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493节

  “好好好!”

  原本还准备利用刘备的性子拖延一段时间的曹操见状,沉着脸地开口道。

  “既然如此,那便沙场见高低吧。”

  旋即,刘备与曹操两方都分别退回到中军之内。

  而在回到中军后,刘备也不逞强,转而将令旗交给了李基,道。

  “子坤,大军的指挥便交给你了。”

  “必不负主公之托。”

  李基应声接过令旗,然后与刘备一并上了提前准备好的战车。

  此番的刘曹两方所处的地域,整体是平整的平原地带。

  刘备一方的兵力约为十万,曹操一方的兵力则是为五万本部,以及被布置在东侧拱卫侧翼的一万袁绍军精锐。

  不过由于西侧临近沂水,对于弱势方的有着一定的优势,可以让大军的一处侧翼天然处于地形的保护中。

  十万对六万。

  兵力上,无疑是李基占优。

  而李基在此前的战前谈话中,也借机细细观察了一番对面的军阵布置,心中暗自升起了几个判断。

  随着令旗挥动,刘备一方的三军齐齐开始推进。

  这一幕看在曹操眼中,让曹操的眉头一皱。

  “一开始就全军压上?是自信?还是不知兵?”

  曹操无疑更偏向于前者,且也清楚以刘备对李基的信任程度,此刻指挥着大军的应该是李子坤。

  在荆州一战中,李子坤以弱势兵力在正面战场上完胜袁术,已是名震天下。

  再也不被世人视为一介谋士,明白李基乃是真真切切的帅才。

  “子坤,既不能为友,为敌也是人生快意,那便一战吧。”

  曹操无声地道了句,然后直接指挥着大军收缩阵势,摆出了守势。

  而随着两军的距离不断拉近,抵达弓箭手的抛射箭雨范围。

  一幕幕箭雨不断在双方的军阵内升起,如同雨打芭蕉般落在对方的前军。

  “叮叮叮!”

  箭矢与盾牌的碰触,发出着一连串密密麻麻的声响。

  三波箭雨过后,双方负伤者寥寥无几。

  这让李基的眼睛忍不住微微一眯。

  曹操的临战指挥能力,显然不是袁术所能相提并论的。

  这常规的箭雨试探下,几无一丝破绽出现。

  这既说明着青州军的训练有素,又与曹操的临阵指挥能力息息相关。

  若是以棋子而论,士卒精良与否代表着棋子本身的战力,但一枚枚棋子之间的如何配合却完全是依靠着指挥者的能力。

  身处于人头涌涌的军阵内,士卒本身再如何优秀,实则也是不知道战场整体的走向,全凭着统帅的指挥做出一系列的应对。

  李基是这个感觉,曹操又何尝不是?

  即便曹操本身已经足够高估李基了,但依然难以想象李基到底是怎么做到在精通治政、谋略的情况下,还拥有如此高明的临阵指挥能力。

  ‘世间……怎会有这般的全才?’

  曹操暗自感叹了一句,内心却是忍不住沉了下去。

  李基越是厉害,那么曹操所面临的困境无疑就会越棘手。

  又是三波箭雨过后,曹操与李基不约而同地选择停止这种无意义的试探,保存弓兵的臂力。

  弓兵的训练难度极高,开弓对双臂之力的要求极高,仅次于大盾兵。

  一般而言,即便是优秀的弓兵连续射了十轮到十五轮左右,双臂就会陷入到脱力状态,需要一定时间的缓解才能恢复战力。

  所以,与其在这种意义不大的试探中继续浪费弓兵的臂力,李基与曹操都下意识地选择了停止。

  只是这不约而同的整齐举止,让李基在心中生出了一丝怪异感之余,指挥着前军开始前压,中军与后军则停在原地压阵。

  在激昂的鼓声中。

  前军一步步地继续往着曹军逼近。

  魏延、周泰分别为前军主将,率领着前军朝着曹军猛攻而去。

  只是曹军前军整体依然保持着防守的状态,以一面面大盾作为掩护,不断抵挡着前方的攻势。

  双方的碰撞持续了整整一刻钟,伤亡并不大。

  即便周泰身先士卒地攻破了一角,却也被夏侯惇给阻拦了下来,没有能够扩大扰乱的曹军前军。

  曹军的龟缩之态,没有出乎李基的预料。

  布置在前军的将士,往往也是最为精锐的部分,显然不是这么容易攻破的。

  这种情况,有几分类似当年袁术领兵进攻李基之时。

  即便一方占有兵力优势,想要正面突破前军也是极难,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从侧翼攻进去,扰乱对方的阵型。

  这让李基的目光一转,看向着由朱灵所率领的袁绍精锐。

第641章 偷营的可能

  战场的一侧临近沂水,这让李基想要进攻曹操的侧翼,只能从被朱灵所拱卫的一侧进攻。

  只是李基略微犹豫过后,打消了这个念头。

  朱灵所率领的袁军是曹操的援护不假,但也是袁氏制约监督曹操的一支力量。

  李基排除不了曹操是否本就抱着想借自己之手除掉朱灵,继而让曹操能够直接吞并被打散后的袁军残兵的可能。

  李基并不打算成全曹操,如此徒耗了己方兵力,反倒成全了曹操。

  因此,李基频频调整下令调整或增援前军,选择继续从正面给曹军施压。

  别的不说,可合格的军户制士卒的意志与韧性绝不逊色于顶级精锐。

  持续的鏖战,最终考验的除了统帅的能力外,更考验士卒们整体的意志与韧性。

  再者,平原战场本也没有太多的花狸狐哨可言。

  而一开始,曹军精力十足,依托巨盾以防守为主呈现着僵持之势不假。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曹军士卒的精力与状态不断下降,减员的速度也开始明显上升。

  渐渐的,两军对碰的那一条线就开始化作绞肉机,一个个士卒开始不断地倒下。

  这让曹操的眉头再度皱紧了些许,不得不指挥着中军开始往前军增援填补漏洞。

  更让曹操如鲠在喉的是,李基居然仅从正面逼近,完全没有仗着兵力优势进攻侧面的意思。

  一种被看破的感觉,在曹操的心中升起。

  曹操率领大军至此,自然没有跟李基死战的意思,而是为了试探扬州军的战力之余,也为了借扬州军之手消耗一下朱灵所率领的袁军。

  由于距离原因,再加上朱灵有意的磨蹭。

  这让曹操几乎都已经将陶谦逼退到下邳城时,朱灵所率领的援军方才赶到了徐州,这让曹操颇为不满,更是升起了一些别的心思。

  只是,李基的不配合让曹操既是恼火,又是无奈。

  尤其是看着一个个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士卒,就如此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这让曹操心痛无比。

  即便当前双方的战损比差距不大,但曹操明白自己是耗不赢刘备的。

  一时间,即便正面战场总体依然保持着势均力敌,但曹操已然感觉到了一股庞大的压力袭来,让自己陷入到了一种两难的处境。

  僵持,所消耗的是曹操为数不多的家底;

  后退,又会让刘备抵达沂水上游清理尸首。

  更重要的是,瘟疫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形成,完全要看运气……

  李基来得太急,来得太快,来得也比曹操意料中的更坚决。

  不过曹操的眼眸仅仅出现了一瞬的动摇,就重新化作了坚定之色。

  ‘吾之霸业,绝不会止步于此!’

  ‘不惜代价也要拖住刘备!’

  双方的前军不断地倒下,曹操与李基也在不断地填补着空缺,一直鏖战到了黄昏将至,双方才选择退兵。

  战后所统计的战损比为1:1.3。

  扬州军每折损十个,青州军则会折损十三个。

  这个结果不仅是李基皱眉不满,曹操亦是愁眉不展……

  这一日的交战下来,李基更多的是试探为主,也仅仅只是前军的碰撞僵持。

  可青州军死亡或重伤的士卒依然高达四千之多,负伤者就更不用说了。

  若是日日如此,莫说是青州军经受不起多少次这般的折损,原本高涨的士气也会迅速暴跌,根本支撑不了多少时日。

  曹操召开谋士将领们商议了一番,一时却也是想不到什么合适的法子。

  李基这是以堂堂正正之师强压,初次交锋下来,曹操不仅在临阵指挥上占不到便宜,扬州军的兵力以及战力也都稳稳地压了青州军一头。

  也就是李基似乎看穿了曹操的想法,没有选择进攻侧翼的朱灵,否则开拓两面战场,激战一日下来伤亡数字说不准会更大。

  “主公,不如直接退兵,退守郯县如何?”刘晔提议道。

  “此刻退兵,刘大耳必然率军北上清理沂水,前功尽弃!”程昱毫不犹豫地反对着。

  毛玠闻言,反唇相讥道。“不退兵,主公就算不惜耗费兵力强行挡住刘备五六日,仲德莫非就肯定沂水能爆发瘟疫?”

  即便是曹操集团中,也从来不缺对屠城制造瘟疫的毒计心怀不满者。

  只不过忠义为先,不少人不敢将怒火对准曹操,而是认为程昱蛊惑了曹操,将过错都放在了程昱的头上。

  程昱也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与毛玠等人据理力争起来,支持继续挡住刘备。

  曹操的兵力自然是不止今日的五万,实则还有三万余被曹操派去破坏后方的道路以及布置陷阱,打造营寨准备步步固守。

  曹操率兵至此,同样也是在为后方进一步争取时间。

  只是今日这一战,却也是将不少人的信心都给打没了。

  以扬州军所表现的战力,怕是再如何都不能在东海郡内强行阻挡半个月。

  可瘟疫的产生,外在环境与时间是一回事,可最终能不能成功还得看运气。

  若是曹操与刘备死拼到底,瘟疫却始终没能养出来,那可就全完了,怕是要被刘备一鼓作气追杀回青州不可。

  因此,一些求稳的将领谋士纷纷萌生退意,开始劝说曹操避让锋芒。

首节 上一节 493/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