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497节

  骑兵的严重折损,让每一个斥候都显得尤为重要。

  天色未亮,白马义从在曹军大营周围徘徊之际,曹操根本不敢将斥候放出去,生怕被白马义从给射杀了。

  一旦连斥候都没了,那么曹操即便再有雄兵十万,也只是个瞎子。

  思虑一夜后,曹操最为担心的,便是李基此刻会率领大军强攻自己的营寨。

  曹军疲乏不堪,即便占有营寨之利,想要守住营寨也绝非易事。

  且李基一旦在白天持续不断地强攻,完全不给曹操在营外布置陷阱的话,夜间只会继续陷入被白马义从骚扰的循环中。

  日以继夜下来,曹军士卒的意志能够在这种高压下坚持多久不崩溃?

  三日?

  或是五日?

  一念至此,曹操眉头紧皱,汗流浃背,只觉得如山似的压力骤然压在了自己的心间。

  一步失误,怕是要彻底陷入到李基的节奏之内,难有翻身的机会。

  倘若李基当真如此,又该如何破局?

  这已近乎是依仗着兵力优势以及骑兵优势的阳谋,曹操一时完全想不到如何破解。

  曹操的双眼布满血丝,此刻却是连一丝睡意都没有。

  ……

  与此同时,在刘备大营内。

  在昨夜亲眼确认了曹操手中的骑兵覆灭后,李基给白马义从留下了相应的疲敌命令,便早早与刘备返回到了营内休息。

  虽说也就匆匆休息了两个半时辰,睡眼惺忪的,但起码已经睡了一阵,让许褚打来一盆冷水洗了把脸后,李基便基本清醒了过来。

  此刻已是卯时,大营之中的士卒们都已经起来生火造饭,一阵特有的炊烟弥漫在营中。

  而早在昨晚定下刘备与李基亲领骑兵外出疲敌之策时,便定下了在卯时中召开军议。

  因此在洗了把脸后,李基便匆匆赶去中军大帐与刘备照面,然后一并参与军议。

  在军议内,张飞、黄忠、田豫等将领先后起身具体汇报了昨夜的具体经过与战果。

  虽说刘备与李基都亲眼见证了曹军骑兵的覆灭,但其中细节并不清楚,更别说是田豫后续还领着三千白马义从疲敌的战果需要知悉。

  其中,在听到黄忠回禀射瞎了一个不知名曹将,且那曹将当场拔矢啖睛之时。

  李基原本随意地敲击着扇骨的手指一顿,眼神中多了一丝异色。

  那个倒霉蛋不会恰好是夏侯惇吧?

  只是当时战场混乱,黑漆漆的一片,黄忠分辨不出敌将身份,再加上夏侯兄弟也不敢自报姓名免得引来敌军围攻。

  所以,黄忠至今不清楚夏侯兄弟的具体身份,仅仅是从盔甲上分辨出是名身份不低的曹将。

  黄忠的语气难掩对没能阵斩敌将的遗憾,以至于刘备还出言安抚了一句,道。

  “夜色昏暗,战场混乱,那两人走脱也是非战之罪,汉升无须介怀在心,他日再遇,汉升届时出手斩杀也是不迟。”

  “是,主公。”

  黄忠对于关怀不一定受用,但对于刘备的信任却是万分感激,沉声应了过去。

  至于张飞与周泰,那就是更没有捞到什么大鱼了。

  尤其是张飞大着嗓门横冲直撞的,视线不清的情况下,曹军几乎是闻声就退,让张飞来回冲杀了几趟,战果却是寥寥无几,还远不如周泰来得多。

  而等田豫上前开口汇报之时,这个平时颇为沉默寡言的汉子,也是简短地开口道。

  “末将依侯爷命令,丑时起,每隔两刻对曹军进行一次骚扰,卯时初方止,曹军始终未敢出寨驱赶,曹军大营内未能入睡者不计其数。”

  “哦?”

  李基听罢,精神为之一震,又出言询问了数个关于曹军大营的反应,确认了整个曹军大营昨夜能真正入睡片刻的,怕是寥寥无几。

  正常情况下,熬一晚上不算什么。

  可曹军先是白日作战了许久,又这般夜间来回折腾,对于生理与精神上的负担是极大的。

  李基脸上流露着一抹笑容地说道。

  “此时此刻,曹军大营怕是超过九成将士都在呼呼大睡。”

第647章 下策非下

  此言一出,大帐内原本听着的将领谋士们均是眼眸一亮。

  不说参谋团的谋士们,就连张飞都能意识到这是一个强攻曹军大营的机会。

  趁着曹军疲乏不堪的机会,或能一举攻破曹军大营,打得曹军溃不成军。

  “子坤先……”

  口直心快的张飞嗓门几乎瞬间就响了起来,然后回想起此前刘备的多次要在外人面前称呼职务,以维护李基的威严的告戒,

  张飞连忙改口喊道。

  “都督,那岂不是一个攻破曹军营寨的大好时机?”

  随着李基微微点头,帐内众人的眼眸几乎都变得热烈起来。

  两军对峙,胜机可不是那么容易找的。

  虽说昨日刘曹两军交战,双方的折损似乎都不轻,但更多时候需要考虑曹操直接选择据守营寨避战的情况。

  如此一来,刘备即便占有着兵力优势也未必能够攻破曹军营寨,且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伤亡。

  旋即,李基也不再与众人商讨,而是直接开口向着刘备说道。

  “主公,眼下曹军疲乏不堪,若是此刻我军速速整军进攻,半个时辰便能抵达曹军大营发起猛攻。”

  “曹操或不是易与之辈,想要在一日内攻破曹军大营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不过大可采取白日步卒轮番强攻,只需保证破坏曹军营寨外围,不给曹军布置在外布置拒马、陷马坑、扎马钉等的机会……”

  “届时,夜间可再派骑兵不断肆意骚扰,且觅机偷营,如此日夜轮战下来,只消三五日曹军必溃。”

  说到最后之时,李基的神态多了一丝杀伐之意。

  在那种情况下曹军溃败,想要退走可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了。

  轻骑兵在冲阵上或有不足,但在平原地带掩尾追杀,曹军最终能有几千人逃回郯县那都算是运气好的。

  “当然,据探子情况下,曹操在后方还布置有三万兵力在不断挖掘陷阱,那三万曹军便是曹操唯一能破局的可用援军。”

  李基起身走到悬挂的地图上,以折扇为笔,在曹营北面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坡地形点了一下,道。

  “不过,只需派一支偏军领两万兵马在此处安营,阻碍曹军援兵与曹操汇合。”

  “再遣一支偏军领万人阻碍扎营在就近的朱灵,那么曹操……瓮中之鳖矣。”

  随着李基的话音落下,刘备脸上难掩喜意地赞叹道。

  “妙哉妙哉,子坤此计环环相扣,却是在平原地带给曹贼画了个圈,便将他生生困死在其中。”

  而帐中其余人的分析赞叹之声,也紧随着响起,纷纷对于此计表示着认可。

  不过,李基摇了摇头,却是接着开口道。“主公,适才为上策,基却还有下策欲言。”

  “子坤但说无妨。”刘备道。

  李基指了指地图上如今刘曹两家的营寨位置,然后接着说道。

  “那便是趁曹军疲乏不堪,起码需要半日时间方能歇息完毕重新整军。”

  “如此一来,我军大可直接绕过曹军,继续沿着沂水北上,直击曹军大营后方那分散开来的三万曹军。”

  “以骑兵封锁曹操传递消息的渠道,我军便能奇袭那毫无防备的三万曹军,一战便可溃之。”

  最终,李基手中的折扇在曹军大营北面那里圈了圈,然后在曹操往沂水中丢了大量尸首的位置停了下来。

  “虽说上策有九成把握可教曹军溃败,但或会被拖延三五日时间。”

  “再加上后方尚且还有三万曹军正在布置种种陷阱,说不得最终会被拖住十天左右的时间。”

  霎时间,刘备的眉头不禁皱成一团。

  与其说上策下策,还不如说李基在让刘备在选择重创曹操,以及稳妥地保住徐州百姓之间做出抉择。

  采取上策,围困曹营,总计多耗费个十天时间,便能彻底将曹操打得一蹶不振。

  采取下策,那便是暂且舍了曹营,趁着后方的那三万曹军还来不及布下多少陷阱或阻碍前,先行北上清理沂水中的尸体,避免瘟疫爆发波及数以百万计的徐州百姓。

  而与清楚内情陷入纠结的刘备相比,营帐内的其余人对于李基的下策反响却是寥寥,甚至不乏流露出不解之色。

  只是慑于李基过往积累的威望,一时却也没人开口直接质疑。

  反倒是诸葛亮犹豫再三,也斟酌再三后,起身开口道。

  “老师,下策会不会太险了一点?绕过曹营而行,也就代表着粮道必断,如此情况下,随军所用军粮最多只能支撑半月用度。”

  “一旦绕至曹军后方,被曹军拖住一段时间无从补充军粮,怕有溃败之险。”

  李基笑了笑,道。

  “所以,这不就是下策吗?不过选择何策,却还是需要由主公考量。”

  诸葛亮闻言,微微一怔,然后猛地意识到了什么,那小脸皱成了一团重新坐下了下去。

  诸葛亮清楚自家老师多智近妖,也绝非是什么一意孤行的性子。

  可在自己指出下策的风险所在后,李基却表现得毫不意外,这说明其中风险也早就被考量在内。

  放着稳妥的上策没有坚持,特意又提出了风险极大的下策,这只能说明这下策能够在战略层面获得可以无视风险的收益。

  只是诸葛亮一时却也想不到,收益何在?

  与诸葛亮不同的是,司马懿在那不经意的提醒下,目光直直地看着原本李基所指的地图位置,灵光闪过,却是想到了某种可能。

  ‘曹操能够让主公与老师如此忌惮的后手,莫非是……屠城造瘟疫!?’

  道德下限的灵活,让司马懿下意识浮现了这个猜测。

  如此,方能解释老师一路急行军,过下邳而不入,急匆匆地赶赴东海郡的原因所在。

  不然,以老师那谋定而后动的性子,不应如此焦急才是。

  ‘想要在袁术兵临彭城之前打一个时间差,怕是老师稳定军心的借口罢了。’

  一念至此,司马懿不禁萌生出几分退缩之心。

  ‘前有瘟疫,我想开溜……’

  而也就在此时,刘备一拍桌案站了起来,沉声道。

  “下策非下,当趁此良机绕过曹营,继续北上。”

第648章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刘备的这个决断一出,心生几分异议的不在少数。

首节 上一节 497/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38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