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503节

  “张飞断然料不到我军在已退却的情况下奋起直追,夜间继续行军,如今或即刻就能咬住刘备的踪迹。”

  随着曹操所言,围在左右的一众谋士将领也是无从反驳。

  如今的时局对曹操大不利,想要反败为胜的关键不外乎迅速咬住刘备大军,然后与曹洪所领的曹军前后夹击刘备。

  因此,刘备拖不起,曹操同样也是拖不起。

  “夏侯渊、曹仁、于禁……”

  当即,曹操连点了三员大将的名字,令他们分别在三处小河不同的位置铺设简易桥梁,然后各率三千精锐渡河探查对岸是否设有埋伏。

  就在夏侯渊、曹仁、于禁领命就匆匆准备下去执行之时,曹操又猛地叫住了他们,沉声道。

  “一应计谋,唯水火最恶。对岸有密林重重,即便密林内未见伏兵,也须谨慎是否在林中暗藏引火之物。”

  “是,主公。”

  众将神色一凛,连忙应道。

第656章 死间

  夏侯渊、曹仁、于禁分兵三路,各自迅速铺设简易桥梁。

  一条不足十丈的小河,河水也称不上湍急,再加上两岸不乏有树木,在人手充足的情况下,三座简易桥梁不足两刻就被搭建了起来。

  而后,夏侯渊、曹仁、于禁几乎是同时率领着心腹部曲开始探查对岸的状况。

  对岸的那一片密林算不上是宽广茂密,往着北面横穿也就两刻钟的时间就足够了。

  很快,一则则情报迅速传回到曹操的手中。

  密林之内未见埋伏,未见引火之物,甚至就连有大规模敌军埋伏的痕迹都没有留下,仅仅有一条大军在密林中开辟道路通行离开的痕迹。

  ‘上当了!’

  当夏侯渊、曹仁、于禁三将所传回的消息均是验证了这个事实后,包括曹操在内的众人脸色均有些难看。

  若密林之中曾有大规模敌军设伏,那么不可避免会留下大量显眼的痕迹。

  眼下的结果则是显而易见,刘备大军在通过历阳桥后,径直就穿过密林往北而去了,仅仅是留下了张飞在历阳桥以疑兵之计断后拖延时间。

  不过得知事实如此,曹操反倒是惊人的耐得住性子,正准备耐心地多等待半个时辰,准备传信给夏侯渊等将,让他们继续往北探查密林外的情况时。

  于禁派遣亲信扭送了一个俘虏送了回来,这让曹操大为欣喜。

  “禀报主公,此人疑似敌军斥候,埋伏在密林之中意外被毒蛇所咬一时晕厥了过去,被将军所俘后,便第一时间送了回来。”

  在亲信语气急促地禀报着的同时,曹操便是三步并做两步地走了上去,蹲了下去检查起这个被去了兵器的斥候。

  曹操掀起斥候的裤腿,清晰地看到一个毒蛇牙印,且整条左腿呈现着明显的肿胀。

  这毋庸置疑是被毒蛇所咬,这斥候的种种症状也明显是中了某种蛇毒。

  戏志才也上前观察了一阵后,有些欣喜地问道。“主公,是否速速将医师请来,或能从这斥候口中得知些情报。”

  “不用这般麻烦。”

  曹操道了一句,然后拔出腰间佩剑,径直就朝着那斥候肿胀的左腿砍了下去。

  “噗嗤!”

  剑落腿断,那原本晕厥了的斥候痛得当场就醒了过来,哀嚎了起来。

  下一刻,曹操手中汉剑瞬间贯穿了斥候的肩膀,将斥候直接钉在了地上的同时,抬脚踩在了断肢处为斥候止血。

  “啊啊啊!!!”

  斥候痛得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冒出,整个人几乎是强行地清醒了过来。

  而在曹操轻轻扭动了几下汉剑,搅动着斥候的血肉,那强烈的痛疼超过了某个界限后,斥候甚至完全喊不出来,身体不断猛抽着,喉咙不受控制地发出着“嘎嘎嘎”的声响。

  足足数息后,曹操才将汉剑停了下来,目光锐利地质问道。

  “将你知道的说出来,吾饶你不死!”

  斥候大喘着气,流露着恐惧交加的模样。

  “饶命啊,饶命啊!我说,我说,什么我都说,饶命啊……”

  当即,曹操就问出了最为关心的问题。

  “刘大耳派遣留在历阳桥断后的主将是谁?”

  斥候痛得呲牙咧嘴之余,结结巴巴地回答着。“刘皇叔……不,刘大耳,刘大耳留下来的断后主将是……是张飞……”

  此言一出,曹操的脸色明显地阴郁了三分。

  果然是被戏弄了!

  随即,曹操再度开口询问。“断后兵力几何?如今张飞又在哪里?”

  “有骑兵一千,张飞在破坏桥梁后已经离开了,就留着小的在密林中监视,其余的小的真的不知道了,饶……”

  不等斥候说完,心烦意燥又恼怒交加的曹操就拔出佩剑朝着那斥候的脖子抹去,将斥候剩下的话语都给斩断。

  喉咙不断涌出的鲜血,让斥候的嘴巴张了张却再也说不出任何的话语,那眼眸也是以着肉眼可见的速度灰暗了下去。

  ‘玄德公、侯爷,你们的养育之恩……刘轲感激不尽,未尽之恩,来生再报……’

  桃园众出身的刘轲在意识朦胧之际,隐隐听到了曹操气急败坏地召集全军即刻渡河追击的命令。

  刘可那原本维持着惊恐表情的嘴角下意识地想要微微扯起,却是再无丝毫的反应。

  ……

  而在密林之外,李基的口中也在低声地念着“刘轲”的名字,将这个名字更深一点地刻在心中。

  死间。

  这是想要让多疑的曹操消除最后顾虑所必需的一计。

  在李基提出这一计时,充当着亲卫保护李基的桃园众几乎是人人主动请缨。

  乱世之中,百姓有如草芥,更别说是那些曾经在黄巾贼所裹挟的百姓中所救出的孤儿了。

  就连世家中都不乏为主家赴死的死士,更别说是桃园众之中许许多多被刘备、李基照料着长大的孩童们了。

  而刘轲之所以能够抢下这个名额的理由也很简单,相对比在场的其他兄弟,他已经娶妻生子了。

  ‘死间……’

  即便李基的理性再如何清楚所谓的“慈不掌兵”道理,也明白牺牲一个刘轲,能够换来更多将士在徐州一战中保全性命。

  可李基心中同样也是难以抑制地产生着深深的感触与波澜。

  除了牢牢将刘轲记住外,李基能做的也只有尽可能地补偿刘轲的遗孀以及……

  取得一场不负刘轲就义的大胜!

  此刻,天色即将彻底暗了下去,最后的一缕缕光芒正迅速地随着太阳落山被夜色所吞没。

  李基再度睁开眼眸之时,双目也恢复了平日里的波澜不惊,凝视着在渐渐笼罩而来渐渐看不清的远处密林。

  等密林终究被夜色所吞没后,李基举起手朝着前面一挥。

  当即,在李基身后的众将士保持着相对的安静,缓缓地再度朝着密林的各个方向包围了过去。

  无形的肃杀,就宛如是隐藏在夜色中的阴影般朝着密林笼罩而去。

  众将士们在夜色的影响下看不清密林的方位,同样也就代表着密林中的曹军也看不清那缓缓靠近的伏兵。

第657章 子坤,果然是你!

  相对比曹军大规模渡河,又由于密林的阻碍而导致的迟缓速度。

  在李基的命令下,两万步卒即便是小心翼翼地以手确认左右袍泽位置,维持着阵型从远处缓缓朝着密林靠近,也更早一步地提前抵达密林外的既定埋伏位置。

  也就在埋伏准备就绪后的一刻钟,密林深处开始出现一个个火把。

  夜间行军,再兼之这个时代由于营养的关系不乏夜盲症的存在。

  所以行走在密林之内,曹军自然是需要打起大量的火把。

  这一根根火把,既为曹军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同样也让李基看清了一张张曹军的脸庞。

  也就在李基所布置的众多伏兵中,曹军在密林中阵型相当松散地缓缓前行着,往着密林外走去,一点点地靠近着李基所布下的埋伏圈。

  密林不大,且还需考虑到阵型松散的士卒密度。

  包括朱灵在内的一万兵力,曹操手中可用兵力在李基的预估下,此刻大部分已然踏入密林之中。

  李基所准备的埋伏位置,从一开始就不是密林。

  归根到底,却是历阳桥的河面过窄,无法依仗固守。

  曹操用兵也是向来谨慎,逢林莫入的道理,曹操不可能不清楚。

  不管李基有没有阻拦,曹操都必然会探查清楚密林内的状况,才能放心地率领大军踏入密林之内。

  只是,李基所设伏兵所算计的并非是地利,而是天时。

  以夜色的掩护,在密林外布下埋伏……

  这一刻,李基看着那一个个缓缓从密林中举着火把走出来的曹军,依然没有动作。

  越迟暴露,也就能诱更多的曹军进入密林。

  所以,李基就这样平静地盯着密林一个个曹军走出来,逐渐地靠近着在密林外的伏兵,却迟迟没有下令。

  夜色虽然才笼罩大地,月色却是黯淡无光。

  在没有光源的情况下,十步外就看不清人影。

  百人、三百人、千人……

  眼见举着火把从密林中钻出来的曹军越来越多,不断地在最前方的一个曹将的率领下继续前进着。

  直至,最前方举着火把的曹军骤然看见在火光照耀下,前方隐约看到了几道模糊的身影。

  这个曹军士卒略微一怔,下意识地以为自己眼花了,又晃了晃火把,不自觉地生出了心惊肉跳的感觉。

  ‘难道是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这曾多次参与屠城的曹军士卒,此刻莫名地回想起那一张张灰暗的面孔,恐惧油然而生,下意识地握紧武器之余。

  在恐惧的驱使下,这曹军士卒举起手中火把,猛地朝着前方那隐约看到的模糊身影砸去。

  火把打着圈在空中转着,火光所过之处照亮着方寸之地……

  下一刻,那曹军士卒的瞳孔一缩,赫然看见了一张张充满肃杀之意的脸庞,还将一面“刘”字大旗在夜色中照亮得清清楚楚。

  “埋……”

  不等这曹军士卒回过神来完全喊出声,李基高举的手掌骤然落下。

  “咚!”

  在李基身后等待许久的战鼓有如惊雷一般锤响,声传数里之远。

  回应着战鼓的,则是无数提前布置而下的伏兵的大喝。

首节 上一节 503/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