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584节

  左慈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摸出了一盒仙丹就准备献给李基。

  不过手伸到一半之时,左慈想到了于吉的死因,表情一僵,道。

  “其实贫道不好炼丹,这丹药乃是南华所赠。”

  李基摆了摆手,转而身子微微前倾,追问道。

  “那道长在过去炼丹之时,可曾发生过炸炉?”

  这一刻,左慈有些拿捏不住李基的想法,这是在钓鱼问罪?还是当真对炼丹之道生出了兴趣?

  犹豫了半晌,左慈干脆放下了所有的小九九,小心地问道。

  “敢问侯爷,贫道炼丹是该炸炉多一点?还是不该炸炉多一点?”

  “炸炉有功,于大汉有功。”李基答道。

  “炸炉!”

  左慈斩钉截铁地答道。

  “论炸炉,整个大汉的道人加起来都没有贫道炸得多,这不是贫道学艺不精,而是上感苍天之意所炸炉。”

  这一刻,李基脸上多出了满满的笑容,看着左慈的眼神之中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热络。

  这专业人才,不就找到了吗?

  尽管李基也知什么一硫二硝三木碳什么的,但需要明白这个时代工匠识字的都寥寥无几,让他们琢磨化学实在是太为难他们了。

  而李基这么一个前艺术生,也就限于知道顺口溜,可真让李基实操化学不仅抓瞎,也是真的怕把自己给炸没了,更没有亲自研究的精力。

  “道长,请入座。”

  当即,李基亲自相邀左慈入座,让左慈顿生受宠若惊的感觉。

第787章 道法自然与科学

  此刻在李基的眼中,左慈哪里是什么装神弄鬼的骗子,这分明就是李基苦寻多年而不得的专业人材。

  道法自然!

  说得好啊,道法……自然与科学,这很合理。

  等李基与左慈相对而坐,又亲自为左慈斟茶后,左慈已经不仅仅是受宠若惊,而是浑身如坐针毡了,生怕这一口下去就是断头茶。

  “不知道长俗家姓名可有字?”李基亲近地问道。

  左慈硬着头皮地答道。“贫道左慈,字元放。”

  “不知可否直呼道长的字?”李基再问。

  “不胜荣幸。”左慈答道。

  李基再度为左慈添茶,然后语气温和地开口道。

  “元放于我有恩,适才不过是心怀忌惮,方才屡屡以言语相试,还请元放勿怪。”

  “不敢不敢。”

  “今已知元放心怀大汉之心,此茶代酒向元放赔礼,今后你我二人可需勠力同心才是。”

  说罢,李基举杯向左慈示意。

  左慈见李基不似在说反话,闻那接纳之意,连忙也跟着举杯应和。

  一时间,双方一改此前紧绷的氛围,反倒是显得其乐融融了起来。

  旋即,左慈也是迅速地向李基介绍起了自己准备如何改造道学,主要便是围绕了打击非法道统,修改道学精义、宣扬真善美等等。

  总而言之,便是左慈根据着佛学的变化,再结合着道学的现状所琢磨出来的计划。

  旨在时刻紧跟大汉的步调,追随在刘皇叔的身后讨上一份从龙之功。

  “不错不错……”

  李基简单地点评了一句,然后话音一转,道。“但,还不够!”

  “请侯爷指教。”

  左慈的神色一正,明白正菜要来了,且左慈已经做好了依据李基的意思对道学进行大幅度阉割的意思了。

  只是太平道的影响太大了,若是最终刘备得了天下,大汉将再无道学的容身之处,甚至会在大汉进行大范围且持续的灭道。

  因而,为了能让道学活下去,甚至走出新的道路,左慈明白都必须与大汉结合在一起,成为大汉所需要的道学,成为新的汉天子所需要的道学。

  ‘阉割,也不过是为了抛弃不必要的累赘罢了,无碍……’

  左慈自我劝说着,然后用心倾听着李基所提出的内容准备一一落实到位。

  “为何在一个道学里会出现好几种不同的方向?甚至形成了太平道这般祸国殃民的道统?”

  李基问了一句,令左慈的额头直冒汗。

  太平道的存在,无疑成了当下左慈想吃皇粮绕不过去的门槛。

  “只要侯爷下令,贫道马上就去将南华的首级……”

  不给左慈说完的机会,李基抬手打断,接着说道。

  “死了一个南华又有何用?他日就不会出现北华、东华、西华了?南华是导致太平道造反的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道学内部的混乱以及不统一所导致的。”

  “据我所知,道学所含包罗万象,天象星纬、五遁六甲、医术炼丹等等数不胜数,但内部却始终没有形成真正的整合。”

  “就如炸炉这一事,为何炸炉?多的是全凭经验把控,又或是寄托于鬼神天意之说,如此自然会在道学内又形成各种言论与道统。”

  “这一个道学里有着多个截然不同的道统,难道就不是对先贤黄帝与老子的背叛与错误解读?”

  李基这一句句直指要点的话语,听得左慈既是如痴如醉,又是大汗淋漓。

  这也是当下道学内部所面临的重大矛盾所在,有汉一朝以来,黄老之学的不断发展,也造就了大量道人方士的出现。

  可在道学内部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声音,而是称得上山头林立,各自都在寻求着下一步发展的道路。

  左慈行了一弟子礼,求教道。“那侯爷认为该如何?”

  李基肃然地沉声开口道。

  “大一统,在道学内部实现方方面面的大一统,譬如就炸炉一事,为何会出现炸炉?炸炉的威力大小又与什么有关?”

  “又比如这天象变化,如今全凭的经验与个人悟性进行推演,是否又该将其中的原理逐一总结形成细致的内容?”

  “还有那五遁六甲、医术炼丹、房中之术等等,大多道人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后便将不知之事尽数寄托鬼神天意,实乃大谬也。”

  “若道长能将道学内种种不明或不解之处都一一探究整合,如此方是道学的大一统。”

  左慈忍不住震撼叹息之余,心悦诚服地开口道。

  “侯爷教训的是,确实如此,但贫道自问道学种种无异不精,但仅凭贫道一人之力兼之三五弟子,怕是穷尽毕生之力都难以实现侯爷所说的大一统。”

  李基略微沉吟了一下,然后开口道。

  “吾亦甚好道学。”

  “当真?”左慈面露惊喜之色,万万没想到国士侯居然也是同道中人。

  “自然!”

  李基点了点头,然后叹息着说道。“只是生逢乱世,吾难以舍弃苍生而隐遁山林之内修道养身罢了。”

  顿了顿,李基接着道。

  “因而,实则吾亦不愿看道学没落,但此前为了天下苍生又不得不打压太平道,以求社稷安稳。”

  “若是道长能大一统道学,亦是吾之愿也。因此,基……”

  说到这里之时,李基面露犹豫踌躇之色,但最终还是坚定了下来,低声道。

  “道长可知仁德书院?”

  “有所耳闻。”左慈答道。

  李基点了点头,接着小声开口道。

  “为振兴道学,也为了让道学早日实现大一统。”

  “吾认为最佳方式无异于建立属于道学的书院,由道长担任山长,广招有天赋的学子传道授学,再汇聚学子之力实现道学的大一统。”

  纵使是左慈的心性,这一刻也是瞪大着眼睛,兴奋得难以自持。

  若是当真深究起来,所谓道人在这个时代未曾是如何上得了台面的,更是完全不能与儒学所相提并论的。

  而建立属于道学的书院,这是何等的荣幸?

  左慈兴奋得直打颤,似乎已经看到了道学的大一统以及蓬勃发展的未来。

  “当然,道长也知对道学怀有偏见者不在少数,所以这书院也需要巧立名目进行适当的遮掩。”李基说道。

  “明白明白。”

  李基笑眯眯地问道。

  “不可取道法书院,不如就唤作……自然书院如何?”

第788章 系别

  与左慈这一谈,径直谈到了掌灯,将自然书院的种种细节都与左慈确立了下来。

  等左慈离开了县衙之时,整个人走路都已然有些轻飘飘的,既是疲倦又是兴奋交加。

  而李基亲自将左慈送出了议事厅的门口,目送着左慈离开后,转身看向着从屏风后走了出来的诸葛亮。

  在诸葛亮进一步稳定了汝阳内部后,便随着运送粮草的队伍一同抵达了南顿城。

  且出现的诸葛亮手中捧着一大叠墨迹刚干的纸张,上面所记录的无疑便是李基与左慈的谈话记录。

  在李基接过那些纸张翻看之时,侍立在一旁的诸葛亮提出着担忧,道。

  “老师,我观那道人左慈并非是良善之辈,急迫投效,不过为图名利罢了,未必能信,更何况还特意为其建立自然书院。”

  “亮儿所说极是,可如何能要求人人皆是忠义之徒?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此才是常态。”

  顿了顿,李基接着说道。

  “且建立自然书院,并非是由于信任左慈。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不信任左慈,所以才欲借左慈之手培养真正忠于大汉的人材。”

  “道学能兴邦?”诸葛亮有些没能反应过来。

  “道学不能,但其中包罗万象之学识若能进一步发展为大汉所用,将会为大汉带来巨大的变化。”

  而说到这里,李基略微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决定说出来。

  面对左慈,李基自然会选择留一手,没有言明其中种种的巨大潜力与作用,以免左慈生出什么祸心或异心。

  可诸葛亮无疑是值得信任的,今后李基也同样还需要值得信任之人来协助监督诸事。

  旋即,李基指着自然书院中划分出来的炼丹系,道。

  “炼丹炸炉,看似是司空见惯之事,可炸炉的威力有大有小,若能研究明白这炸炉的原理,稳定控制何时爆炸,以及让导致炸炉的事物威力进一步加大。”

  “如此,岂非是开山凿石,战场杀敌的无上利器?”

首节 上一节 584/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