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620节

  脸上的醉态仍未消散的刘备接过之余,道。“子坤有心了。”

  戏是演的,但酒却是真喝的,否则就算瞒得过蒋干,也瞒不过袁术、郭异等作陪之人。

  而欲取信曹操,曹操必然会暗中通过袁术、郭异这些本就与刘备不齐心之人来验证消息真伪。

  因此,刘备今日也当真是灌了一肚子的酒,至今整个人都还有些醉醺醺地就连忙登门谢罪来了。

  随着一杯解酒热茶下腹,刘备整个人也随之舒坦了不少。

  李基见状,忍不住劝道。“大王何必真喝这么多?且让人将酒换成水做做样子就是了。”

  “无碍无碍,岂能因细节疏忽而坏了大计?”

  刘备不以为然地应着。

  毕竟“喝至七分醉,演得人流泪”的道理,刘备也是懂的。

  旋即,刘备满足地又喝了一口茶,追问道。“待蒋干将密信传出后,子坤觉得曹贼会不会信?”

  “会信,但必然不会全信。”

  李基答道。

  刘备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地说道。“曹贼奸诈多疑,确是不易相信。”

  “大王勿忧,这只是一个诱曹贼出手的风声罢了。”

  “哦?”

  “吾暗中观察蒋干多时,观其行事,尽为取信于我而来。因而,顺势窃取机密是其一,真正目的怕本就是为离间你我主臣二人。”

  李基轻笑了一声,然后道。

  “因而,眼下对于曹贼而言,可是个大好的机会,必然会设计让蒋干出手,届时再顺势而为,不怕曹贼不信!”

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对弈

  就如意外中了彩票继而暴富,当局者自然也清楚只是运气好;

  可倘若是站在风口抓住了机遇飞上去的猪,往往会嘲笑笨鸟不知先飞勤飞之余,还对自己的本事深信不疑。

  深谙此理的李基,自然明白曹操不会轻信天降大奖的道理,因此只是给出了一个风口。

  ‘若不趁机果断抓住这一个风口,那可就不是曹孟德了……’

  李基注视着屋外的黑夜,目光显得亦是深邃幽深,就像是隔着一片覆盖着迷雾的千里江山与黄河以北的曹操进行着一场对弈。

  因势利导,也因势设局,等待着曹操破局,然后入局……

  ……

  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蒋干每日都会前来求见李基,明为请示,实则打探。

  李基也像是被刘备所激怒了一般,一连休沐了四天,每日都只在府内赏雪品茶,又或是翻阅典籍,仿佛完全忘了府外的愁心事,更像是在表达着对汉王刘备的抗议。

  蒋干为之心中窃喜之余,同时也让下人密切关注着汉王府内的动静。

  汉王府内这一连几天,那都是歌舞饮宴不断,享受起来那都是不带停的。

  袁术更是个口无遮拦的大嘴巴子,被迫清心寡欲了一段时间,当真与刘备厮混起来,兴头一起,那当真是种种过去刘备都不敢想的花活都能提出来。

  刘备表面一一应允之余,暗地里向着李基那是屡屡骂娘不止,直言世家大族背地里玩得是真的花。

  汉灵帝以及董卓都摆上过台面的酒池肉林,对于袁术而言也只能算是司空见惯了。

  论享受玩乐,刘备感觉自己在袁术这些真正的顶级世家子面前简直就是个新兵蛋子。

  这让刘备大怒之下,让李基设法得治一治这种风气,万万不能复兴大汉之后,这种腐败奢糜之风依然横行不止。

  只是这一切看在蒋干眼里,无疑是多年来艰苦惯了的刘备在袁术等人的影响下,果真是深陷享乐不可自拔。

  这也让蒋干暗里不禁对刘备越发的鄙夷,什么仁德大义,什么匡扶汉室……

  织席贩履的出身,仅仅是被酒色一刮,那一身的英雄气也便散得无影无踪了。

  还需多少时日,今日之刘备,便是往昔灵帝矣。

  然而,就在蒋干以为刘备与李基的矛盾会不断加深之时,关羽与张飞回到了寿春,然后直奔着汉王府而去,似是也爆发了一场争吵。

  当晚,在关羽、张飞的陪同下,刘备便登了丞相府大门主动拜访李基。

  第二日,李基便结束了休沐,刘备也一改了持续多日的奢靡享乐,重新勤勉处理政务。

  这一切被蒋干看在眼里,暗自忍不住可惜,明白是关羽、张飞及时劝阻了刘备,且表面上刘备与李基也是重修旧好,和睦如初。

  这一场风波也仅限于一个小圈子流传,即便是许多就在寿春城内的中下层官吏都完全不知发生了什么。

  而所发生的种种,也自然是被蒋干如实记载了下来陆续送到了曹操的桌案。

  曹操同样也是可惜万分,但也觉得如此才是情理之中。

  刘备与李基的感情本就甚好,李基亦没有真正做什么出格之事,即便刘备一时沉溺享乐,恼怒于李基的作为,也不可能真的因此与李基决裂。

  且还有关羽、张飞从中调和劝诫,最终刘备与李基重修旧好再正常不过了。

  可曹操却是从中看到了一个大好的机会,裂缝即便经过了填补,却不会真正的消弭。

  刘备心向享受,与李基之间的潜在矛盾,同样也是会一直存在。

  关羽、张飞为刘备所依仗的大将,也不可能会一直留在寿春。

  一个妙计,迅速在曹操的心中浮现,脑海里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个被蒋干反复提及夸赞美貌的女子——貂蝉。

  ‘貂蝉或是让刘大耳与子坤决裂的关键所在……’

  ……

  而随着冬季过去,刘关张三人不得不依依惜别,一连大醉了三日三夜,甚至还拉上了李基作陪。

  关羽需再度返回荆州坐镇,张飞也需前往豫州训练骑兵。

  步卒与弓兵这两种兵种,都能通过军户制进行训练。

  可骑兵不同于其他,训练骑兵的难度以及要求都不是步卒与弓兵所能比拟的,甚至扬州都找不出真正适合骑兵进行大规模训练的地方。

  因此,张飞需要操练骑兵,最好的选择无疑就是在平原较多的豫州。

  且随着幽州也归入刘备的治下成为一块飞地,以及刘虞早早就配合着李基对幽州进行大规模养殖战马耕牛的政策。

  如今源源不断的战马耕牛也通过海运不断往南输送,刘备彻底摆脱了缺马的窘境。

  可即便不缺马,训练骑兵也绝非易事,兼之张飞深知北伐在即,冬季一过,也只得迅速返回豫州加紧练兵。

  而随着关羽张飞离开寿春,这在蒋干眼中,无疑便是魏王所送来的妙计之中所提及的关键所在。

  有关羽、张飞这两位义弟在旁劝诫监督,刘备纵使有心享乐,也只能放弃这个想法。

  可关羽、张飞一走,说不准就会出现蒋干所急需的时机。

  只是这一等,就是好几个月的时间。

  刘备就似是当真改过自新了一般,春耕过了,夏至也到了,刘备依然没有半点旧病复发的迹象,与李基也是君臣鱼水,没有再爆发任何的矛盾。

  这让蒋干都不免得忍不住焦虑了,远在黄河以北的曹操更是心急如焚。

  就如苍蝇叮不了无缝的蛋。

  就算想在刘李之间见缝插针,那也得有缝才行。

  这蒋干定期汇报的情报,尽管提及了大量刘备治下的有用信息,其中不乏兵力调动,一一验证之下也都是真的,对曹操布置防线大有作用。

  但曹操最想要看到的,还是出现插针的机会,然后狠狠地插进去,把该死的刘大耳的墙角给撬了!

  而这一年直至秋收将至,整个大汉可谓是多年来最为平静的一年。

  唯有在西北的凉州之地,马腾韩遂反目成仇打成了一锅粥外,其余的十二个州郡就连一起战事都没有出现。

第849章 龙虎凤之名

  在刘备不动的情况下,曹操与吕布自然是不敢妄动。

  毕竟有刘备的威胁在侧,曹吕之间纵使再不和,也必须维持联盟才能抵挡刘备的强势,否则必然是会被分而破之。

  因而,这一年整个大汉都是休养生息,就算是曹操吕布治下的百姓们也算得上是安居乐业,在刘备治下的景象更是渐有盛世之象。

  也就是刘备尚未一统天下,否则一些老臣都想要呼出“玄坤之治”的口号来歌功颂德了。

  而也就在秋收前的半个月,被李基所倚重的三位门生相继及冠。

  琅琊诸葛氏早已举家迁往扬州,为诸葛亮及冠自然是最方便的。

  可司马氏此前因战乱迁到了豫州,庞氏则依然还在荆州,司马懿与庞统如今也分别是家族最为倚重的世家子,冠礼也是极其重要与隆重的仪式。

  因此,司马懿与庞统都需要返回家族行冠礼,以壮家族声势,却是不便直接在寿春行礼。

  而作为司马懿与庞统的师长,同时也是如今的大汉丞相,司马氏以及庞氏自然也是极力邀请李基能够参礼,甚至能够为司马懿与庞统亲自及冠取字。

  这让蒋干意识到是个大好时机,见李基心生犹豫之下,一直谨言慎行的蒋干甚至忍不住以出言推动了几句。

  在蒋干自诩的一番努力下,李基最终也是下定了决心。

  先是在扬州为诸葛亮主持冠礼,取字“孔明”后,又带着诸葛亮奔赴豫州主持司马懿的冠礼,取字“仲达”。

  最终,带着诸葛亮与司马懿前往荆州主持庞统的冠礼,为庞统取字“士元”。

  尤其是襄阳庞氏本就是荆州有数的名门望族,得知了李基将亲至为庞统行冠礼下,那是广邀天下宾客,场面之浩大都是极其罕见。

  就是在荆州人人敬畏有加的骠骑将军兼领荆州牧的关羽,也是罕有的前来参加这私宴,赏脸饮了几杯水酒。

  这一日,整个庞氏子弟都是满脸红光,与有荣焉,走路都不自觉挺起胸膛的。

  而李基在为庞统取字及冠后,还当着无数宾客的面前,召了诸葛亮、司马懿、庞统三人一并到面前,分别为三人取号“龙虎凤”,曰“三贤”,盛赞三人均有治世安邦,平定天下之能。

  纵使不乏宾客以为,这不过是李基为了抬高三位门生之举,但却也让“卧龙”、“冢虎”、“凤雏”之名瞬间传遍了整个大汉。

  就是如今已经渐渐被百姓们所习惯的报纸,也用了一整个版面登载此事,言及了丞相高徒“龙虎凤”的美名。

  这一幕,令独自摸爬滚打多年才渐取“名士”美名的蒋干,可谓是羡慕嫉妒恨。

  仅是李基这金口一开,便是让这三个小儿的名气更甚于蒋干。

  除了那故作平静,但也难掩羡慕嫉妒之色的蒋干外。

  待到冠礼结束后,陪同随行的郭嘉那也是满脸的幽怨,就差明摆着没有将“偏爱”二字写在额头,也好叫李基知悉。

  对此,李基都不得不出言安抚了好一阵郭嘉,甚至是一顿猛夸,这才让郭嘉慢慢接受了下来。

  而李基如此远赴豫荆二州,自然不仅仅是为了给司马懿与庞统行冠礼,更是为了亲自确认豫荆二州的发展以及兵力状况。

  为即将到来的北伐……准备。

  只是有蒋干在侧,李基不便长时间抽身四处巡察兵力、粮草、军械等等,平日里最是放荡不羁的郭嘉无疑就是李基最好的眼睛。

  即便郭嘉偶尔消失个几天,蒋干也不会去注意这个酒蒙子的去向。

  如今一番巡查下来,结果无疑是让李基满意的。

  暗中的调兵也已经开始进行。

  就等秋收之后,大片粮草入库,以及一场能够让战事更为有利的“东风”刮起来。

首节 上一节 620/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