒亦是温热。
只是,刘关张三人并没有急着开始小宴,而是在耐心地等待着李基的到来。
而迟到了足足一盏茶的李基姗姗来迟,满脸歉意,解释道。
“教训逆子,多费了些时间,还出了一身的汗,换了身衣衫,劳烦诸位久候了。”
“无碍无碍。”
张飞连忙邀请李基入座后,嗅着那扑鼻的酒香,馋得口水直流地向刘备问道。
“大哥,俺能开吃了不?”
刘备没有理会张飞,而是关心地问道。
“子坤,相儿那也不算犯错,且这般年纪能这般聪慧且重情重义已是不易,可勿要打坏了相儿。”
“无碍无碍,就是小惩大诫了一番,相儿亦是知错,接下来几日里准备面壁思过。”李基笑着应道。
眼看李基不愿说,刘备也是无奈,打定主意明日去探望一番李相之余,也就开始这一次兄弟们难得齐聚的小宴。
而随着酒过三巡,时隔近年时间再聚的四人,相互间更仿佛是有着说不完的妙事。
在这一刻,刘备不像是外人眼中仁德威严的荆扬霸主,李基也不是世人看来算无遗策的智者。
关羽、张飞亦是毫无威风可谈,更像是难得与兄长们相聚的两个弟弟罢了。
第590章 谁人镇荆州
相互扶持,起于微末。
此八个字说来容易,可却是让四人之间的情谊酿成青史中有数的美酒。
刘备与李基之间的主臣相知,自是不用多言。
便是关羽、张飞对于李基也是崇敬有加,视之若长兄一般。
因而,随着月明星稀,所备的十坛美酒尽没。
在这小宴中奉行着这个兄长一杯俺一碗,那个兄长一杯俺又一碗的张飞,率先醉得倒地呼呼大睡。
且张飞的睡相几乎就跟一头黑熊倒地似的,怀里还捧着个空酒坛,看得李基暗自发笑。
不过,这也怪不得张飞如此。
李基曾严令诸将领兵期间不得酗酒,多年来被再三警告提醒的张飞也不敢犯禁,这就导致张飞在荆南的大半年里打仗打得颇为痛快,惟独馋酒馋得不行。
以至于在这小宴中,酒量最好的张飞率先醉倒。
而三月夜风还颇有些凉,刘备起身将外袍脱了盖在张飞的身上免得着凉后。
刘备再邀着脸上红光越发明显的关羽以及微醺的李基再饮了一杯后,语气却是微微一正,道。
“子坤,依你之见,何日可北伐中原?重整乾坤,复兴汉室。”
自董贼乱政后,整个天下呈现着群雄割据的乱象,刘备尽数都通过锦衣司看在眼中。
若是生活在陶谦的治下,恰逢州牧并无对外扩张的野心,也对穷奢极欲没有什么追求,那这般百姓无疑都算是幸运的。
然而,绝大部分的百姓随着群雄割据,朝廷律令不再被遵守的情况下,大量的百姓不可避免地被各地诸侯以着一己之私不断压榨。
世界往往是个草台班子,也绝非人人都有细水长流的远见,不乏一些小诸侯选择竭泽而渔。
朝廷威严尚在的时候,都收五成的赋;
身为诸侯割据一方,还继续只收五成,那不是白割据了吗?
如今中原的乱象,不仅仅是大诸侯之间相互攻伐,还有着不少小诸侯在竭泽而渔,鱼肉百姓。
乱世,人命贱如草。
刘备也是时时看着锦衣司所汇报的乱象,夜不能寐,叹息不已。
而李基也是清楚刘备所想,答道。
“主公勿忧,有我等的威胁在南,一众志在天下的诸侯也会不断加快脚步进行吞并,渐渐形成乱中有序的局面。”
再差的规矩,也比没有规矩好。
如今这个时代的进程比李基记忆中的汉末乱世进程,已明显加快了不少。
异军突起的刘备就像是一条鲶鱼,将这一池混乱浑浊的水搅得激烈无比。
许多志在天下的中原诸侯也都渐渐意识到再不壮大,必然为刘备所吞。
如此一来,大诸侯间的吞并速度加快,将会进一步挤压许多小诸侯的生存空间,再度短暂地形成一些规矩。
“至于北伐中原的日子,还需等待一二时机……”
李基转着手中的酒盏,道。“不过,这个时机料想已经不远了。”
刘备微微颔首,对于李基的判断向来信服有加。
眯着眼地不断小酌的关羽,倒是少有地主动开口道。
“子坤,关某倒是有一惑,此前荆州之战时传信于某,让某领军进取汝阴,为何不是让某走淮水自侧面攻南阳?”
“若是将南阳郡也掌握在手中,比之一个小小的汝阴城,岂不是更好?”
南阳、汝南两郡,可谓是中原的精华所在。
其中,荆州的精华在荆北,而荆北的精华则是在南阳。
因此,汝阴城的位置再如何关键,也远远不足与跟整个南阳郡相提并论。
当时,或许李基在击败袁术后,已无余力进取南阳郡。
可只要提前调动关羽率军走淮水自东侧攻南阳,说不准就能一举将整个南阳夺回,不至于如今刘备治下的荆扬二州,唯独缺了南阳郡这一块。
“于战局而言,确有拿下南阳郡的机会;可于大势而言,南阳不宜取之。”
李基摇了摇头,解释道。
“南阳郡可谓之襄阳,乃至于整个荆州抵御北面的屏障,且人口极多,潜力不可限量。”
“然而,南阳郡北临司隶,西接豫州。一旦取了南阳郡,盘踞于司隶的吕布必然如芒在背,不会视而不见。”
“届时我军势尽,吕布则是来势汹汹,再由袁公路在侧虎视眈眈,战火怕是连绵难尽,我军也将在南阳郡深陷泥潭。”
“非但荆州难以迅速安稳下来,恐怕如今都还被迫在南阳郡持续与吕布、袁术交战,还言什么积蓄力量北伐中原?”
随着李基的话音落下,关羽思索了顷刻后,拱手道。
“受教了。”
李基见状,与关羽举盏对饮,相视而笑。
隔了南阳,吕布就干扰不了荆州。
可李基一旦取了南阳,吕布还敢有东出虎牢,说不准随时都有被李基拦腰断了退路,袭取司隶的风险。
吕布帐下的一众智谋之士不会看不清这一点,断然不会接受南阳郡被刘备所得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一旦取了将受到司隶与豫州两面夹击的南阳郡,那么整个刘备集团的战略中心也将不得不往南阳郡倾斜。
这对于真正的根基是在扬州的刘备而言,调兵遣将与运输钱粮都是相当的不利。
旋即,李基道出着心中的考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