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延领命暂且退下后,李基又拿起一令,目光落在了黄忠的身上。
“黄忠听令……”
……
而也就在李基开始对纪灵布下“十面埋伏”,准备再谈“垓下之战”,将这十万袁军留在徐州战场的同时。
一路急行军的曹操,也抵达了曹嵩遇袭身亡的东莞县外。
曹操出兵徐州所举大义便是为父报仇,如今再度途径东莞县,曹操不忘率领着大军前往着曹嵩遇害之处进行了一场盛大的祭奠。
“呜呼哀哉,悲哉痛哉,昔有贤父……”
而也就在曹操大念了一番悼念词,用词悲切,悲呛之声,闻者无不伤心落泪,哭声可谓是联绵不绝。
在这个时刻,即便曹操帐下文武大多连见都没见过曹嵩,但一个个哭得就恍若是亲爹下葬似的。
又或者说,没有人敢不哭。
一场盛大的祭奠仪式,就连荀彧都将前半生的悲伤事翻来覆去地想,不断回忆着刘辩的音容笑貌,以维持悲伤之态。
除了夏侯惇由于伤(演)势(技)未(太)愈(差)没有到场外。
曹操所率领进入徐州的文武尽在其中,甚至就连作为外将的朱灵也是面露悲切地上前祭拜。
且朱灵所写的祭文,更是催人泪下,不仅总结了一番曹嵩生平对大汉所立的功绩。
更是隐隐表明着朱灵从小就听着曹嵩的事迹长大,立志要成为曹嵩那般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好官。
这一番话,也给原本悲伤的祭奠仪式隐隐添了几分喜感,让一些演技有待磨炼之人忍不住转身擦泪,双肩隐隐抽搐。
但凡是熟悉曹嵩为官事迹之人,均明白曹嵩无疑就是卖官鬻爵制度下所催生的一代巨贪,贪得了数以亿计的家资便急流勇退开始安享晚年。
唯一让人觉得遗憾的,怕是曹嵩贪财半生,结果却疑似因财而亡,实在是令人唏嘘。
不过曹操却似乎被朱灵所感动了一番,亲自将朱灵给搀扶了起来,道。
“先父的在天之灵若能听到朱将军所写祭文,足以告慰矣,曹某在此代先父拜谢朱将军了。”
说罢,曹操便是冲着朱灵深深一拜,尽显孝子贤孙形象。
朱灵见状,当着无数曹军将士的面连忙上前阻止曹操,掩面痛哭道。
“朱灵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曹公万万不可如此。”
曹操先是一怔,然后追问道。
“朱将军为何言受之有愧?”
朱灵听罢,面露纠结之色,然后弃曹操而左右来回踱步,似是在纠结着什么大事。
这一变故,也吸引了大量曹军将士的注意力,纷纷朝着曹操与朱灵的方向看了过去。
如此数息过后,朱灵似是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步伐一停,道。
“嗟乎!曹公对吾礼遇有加,曹太尉更是与国有功,朱灵乃是汉臣,所食非一家一姓之俸禄,岂能再行这有悖道义之事,瞒而不告之?”
曹操连忙高声追问道。
“朱将军有何大事欲告知曹某?”
“欲告知曹公的大事无他,正是曹太尉遇袭之事的真相所在。”朱灵高声应道。
“什么?!”
曹操先是一惊,然后愤怒地追问道。“请朱将军告之,操为人子,定要为父报仇,不死不休!”
“害了曹太尉之人……”
朱灵先是一个停顿,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然后惭愧地开口道。
“正是并州牧袁绍,袁本初是也!”
此言一出,惊得无数人为之色变。
曹操整个人似是不受控制地后退了三步,身形晃动不止,勉强稳住了身形后,不可置信地质问道。
“胡言乱语,胡言乱语!我与本初情同手足,我父形同其父,本初孝敬尚且来不及,怎会派人害了我父?”
朱灵惭愧地拱手行礼,似是不敢再直视曹操,答道。
“曹公还请节哀,可事实正是如此。袁本初为遏制刘皇叔北伐中原,便一心想要挑起曹公与徐州的战争,继而将刘皇叔卷入其中。”
曹操整个人似乎都被这答案给惊得愣在原地久久没能回过神,然后猛地大呼了一声,道。
“如此说来,徐州岂不是害我父的凶手,吾为父报仇所造的杀孽都是祸及无辜?”
表面身份乃是袁绍部将的朱灵,依然保持着拱手而拜的动作,没有作答。
可此刻朱灵的沉默,无疑就等同于默认。
即便是这个时代也从来都不乏钟爱阴谋论之人,更多的人也只会下意识地相信所看到的一切。
曹操的身份,朱灵的身份,无形之中已然给某个答案带来了定论。
“啊!”
下一刻,曹操拔剑而起,大呼。
“我曹孟德遭了竖子袁绍所骗,对不起先父,更对不起无辜的徐州百姓!”
“今已无面目再见世人,唯有一死哉!”
说罢,曹操作势便欲横剑自刎。
“曹公不可!”
“主公!!!”
在一片慌乱的声音中,距离曹操最近的朱灵及时拦住了曹操,将曹操手中的倚天剑给夺了过来,道。
“曹公如今既有大仇未报,又身负青州重担。即便遭奸人蒙骗而犯下大错,岂能因错轻生?此乃懦夫之举也。”
曹操听罢,停下了坚持自刎的举动,那悲呛羞愧的脸色转而是愤怒!
“竖子袁绍谋害我父,蒙骗吾犯下屠城之错,吾曹孟德与其势不两立……”
顿了顿,曹操走到了众将士的面前,高声道。
“敌在北而非南!”
“即日发兵,讨袁!!!”
此刻,曹军之中自上而下相信了谋害曹嵩的真凶乃是袁绍之人不在少数。
即便有些谋臣武将觉得曹军征战徐州多时,大军已初显疲态,但却不敢以此为由阻止曹操。
唯有戏志才硬着头皮上前小声地开口道。
“主公,我军粮草已不足三月用度,且如今天下大势在于刘袁,主公本便与刘备交恶,若是再进军讨袁,祸不远矣!”
曹操眯着眼,却是一抬手阻止了戏志才尚未说完的话,开口道。
“不能为父报仇,纵有万里江山又有何用?我意已决,休得多言。”
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
戏志才所言,无疑是真知灼见,且句句在理。
曹操纵使率领大军即将撤离徐州,且在徐州内不断劫掠且以一些特别的方式补充了不少粮草,但军中所剩粮草已不足三月用度。
即便临近秋季,青州很快就又能收获一批粮食,以缓曹军粮草短缺的难题。
可一旦与袁绍开战,这么点粮草表面看上去是远远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刘备与袁绍可谓是一南一北各成霸主之势。
此前曹操的方针便是靠拢袁氏,抵挡刘备,致使曹操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已经恶化到了难以复加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与袁绍开战,那与自寻死路何异?
因此,且不说戏志才觉得朱灵如此突兀地指明袁绍就是谋害曹嵩的凶手大有疑点,即便是从大局出发,曹操也不该与袁绍撕破脸皮。
惟有一时忍耐,方能顾全大局。
然而,戏志才所不知道的是这本就是曹操一手安排的戏码。
青州的出路所在?
如今谋求徐州失败,夺取兖州也只会遭到各方围攻之际,荀攸的建言便是向北……奇袭冀州!
此乃置之死地而后生。
若是袁绍在界桥之战大胜占领冀州后,转而稳固地方积蓄力量,那么曹操奇袭冀州便是以卵击石。
可在曹操以为父报仇之名进攻徐州,搅动天下大势后,接连将吕布、袁术、刘备都相继卷入局。
袁绍在见中原开启了一轮大战,无人有余力可以威胁到冀州后方时。
为了一劳永逸,袁绍才初定冀州就再起大军,趁公孙瓒伤势未愈,意欲尽取幽州,彻底平定后患。
在袁绍看来,青徐方向派遣了朱灵率一万兵马援助曹操之余,也能监视各方动向。
且在兖州以北,隔黄河相望,临近司隶与兖州的黎阳,同样也有淳于琼屯兵一万在此戒备。
有朱灵与淳于琼各自防备一方,袁绍丝毫不曾担心过后方的问题,正倾尽兵力准备在冬季来临前全力攻入幽州,然后再设法步步蚕食吞并了幽燕之地。
而这,无疑便是曹操置之死地而后生夺取冀州的机会所在。
相对比设法除掉朱灵,让朱灵没有机会向袁绍报信,曹操的做法无疑更加的高明,已然实质性地笼络住了朱灵。
不仅让朱灵为曹操所用,就连朱灵所率领的袁军也被曹操所吞并。
如此一来,在青州以北,实则袁绍再无一支力量可以阻拦曹操过黄河,入冀州。
如今,袁绍虽说初定冀州,但统治并未稳固。
尤其是投降的韩馥已被袁绍所杀,令诸多韩馥旧部心生怨怼,袁绍却还没有时间逐一进行安抚拉拢。
而曹操过河后,首当其冲进入的便是渤海郡。
也就是袁绍在冀州根基所在的渤海郡,也是如今被袁绍屯放着大量粮草的渤海郡。
即便是现在袁绍倾尽兵力进攻幽州,绝大部分的粮草依然还在屯放在袁绍最放心的渤海郡内。
同时,那也是曹操所急缺的粮草!
曹操如今军中算上肉脯,可用粮草的数目也不足三月了。
因而,过黄河,进冀州,夺渤海,局势将因此产生翻天覆地一般的大变。
在曹操进攻徐州所引起的各方连锁反应,让袁绍趁机倾尽兵力进取幽州,如今却也是曹操转而夺取冀州的大好时机。
当即,曹操在东莞县外以祭奠曹嵩为名,分发肉食,犒赏三军,激励起了大军原本显得低迷的士气,然后便挥师北上,直奔冀州而去。
有着朱灵的隐瞒,后方空虚的冀州完全不清楚曹操正率领着大军七万开始急渡黄河。
原本曹操并无足够的大船可以迅速渡河的,但朱灵领兵南下之时,袁绍给朱灵安排了不少渡船。
这些渡船如今也被朱灵交给了曹操,继而让曹操一下子便有了足够的船只可以轻松渡过黄河。
只是这个消息,袁绍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