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518节

  即便安插在青州内的锦衣司注意到了返回青州的曹军诡异动向,匆匆将情报送出,一时半会也还抵达不了刘备与李基的手中。

  此刻,李基的精力也尽数放在了彭城之外的纪灵所率领的大军身上。

  在五日的时间内,悄然布下了一张名为“十面埋伏”的大网。

  此刻,正是拉网之时。

  对此,纪灵也是毫无所察,甚至在迟迟未见有后续援兵抵达彭城后,纪灵再度展开了对彭城的猛烈进攻。

  面对着袁军养精蓄锐的四日后的猛烈进攻,臧霸抵挡得尤为艰难,大片的城墙再度沦为残酷的血肉磨盘,埋葬着一个个士卒的性命。

  为了守住彭城,臧霸在彭城城墙上率领着亲卫可谓是来回奔走,不断救急,数次将攻上城墙立足未稳的袁军重新给赶下去。

  可纵使如此,战局依然在以着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恶化。

  张飞抵达了彭城不假,但张飞终究不可能让骑兵下马到城墙上防守,这让臧霸实则上在守城兵力上没有任何补充。

  臧霸手中这勉强过万的守城兵力,大多本就还带着伤不说,同时还需要兼顾大片的城墙,这让臧霸就连轮换的兵力都没有。

  除了在包括臧霸所率领的亲卫在内,也仅仅留有三支用于各处救急所用的千人队。

  可随着战局不断恶化,另外两支原本用于奔走各处救急的千人队,也不得不直接投放在城墙上抵挡袁军的猛烈进攻。

  就连臧霸所亲自率领的亲卫,那也是渐渐疲乏不堪,人人负伤。

  “疯了!疯了!袁军这是疯了!”

  一身是血,且手臂上还简单地以布条包扎着伤口的孙观,不改曾经的匪气,向着臧霸开口道。

  “将军,挡不住了,纪灵那厮怕是疯了,三面城墙各有三万兵马轮番猛攻,且各式攻城器械齐备,兄弟们挡不住了。”

  臧霸一抹脸上混着不知是血还是水的液体,一刀将就近城墙上爬上来的袁军士卒首级砍掉之余,粗喘着气,道。

  “挡不住也要挡!”

  孙观的神色微变,苦苦劝说了起来。“将军,不能再打了,再打下去,兄弟们都要打没了。”

  臧霸从来都不是陶谦的嫡系,陶谦并不待见臧霸的原因便是臧霸所率领的嫡系,实则乃是割据一方的泰山贼。

第681章 不识时务,只能是一辈子贼寇

  当然,臧霸虽是率兵屯在琅琊国开阳。

  但禀承着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则,臧霸并不在徐州境内掠夺,而是劫掠于附近的兖州泰山郡,继而得了泰山贼之名。

  本质上,臧霸不贪财不好权,但养兵是需要大量的钱粮。

  早期,臧霸带领着孙观、吴敦、尹礼等人立功于黄巾之乱,却与上级闹翻,因而断了上级的钱粮供给。

  为了维系钱粮,臧霸也能带领部曲落草为寇,盘踞在开阳割据一方,然后在泰山郡境内劫掠豪强,以养部众。

  只是,臧霸清楚这不是长久之计。

  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只图一时快活之人不同,臧霸清楚在这大乱之世,早晚会没有泰山贼所能生存的夹缝。

  陶谦暗弱,兖州无主,这才让泰山贼盘踞于开阳,劫掠于泰山,勉强过上了几年快活日子。

  可随着刘备与袁氏崛起,还能容忍夹缝的存在吗?

  而若是让臧霸在袁氏与刘备之间选择,臧霸无疑更偏向于刘备。

  无他。

  臧霸深知自己的出身得不到袁氏的看重。

  与之相对的,刘备不仅仁德之名远扬,身负匡扶汉室的宗亲大义,且刘备麾下文武多有草根出身。

  即便是如甘宁这般锦帆贼的出身,也同样被刘备所接纳为一方大将。

  只是对于一群贼寇出身的泰山贼来说,如今惨烈的守城战早就让他们生出了退缩之心。

  若不是有臧霸一直坚持守城,恐怕这一众泰山贼早就一哄而散了。

  在孙观开口后,吴敦、尹礼以及昌豨(xi)也是纷纷劝说了起来。

  “张飞那厮来了也根本没有协助守城,且还说大部援军就在后方,可如今都过去五六日了,援军何在?”

  “将军,为那刘备与陶谦拼命有何益处?不如让兄弟们在城中劫掠一番,然后退离彭城前往泰山郡潇洒,料想纪灵不会深追我等。”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面对着一众部将的接连劝说,臧霸的眉头紧皱,一挥手打断道。

  “尔等休得多言!若是不识时务,只能是一辈子的贼寇。”

  “为图钱粮,我等过去是迫不得已落草为一时贼寇,可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今天下大势在袁刘!”

  “如今只要我等守住彭城,以刘皇叔之名声,国士侯之智,定能退曹袁二家夹击徐州之势,我等也定然能得刘皇叔的看重,自此洗去贼身,封侯拜将也并非是不可能的。”

  顿了顿,臧霸叹息了一声,道。

  “再者,即便是为一众兄弟们考虑也必须一拼,为贼寇终究是一生不得安生。”

  “可只要被刘皇叔所接纳,兄弟们方能有娶妻生子,安享晚年的希望。”

  “此刻不拼,何时再拼?”

  说到最后,臧霸语重心长地反问了一句,让孙观等人忍不住流露出感动羞愧之色。

  乱世之中,大人物有大人物的谋划,小人物也同样有小人物的生存之道。

  如何活下去,如何更好地活下去是小人物的考量。

  臧霸明白不识时务,不懂大势,潇洒快活了一时的泰山贼终究会被这乱世碾成齑粉。

  如今,刘备与袁曹二家相争于徐州。

  陶谦虽是个无用之人,但臧霸却愿意押注在刘备的身上,相信以着国士侯之智,刘备最后定然能够入主徐州。

  届时,臧霸所率领的泰山贼也能借着守住彭城的功劳,得到刘备的看重,让一众名声不算好的泰山贼也能有个好去向。

  此事在臧霸心中酝酿多时,本不想说出来,但见军心动摇,也只能说出来以稳定一众部将之心。

  然而,作为臧霸麾下四将之一的昌豨闻言,却是一脸怒色地开口道。

  “将军有意为他人鹰犬也就罢了,我昌豨绝不行那匍匐之事!”

  昌豨这一反应,不仅让臧霸的眉头微皱,孙观等人也是大为不解,纷纷开口道。

  “昌豨,不得对将军无礼。”

  “将军所言不无道理,刘皇叔仁德之名远扬,若是能让刘皇叔接纳我等,定然不会亏待我等。”

  “将军的这一番良苦用心也是为了兄弟们,昌豨何出恶言?”

  ……

  然而,昌豨却是不管不顾地冲着臧霸质问道。

  “将军当真欲投刘备?”

  “没错,且刘皇叔乃仁德之主,得其接纳,无忧矣。”臧霸答道。

  “哈哈哈哈。”

  昌豨大笑数声,道。

  “既然如此,请恕昌豨不奉陪了!什么仁德之主,你们信,我昌豨不信,更不愿为了什么长远之计而死在此地。”

  说罢,昌豨率领着几个亲信部曲,完全无视了臧霸以及孙观等人径直就转身离开。

  孙观见状,低声道。

  “将军,要不要拦住昌豨。”

  臧霸闻言,犹豫了一下,叹息道。

  “罢了罢了,人各有志,昌豨自由散漫惯了,不愿再受汉律军规束缚,也是常理。”

  当然,更重要的是,臧霸清楚昌豨在泰山贼中的影响力不小,且外有袁军还在不断攻城。

  若是此刻抽调人马围杀昌豨,昌豨破罐子破摔地胡言乱语,只怕会引得泰山贼内部就一阵大乱,彭城因此而直接告破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此,念及旧情也罢,顾全大局也好,臧霸也只能是放任着昌豨离开。

  而昌豨这一走,直接带着数百心腹部众从“围三阙一”的北门离开。

  不仅仅令臧霸手中本就不多的可用之兵再度紧缩,同样也引起了一部分的军心震动。

  为此,臧霸只能率领着亲卫频频奔赴各处城墙,以着个人威望不断稳定军心。

  可纪灵在知悉了有一小股泰山贼从北门撤离后,并没有去追杀昌豨,反而意识到彭城内的泰山贼已然出现内乱,当即继续加紧着对彭城的猛攻。

  张飞抵达了彭城,这让纪灵实在不安,对于攻取彭城已经是到了迫不及待,不惜伤亡的地步。

  否则……

  纪灵回想起在荆州战场上李基那调度大军如臂驱使,于正面战场硬生生地凭借弱势兵力打崩了豫州军的身影。

  何止是袁术对李基生出大片大片的阴影,纪灵何尝又不是屡屡因李基而生出噩梦?

第682章 卖主求荣

  因此,纪灵屡屡督促各部加紧攻城,意欲尽快将彭城拿下来,以免夜长梦多。

  再者,纪灵虽率有大军十万,但进入彭城国首当其冲所挡的就是彭城,仅能在城外安营立寨为根基。

  而面对着来自于李基的无形压迫感,令纪灵越发地生出一种如履薄冰之感,急欲攻取彭城以作立足点,再缓缓向徐州腹地推进。

  只是,面对着纪灵不断督促大军加紧攻城。

  在臧霸不断亲临前线的顽强抵挡下,彭城看似摇摇欲坠,但却始终没有被攻破。

  不少将领即便勉强攻上了城墙,也被臧霸给赶了下来。

  眼看攻城持续了将近一日,还差一个时辰左右就天黑了。

  纪灵一时萌生了率领心腹亲卫攻城的心思,却又有些忌惮于蟠踞在彭城之外游弋的张飞一部。

  为了防备张飞,纪灵留了足够的机动兵力,为的就是警备张飞趁机袭击后方引得大乱。

  这也是纪灵留了一支精锐不敢轻易轻动的原因所在。

  而就在纪灵犹豫之际,忽然有亲卫来报,有一自称昌豨之人求见。

  纪灵先是一怔,然后双方似要放光。

  纪灵对于彭城之内的一众守将,自然不会不了解。

  以臧霸为主,其麾下还有孙观、昌豨、吴敦、尹礼四员部将。

  ……

  而在纪灵所在的中军之外,率领着数百心腹转了一圈抵达此处的昌豨,双手也是紧张地握着缰绳,心中甚是忐忑。

  只是,昌豨在离了彭城后,看着仅有数百心腹随行离开,原本对于能否安然离开彭城的担忧转而却是化作了愤怒。

  昌豨、孙观、尹礼等人,在黄巾之乱期间便追随在臧霸左右,然后一并落草为寇,占了开阳称霸一方。

首节 上一节 518/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