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554节

  更为准确地说,李基是在看着豫州颍川郡的位置,然后露出了一抹苦笑,喃喃道。

  “荀文若,这莫非是你背后一手推动的?”

  “不过,是或不是,都不重要了……”

  “你所掘开的既是黄河,同时也是整个世家的命脉!”

  之前,刘备对于颍川世家的印象就相当不好。

  而如今曹操帐下谋士主要由以荀氏为首的颍川世家组成,必然会让刘备对于颍川世家的恶感更胜一筹。

  更重要的是,此前刘备在李基多次的分析下,即便认可了世家的危害,但始终对于世家同样还抱有着几分仁德之心。

  即便许多关乎世家之事,刘备都全权交由李基负责,但刘备对于世家的关注已然足以说明了许多东西。

  如今,这曹操在荀氏为首的谋士支持下对黄河的这一掘,足以让刘备彻底下定对世家这一阶层进行变革的决心。

第740章 兵临汝阳

  “荀文若,你想要逆转这天下大势?那便让你亲自感受何为螳臂当车。”

  李基缓缓收敛着心中怒意,转而重新将注意力放在了鲸吞豫州上。

  也就在黄河决堤的消息传来的期间,李基彻底将颍水项县段以南掌握,再无粮道的后顾之忧后,顺利与徐盛会师,直接就挥师西进包围了汝阳城。

  且在李基屯兵项县逼近汝阳城期间,汝南袁氏以及一众豫州世家的倒向,也让整个豫州各处的抵抗之心在不断瓦解。

  自荆州方向进攻的文聘,攻城掠地的速度同样也大幅度提升。

  在李基包围了汝阳城的第二天,率领着一万七千余偏师的文聘也顺利抵达与李基汇合。

  此刻,三面夹击豫州的大军已然是齐聚于汝阳城下,接近二十万的大军将封死了四门的汝阳城团团包围了起来。

  汝阳城本算不得是什么巨城坚城,但在被袁术定为治所后,经历了大规模的修缮,倒也还算得上是一座坚城。

  且袁术虽经历了大规模的众叛亲离,但其人向来有几分仗义疏财,依然不乏愿为其死战的忠诚之士。

  相反,在李基驻扎在项县期间。

  汝阳城内人心惶惶,诸多世家以及武将谋臣悄然出逃,反倒算是一种另类的提纯过程,让如今汝阳城中所留的都是些死忠袁术之人。

  袁术主动封死四门的态度,也表明了与汝阳城共存亡,绝不狼狈逃离的坚决。

  因此,李基也自然不会玩那等毫无意义的围三阙一,直接在汝阳城四面都布置了坐镇的大将。

  北门张飞,西门文聘,东门徐盛,南门则是李基所布置的中军所在。

  “召众将议事。”

  李基的命令迅速在军中传达,原本坐镇各方的将领们也匆匆齐聚到了李基的中军大帐之内。

  “议事前,有个不幸的消息告之诸位。”

  李基叹息了一声,带着几分悲痛地公开了黄河决堤的消息,且推测并非是天灾,而是曹贼所为的人祸。

  顿时,在场众将可谓是一片哗然震怒。

  即便是提前从李基口中听到了推测的诸葛亮、庞统也依然大为震惊,惟有贾诩神色如常,觉得这才是常理。

  曹操想要逆转天下大势,又岂是空口白牙就能做到的?

  相反,贾诩心中还对曹操生出了几分欣赏,产生了与李基近似的判断,认为如今的袁曹之争最终或是曹操能够获胜。

  为主公心腹大患,必是曹操无疑。

  与刘备所走的仁主道路不同,曹操无疑有着无所不用其极的枭雄之姿。

  也就是在李基的辅助下,刘备鲸吞荆扬太快了,且积攒的底蕴同样深厚得可怕,以着惊人的速度就开启了北伐的道路。

  不然,贾诩觉得中原群雄中能够称霸中原的,或是这个占据了贫瘠青州的曹孟德。

  “可惜,可惜,曹孟德生不逢时啊,否则有这般心性手段,即便是宦官之后,也未曾没有进取天下的可能……”

  沉浸于思绪中的贾诩无意地嘀咕了一句。

  等脱口而出的贾诩反应过来后,骤然发现大量有些凌厉的目光朝着自己投了过来。

  其中,当数以臧霸等泰山贼为首的将领最为凶狠。

  泰山贼多是徐州人士,即便是臧霸本人虽出生泰山郡,但也是在徐州境内生活多年。

  如今听闻黄河决堤,大水即将淹及徐州境内之时,众人无不悲愤忧心。

  而贾诩那看似为曹操惋惜的话语确实小声,但在一片安静的大帐之内,却也是让不少人听到了。

  “贾长史这是何意?莫非是在为曹贼惋惜不成?”

  “莫不是贾长史心向曹贼?”

  “此言,其心可诛也!”

  ……

  以臧霸为首的徐州派系将领,纷纷出言呵斥着贾诩。

  不过有李基坐于主位,即便臧霸等徐州派系的将领再如何愤怒也不敢拔剑的情况下,贾诩那叫一个唾面自干,丝毫没有为这些许的呵斥而动怒。

  相反,贾诩的脸上流露出了愧色,道。

  “诸位所言极是,老夫一时光顾着思虑曹贼的威胁,却是未曾想到黄河水或会对徐州造成严重影响……”

  贾诩如此惭愧真挚的态度,也令众将的表情迅速缓和了下来。

  紧接着,不等旁人开口,贾诩便是沉声地开口道。

  “老夫清廉为官多年,也算是薄有家资,今日徐州百姓受灾,又岂能无动于衷?”

  “老夫愿捐出家资二千五百金,绢布千匹,粮食万担用以救助灾民,聊表心意。”

  此言一出,不少心性直率的将领都不由得为之动容,连连夸赞贾诩真乃仁德君子也。

  唯有李基的嘴角,听得忍不住抽了抽……

  贾诩不贪财,但也绝对算不上是什么清廉之官。

  以着贾诩的能力以及地位,有的是法子能够合理合法地获得海量家资。

  别的不说,仅仅是在外人看来贾诩与李基的密切关系,便足以让贾诩获得无数世家的礼遇。

  大量世家都曾向贾诩请教过,该在夷洲圈定什么位置进行发展。

  夷洲划分给世家开发自治不假,但夷洲从来就没有脱离过刘备的掌控,自然也就会有被侧重发展的优越区域。

  仅仅是这一条消息,无疑就价值千金了。

  上门请教的世家,又怎会不懂人情世故,各种礼品礼金又怎么会少?

  贾诩不拿,他们都不会感到心安,也不敢相信贾诩所说的。

  可他们不信,贾诩又怎么完成李基交代说服世家的任务?

  而对于贾诩所收的那些礼品礼金,刘备自然不会斤斤计较去追究,也就尽数归了贾诩所有。

  因而,在众将看来必然是大出血,甚至是会为此耗尽家资的贾诩,实则不过是付出了九牛一毛罢了。

  眼见那些刚刚加入不久的徐州派系将领们,对于贾诩那仁德君子的做派钦佩不已,甚至开始主动向贾诩致歉。

  “咚咚咚!”

  李基轻敲了一下桌案,让大帐恢复了肃穆,道。

  “黄河决堤之事,诸位倒也无须过于担心,顾元叹已经早早赶赴黄河治理水患,且主公提前就在徐州做出了相应安排。”

  “如若顺利的话,用不了多少时日,徐州便会有好消息传来,各将须务必安抚军中士卒。”

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

  “是!”

  众将齐声应着。

  在李基所率领的大军之中,便有相当一部分是抽调了徐州兵所组成的。

  而李基特意公开黄河决堤波及徐州之事,自然是为了稳固军心。

  毕竟如此大事,即便李基不主动公开,军中也会渐渐有流言生出。

  平息流言,堵不如疏。

  且李基也确信水患会尽快平息,所以才会主动公开,既能避免徐州士卒无心恋战,反倒能趁机增强在徐州士卒心中的威望。

  旋即,李基向着顾维递了个眼神,顾维退至中军大帐后,让八个虎卫合力将一个提前做好的沙盘给抬了进来。

  这个沙盘,便是以汝阳城为中心周边十里的地形地貌,甚至已经提前将李基所率领大军在城外的布置,都在沙盘标记得一清二楚。

  将整个汝阳城包围得水泄不通的形势,从沙盘看得无疑是一览无遗。

  紧接着,在李基的示意下,诸葛亮上前细细地向众将分析了起来。

  “根据多方所提供的情报,如今死守在城中的袁公路尚有精兵五千,又兼有从周边郡县强征而来的青壮七万余。”

  “城内的粮草用度,能够坚持四个月有余,又提前在城中挖掘了大量水井……”

  在大量世家选择抛弃袁术出逃汝阳城后,那些世家自然是毫不吝惜地献出了大量与袁术、汝阳城有关的情报以作投名状。

  在多方情报的相互印证下,汝阳城内的兵力粮草无疑是相当清楚的。

  且袁术也清楚豫州各城再如何死守,最多也就是拖延一时李基的步伐,李基早晚会兵临汝阳。

  因此,袁术早早就疯狂地从周边郡县抽调一切可用的兵力物资钱粮,大量囤积在汝阳城内。

  只是,李基来得比袁术预料之中的要快得多。

  否则等李基慢慢推进抵达到汝阳城下,袁术怕是能强征过十万的青壮死守汝阳城。

  不过纵使如此,七万余青壮死守一座坚城。

  即便层层包围汝阳城的兵力已经接近二十万之多,但是想要强攻下来也不是一件易事。

  攻城,往往没有那么多的计谋可用。

  尤其是袁术已经提前堵死城门,摆明了就是要死战到底,拖延到冬季逼迫李基退兵,争取一线生机。

  冬季一至,既难以攻城,粮草运送更是困难重重。

  “根据往年豫州降雪的时间计算,我等仅剩约一个半月的时间,若是不能在这个时间内攻破汝阳城便只能暂时退兵了。”

  最后,做出了总结的诸葛亮向李基以及在场众人行礼后,重新坐回一侧的位置。

  一个半月,这个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

  有些坚城即便是坚守数年不陷,也不是没有的。

  而等众将消化了后,李基并没有特别地做出什么布置,直接便开口道。

  “一个半月内,必须攻破汝阳城。”

  “北门由张飞为主将,西门由文聘为主将,东门由徐盛为主将,南门则是由臧霸为主将各自率兵攻城。”

  “先攻破城墙者,为首功。”

首节 上一节 554/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