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486节

  紧接着,曹操更是在东海郡大肆屠城,惹得天怒人怨,让刘备一怒之下领兵十万入徐州。

  这对于袁术而言,却无疑是大好事。

  虽说寿春城一线还布置了重兵,但是那些兵力固守有余,想要主动进攻汝南郡却是不甚足够。

  这样一来,原本被刘备钳制在汝南郡中如芒刺背的袁术,转而获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接下来袁术无论是西进徐州,还是北取兖州,都无须担心后方被扬州威胁。

  这在袁术看来,曹操完全就是坏了他的名声,却为自己大大缓解了困境。

  ‘假兄弟是袁本初,真情义还得看曹孟德啊!’

  袁术唏嘘地感慨着。

  而随着刘备领兵入徐州,袁术对于接下来是西进徐州还是北取兖州,却是多少有些拿捏不定,一众下属也是各说各的理。

  以阎象为主的幕僚,支持北取兖州,与袁绍打通联系为优;

  以杨弘为主的幕僚,则是支持西进徐州,与曹操共取徐州抵挡刘备。

  双方各执一词,听得袁术也是犹豫不定之时,曹昂作为使者前来拜会袁术。

  袁术与曹操平辈相交,如今又视曹操为兄弟,当即便派人盛情款待了曹昂之余,相当隆重地接见了曹昂。

  而曹昂在进了州牧府见到袁术的第一时间,却是“嘭”地跪倒在地,道。

  “请叔父速速出兵助我父一臂之力。”

  袁术见状,连忙起身亲自将曹昂搀扶了起来,关切地问道。“贤侄这是做何?快快起身。”

  曹昂一脸悲切地痛呼道。

  “祖父遭奸人所害,父亲不惜倾尽青州之兵欲为祖父报仇,那陶谦老贼若有几分廉耻之心,合该引颈就戮才是。”

  “然,陶谦老贼屡屡以徐州百姓挡我父兵势,欲让我父投鼠忌器,不得寸进,致我父只得忍痛含泪大开杀戒。”

  “可那刘皇叔,却借机入徐州欲攻我父。我父深知兵力难与刘皇叔相提并论,可又不甘心见陶谦老贼侥幸苟活……”

  “因而纵观大汉,也唯有叔父可助我父一臂之力,否则那陶谦老贼有刘皇叔相助,不日我父怕是只能退兵返回青州了。”

  这一连串的话语下来,听得袁术的眉头紧皱。

  曹操准备退兵?

  这可不行!

  袁术可还指望着曹操为自己牵制住刘备,消耗刘备的兵力,一旦曹操选择退兵,那岂不是前功尽弃,豫州所面临的困境再度回到原点。

  一旁的阎象见状,忍不住起身怒斥道。

  “大胆小儿,竟敢以这般言论胁迫我主出兵不成?那曹操在徐州大肆屠杀劫掠,惹得天怒人怨,今还妄想借我主兵力解围,简直可笑。”

  曹昂也不回答阎象,而是朝着袁术大打感情牌,道。

  “叔父可还记得当年在洛阳与我父的约定?”

  袁术闻言,想了起来当时自己与曹操都被陈宫排挤在外,在宫门外的交谈。

  “叔父可还记得我父毫不犹豫答应的借兵盟约?”曹昂再问。

  这一句,无疑是大大戳中了袁术的痛点。

  袁术道德水准不算高,但却是颇讲义气。

  虽说袁术对于接下来豫州该西进还是北取未下定论,但还是当场开口承诺道。

  “我与孟德乃是兄弟情谊,今孟德深陷困境,吾自当帮一帮,这样……”

  袁术沉吟了一下,开口道。

  “吾于沛国屯有精兵五万,便遣一名上将即刻领兵四万入徐州为孟德援助,如何?”

  袁术的此言一出,阎象有心阻止,但也深知袁术的性格最讲义气不过了。

  正因为曹操此前答应借兵三万,即便没有践行,但袁术出于义气,还是选择遣兵四万以作援助。

  然而,受命而来的曹昂目标可不是这四万精兵。

  曹操深知欲与刘备抗衡,非得袁术也跟着下场不可。

  否则刘备即便是一味死守,凭借着扬州底蕴,也足以活生生耗得曹操退兵。

  当即,曹昂眼见袁术已出现松口的趋势,再度开口道。

  “还请叔父遣大军相助,若能击退刘皇叔,我父仅要陶谦老贼首级,彭城国、下邳国、广陵郡可尽归叔父所有。”

  此言一出,袁术瞬间就为之心动了。

  这借曹操之力抵挡刘备攻打徐州,最终的便宜都归自己,这种好事可不常见。

  就在袁术准备一口答应下来之时,阎象连忙出列打断袁术的前摇,高声道。

  “主公不如请昂公子先下去歇息,如此才能尽快议出一个合适的法子来援助曹将军。”

  袁术闻言,当即便派人将曹昂请下去歇息,然后与齐聚的一众幕僚们商议了起来。

  只是这一众幕僚们也是各执所见,分成两派继续毫不退让地激烈争辩了起来。

  其中,北取兖州,这是此前就与袁绍联合定下来的战略,老调重弹。

  而西进徐州,在杨弘等人分析下,好处也可谓是昭然若现。

  陶谦连战连败之下,已是半死不活;曹操则是兵锋正盛。

  袁术一旦选择出兵夹击徐州,非但能够借曹操之力夹击刘备,说不准还能曹操共分徐州,彻底阻断刘备北伐中原的道路。

  刘备的势头一折,那么后续的兖州也不过是袁氏的囊中之物罢了。

第630章 袁术出兵

  “主公,若是主公不进徐州,曹孟德如何能是刘备与陶谦的对手?若是曹孟德一败,而主公取兖州未能及时回转豫州,怕是会后方有失啊。”

  杨弘悲切大呼道。

  “再者,主公此前承诺曹孟德会援助其攻徐州,又有昂公子亲自前来求援,若是置之不顾,怕是会被世人耻笑失信。”

  阎象见状,连忙也是出席反驳道。“主公万万不可啊!如此大事,岂能因一口头承诺而为之?”

  “攻徐州,有弊而无利,胜之所得不多,那三郡之地即便为主公所得,亦不过是鸡肋耳,反而会让主公后续时时都将蒙受刘备兵锋威胁。”

  “而一旦落败,那更是诸事俱空,当趁机速取兖州为上啊!”

  杨弘闻言,怒声一喝,道。

  “汝莫非是想陷主公为不仁不义的失信之人乎?再者,主公这一年来厉兵秣马,重振旗鼓,兵锋之锐更甚过往。”

  “如今,尚未与刘备交战,汝便畏缩虑败,欲坏军心乎?”

  论口舌之争,阎象哪里会是杨弘的对手?

  眼见杨弘直接上升到人身攻击,更是将阎象气得满脸通红,也跟着反唇相讥道。

  “怕是你杨弘出使了一次曹孟德,不知收受了多少好处,这才极力劝说主公为曹孟德解围吧?”

  杨弘冷笑道。“吾一心为公,又岂是你三言两语所能污蔑的?反倒是你阎象,莫不是怕了刘备,闻之丧胆,故一力劝说主公远离徐州。”

  “你……你放屁!!我这是为主公的大业考虑,为袁氏大业考虑。”

  阎象整个人都快红了,见说不过杨弘,转而朝着袁术一拜,道。

  “今主公虽有诸多世家支持,可一旦再如在荆州般遇折,短时间内便再难有大量钱粮迅速恢复元气,自当稳妥行事!”

  “取兖州,观望徐州,主公便可于中原战场中稳立不败之地。”

  只是袁术听着阎象提起荆州往事,就跟被戳中了敏感点似的,脸上闪过几分不悦之色。

  尽管阎象所说的都是事实。

  袁氏虽底蕴深厚,又得大量世家的鼎力支持。

  但不管是袁绍还是袁术,实则在连年募兵征战中,钱粮物资的消耗都是相当的巨大,积攒的底蕴也即将消耗一空。

  因此,虽说袁术凭借着深厚底蕴,已经从上一次的荆州之战中彻底缓过气来,可再一次惨败,袁术再想缓过来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只是从袁术记事以来,何曾有过那般丢脸的时刻?

  尤其是“荆襄车神”的名号,袁术更是引以为奇耻大辱。

  事实又最是伤人的快刀。

  眼见袁术脸色的微妙变化,杨弘心中一喜,连忙拱火道。

  “主公,阎象此人妖言惑众,屡屡有丧气之言,有意坏我军军心,还请主公治其罪。”

  阎象闻言,神色一惊,双目难以置信地看着杨弘。

  即便双方政见不合,意见不一,可都应一心为主公分忧才是。

  适才杨弘直接人身攻击也都罢了……

  结果在建言上辩不过我,就想直接让主公从人身上解决我?

  而袁术看向阎象的眼神也是越发的不喜,屡屡被阎象暗喻入徐州战场胜不了,这无疑也是大大地坏了袁术的心情。

  当即,袁术的大手一挥,道。

  “叉出去。”

  两个虎背熊腰的亲卫拿着钢叉上前,就准备强行将阎象架下去。

  阎象连忙挣扎着大呼道。

  “不,主公,若不听我言,怕是有万劫不复之危……”

  袁术脸色更黑了几分,挥着手,不等阎象说完就直接被亲卫给叉了出去。

  随着阎象被架走,即便尚有一些幕僚是支持北取兖州,又如何能在话语权上跟杨弘相提并论?

  当即,杨弘趁机在袁术面前大谈特谈西进徐州的利弊之处。

  而在杨弘的口中,西进徐州自然是有利无弊!

  赢了,那就是与曹操平分徐州,还能重创刘备,让刘备短期内无力北伐中原。

  如此一来,袁术再发兵北取兖州也再无牵制。

  而即便西进徐州一时战局不利,也是通过驰援曹操,让曹操可以牢牢牵制住刘备,对袁术的影响有限。

  “主公,兖州一直都会在那里。有袁本初于北威胁,无人敢与主公相争兖州,何时取皆可!”

  “然,徐州战局的机会转瞬即逝,遣大军驰援曹操来牢牢牵制大敌刘备的时机却是难得之极。”

  “再者,只要折了刘备的锐气,教刘备短期内再也无力北伐中原,兖州终究只是主公的囊中之物,又何必急于一时?”

  最终,袁术彻底被杨弘所列出的分析说动,重新将曹昂给请了过来。

  不过,袁术虽已决定出兵徐州,但脸上依然装着为难地问道。

  “贤侄,孟德所说的会将彭城国、下邳国、广陵郡交给我,可有提前给你什么凭证之类?”

  曹昂心中一喜,朗声道。

首节 上一节 486/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