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624节

  “孤本以为阿斗这孩子过于愚笨,有些不堪大用,但今日知其心性如此,甚好甚好。”

  “孤意已决,若有一统天下之日,便立阿斗为太子,如此孤便是遭遇什么意外,也能放心国事了。”

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

  涉及立储大事,即便李基心中同样也是中意阿斗,也不好冒然出声,以免弄巧成拙。

  而刘备如此一提过后,看着李相与阿斗二人在相互抱头痛哭,一副生离死别的样子,心中疑惑之余,问道。

  “子坤,相儿莫非不知真相?”

  “常言: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

  李基摇了摇头,然后解释道。

  “即便相儿早慧,但终究还不足以托付大事,臣自然不敢将此事告知相儿,以免意外泄露了出去,坏了北伐大事。”

  刘备闻言,也是深以为然,且同样也是没有提前将真相告知阿斗,方才闹出了这个乌龙。

  当然,李基担忧的是意外,刘备则纯粹是不信阿斗。

  迄今为止,真正知悉所有内情之人,即便算上李基的夫人昭姬以及需参与其中的门生,也没有超过十人。

  因而,如今诸多聚集于寿春城内的诸多官吏将领,可谓是人心惶惶,也当真以为刘李决裂。

  当然,武将一系中的关羽、张飞、赵云皆是知情人。

  只要这三人不乱,便闹不出大乱子。

  文官一系中,也还有顾雍稳定人心,以及早早就封锁了寿春城,没有让这一则则消息大肆扩散到民间。

  因而,看似影响巨大,却稳稳地控制在寿春城中,且顺势以此为由,召集了麾下原本坐镇各地的将领齐聚寿春。

  否则以如今刘备与吕布、曹操所成的水火之势,无故大规模征召各地将领返回寿春议事,既瞒不过去,也必然会引发曹吕二家的高度警惕。

  不过,刘备想了想后,温声道。

  “不过,明日便是第十天,种种筹备俱已准备妥当,便是告知相儿也无妨,也免得这两孩子万分担忧。”

  李基还有几分犹豫之时,抱头痛哭的李相与阿斗已然平复了些许情绪。

  李相抬手抹去眼角泪水,也不再如平日那般坚持注重礼节,开口道。

  “阿斗,此事并非如你所想的那么简单,你持印信入了府邸,必然已有士卒前去通报汉王。”

  “且即便有印信在手,府外日夜守着的是夏侯博,断然不会轻易放我等出去。”

  “再者,父亲重伤垂危,至今都全凭仲景先生与元化先生日日前来医治,以博一线生机,怎可轻动?”

  阿斗满脸沮丧,神色更是不甘,六神无主地问道。“那可如何是好?不然我回去求求父王?”

  “没用的。”

  李相的年纪虽幼,但耳濡目染之下却也知什么是政治,这绝非是私情就能动摇改变的大事。

  阿斗前去求汉王,只会是无用之功不说,说不得还会害了阿斗。

  李相叹了一口气,道。“不过,父亲若是故去,阿斗的世子之位定然也会不保,倒也不差。”

  李相深知自家父亲的威望与影响力,汉王事后必然需要不惜一切打压与父亲有关的一切。

  阿斗,也是首当其冲的一员。

  旋即,李相的脸色一肃,正色道。

  “阿斗,为今之计,唯有一计能救父亲,救大汉,不过倘若事败,你我说不得将化作齑粉……”

  不等李相说完,有些肉嘟嘟的阿斗就决然地应道。

  “大兄但说无妨,弟愿与大兄生死与共。”

  “好!”

  李相满脸的感动,然后将印信塞回了阿斗的手中,道。“今,汉王与父亲势如水火,必是有奸佞蛊惑……”

  “是袁公路!”阿斗脱口而出就道了一个名字。

  印象中,就是这个袁公路能时时凑到了父王身边后,父王的变化才会如此巨大。

  只是,是谁重要吗?

  不如阿斗这般天真的李相,很清楚这一点,眼下已不是除了奸佞小人袁公路就能挽回的局面。

  李相这些时日也是在日夜苦思破局之策,以救父亲。

  而李相思来想去,能够挽回大局的法子唯有……清君侧!

  只是丞相府被围困,李相也暗自尝试接触张机与华佗,却是发现张机与华佗的态度模棱两可,不能托以身家性命孤注一掷。

  今,手持汉王印信的阿斗,便成了李相眼中的希望所在。

  眼下,借着印信逃出寿春或许有些过于异想天开。

  可,让手持印信的阿斗速速去联络城中将领,即刻发起兵变清君侧,身为世子的阿斗有印信在手。

  只要动手的速度足够快,响应阿斗的将领与兵力也足够突袭汉王府控制汉王,再请汉王退位让于阿斗,局势便能转危为安。

  届时,将袁公路的头颅挂出去,便能将这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之中。

  一念至此,李相语气急促地开口。

  “阿斗,你现在速速离开丞相府,前去联络……”

  然而,可谓知子莫若父。

  听到这里的刘备还没明白过来,李基听得却是瞳孔一缩,已然推测出李相这是意欲何为。

  本以为阿斗已是大孝,李相更是孝中之孝。

  有些话,可说不得……

  当即,顾虑不得其他的李基急忙出声打断道。

  “阿斗来了,怎不来让亚父见见?”

  此言一出,刘备一时没能反应过来不说,阿斗与李相也是心头一紧,整个人都被吓得本能抖了一下。

  旋即,阿斗与李相方才感觉到这声音是如此的熟悉,急忙转头看去,却见李基笑吟吟地从角落走了出来。

  这一刻,阿斗与李相都可谓是惊喜交加,激动不已。

  其中,阿斗更是飞快地朝着李基的怀里扑了过来,激动地说着。

  “莫非是上天垂怜?亚父无恙,亚父无恙也……”

  本来对李相所言妙计还颇为好奇的刘备,也跟着走了出来,语气却是略显严肃地教训阿斗道。

  “孤与你亚父情同手足,一体同躯,又岂会自毁,且还需你这稚童来担忧?”

  “父王?!”

  阿斗有些发愣,但也有些欣喜,明白自己似乎果真是误会了什么,否则父王又岂会与毫发无损的亚父一同出现。

  反倒是李相的瞳孔一缩,想得更多之余,更是感到一阵后怕,同时也明白自己差点就坏了汉王与父亲的什么谋划。

  而在李基弯腰哄着阿斗之余,刘备也朝着李相招了招手,道。

  “适才相儿所说妙计是什么,且说来听听,看看咱的相儿得了子坤的几分心得了。”

第855章 即日出兵北伐!!

  李相讪讪地笑着之余,心中忍不住暗骂自家这个不当人的父亲,竟然连亲儿子都瞒。

  李曦就说还不懂事,自己又非是三岁小孩,都十岁出头了,居然也不漏半点风声出来。

  旋即,李相又忍不住暗骂自己愚蠢,这段时间来母亲天天吃好喝好的,没有半点忧色。

  本以为是平日里从不理宅院之外政事的母亲不知事情严重,怕是母亲早就知悉了真相。

  一念至此,李相心中生出幽怨与委屈之余,念头急转,有些僵硬地笑着答道。

  “相儿自作主张欲让世子前去联络骠骑将军与车骑将军进言,斩除奸佞,还请汉王恕罪。”

  “无罪无罪。”

  刘备笑呵呵地应声,并没有怀疑十岁的李相所言,温声地说道。

  “只是私下不是说过了好几次了吗?相儿称伯父即可,不必这般见外。”

  脑袋都还有些嗡嗡的李相顺势应了下来。

  “是,伯父。”

  旋即,刘备又待了好一阵,解释此前与李基的矛盾都是另有谋画,让李相无须担忧后,这才安排人将阿斗送回汉王府,免得在丞相府中久留引人瞩目,然后自己也从侧门离开了。

  等送了刘备与阿斗离开后,看似面容风轻云淡的李基这才伸手拍了拍李相的肩膀,道。

  “想必汗流浃背下,内衫都湿透了吧?相儿,先回去沐浴更衣吧。”

  李相张了张嘴,有着许多事想问李基,但话到了嘴边,却是又发现似乎是多此一举。

  “是,父亲。”

  李相拱手就准备退下,然后回去好好蒙头睡上一觉再说。

  “相儿……”

  忽然,李基的声音让刚刚走了几步的李相停了下来。

  “明日此事便会了结,然后为父便要统兵出征去了,这一去,大汉十三州未归一统,为父必不会再回转寿春。”

  李相的神色一动,不仅仅是为李基又即将要出征的离别而感到伤感,更是察觉到了某种态度的变化。

  那是隐隐将李相开始当做成人一般对待的态度。

  “儿祝父亲早日平安凯旋而归。”

  “嗯。”

  李基明白李相的意思,那是平安为重,但两人在某些方面隐隐都有些别扭,不愿直言开口。

  “今后家里之事便多托付给你了,且你也到了该与阿斗去仁德书院读书的时候了,多学治国为人的学问。”

  “是。”

  “此外还有一事,不日,女训书院也将落实,曦儿到时候也会到里面读书,多看着点曦儿。”

  李基缓缓吐出了此事,却是令李相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点头应是,表示知晓。

  蔡邕曾出写过一本著作,名曰《女训》,为教女所用,内容自然不是如那些程朱理学般教导三从四德。

  蔡邕所著的《女训》,所教的内容实则是让女性正衣冠,重仪容之余,心性品德亦当如衣冠一般多修多正,以行正道。

  李基也正是以此为由,提出了以女训为名成立书院定下基调,免得今后大汉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再带入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深坑中。

  而秦汉时期,女性的地位本就极高。

  不仅秦律有“夫为寄豭,杀之无罪”,巴寡妇清经商富甲一方,甚至能获始皇帝礼遇。

  到了汉代,吕雉开辟了女性独掌大权的先河不说,卓文君自由追求婚姻亦未被世人口诛笔伐,才华横溢的才女更是层出不穷。

首节 上一节 624/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