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642节

  “欺人太甚,莫不是以为我曹休可欺?”

  曹休含怒挺枪反击,直取魏延的咽喉。

  然而,论勇力,真正一刀一枪从底层厮杀而起的魏延却是胜了曹休不止一筹。

  战不到十合。

  曹休便被魏延一刀枭首。

  这一战,也直至黄昏下的最后一点光芒消逝,方才告终,结束了对四散奔逃的曹军溃兵追杀。

  这两万余的曹军可谓是死伤无数,仅仅是虎豹骑都折损了三千有余,仅剩一些残部四散溃散。

  曹休、李乾、李整等有名有姓的曹将,更是一个都没能走脱,尽数葬身在了这处淄水岸边。

  旋即,魏延率领着兵马就地打扫战场以及休整之余。

  在庞统的提议下,由赵云率领着三千白马义从换上了虎豹骑的甲胄,尝试趁着临淄城尚未知悉战报直接前去诈开城门。

  只可惜,被留在后方镇守临淄城的李典没有一丝的麻痹大意,得知是有虎豹骑在曹休的命令下回城,还是不顾夜深亲自前去查看,轻易就洞悉了破绽。

  然而,这虎豹骑的甲胄被敌军所得,甚至前来诈开城门。

  这一状况所代表的内在含义,却是令李典顿感手脚冰凉,如遭雷击。

  而赵云趁夜诈开城门无果,也只得无奈退走进行休整,等待大军来日再强行夺取守军寥寥的临淄城。

  只是,等魏延率领着汉军卷土重来,返回到临淄城下之时。

  已从一部分溃兵口中得知了曹休以及叔父李乾、从兄李整等曹将尽皆战死的李典,自知临淄再难坚守,在派出快马分别向曹操与曹仁传递战报之余。

  还不等汉军来攻,不愿这城中粮草落入敌手的李典,就已然含着血泪果断在城内的各处粮仓放了一把火,然后率领着收拢的一部分溃兵迅速撤离了临淄。

  等魏延打开临淄城门之时,城内的粮仓所燃起的熊熊大火,已无丁点扑灭的可能。

  ……

  而也就在临淄城被攻破的期间。

  在淳于城下,李基所率领的北伐大军已被阻挡了十三日。

  于禁颇为谨慎地防备着可能出现的地道,但令于禁深感意外的是如此戒备了多日下来,除了城外的攻势雷打不动外,却是没有发现丁点地道的痕迹。

  直至,这一日天气骤然转冷,城外汉军在与淳于城守军耗了仅仅半日,也是破天荒地提前退走。

  且还不等太阳落山,飘飘的鹅毛大雪就已经落了下来。

  于禁急忙在城内分发柴火,以供曹军取暖驱寒之余,心中却是大为喜悦。

  这大雪一降,躲在城内的曹军尙还算不缺遮风挡雪之处,并且如柴火这般生火之物也提前备了许多,可对于汉军而言,无疑有着大麻烦。

  不说取暖问题,光是后勤粮道的维持就是个大难题。

  一个不慎,莫说是继续攻城,说不得汉军因此冻死饿死无数都说不准。

  “这大雪来得如此早,当真是天助大魏。”

  于禁满是喜悦地说着,甚至连一向不沾酒的于禁顿感压力骤去之下,都忍不住生出小酌几杯的冲动。

  这大雪一下,便是整整一夜。

  等于禁第二天起身到城墙巡视之时,城内外已是白皑皑的一片。

  就在于禁难得地准备赏一赏雪景之时,又是一阵已近乎化作于禁梦魇的汉军鼓声响起。

  于禁瞪大着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远处,那密密麻麻地再度徐徐向淳于城进军的那一片汉军所化的玄黑浪潮。

  怎么……可能?!

  汉军非人哉?竟不惧冰雪寒冷?

  感受着站在城墙上那如刀般刮来的寒风,于禁心中疑窦丛生,却不敢有一丝迟疑,连忙便令人吹响号角,督促诸多原本躲在各处避风取暖的守军速速上城墙。

  等诸多守军缩着脖子,有些抗拒且拖沓地纷纷回到城墙之时,那从三面合围而来的汉军已是兵临城下。

  令于禁瞳孔微微一缩的,还有一辆立着“李”字帅旗出现在城下的战车。

  于禁随之心中一紧,明白大汉丞相李基如此亲临战线指挥,那么这次断然不会再是此前那般的佯攻!

第886章 先登破城

  在这片白茫茫的大地中,此刻对淳于城而言,当真生出了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那步步推进间,将整座淳于城再度三面合围了起来的汉军,远远看去便有如一片片厚重的黑云一般。

  遥遥目睹着坐在战车之上的李基,于禁顿感压力,一边不断催促着守军做好守城准备,一边不断扫视着城外的汉军。

  令于禁心中微紧的是,由于天寒地冻的原因,守城将士才刚刚出现在城墙上就大多都冻得瑟瑟发抖。

  且不少囤放在城墙上的守城器械,经了一夜的降雪都被掩埋了起来,甚至都冻得发生了些许黏连。

  一些弓弦,更是一拉就断。

  不过,对于禁而言倒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尽管于禁尚未不清楚汉军为何不惧寒,完全跟守城士卒那般大清早在寒风下被吹得瑟瑟发抖不同。

  但那些步步推进而来的汉军,也由于地面有着小半截小腿厚的积雪原因,许多大型的攻城器械都难以推过来。

  于禁也迅速地思索起在眼下这种气候的影响下,双方的攻防形势会出现什么变化,又该如何应对。

  这气候骤降下,或还称不上极寒,却也是足以让水结冰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守城攻城器械都难以使用,甚至就连弓弦都极其容易拉断。

  ‘或会演变成最为残酷的近身搏杀……’

  于禁神色一肃,连忙往城内军营的下令调动更多的守军来援之余,令人尽快在城墙上多立火盆取暖。

  汉军以何取暖,于禁尚未清楚。

  可于禁清楚自家将士穿着单薄,不尽快立火盆取暖,用不了半个时辰就得冻伤冻坏一大批不可。

  而就在于禁匆匆地做出一系列布置的时候,随着城外战车上的李基一抬手,战鼓擂动,合围三面城墙的汉军随之一动。

  由于地面积雪不少的原因,汉军所带的攻城器械几乎都是云梯,摆出了一副准备强登淳于城的姿态。

  于禁见汉军不断接近,连忙下令守城将士尝试放箭。

  只是许多弓弦不是拉不开,就是当场绷断,只有零零散散的箭矢无力地朝着城外抛射而去。

  这让于禁彻底放弃了弓箭的想法,急忙下令做好阻止汉军以云梯登墙的准备时。

  也就在此时,于禁的余光往着城墙下一扫,瞳孔为之微微一缩。

  城下何时出现了一处及了大半个城墙高的小雪山?!

  这一突兀的发现,令于禁为之一惊,然后猛然地反应了过来。

  那个位置,赫然是此前十来天里,汉军不断以投石机轰击的城墙方位。

  此前,于禁下意识地以为这是汉军准备以投石机破坏城墙一角,还暗中嘲笑汉军异想天开,小瞧淳于城之固。

  之前那不断堆积在城墙下堆积得越来越多的碎石,于禁也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原因,那便是除了此前十来天时间里,汉军根本就没有大规模攻城外。

  还有便是那渐渐形成的碎石小山本就难以攀爬不说,也没有什么遮掩物,当真有汉军想通过那处攻城也只会成为周边箭垛的活靶子。

  可此刻,一场大雪落下,那本来难以攀爬的碎石山却是多了厚厚的一层积雪……

  在于禁感到通体发寒的注视下,大量精锐汉军都往着那处城墙下的小雪山涌去。

  除了一架架云梯迅速搭建,甚至还有着大量钩锁抛上城墙,借助着小雪山本身的高度,迅速地与城墙联接在一起,大量汉军密密麻麻般地往上迅速攀爬。

  那小雪山,正在迅速抹平着城墙高度的优势。

  “快!快快!别让敌军冲上来!”

  于禁意识到问题所在之时,便迅速率领着自己的亲卫前来支援。

  然而,等于禁赶到这一段本来安排的人手就不多的城墙之时,已然有数十汉军在城墙上站稳脚跟占据了一角之地,后方还有源源不断的汉军在迅速攀爬上来。

  先登者,正是最善攀爬的甘宁以及他的锦帆贼。

  眼见甘宁一手拿着锁链,一手持着朴刀正不断斩杀守军迅速推进,于禁毫不犹豫就率领着亲卫迎了上去,拔刀大呼。

  “贼将休得猖狂,于禁在此,给我死来!”

  正因先登之功而亢奋不已的甘宁,听闻于禁的大呼,更是狂喜交加!

  于禁,这可是折辱了丞相的贼子。

  “好好好,双喜临门,破城斩将,就在今日!”

  甘宁当即抛开其余曹军,毫不犹豫就朝着于禁迎了上去。

  此时此刻,于禁可谓是又急又惊,明白想要守住淳于城已无退路可言。

  汉军登城太快太快了。

  想要力挽狂澜,唯有扼制住这贼将,等待正源源不断从城内赶来的守军支援,然后将汉军再度赶下去城墙。

  只是,于禁内心深处却是飘过了一分不敢承认的绝望。

  此前汉军持续以投石机轰击的城墙,不止这一段,在另外两面的城墙,同样也有着被重点照顾的方位。

  纵使亲率亲卫能勉强将这一段的汉军赶了下去,那另外两面城墙……又有谁人能力挽狂澜?

  于禁不敢细想,也不愿去细想,以着不惜以命搏命一般的打法与甘宁碰撞到一起。

  只是,于禁向来不是以武勇见长,跟本就极擅水战与步战的猛将甘宁相比,纵使是不惜以命搏命,不出十合也显得相形见绌。

  就在于禁也倍感不支之际,甘宁手中铁索一甩,朝着于禁刀法破绽之处卷去,径直将于禁打翻在地,口吐鲜血,再也无力起身。

  甘宁见状大喜,急忙率着锦帆贼将想要上前相救的于禁亲卫杀散,然后拿着一根绳索当场就先将于禁这俘虏给绑了。

  “啪啪!”

  甘宁还不忘随手就冲着于禁那臭嘴扇了两巴掌,道。“且让老子看看你还嘴硬不?”

  “士可杀不可辱,今日之败,非战攻之失,而是有大雪相助尔等罢了。”于禁不甘地反驳着。

  甘宁咧着嘴,嘲笑道。“呵,这大雪本就在丞相的预料之中,否则你当丞相有闲心陪你这小将玩攻防游戏十余日?”

  于禁闻言,整个人如遭雷击,仅剩的丁点骄傲也随之消散一空。

第887章 可愿降?

  为何汉军只是佯攻不断,为何投石机要不断做徒劳无功的轰击城墙之举,又为何汉军要这样不断地消耗守军的箭矢。

  这一切,都是为了此刻所准备的。

  这动如雷霆的攻势,令在寒冷天气下迟钝了许多的曹军根本就没能反应过来。

  “竟是如此……”

  于禁有些呆滞地喃喃说着。

  只是身负先登破城重任的甘宁,已无暇再与于禁这厮浪费时间。

首节 上一节 642/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