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475节

  与之相对的,公孙瓒太过于自傲了,自恃兵力优势且身处对骑兵有利的平原,一直都没有将弱势兵力的袁绍放在眼里。

  不过界桥一战,倒是让麹义、赵云的名声大震。

  麹义率领八百先登死士抵挡白马义从,赵云则是在乱军中来回冲杀救出了公孙瓒。

  “唉,伯圭未有生命之危,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希望此战过后能让伯圭戒骄戒躁才是。”

  而对界桥之战分析了一遍后,刘备只得如此感叹一声,然后向着李基开口道。

  “幸好子坤早早料定界桥之战或有变故,提前让刘幽州在南部坚壁清野,迟滞了袁本初趁机攻入幽州的势头。”

  “否则当真让袁本初横据幽、并、冀三州,再兼之中原有袁公路、曹孟德为其助威,顷刻之间大汉半壁江山将易袁姓也。”

  说到最后,刘备越发感到震撼。

  袁绍这一胜,超乎了世人的预料,可并没有超乎李基的预料。

  更重要的是,在世人看来,袁绍自此能与刘备成隔中原而望的争霸之势。

  可,以着刘备的利益立场来看,袁绍这一胜对于刘备而言同样是百利而无一害。

  讨董期间,公孙瓒隐隐还尊刘备为上,可在公孙瓒渐渐成称霸黄河以北之势,刘虞、刘备越发不被公孙瓒所正视。

  一旦公孙瓒击败袁绍而横据冀、并、幽三州,那么刘备公孙瓒,孰为大?

  届时,刘备公孙瓒不仅要反目成仇,持续了多年的海贸也将就此中断,荆扬再难持续大量购入战马耕牛。

  相反,如今袁绍虽胜,但在李基的落子下,袁绍却难以攻入提前坚壁清野的幽州。

  既保全了幽州维系海贸,又无形中削弱了袁绍,让袁绍短期内难以占有幽州。

  不过对于刘备的赞誉,李基摇了摇头,起身走到了大厅之中所摆的巨型大汉沙盘中,一边在冀、并二州中缓缓插入代表袁绍的小旗,一边谦逊地答道。

  “顺势而为罢了,公孙伯圭过于自傲,兵势虽强,却并不足以奠定胜负,有此一败再正常不过了。”

  兵战,绝非是衡量双方纸面数据就能分出胜负。

  界桥之战是以弱胜强不假,但是跟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合肥之战、夷陵之战这四大翻盘战役相比,并无什么希奇之处。

  尤其是合肥之战,孙十万的十万大军被张辽八百精锐大破,不仅影响了当世大局,更是一举奠定了“江东杰瑞”千古美名。

  罪在当代,过在千秋。

  这个世界,往往就是个半场开香槟的草台班子。

  所以,纵使公孙瓒在李基的影响下兵力比原轨迹更强,但收获了一场大败,并不让李基有一丝一毫的意外。

  而等李基将冀、并两州的小旗换上后,左手捋着大袖,右手朝着黄河以北一指,道。

  “主公,黄河以北的局势明朗,韩馥胆怯如鼠主动投降,但黑山军、幽州以及并州鲜卑等各方牵制,袁绍短期间纵使兼连冀、并二州,一两年内也无力南下中原。”

  旋即,李基又指着兖州道。

  “不过界桥之战胜负一分,这兖州之争……还需再加入袁绍一方,成四方相争之势。”

  “且袁绍当下亦该知短期内以稳固后方为上,不宜涉足中原,所以袁绍极大概率会选择支持袁术夺取兖州。”

  “而青州曹操与冀州不过是一河之隔,曹操未必敢与二袁相争,也只能选择放弃兖州。”

  刘备闻言,眼界豁然开朗,道。“这么说,不久后,吕布将与二袁相争兖州?”

  “非也。”

  此刻,李基摆了摆手,道。

  “二袁必知与吕布相争,只会给了一个我军进攻豫州后方的机会,所以二袁或会选择以利使吕布放弃兖州。”

  说到这里,李基的手指略加思索后,往着南阳指去。

  “此处,南阳或会割让给吕布。”

第612章 何解困境

  割让南阳?!

  刘备上前走到沙盘边上,亲自将南阳郡易旗为吕布一方的地盘。

  霎时间,整个中原局势似乎就此明朗了起来,且无形中组成了一张以二袁为中心限制刘备的大网。

  南阳一旦为吕布所得,将会限制刘备从荆襄方向北上中原,甚至刘备要是出现虚弱,吕布随时都可能南下攻取荆北。

  而眼下兖州所蟠踞的,不过是些影响力与实力有限的小诸侯。

  二袁合力一动,在无人与之相争兖州的情况下,那些小诸侯就连当墙头草的资格都没有,袁氏旗帜所过,怕是只能望风而降。

  如此一来,袁术根本就费不了多少功夫,豫州也露不出多少破绽。

  最后仅剩的北伐中原路线,似乎只有徐州一途。

  可即便刘备与陶谦的关系再好,但可是“借道”比“借钱”还要凶险百千倍的事情。

  陶谦需谨慎刘备是否有假途灭虢的心思,刘备也要时刻防备陶谦是否有背叛,继而直接断了刘备粮道的可能。

  “一旦兖州为袁公路所夺,二袁连成一片占据四州之地,怕是个大麻烦。”

  刘备凝声地道了一句,眉头紧皱。

  李基目光微垂,明白这无形中也算是一种蝴蝶效应。

  刘备的崛起,让原本横据豫、徐、荆、扬四州之地的袁术,反倒是被压制得只能龟缩在豫州一地,甚至随时可能成为刘备北伐中原首要覆灭的对象。

  二袁之间的矛盾再深,袁术面对着致命威胁,袁绍又处于一个英明神武的阶段,二袁之间会摒弃前嫌暂时联合起来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且荆州方向一旦被占了南阳的吕布所牵制,仅凭扬州想要阻止袁术在袁绍支持下拿下兖州……”

  刘备嘀咕了一句,然后下意识地问道。

  “子坤可有什么法子?二袁能以利诱吕布,不知我等能不能反诱之?”

  李基摇了摇头,道。“一时之利能换来与吕布的片刻安稳,但终究是养虎为患。”

  “那派公祐前往洛阳与吕布言明利害,使之明白二袁相汇的隐患,如何?”刘备再问。

  “今袁绍陈兵于黎阳,便可威胁东郡,再兼之自并州南下洛阳,并不算困难,没有极好的时机,吕布必然不敢轻易与袁绍开战。”李基解释道。

  或许袁绍、刘备,在吕布心中都是心腹大敌。

  然而,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后,既能从冀州威胁到兖州,又可从并州直接南攻司隶。

  与之相对的,刘备眼下与吕布并无相邻之处,可谓是鞭长莫及。

  在袁绍与刘备之间选择,吕布无疑宁可与刘备大战争夺利益,也不会轻易与袁绍撕破脸皮。

  “这么说北伐中原的时机,岂不是遥遥无期?”

  此刻在李基的讲解下,刘备也已经看懂了中原的形势。

  刘备势大,中原各诸侯自然会隐隐联合起来共抗刘备。

  不过局势自然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待袁术攻占兖州,不管是与袁绍始终和顺地结盟,还是双方反目成仇,都会慢慢出现对刘备有利的时机。

  二袁始终保持结盟,其势之大也将会真正压过刘备,从而促使着其余诸侯联手应对,于刘备而言便是多有臂助。

  若是二袁反目成仇,那么各方诸侯更不会放过肢解二袁的机会。

  只是要让刘备选择眼睁睁地看着乱世持续,自己则是独善其身地静待天时,心中不免生出不甘。

  身为汉室宗亲,自该拔三尺剑早日平定乱世,复兴大汉才是。

  而李基的神色,此刻也多出了流露出几分迟疑。

  局势变化至此,也正应了一句“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眼下二袁呈现联合之势,尽显四世三公袁氏底蕴与影响力,不免得会一时反压了刘备的势头。

  蓄势待时,无疑会是一个好方针。

  眼下刘备兼有荆扬二州,一时强行北伐中原有些勉强,但守土却是绰绰有余。

  只待中原群雄纷争自起,顺势而为,自会有上好的北伐时机。

  不过,李基知刘备不会甘心,甚至就连李基也同样不甘心。

  战乱每多持续一年,大汉内耗所产生的损失就会节节攀升,于战乱遭到波及的百姓也只会更多。

  而这顷刻之间,李基心中倒有了一个妙策,但……

  刘备与李基相识相知多年,见李基的神色变化,当即就明白了什么,追问道。

  “子坤可是有妙策教我解此困境,但不便直言?”

  “基,确有些许拙见。”李基答道。

  刘备佯作恼怒地说道。“子坤又非不知备的为人,但说无妨便是了,无论所言是何,断然不会怪罪子坤分毫。”

  李基在心中暗叹了一声。

  正是因为清楚刘备的为人,李基对于是否要开口说出此策才会倍感为难。

  不过此刻左右并无外人,刘李之间也无有什么不可言之事,李基便开口道。

  “二袁联合,主公若想要北伐中原,当换一条路线为上。”

  刘备闻言,目光在沙盘上一扫,看向与荆扬二州相邻的州郡,不解地问道。“子坤之意,莫非是进蜀?”

  眼下,川蜀之中刘璋兄弟还在内斗,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片无主之地。

  刘备若是此刻领兵进蜀,大义上倒也无甚问题。

  不过,川蜀一地对于想要一统天下的雄主而言,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天府之国积攒钱粮。

  可如今荆扬二州并不缺钱粮,费心费力地进攻川蜀,远不如将这些精力放在直接北上中原。

  所以,李基摇了摇头,沉声道。

  “主公,眼下二袁取兖州,吕布占南阳,实则却也是主公趁机拿下徐州的大好时机。”

  “须知徐州与豫、兖、青三州接壤,得了徐州,便彻底打通了占据中原的通道。”

  “主公无论是北进青州,或是西取兖州,甚至是夹击豫州,都需要将徐州握在手中。”

  “得徐州者,便可得中原。”

  “而眼下袁术想取兖州,大可由他去。主公只需留一部在寿春威胁汝南郡牵制袁术兵力,然后领兵直取徐州,将无人能阻挡主公。”

第613章 这一步,备断然不退

  在李基看来,这无疑是眼下顺势而为的最好选择。

  二袁联合又有何妨?

  二袁迫于外部压力一时联合,但其势大后,内部必然生乱,再兼之李基曾落子幽州阻碍袁绍做大,根本就不足为患。

  相反,此刻正宜顺势而为,趁二袁取兖州无暇顾及徐州之际,设法夺了徐州,那么对刘备集团的意义之大是难以想象的。

  徐州的重要性几乎决定了谁坐拥徐州,谁就有问鼎中原的资格。

  就连后世总座也是从徐州踏上北伐征途,中华秋海棠叶遂归于一统。

  甚至宁可压上八十万大军葬送所有优势,也不愿放弃徐州,便可知徐州的重要程度。

首节 上一节 475/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