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第338节

  这也是朱棣自靖难之役开始以来,遭受的最大失败。

  当朱棣灰头土脸地回到北平后,原打算稍作休整一段时间再出征。

  但姚广孝极力反对,

  因为他深知,作为造反的一方,任何退缩都可能严重打击士气,甚至导致整个起义的失败。

  历史上不乏此类先例,

  如李渊在晋阳起兵后,曾在霍邑受阻,一度想要退兵,若非李世民及时劝阻,可能历史走向都会改变。

  在姚广孝的力劝下,朱棣决定为东昌阵亡的将士举行祭奠仪式,以此激发士气。

  这场仪式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对生者的激励。

  随后,朱棣收拾好心情,再次整装出发。”

  “建文三年(1401年)冬,朱棣再次率兵南下。

  尽管靖难之役打了三年,燕军胜多败少,

  但是燕军的地盘仅有北平、保定、永平三个郡,最终的胜利似乎遥遥无期。

  关键时刻,姚广孝再次展现了他的深谋远虑,为朱棣指明了战略方向:

  ‘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

  他建议朱棣放弃逐一攻占城池的缓慢策略,而应迅速集中兵力,直捣南京!

  因为京师守备相对薄弱,一旦受到直接威胁,必将动摇建文帝的统治根基。

  朱棣采纳了姚广孝的建议。

  随后在淝河与灵璧两场关键战役中,燕军以少胜多,大败南军,极大地提振了士气,也削弱了敌人的力量。

  紧接着,朱棣率领燕军乘胜追击,直逼京师南京。

  面对朱棣的大军,南京城内的守军和朝臣们人心惶惶,建文帝也在此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绝望。

  最终,在内外交困之下,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成功夺取了皇位,改元永乐,开启了明朝的新篇章。”

  “朱棣能够靖难成功,固然离不开他自身的雄才大略和建文帝一方的愚蠢表现。

  但作为朱棣手下首席谋士的道衍和尚姚广孝,自然有一番精彩的表现。

  《明史·姚广孝传》中记载:帝转战山东、河北,在军三年,或旋或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

  意思是:道衍虽然没有跟着朱棣在前线战斗,但朱棣的行军战略和策略都是由道衍和尚制定,道衍和尚在靖难之役中出力最大。

  所以朱棣正式登基为帝后,称道衍和尚实是靖难第一功臣。”

  “作为靖难之役最重要的推手之一,姚广孝协助朱棣起兵,引发了许多杀戮,其行为与普度众生的和尚身份,似乎格格不入。

  按常理,姚广孝应该会像当年刘秉忠辅佐忽必烈建立元朝后那样,还俗成为宰相,协助朱棣治理国家,从而功成名就。

  但姚广孝并未走上这条道路。

  尽管朱棣曾多次邀他还俗出仕,甚至赐予他豪华府邸和美女,但他都一一婉拒。

  朱棣无奈,只好赐名‘姚广孝’,并封以爵位和官职。

  但道衍和尚,尽管已年近七旬,仍坚守佛门清规,对女色和世俗的荣华富贵毫无兴趣。

  他仅接受了‘太子少师’的虚职,每天上朝时换上官服,退朝后立刻换回僧袍。

  更令人敬佩的是,

  他将朱棣赐予的金银财宝尽数捐赠给了穷人,算是体现了佛家慈悲为怀的精神,也算是为他早年的作为赎罪。

  值得一提的是,姚广孝晚年还主持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编撰,为后世留下了璀璨的历史文化。”

  “永乐十六年(1418年),姚广孝病逝。

  对于这位历经风雨的老战友的离世,朱棣深感悲痛。

  他亲笔撰写了祭文,以表达对老友的哀思。

  同时为了纪念姚广孝的贡献,朱棣追赠他为荣国公,赐谥‘恭靖’。

  朱棣驾崩后,太子朱高炽继承大统。

  他对自己的恩师姚广孝非常尊敬和思念,

  为此进一步加赠姚广孝少师散官勋爵,并特许其配享庙庭。

  这一殊荣在大明文臣中是前所未有的,此前只有开国功臣徐达以武将的身份配享庙庭。

  姚广孝是个很奇特的人物。

  一般人参与谋反,要么是为了权力(比如李世民),要么是为了自保(比如郭威),

  可没有人知道姚广孝他参与谋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有人说他不图名利,应该只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投身这场巨变。

  但这种说法,多少显得有些荒诞。

  造反为哪般?

  可能是为了施展才华,也可能只是为了报答知遇之恩。”

  “关于姚广孝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

  有人赞誉他为靖难之役的首席功臣,也有人斥之为乱臣贼子。

  正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独特的曹孟德,对于姚广孝的看法自然也因人而异。

  但无论如何,姚广孝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实现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他这一生,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华夏历史十大谋士第七位:黑衣宰相姚广孝,盘点完毕!】”

第319章 黑衣之后再看白衣

  道衍和尚姚广孝,帮助燕王朱棣成为了永乐帝朱棣。

  虽然他出了哪些计谋,视频里并没有详细提及,但姚广孝的作用却没有人否定。

  “道衍和尚……”

  看完道衍和尚的盘点视频后,永乐帝朱棣不由得又回想起靖难之时的艰苦岁月。

  但好在,结果是好的,除了建文帝消失不见外……

  看到最后,

  重生于永乐帝朱棣这个世界的徐达,心里也释怀了一些。

  如果朱棣真是狼子野心,主动夺位的话,那他休想再得到自己的帮助!

  感觉到身后的杀气消失,朱棣心里也松了口气。

  他转过身,笑着对徐达说道:“岳父,等视频直播完毕后,俺带你去见见道衍和尚。

  他佛法精深,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们一定有很多话题可以谈的。”

  “哼。”徐达只是冷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但朱棣却当他默许了。

  ……

  姚广孝的视频结束后,接下来便是排名第六位的谋士出场。

  光幕逐渐亮起,

  视频里,出现了一位白衣阙阙,仙气飘飘的人物。

  “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诗圣杜甫的一首《洗兵马·收京后作》,点出了本期的主人翁,

  没错,

  他就是有着“白衣宰相”之称的,李泌!

  【华夏历史十大谋士第六位:白衣宰相,李泌!】

  “上回,咱们盘点过了道衍和尚、黑衣宰相姚广孝,

  这回,咱们就再来盘盘中唐时期开始,辅助四位帝王,三次出山拯救天下的白衣宰相——李泌!”

  “李泌,字长源,生于唐玄宗开元盛世。

  大唐在唐玄宗李隆基的领导下,国力日盛,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

  但也正是在唐玄宗的统治下,唐朝也迎来了巨变,国力陡然由盛转衰,在经历漫长的黑暗后最终灭亡。

  在这一历史巨变中,

  李泌,就犹如黑暗中最耀眼的光芒,在暗黑唐朝中后期,熠熠生辉。

  如果说郭子仪是中唐第一名将的话,

  那么李泌毫无疑问就是中唐第一谋士!”

  “李沁与房玄龄、杜如晦相比如何?”李世民嗜才如命,一看到杰出人才就想揽入麾下。

  他不久前才去见了郭子仪、岳飞等人,但很遗憾,竟然没人愿意来他这个时空。

  其实这很容易理解,

  大唐之初,牛人多如牛毛。

  那些在其它时空里属于翘楚的人物,来了唐初,恐怕也会被衬托得普普通通……

  不管是出于情怀,还是出于理智的思考,

  他们肯定会选择一个能让自己充分展现能力的时代。

  唐玄宗李隆基看到这一幕,顿时咧嘴大笑起来:“哈哈哈!先有郭子仪,再有李泌!

  一文一武,

  朕如今可算是龙生双翼,即将一飞冲天了!”

  唐高宗李治,李治望着空中的影像,语气中带着些许羡慕:“父皇留下的老臣已逐渐凋零,朕也想再多一些有能力的人才辅佐啊!”

  ……

  "毫无疑问,李沁就是天才。

  他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智,

  通晓经史,工于诗书,常以王佐之才自命,

首节 上一节 338/3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