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647节

  荀彧那个已经自杀的疯子,从一开始就不在乎自己,也不在乎私情,更不在乎家族。

  可荀攸不是荀彧,独善其身不难,但却还是舍不了仅剩不多的荀氏族人,更不想看到荀氏就此彻底没落消弭。

  而想保住荀氏,则只有保住曹魏,别无他途。

  所以,荀攸看着眼前坐起来后尽显精满气足的曹操,并没有感到一丝的意外。

  曹操装病,有着他的深意。

  对于如今初立未久的曹魏而言,骤然间丢了青州,对于威信的打击之大是难以想象的,必然会使得不少人产生一些别的念头。

  所以,荀攸很清楚曹操或是头风症犯了,但断然没有传达至外界那般已经不能理政的地步。

  曹操的目的显然是借此将许多隐患引出来一举扫清……

  荀攸看清了这一点,也明白如今在曹魏影响力颇大的荀氏也是曹操警惕的对象,但还是主动出现在了曹操的榻前。

  无他,对于荀攸而言,却是别无选择罢了。

  旋即,面对着曹操带着几分炙热的眼神,荀攸缓缓地开口说了起来。

  “今刘备势大,虎踞中原,南占荆扬,北控幽州,西交益州,大汉过半州郡已尽归其手,麾下贤臣猛将不计其数,政权稳固,且屡施仁政之下,民心所向……”

  这一连串的陈述,听着曹操原本颇为的激动的脸色不免有些发黑。

  只是,曹操更清楚这些俱是大实话,也正是因此,曹操在知晓青州失守才会如此气得当场犯了头风症。

  眼下的大汉,近乎没有破绽。

  在痛失了青州后,曹魏纵使再如何扼守黄河,严防死守,又该如何耗得过国力只会越来越强盛的大汉?

  可这一番话,终究是让曹操听得有些不是滋味,细眸一眯,不阴不阳地问道。

  “公达之意,莫非汉不可敌,乃是让孤早早降刘?”

  “曹魏人人皆可降刘,唯有曹荀二氏不能降,降则必死!”荀攸平淡地说着。

  这倒是让曹操的脸色好看了些许,转而问道。“既然公达已知孤的病症如何,敢问良药何在?”

  荀攸微微吸了一口气,拱手答道。

  “大王欲要破局,唯有一途:联吕南下,合力破刘!”

  “嗯?”

  荀攸答道。“今李子坤扫平青州,意图昭然若现,下一步目标必是直指吕布,隔岸观火易,然唇亡则齿寒也。”

  “仅凭吕布,如何能挡李子坤的北伐大军?纵是趁其攻伐吕布之时,大王另起大军横跨黄河进取青州,且不说难度不小,却是吕布一败,大魏也是独木难支也。”

  “因而,断然不可给李子坤分而破之的机会,为今之计仅有魏赵合兵,南下伐刘。”

  曹操自然明白荀攸所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同样也有着自己的忧虑所在,答道。

  “结盟出兵易,两家同心难。”

  “且李子坤何人也?孤最是清楚不过,最擅以诡计破人心,昔日之董卓,公达已忘乎?”

  说到底,那就是吕布的人品,那是连曹操都唾弃万分的。

  曹操哪里不明白两家合兵是最优解,但曹操可是曾经眼前目睹了吕布是怎么捅死了董卓。

  刘协刘辩二帝之死,跟吕布都脱不了干系。

  算下来,死在吕布手中的便有二父二君,妥妥的无君无父之人,本就多疑的曹操如何敢去相信吕布?

  就怕两军合兵一处抗刘,曹操前胸没先挨李基一击,身后倒要先被吕布捅上一戟。

  “吕布人品自是低劣,但形势如此,大王已是再无选择……”

  顿了顿,荀攸接着说道。

  “且吕布掌控洛阳后,行事作派看似桀骜,独掌朝政,实则本无残害天子之心,却是天子出逃皇宫,吕布又误以为天子已杀害其女吕玲绮,方才丧失理智弑君于街。”

  “如此种种,可见吕布此人实则重私情大于忠义,有野心却乏城府之人。”

  “因而,大王何不与吕布联姻?以私情暂且稳住吕布,足可取信一时。”

  随着弑君之事过去了数年之久,不少真相自然是隐瞒不住的。

  吕布的种种做派,曹操自然也不会不清楚。

  被荀攸如此劝说了一番,曹操细细斟酌下,渐渐感觉未尝没有几分道理。

  旋即,曹操不免得有些为难地说道。“只是,吕布之子尙不足六岁,何以联姻?”

  曹操终究也是要些许面子,当真与吕布联姻,总不能找个六岁左右女儿送出去,如此必会教天下人耻笑。

  荀攸闻言,稍加思索后,答道。“吕布尚有一女。”

  “吕玲绮?”

  曹操有些诧异地道了句,脱口而出。“这可是汉后。”

  荀攸平静地说道。“大汉会认这弑君的汉后乎?魏赵更不会认这身份,相反,据闻自天子驾崩后,吕玲绮已孤寡数年之久,吕布料想不会拒绝。”

  顿时,曹操不免得食指大动。

  汉后,人妻……

  这两重身份叠加,对于曹操而言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曹操与荀攸二人均是沉默了数息,同时开口道。

  “如此,孤也只能勉为其难……”

  “大王可由丕世子娶……”

第895章 十胜十败论

  两人的声音戛然而止,对视的四目同时愣了愣,均没有料到对方竟是这个意思。

  大王的意思是由自己去联姻?

  公达是想让丕儿迎娶吕玲绮?

  顿时,两人都有些沉默了。

  良久过后,荀攸方才幽幽地开口提醒道。

  “大王为我大魏之主,若亲娶吕玲绮,辈份上岂不是要低了吕布一头?当由世子娶之。”

  曹操闻言,微皱着的眉头随之舒展,道。

  “公达所言极是,正当如此。”

  ……

  然而,当曹操的书信送往如今陈留养伤的吕布之时,却是引得吕布勃然大怒地开口道。

  “好一个曹贼,我女儿曾贵为汉后,岂能下嫁他的孺子?”

  “回信给曹操那厮,联姻可以,让他把一个儿子送过来入赘。”

  这话一出,站在一侧的陈宫与陈群忍不住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一丝无奈与哭笑不得。

  不过,二陈倒是渐渐习惯了吕布那对于政治空空如也的头脑。

  当即,陈宫连忙出列劝说道。

  “大王勿恼,据闻曹魏的青州已然被李基所夺,我方的南阳郡也是沦陷在即,足可见刘备势大,若能顺利与曹操联姻结盟,如此双方才能合兵一处,抵御李基所率的北伐大军。”

  吕布微微皱眉,答。“原则上孤自是同意的,曹操那厮的儿子也多,送一个过来便是了。”

  自知事关重大的陈群,也顾不得明哲保身,也跟着出言道。

  “大王,魏王断然不会同意遣子入赘联姻的,这既事关曹魏的颜面,更重要的是魏王断然不会留下这么一个隐患在外。”

  “什么隐患?”吕布有些不悦地问道。

  陈群犹豫了一下,道。

  “譬如,若是魏赵联军大败汉军后,曹操恰好在军中亡故,岂不是给了一个大王以女婿之名吞并曹魏的大义名分?”

  且不说陈群都知道吕布的道义不可信,曹操就更不用说了。

  也就是吕布这般的无脑莽夫,方才会张嘴敢要求曹操送子联姻,二陈就是用脚趾头想想,也明白这是曹操不可能答应的事情。

  至于说什么吕玲绮曾贵为汉后,但自从吕布当街弑君后,吕玲绮的身份也便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父杀夫,有违天理,伦理道德也俱是沦丧。

  在吕布麾下暗里将吕玲绮视作不详之人,数不胜数,只是无人敢说罢了。

  曹魏的曹丕愿意娶吕玲绮为妻,二陈只觉得此子当真是勇猛无比,佩服之极,于私于公都恨不得早早就将吕玲绮送出去促成此事,自然不会阻挠。

  紧随着在二陈之后,赵国一众文武也是纷纷开口劝说了起来。

  这让原本有些不悦的吕布,见群臣无不支持,也是心生犹豫了起来。

  而在二陈的合力劝说下,吕布的犹豫也很快就同意了下来,回信曹操表明同意此事,将会派遣陈群为使前去曹魏商议联姻日子以及合兵南下之事。

  当曹操收到了吕布的回信,整个人可谓是随之不药而愈,当即召集群臣议政,公开了联姻之事,引得群臣议论纷纷。

  支持者,不在少数。

  反对者,更不在少数。

  可曹操之意已决的情况,又岂会被群臣的声音所影响?

  且趁着装病这一期间,曹操也早就确定了一批清洗的名单,身份最为显赫的便是此际都还在大放厥词直称“阿瞒”的太常许攸。

  在曹操的手腕下,以着许攸为首的投降派被当场清洗,以表曹操南下讨刘的决心。

  而为了提振士气,拖着病体的戏志才也是趁机献上了《十胜十败论》。

  有了李基屡屡借报纸凝聚民心,曹操如何还不知控制舆论的重要性?

  因此,在陈群抵达邺城议定了联姻结盟之事后,这《十胜十败论》也在曹操的推动下,与魏赵二家不日将会合兵伐刘之事迅速地广传天下。

  ……

  待这《十胜十败论》传至青州之时,如今黄河以南的整个青州全境已尽数复归大汉所有。

  于临淄重设治所的李基,则是趁着冬季一边整军安民,一边依着黄河布置防线,防备曹魏的反击。

  “刘、项之不敌,王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吾窃料之,备有十败,王有十胜,备虽兵强,无能为也。”

  “备繁礼多仪,王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

  “汉末政失于宽,备以宽济宽,故不慑,王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

  “备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托兵于基,苟缩于后,而王以少克众,用兵如神,亲临战阵,不畏矢石,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

  “王有此十胜,又有吕赵为援,于以败备无难矣。”

  李基细细地翻阅了手中的《十胜十败论》,忍不住哂笑一声,然后看向着一侧的郭嘉,语气难掩几分揶揄地问道。

  “奉孝怎么看这十胜十败?”

  “牵强附会,引人发笑罢了。”

  郭嘉连忙答了一句,然后接着说道。“若丞相准许,嘉可写一篇《百胜百败论》驳斥伪魏,广传天下,教世人知之……”

首节 上一节 647/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