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487节

  “父亲在得知刘备出兵后,便匆匆遣我前来向叔父求救,来得匆忙确未带上凭证,但侄儿愿留在汝南郡为质,不知可否?”

  曹昂作为曹操的嫡长子,身份自然是足够的。

  这让袁术心中大定,但表面上还是笑呵呵地说道。

  “吾与孟德相交莫逆,贤侄何须言那般见外的话语,询问凭证也不过是确认一番孟德的意思罢了。”

  顿了顿,袁术接着说道。

  “不过吾与贤侄难得相见,不如就暂且留在汝南郡一阵,也好让吾闲暇后带贤侄观赏一番淮北风光,如何?”

  “侄儿正有此意。”

  曹昂连忙应承了下来。

  “好好好!”

  当即,袁术的目光一转,落在了纪灵身上,开口道。

  “纪灵!”

  “在!”纪灵出列应道。

  “着纪灵领精兵十万进发徐州夹击刘备,取彭城国、下邳国、广陵郡。”袁术沉声应道。

  “纪灵遵命!”

  随即,袁术目光扫视了一圈,又进行了一番点将。

  杨弘为军师,以张勋、陈兰、雷薄、乐就等为部将。

  这一次,袁术几乎是将手中八成的兵力都交付到了纪灵的手中,仅留了一些防守的力量。

  原本袁术还想亲征徐州的,但想到李基也在徐州,才以纪灵为帅前往徐州,且暗自又小心叮嘱了一番纪灵。

第631章 左右为难的徐州局势

  等进入下邳国的刘备大军徐徐行军抵达下邳国夏丘县附近。

  随着距离的变化,锦衣司所传递而来的情报的时效与效率无疑都提高了许多。

  在一处专门为参谋团所设立的大帐内,悬挂着大量周边的各式地图,又有大量相关的情报送入其中,供参谋团进行分析。

  刘备也在其中,且在打开汝南郡所送回的最新情报后,皱眉道了一句。

  “子坤,袁术看来也要出兵了。”

  旋即,刘备将手中的情报递给了李基。

  李基扫了一眼后,再交由此刻在军中担任参谋的周瑜、诸葛亮、庞统等人过目。

  情报组织这种存在,无疑是越早扎根布局,就越容易探查到大量有效消息。

  虽说碍于规模、能力、出身等原因,锦衣司做不到在豫州军中安插什么地位极高的内应,但与糜氏商会相互协助下,触手很容易就深入到方方面面的行业。

  而调动大军,不可避免会在大量相关行业留下大量的痕迹。

  譬如,最为简单也是基础的……草鞋。

  士卒行军全靠两条腿,鞋子看似不起眼,实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且在长距离行军中还是必备的消耗品。

  若无草鞋,士卒们走不了多少路,脚板就得先报废。

  所以,扎根在豫州的锦衣司所汇报的情报中,大体统计且预估袁术紧急抽调的草鞋总数。

  草鞋仅是一方面的映射,但凡涉及着大军后勤的重要物资,都是锦衣司探查与统计的范畴。

  当各种紧急调动的物资数据摆在面前,想要预估袁术所准备调动的兵力规模并非难事。

  李基起身走到一侧所挂着的豫州地图,结合着此前所知的豫州兵力布置情报,估算了一番后,道。

  “袁术所调动的兵力怕是在九万到十一万间。”

  这么多?

  顿时,表情为之微变的不在少数。

  “这么一来的话,有些难办了啊,老师。”

  庞统那丑脸微微一挤,似是吃到了什么难以下咽的东西似的,率先发言道。

  “若是袁术仅仅派了一支四五万的偏军响应也就罢了,可面对这等规模的豫州大军,陶恭祖在彭城所布置的两万兵力肯定挡不住。”

  “且据情报的反馈,曹军如今也是屯于下邳国以北的东海郡各处有利地形。”

  “一旦北线与西线两面朝徐州夹击而来,我军除非分兵,否则彭城与下邳怕是只能保住一个。”

  徐庶接过话,道。“不能分兵,我军兵少而敌军兵多,兼之陶恭祖的态度尚且不明确,一旦分兵就有被分而破之的风险。”

  诸葛亮提出着顾虑,提醒道。“然,彭城或下邳再被破其一,仅剩孤城难守,且我军也会在徐州战场彻底陷入被动之中。”

  这一番分析下来,不仅是刘备觉得将当下局势分析得异常明朗,就连李基都是暗自点头。

  不得不说,诸葛亮等人虽说还是青春版,但是在提前浇灌足够养料以及给与了相应舞台的情况下,他们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

  始终令人感到残酷的事实,那便是决定上限的终归是天赋。

  张飞再怎么饱读兵书,也不可能在用计设谋上跟诸葛亮相提并论。

  起码,此刻也坐在大帐内一侧旁听的张飞,听着那眼睛是在眨巴眨巴的,尽显迷茫,明显是没能跟上参谋团的思路。

  事实上,没听懂的不仅仅是张飞,帐内还有其余旁听的将领也没能明白。

  黄忠拱手请教道。“小先生,为何彭城、下邳一失,在徐州战场便会陷入被动?”

  “不敢当。”

  诸葛亮谦逊地回了一句,然后指着平铺在大帐中的徐州地图,解释道。

  “黄将军请看,下邳、彭城分处泗水上下游,相距不过百余里,又皆是坚城,乃是徐州境内天然可成犄角之势的屏障。”

  “而下邳城、彭城又皆处于徐州腹地,后方虽有大片疆土,可再难有依托地形坚守之地,更无合适的坚城抵御。”

  “因而,彭城、下邳一失,余下的半壁徐州虽广,却可被敌军轻易长驱直入;而彭城、下邳失一城,孤掌难鸣,守久亦是必失。”

  如此结合着地图一分析,当即明了的将领不在少数,也明白了为何曹操在得知刘备入徐州后会选择暂屯东海郡,没有继续南下进攻下邳。

  恍然大悟的魏延开口道。

  “这么说,曹操一开始所抱的打算就是等袁术西进后,同时对下邳城与彭城发起进攻?”

  “十有八九。”

  徐庶如此答着。

  霎时间,帐中不少人脸上都开始皱眉苦思了起来。

  在某种意义上,这无疑算是一种战略上的阳谋。

  超过十万的大军团作战,类似袁术此前在荆州战场的一波流莽夫行为是少之又少的。

  当然,袁术当时如此自信,无形中也是李基刻意露出的破绽,让袁术认为李基立足未稳且兵力不足,不知不觉吸引了过去的。

  而在双方都没有直接决战的意愿前提下,类似界桥之战那般,袁军与公孙军对峙了超过一年的时间是再正常不过的。

  两军相距一定距离,占据对各自有利的地形对峙,寻找对方的弱点。

  有了确切把握再决战,这才是常态。

  刘备与曹操都不可能会冲动地直接莽过去一把梭哈,抱着自己尽管努力,胜负交给天意的想法。

  别说曹操输不起,就算是刘备折了十万大军,那也同样是伤筋动骨的。

  因而,战略纵深无疑是在这种对峙中相当重要的条件。

  彭城、下邳,便是可作为依托,维持战略纵深的重要坚城。

  眼下,曹操的打算渐渐明朗。

  就是在得知刘备入徐州后,将袁术也拉入场,再凭借着两家的兵力优势各自进攻彭城与下邳城。

  屡战屡败的徐州军士气低迷,战力所剩无几,再兼之陶谦似是对刘备有所忌惮。

  这让刘备在徐州之内,一时反倒显得是左右为难,内忧外患。

  就在众人皱眉之际,后知后觉的张飞开嗓,大喝道。

  “俺要是早知道那曹贼如此奸诈,以前就该捅他几个窟窿就好了。”

第632章 欲攘外,先安内

  张飞的这一句莽夫发言,引得帐内的不少人哑然失笑,也让一些人暗自不屑鄙夷。

  司马懿,无疑便是最为鄙夷张飞这等莽夫行为的。

  不过司马懿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的神色变动,甚至在其余人分析之时都没有插嘴,直至此时方才开口道。

  “老师,懿有一浅薄想法,请老师指正。”

  “但说无妨。”

  李基示意司马懿开口。

  司马懿朝着众人分别拱手行礼,一副低调谦逊的模样。

  这让庞统明显撇了撇嘴,嘀咕着。

  “装什么装?”

  即便司马懿心机深沉,但终究还是有些稚嫩。

  在一众学子日夜相处交流的过程中,如诸葛亮、庞统、徐庶这等聪慧之人,不难察觉到司马懿真正的心性如何。

  司马懿并没有理会庞统的讥讽,而是将之视作了一个扬名的好机会,道。

  “老师,以懿观之,徐州战局已现内忧外患之势,外有曹操、袁术两面夹击,内又有陶谦以及徐州世家各怀鬼胎。”

  “欲攘外,先安内。”

  “徐州军屡战屡败,士气低迷,但亦尚有数万可用之兵。”

  “因而刘皇叔若能取陶谦而代之,梳理徐州兵力,合徐扬二州之力,曹袁兵锋再盛,亦能御之。”

  “如今大军处于夏丘县,距离下邳城尚有二百余里,行军需七日左右,可再拖延一下行军速度,待曹军重新开始进逼下邳国再适时抵达。”

  司马懿说到这里之时,微微一顿,还有些稚嫩的眼神显露出几分凶厉地说道。

  “届时,徐州局势急转而下,刘皇叔抵达下邳城以‘援助’的大义之名借口入城,陶谦即便心生警惕也必不会拒绝。”

  “届时,刘皇叔只需摔杯为号,再提前在城中准备内应协助,顷刻间便能拿下下邳城,借陶谦之名统合徐州兵力,困局便解了大半了。”

  此计并不复杂,但却是直指要害。

  陶谦,没有其他的选择。

  曹操是以着“报仇”之名举兵的,陶谦一旦落入在曹操的手中,不管如何曹操必然都会杀了陶谦。

  所以,徐州局势无论发展到什么地步,其余人或许都能降,但惟独陶谦断然没有投降曹操的可能。

  一旦曹操开始围困下邳城,仅凭陶谦退守下邳城的残兵败将是守不了下邳城多少时日的。

首节 上一节 487/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