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550节

  只是知道周瑜是孙策的义弟,与孙策感情甚笃,两人称得上是形影不离,并且周瑜的年岁也是颇小,是个及冠未久的黄口小儿。

  得了这些情报,也让曹仁更为放心了许多,打算静待着刘军自溃败亡。

  然而,或是逃兵的开始出现,刺激到周瑜。

  一连两日都按兵不动的刘军,在第三日开始频频有了举动,不仅仅开始大肆砍伐山丘上所剩不多的树木,就连箭塔、瞭望台以及营寨等等木制的设施也开始进行拆除。

  曹仁细细观察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周瑜小儿无疑也清楚继续这样拖下去就是一个死字。

  所以,周瑜小儿不得不开始尝试突围了。

  “或者更为准确的说法,是准备借大军的掩护逃生。”

  曹仁暗暗地判断着周瑜的想法。

  如今,周瑜手中连一条船都没有。

  就算山丘之中有不少树木,可在缺乏各种工具与船匠的情况下,最多也就是打造些粗制滥造的木筏,周瑜根本就没有在水域与曹军交战的能力。

  而周瑜想逃的话,惟一的方法恐怕就是下令军中各部士卒自行抱着浮木逃离。

  如此一来,包括周瑜在内的一众将领,还能有藏身其中趁乱逃离的可能。

  这不禁让曹仁的眉头微皱了起来,覆灭这一支两万之数的精锐自然重要。

  但曹仁更清楚能够擒获到大量刘将,那么也是有着莫大的好处的。

  起码,那些刘将都能够成为曹操手中可以与刘备谈判的政治筹码。

  刘备向来以仁德立身,必然不会对被俘的将领置之不顾。

  而若是任由刘军各自抱着木头四散而逃,曹仁手中轻舟也不过二百余条,数量有限,必然会出现不少的漏网之鱼,未能全功。

  就在曹仁想着该如何阻拦之时,骤然注意到了周瑜或是图方便,又或是笃定了曹军兵少不敢主动进攻。

  摆放那些木头的位置,距离水线并不远,完全没有超过一箭之地。

  这让曹仁为之大喜,当即在心中便有了主意,速速安排人手准备了引火之物以及大量的箭矢。

  为了避免中了什么埋伏,性格谨慎的曹仁自然不可能会冒险上岸,而是准备直接在水里远远地以火箭烧毁木头。

  对于被困于这小山丘的周瑜而言,木头乃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只要烧毁了这一批木头,便等同于毁了周瑜逃走的希望。

第734章 渔翁与大鱼

  曹仁不是不曾考虑过这些堆放的木头会是诱饵的可能,但曹仁经过再三的斟酌后,依然不准备放过这个机会。

  凭借船只与地形的优势,进退的主动权尽在曹仁的手中。

  不说全部烧毁木头,即便是焚烧掉一部分也是好的。

  ……

  曹仁在准备,周瑜何尝又不是在准备着。

  诱饵已经抛下了。

  接下来便看渔翁与大鱼之间的博弈,甚至角色会不会互换了。

  在小山丘四周已化作一片泽国的情况下,曹军在四周观察刘军的动向无有遮掩,藏身于山丘之中的周瑜观察周边的状况同样也是一览无遗。

  随着曹仁开始调兵遣将,细细地暗中观察了半天的周瑜,忍不住赞叹道。

  “曹仁此人在曹操帐下名声不显,但用兵之能大有名将之风,不能小觑也。”

  一如人的气质往往是藏不住的。

  曹仁暗中开始调兵遣将后,所展露的用兵之能便已非庸才可比。

  曹仁不仅仅继续在小山丘的西南北三面共留下了五百左右的士卒,始终保持着一个疏而不漏监视动向的大网。

  在曹仁准备妥当开始用兵后,指挥着两千五百士卒分成五个船阵,五个船阵又隐隐形成着一个整体的阵势。

  因而,周瑜很轻易就判断出了曹仁不仅知兵,对于阵法也是颇有研究。

  那显得有些简陋的船阵,在凸显了曹仁对于水战不算熟悉的同时,却又暗合阵法之理。

  即便这个船阵在周瑜之中有着不少的破绽,只要给周瑜一千水军与相应的船只就能正面破之,但也足以让周瑜对曹仁多添了几分重视。

  而在周瑜按兵不动的观察中,曹仁也是对摆放在山丘各处的木头发起了突袭。

  在留有千人在后方接应之余,同时分成三个方向靠近着山丘远远地冲着木头释放火箭。

  即便刘军在发现曹仁的第一时间就吹响了敌袭号角,显得士气低迷的刘军也零零散散地在岸上放箭反击。

  只是曹仁早早就在舟船上或立上木板,或让士卒举盾掩护,这种零散的抛射能够造成的杀伤相当的有限。

  相反,那些堆放着的木头目标,可谓是异常的明显。

  且莫看如今青州遭遇水灾,但气候却是秋高气爽的季节,那些被砍下来的木头被火箭射中过几乎是一点就着。

  局势的发展,比在后方舟船上时刻观察着的曹仁预料的一般无二。

  堆积在山丘上的木头,也眨眼间就被引燃了一部份。

  面对着这等状况,被困于山丘上的刘军显得颇为混乱,一部分零零散散地继续反击,一部分似是在将校的咒骂督促中开始尝试灭火。

  随着木头焚烧而起的浓烟渐渐形成,曹仁的内心不禁随之亢奋起来之余,依然保持着谨慎,指挥舟船转移方向继续突袭,以图迅速且尽可能地将木头烧毁。

  曹仁的目标由始至终都相当明确,那便是迅速烧毁山丘上堆放的木头,阻挠敌军在夜间抱着浮木趁乱分散大量逃窜。

  而当曹仁指挥着兵马换了一个方向,将第二批的木头也相继缓缓点燃起来后。

  藏身于山丘之中的周瑜感觉时机差不多,手中下意识握紧了些许剑柄,转身朝着身后的程普、韩当、祖茂等将,开口道。

  “诸位,无论中途有何变故,请务必按计划行事,两万将士能否活命,唯有眼前的时机了。”

  这一刻,程普、韩当、祖茂等老将看向周瑜的目光是复杂的。

  此前,程普等人依仗着资历与身份,对于周瑜的态度更多的是看在孙策的面子,所以保持着应有的尊敬。

  可程普等人却始终认为周瑜不过是个黄毛小子,依仗着与孙策的关系,这才得到了重用罢了。

  只是周瑜当真准备亲自实行这个计划之时,程普等将却不由得心生钦佩。

  当即,祖茂豁然起身,拦住了准备转身离去的周瑜,恳请道。

  “先生乃一介文士,且河水之下情况复杂,时有暗流,非极擅水性者落水动辄便有性命之危。”

  “先生何不将此计划交由吾进行执行,先生则坐镇于中军调度各方?”

  周瑜的眉毛一挑,那俊秀的脸庞不由得多出了一分笑意。

  此前,祖茂等老将对于周瑜的称呼,那向来都是直呼其字。

  被尊称为“先生”,这还是周瑜第一次享受到这般的待遇。

  不过,周瑜脸上升起的一抹笑意迅速化作了坚毅,道。

  “此事无须再议,旁人替代不了我的作用,唯有吾亲自冒险一番方能让曹仁深信不疑。”

  “且勿看我周瑜乃是一介文士,但水性决计不逊色于任何人,手中宝剑……”

  周瑜猛然将腰间佩剑拔出,厉声道。

  “亦不输于人,定能为两万将士劈开一条生路来。”

  当即,周瑜大踏步地朝着岸边的方向冲了出去,随同在周瑜左右的,还有从军中挑选出来的上千死忠。

  “贼子敢尔!”

  提着宝剑冲了出去的周瑜,一副勃然大怒的神态盯着在不远处水面上的曹军。

  在周瑜现身频频指挥着周遭其余将士们尽力灭火,但在水中曹军不时射过来的箭矢压制下,火势越是还在不断变大后。

  “将士们,随我冲锋阻止曹贼。”

  在众目睽睽下,周瑜率领着上千死忠或拖出一根木头,又或是完全凭借着水性就如此冲入水中,直愣愣地朝着曹军所乘舟船的方向而去。

  “那厮怎敢如此?”

  曹仁先是为周瑜的举止而一惊,然后不禁面露狂喜之色,明白这黄口小儿怕是彻底急眼了,居然做出这等不智之举。

  眼见周瑜率领着上千士卒接二连三地扎入水中,不断地朝着曹军靠近。

  曹仁毫不犹豫地指挥着布置在最前方的舟船后撤些许的同时,不断地朝着水中的目标放箭进行射杀。

  与此同时,曹仁还暗中调动两翼的舟船朝侧面散开,赫然是升起了对周瑜这一位主将生擒活捉的心思。

  只要擒获了周瑜,再加上刘军的粮草将绝,说不准能逼迫得这两万精锐就地投降。

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时了

  即便事后不可能全部招降这些精锐,也能让人口希少的青州多出大量的可用青壮劳力,这可比覆灭这两万精锐的功劳要大得多。

  而周瑜所率领的上千精锐,在水中却是犹如一个个活靶子。

  在避无可避的水中,不断地被曹军所射杀。

  即便这些生于扬州的精锐许多都精通水性,勉强能憋气潜入水中一段时间,但终究是需要浮出来换气的。

  在付出了一个个精锐被射杀的代价,周瑜所率领的上千精锐也在不断地拉近着与曹军的距离。

  而眼看与曹军的距离已经拉近得一定程度,再过个片刻的时间,周瑜所率领的精锐就能强行爬上舟船进行近战搏杀之时。

  “噗嗤!”

  又是一根箭矢命中了钻出水面的刘军。

  “啊!”

  这一次所命中的,却赫然是周瑜。

  所命中的位置,还是周瑜的右胸。

  剧烈的痛疼传来,即便周瑜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甚至是在水中看准了才钻出来挨这一箭,但依然忍不住痛呼出声。

  鲜血,迅速地从周瑜的伤口处弥漫了出来。

  “蠢货,不是命令你们不准射那贼将吗?”

  远远地看着的曹仁忍不住怒骂起来。

  周瑜死了固然好,可自然是比不得活捉来的价值更高。

  而周瑜一手捂着胸膛的箭矢,面露悲呛之色,大呼道。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吾愧对主公,愧对义兄,唯有一死以全忠义矣……”

  “众将士,速走!速走!速走……”

  到了最后,周瑜似是失去了所有的力气,浮在水面的头颅缓缓地沉入水中。

  在周围目睹了这一幕的士卒,以及在岸上的将士们均是为之一阵大乱。

  曹仁见状,下令围杀这些自投罗网的敌军之余,即刻派遣了三艘轻舟闯到周瑜沉没的地方,试图将周瑜从水中打捞起来。

首节 上一节 550/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