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就以汉有丞相,而伪魏专权,曹贼多疑,此一胜……”
眼见郭嘉摇头晃脑的似乎当真要念起来,李基忍不住出言打断,没好气地说道。
“免了吧,省人徒惹笑料。”
这《十胜十败论》说到底,也不过是曹操自知治下士气民心皆是低迷,故以通过宣扬这一番言论提振人心罢了。
可对于上下一心的大汉而言,多上一份所谓的《百胜百败论》于事无益不说,还会显得是在跟曹魏打口水仗,反倒落了个下乘。
旋即,李基将手中文书随意往桌案一放,扫视着下方一众文武,开口道。
“伪魏所言的十胜十败论确是笑料耳,不过据探子所报,曹操已收服黑山军的兵力十余万,所宣称来年南下大军高达五十万,与吕布合兵后,将以百万大军踏平中原。”
“当然,五十万大军,曹操没有,但是有了黑山军的十余万兵力相助,曹操举国之力凑出三十余万料想是有的。”
“与吕布合兵后,魏赵联军的兵力之数将怕是会超过五十万之多……”
第896章 强汉,岂能避贼?
五十万?!
纵使一众文武都有着北伐万胜之心,但听闻这个数字,也不禁心中一凛。
不过魏赵也算是占了大汉近半的江山,穷兵黩武,举国之力,能凑出个五十万大军,还当真不是什么希奇事。
“贼子虽众,却不过是相互防备的土鸡瓦狗罢了,所谓的大军南下,也不过是以攻代守,缓解窘境罢了。”
庞统率先开口,一言便道破了其中的奥秘所在。
如今大汉有如潜龙出渊,魏赵则如小兽,正因知不敌,方才不得不聚群咆哮,以威慑大汉,争取喘息之机。
司马懿也跟着开口道。
“依我之见,纵使曹吕联姻,二者也定难同心,既然他们意欲以攻代守,丞相何不摆出守势,以守代攻,时日一长,曹吕之间必生出芥蒂,再分而破之,可得大胜也。”
此计一出,赞同如此求稳者不在少数,但皱眉者更多。
“仲达如此,岂非有些太过于长贼子威风,而灭我军士气?”
双手抱胸的孙策或不通谋略,但却是不喜司马懿这一提议,开口道。
“不说曹操与吕布畏惧丞相的北伐之势,就是策都知就算生出了嫌隙,生死存亡关头,必不会内斗,这一味等待,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再者,纵有五十万大军又如何?我大汉的兵势只会更胜一筹。”
司马懿闻言,语气平静地嘲讽道。
“用兵之道,绝非一味死战,魏赵联军初成之时锋芒必是最盛之际,摆出守势暂避锋芒,消磨其军心士气,再伺机反攻,如此方是取胜之道。”
此言,倒是引得诸葛亮、周瑜、庞统都难得的赞同司马懿。
当双方兵力达到五十万这等庞大的规模,影响胜负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反倒是那难以直观计算的士气。
士气高出一分,每一个士卒多用一分力气,扩大到五十万这个庞大的数字,所带来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然而,对于整个参谋团渐渐有些统一的判断,一直也在垂眸思量的李基露出了一抹轻笑地问道。
“我避它锋芒?”
李基豁然起身,平日里显得智珠在握的眼眸却是流露出浓烈的锋芒,沉声道。
“大王广发檄文传于天下百姓,言及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又有民间无数百姓自发地捐物捐粮,甚至主动投军支持北伐大业。”
“如今,诸位要让大汉丞相去避汉贼之锋芒?让北伐大业去避汉贼之锋芒?让吾所欲复兴之大汉去避汉贼之锋芒?”
言至于此,在场文武无一不是脸色凛然。
“五十万贼军即将南下又如何?”
“我李子坤岂能避让一寸之地,由这些贼子踏入治下百姓安居乐业之所,让其得意猖狂地攻城掠地?”
“若是如此,置百姓于何地?又置北伐大业于何地?”
“纵是要避,也须得教这五十万贼军避我锋芒!!!”
这一番话下来,一众武将无不神色激昂,参谋团的一众谋士则是有些惭愧。
以守代攻,合乎兵法,却终究是不合大义,也不合天下万民的期盼。
强汉,岂能避贼?!
纵是胜了,史书又将如何记载这显得有些丑陋的大胜?又如何教天下万民知悉曾经的强汉已然复兴?
“丞相所言极是!”
“避不得,让不得,当战!”
“有我魏延在的一日,定不教贼子踏入治下良田一步……”
顿时,神色激昂的武将们纷纷大呼支持了起来。
“传我军令,大军回转豫州,且从各州郡中继续抽调兵员,什么南下讨刘,本侯倒是让他们先挡住本侯的攻势再言其他。”
而随着军议结束,一道道军令迅速以着临淄为中心送往各地之余,李基也是手书一份送往邺城,所言仅是一句:
来年开春,基将于兖州讨贼,孟德若至,便一剑扫二贼,以定天下之事。
这无疑是一份赤裸裸的战书,毫不掩饰地表明着李基来年将剑指兖州。
李基也知曹操定然不会被这么一份战书唬住,相反,李基怕的仅有曹操不来。
倘若曹操以三十余万大军一味死守冀州,李基想要啃下这一块硬骨头,说不得耗费好几年的功夫不可。
可曹操当真决定南下,这在李基看来反倒更好。
至于败……
或为将者,应未虑胜先虑败,但既已节制天下兵马,更该有百战百胜之心,气吞山河之势,否则一言一行尽是畏缩,刀枪再利,又有何用?
只不过,纵使对于一场即将展开的大兵团作战来说,双方已然近乎是明牌的状态。
除非是如之前通过蒋干提前迷惑住了曹操,否则高达数十万兵马调动的动向,想要彻底隐瞒本就是不可能的。
但青州初定,根基不稳的情况下,对于留谁坐镇青州,以免被曹操偷袭给夺了回去,这却是让李基斟酌了好一阵。
且由于青州贫瘠,百姓又多受曹魏苛政,让青州政务迅速走上正轨,也需派遣一能臣进行对青州进行梳理。
这让李基思前想后一番,最终选择从徐州把陈登调了过来,再将臧霸留了下来负责青州防务,防止曹魏趁机钻空子反攻青州。
很快,随着吕玲绮被送往了邺城与曹丕进行大婚,曹吕两家正式联姻,李基也率领着大军缓缓从青州退往豫州。
除此之外,治下其余州郡的钱粮兵力,也在进一步地开始往着豫州汇聚。
不过,随着那显得异常短暂的冬季过去,万物开始复苏之时。
世人都在密切关注着一场即将决定天下归属的战争走向之时,却是没有预料到率领爆发大战的却是雍凉之地。
年前的时候,马韩两家便反目成仇大战了一场。
不过马腾依仗着其子马超之勇,逐渐取得了上风,打得韩遂那是一败再败,直至冬季降雪,双方才不得不休战。
然而,令马腾所没有料到的是,韩遂在冬季不知以何条件说动了渐渐已经走向没落的董卓残党出兵。
在马腾没有丝毫防备之际,韩遂与董卓残党两相夹击马腾,爆发了一场大战。
第897章 官渡决战
自乱世到来,这雍凉之地就近乎没有片刻的平静。
从羌人作乱,进犯三辅之地,再到董卓蟠踞凉州,紧接着董卓残党被赶往三辅之地,与马腾、韩遂等割据势力,时而结盟,又时而相斗。
数年前,这三家都还曾结盟共讨吕布,如今却是又打成一团,不可谓不混乱。
而作为大汉三大精锐骑兵之一的西凉铁骑,却也是在这种混乱与内斗中渐渐走向了没落。
当消息传至了李基手中之时,不免生出几分惋惜之余,更是感觉此番马、韩、董三家的乱战,说不准便是西凉铁骑仅剩不多的余晖了。
只是,与世人大多以为马腾或会被韩董联手所败,却是没有料到局势近乎绝境之下,被无数羌人奉为“神威天将军”的马超奋起,率军冲阵连斩阎行、李傕、牛辅三将,顷刻间逆转了局势。
此战的结果,马腾惨胜,韩遂被追杀得孤家寡人不得不逃离凉州,郭汜率领着残部退回三辅之地……
这一结果,某种意义上倒是令李基、吕布、曹操都相当的满意。
这三家近乎三败俱伤的结果,无疑是彻底宣布了退离争霸天下的舞台,更不会担忧他们其中之一会成为接下来的中原大战不得不考虑的势力。
而随着大汉各地的春耕基本结束,不等魏赵联军为南下之事准备完毕,李基便先一步挥师北伐。
浩浩荡荡近七十万的兵力,行进间可谓连绵数十里,旗帜蔽空,动辄山动……
这七十万大军,也近乎抽空了大汉九成以上的兵力。
除却幽州外,就连益州的刘璋都选择以张任为将,张松、法正等为军师,率领五万大军出川相助李基的北伐大业。
显然,纵使是远在川蜀之地的刘璋,也知天下归属即将揭晓,此刻提前押注,无疑是雪中送炭。
至于魏赵两国的世家、豪强、富商,那也是纷纷慷慨解囊。
当然,或许其中不乏被自愿解囊的,但时至今日,无论是曹操还是吕布都已经顾不得更多了。
如今被李基治理得渐渐尽显繁华昌盛的大汉,足以供养李基所率领的七十万北伐大军。
可对于曹操与吕布而言,世家、豪强、富商等群体若不全力相助,那庞大的五十万大军仅是后勤都用不了就能彻底榨干他们的国库。
也正因如此,李基成功先一步于曹操、吕布发动北伐,挥师直取兖州与司隶的交界处,目标无疑是打算切断司隶与兖州的联系,逼迫吕布出兵决战。
吕布或自立赵国,实则所谓赵国的国土无非就是司隶、兖州以及一小部分的并州、南阳郡。
如今,吕布已经彻底失去南阳郡,所剩的疆域就像是司隶与兖州所组成的虫子,一旦被李基从中拦腰斩断。
除非吕布能狠下心来彻底舍弃兖州,退回小小的司隶之中坚守,否则就必须设法阻止李基。
而随着北伐大军一动,天下也可谓是随之震动,首当其冲的吕布仓惶应对,在尉氏城、开封城布置重兵,以图能阻挡一时。
(PS:现在的开封与中牟县的地理位置是东西相对,但在东汉时期的古开封与中牟县的位置是南北相对的。)
可在绝对的兵力面前,除非是虎牢关那等天下有数的雄关,否则些许小城,又怎么可能拦得住北伐的脚步。
这二城,都近乎是三通鼓之下就被四面合围猛攻告破。
在李基连破两城后,下一个目标便是中牟县,这个地方便曾是陈宫担任县令之时擒获曹操之处。
不过,李基的目光并未在中牟县停留。
说一千道一万,中牟县同样也不过是一小城,不足以容纳曹吕两家的大军决战。
而在李基率先挥师北伐连破两城,行进百余里后,据探子所报,曹操所率领的三十余万大军也已然逐步渡过黄河开始与吕布汇合。
决战之日,已近。
中牟县不会是战场所在,那么战场会是……
李基的目光从中牟县往着东北方向一移,落在了一处标注为“官渡”的地方,以及其本身所代表的“鸿沟水”人工运河。
这一条由先秦时期的魏国所修建而成的人工运河,横跨东西,这也是李基所想要阻挡司隶与兖州之间的联系,所必须攻破的运河。
因此,对于魏赵联军而言,据运河之地利,以着“官渡”为中心布置防线抵挡李基,无疑会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这倒不禁令李基暗中生出几分感慨,“官渡”这一位置与“界桥”相似,都可谓是极其险要关键之处。
原轨迹之中的袁绍大军南下,目标是直取官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