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不可声张……”
旋即,劝阻了程普的周瑜语气急促地继续交代了起来。
“待到清晨后,调集军中精锐乘坐所有的舟船即刻赶往东朝津。”
“东朝津无论如何都必须攻下来,如此才能保障大军后续的粮草……”
“且我所料不差的话,伯符应该也会在东朝津附近……”
说到最后,周瑜再也坚持不住晕厥了过来,彻底瘫软在了程普的怀中。
程普心中一急,连忙派人暗中去请医师之余,屏退周边的士卒,然后将周瑜送入就近营帐之中安置,等待医师前来诊疗。
而周瑜所做的交代,程普也是连夜做出了相应的安排。
第737章 来自扬州的援助
而在周瑜被困于山丘的这几天时间里,孙策一开始还想着如何尽快堵住缺口。
可多番的尝试,却都没有任何效果。
即便孙策与太史慈二人合力寻了些超过百斤的大石推入缺口之中,也是直接就被激流冲走。
这让孙策不得不接受如此庞大的缺口,绝非是自己带着百余人所能够封堵的。
且程昱留在营地之中的粮食不多,孙策带着百余骑兵人吃马嚼的,也根本就坚持不了几天。
最终,孙策与太史慈、黄盖商议了一番后,决定沿着黄河河堤一路往东继续赶往东朝津。
这也是程昱原本给自己所准备的退路。
即便济南国化作一片泽国,东朝津处于高地势的河堤之上,且东朝津也有着少量渡船可用,程昱大可借着渡船从黄河顺流而下离开济南国。
因此,在程昱以及一部分曹军俘虏的带路下,孙策耗费了两日左右便找到了东朝津。
只是青州兵力再如何空虚,东朝津作为青州连接冀州的重要渡口,依然布置着超过千人的守兵。
与之相对的,孙策麾下仅有一百五十三名骑兵,兵力的差距相当悬殊。
为此,孙策在与太史慈、黄盖商议了一番后,决定在夜间对东朝津进行奇袭。
这也是孙策、太史慈以及黄盖三人一致认可赞同的妙计。
……
而等程普率领着三千精锐勉强乘着一百八十余艘舟船赶至东朝津周边,做好了一番死战夺取东朝津的准备时。
派去探查东朝津的斥候,却是给程普带回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消息。
等程普匆匆地亲自赶到东朝津外,看着东朝津上所插着的旗帜,险些被干沉默了。
原本插在东朝津的“曹”字旗帜,如今却是被人拿毛笔写了一个大大的“刘”字覆盖住。
曹军内部必然不可能有这般大胆狂徒敢做出这等事情。
那么答案,似乎不言而喻了……
程普拍了拍那斥候的肩膀,下令道。
“你,上前去表明身份,看看是不是主公占了东朝津。”
“我?”斥候愣了一下。
程普反问了一句。“这大好的立功机会,你不要?”
斥候面露犹豫之色,涌上了喉咙的问候之言只能强行给吞了回去。
这孤身上前表明身份,倘若东朝津还是曹军所掌控,那可是要命的。
不过,斥候也不敢反驳,只得起身朝着东朝津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
幸好,东朝津的状况没有出乎程普的预料,占了东朝津的正是孙策。
而在亲眼见到孙策后,程普这才总算是舒了一口气,行礼之余,问道。
“主公竟将东朝津给攻了下来?”
孙策闻言,语气难掩几分自豪地答道。“吾自有妙计,破之不难。”
顿了顿,孙策便向程普追问起大军的状况。
程普也是如实地进行了回答,在得知了周瑜高热不退后,脸色微变,眉毛不由得紧皱了起来。
只是如今身处济南国内,即便孙策设法通过东朝津将周瑜送回吴郡治疗,周瑜怕也受不了海面波浪的颠簸。
“唉……”
孙策压下着心中担忧,然后与程普商量起了正事。
运送粮草的船队,早在三日前就抵达了东朝津附近。
只是东朝津并没有如周瑜所预估的那般落入手中,导致了运粮船队无法靠岸。
因此,在孙策趁着夜色奇袭东朝津,凭借着自身与太史慈惊人的武勇硬生生杀穿了曹军,夺取了东朝津后。
运粮船队已然在东朝津顺利靠岸,然后提前搬运了不少粮食在东朝津内存放。
至此,对于两万大军最为关键的粮草问题,算是解决了。
这让程普紧绷着的心,也跟着放松了下来。
接下来,不管是将粮食运回小山丘之中,还是一点点地通过舟船将士卒送到东朝津都不是什么难事。
且只需再坚守一些时日,扬州完全有足够的能力调集大量船只前来东朝津接应,带着大军撤离青州。
因而,孙策与众人商议了一番后,还是决定通过舟船将大军一点点地送到东朝津,免得继续被困在山丘之中。
可眼下最为严重的黄河缺口问题,孙策又与众人商议了许久,依然没有半点办法解决。
令孙策为之忧心的,则是以时间估算,怕是黄河水都已经开始涌入琅琊国了。
即便如今琅琊国地广人稀,可一旦如此任由黄河水泛滥开来,想要进行治理恢复耕地,绝非易事。
最为严重的结果,便是曹军始终任何黄河缺口存在拖到枯水期再进行填补。
如此漫长的时间里,怕是足以黄河水从琅琊国一路南下灌入到下邳国,淹没过半的徐州。
“只能等公瑾状态好些,再看看公瑾是否有什么良策了……”
顿了顿,孙策不禁看向南面豫州的方向,喃喃地说着。“又或者,老师说不准已经在设法解决此事了。”
即便孙策也清楚在千里之外的李基,这个时候怕是才刚刚知悉黄河决堤的消息。
远水救不了近火。
即便李基有解决的良策,马上下令扬州进行应对,怕也避免不了徐州遭受水灾的结果了。
然而,就在通过舟船一趟趟往返之间,孙策刚刚把大军都送到了东朝津。
出乎孙策预料的是,又有一支更为庞大的船队抵达了东朝津。
就在孙策带着几分诧异地迎接这支船队之时,率先从船队上冲下来的却是顾雍。
“呕!”
当顾雍再度脚踏实地之时,却是难以顾忌形象地大吐特吐了起来。
且顾雍背对着孙策等人一边吐着,一边似乎在不断咒骂着什么仇人似的。
那怨气……直冲云霄。
等顾雍吐得差不多了,脸色惨白,脚步虚浮地站了起来后,孙策这才憋着笑意地迎了上去,道。
“元叹,且喝些温水。”
“谢了,伯符。”
顾雍道谢之余,抿着嘴唇,道。
“其实吾亦是久经海浪,往返夷洲不在话下。”
“只是此番一路扬帆昼夜急行,再兼之风浪颇大,这才有些失态了,还请诸位见谅。”
孙策很是严肃地点头认可,然后生硬地转移话题,问道。
“元叹怎会随船队至此?”
顾雍的语气难掩几分怨气地问道。
“姑且问一句,黄河是否决堤了?子坤端是莫名其妙,忽然就传令让我前来协助伯符尽快封堵黄河缺口。”
第738章 治水达人
这一问,前来迎接的孙策、程普、韩当等人都不禁怔住了。
紧接着,孙策便是脱口而出地问道。
“元叹莫非还不知道此事?”
“吾这段时间都在海上飘泊着,知道什么……”
顾雍的声音一顿,神色转而肃然,语气沉重地问道。
“黄河果真决堤了?”
孙策点了点头,答道。
“就在七日前,曹贼命人掘开了河堤,如今整个济南国大半已化作一片泽国,至于具体已经蔓延到了什么郡国就不得而知。”
“不过推断没有差错的话,怕是已经开始灌入到琅琊国之内。”
说到最后,孙策的眼神不禁多了几丝怪异。
七日前,依据顾雍如今才抵达东朝津的时间,即便海船日夜兼程地赶路,顾雍怕也已经出航了。
‘如此说来,也便是在黄河决堤前的十天……’
孙策脑海里浮现了这个念头,然后又随之否认,嘀咕着。
“莫非是行军计划刚刚送至老师的手中,老师就识破了曹贼的奸计,预料到了曹贼很可能会掘开黄河?”
一念至此,孙策不禁心生惭愧之余,对于李基也是越发的佩服崇敬。
如此料敌于千里之外的手段,着实是让孙策心驰神往。
这便是国士侯,于谈笑间,便改易了天下大势。
而顾雍也不禁沉默了片刻,这才喟然长叹道。
“难怪子坤传令催得如此紧迫,令船队水军日夜轮转地全力赶路,黄河决堤确实不能多拖哪怕几日。”
作为曾经李基治政的副手,顾雍的能力可谓是硬生生从实践之中给练了出来,明白任由决堤的黄河水肆虐,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旋即,顾雍也顾不得与孙策寒暄,便在孙策的带领下赶往黄河决堤的位置。
等顾雍赶至缺口的位置,实地考察了一番后。
发现如今的缺口已经扩大到了二十一丈到二十二丈之间,且水流汹涌之极,依然在源源不断地往外倾泻着河水。
即便顾雍早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看到这一幕之时依然面露几分震撼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