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483节

  (本章完)

1008.第1006章 法师高见

  1008.

  将境内一干寺庙等宗教场所纳入官府管控中来,并且新寺庙的增加也需要官府进行审批,这只是李泰管制沙门计划的第一步。

  这一点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达成,毕竟寺庙那么大那么显眼的一个建筑,也不好随便收藏起来。至于真在什么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带建立的寺庙,本身便不是以扩大信众规模聚敛钱财为目的,也没有必要强加管控。

  场所控制住了,接下来自然是就是对从业人员的审察与限制。僧徒俱需度牒,否则不予剃度。凡无度牒僧籍者,一概归为邪魔妖异,所有寺庙全都不得收容,否则一旦查实必加严惩!

  度牒是古代社会管理僧尼等宗教人士最重要的制度手段之一,既能有效控制僧尼的数量,同时也是一种创收的手段。官府通过管控度牒的发放数量,就能有效的控制住境内佛教寺庙的发展规模。

  场所和人员全都纳入有效的管控之后,再进一步就是对各种佛事活动的管制了。

  当下的佛事活动主要包括译经、抄经、法会佛礼、凿窟造像等等,这些佛事活动基本上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资源和生产力的浪费,而其中又尤以凿窟造像最甚。

  造成一座佛窟包括内里的塑像,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若是用于正常的社会生产,所产生的价值要远远超过了礼佛。特别是在南北朝这样的乱世之中,生产力水平本就非常有限,大量的社会资源和劳动力投入礼佛活动当中,对于国力都是一大损耗。

  所以李泰也是希望能够将这些礼佛活动也逐渐的纳入到官府管控中来,凡所超过一定规模的礼佛活动皆需向官府进行报备,只有获得了官府的批准才能进行。否则凡所参与礼佛活动的人员,无论是沙门僧尼还是普通信众,都要以佞佛之罪而严加处罚!

  当然,如此涉及方方面面的规范化管理,李泰自己说来都感觉有些苛刻,想要让当下的沙门僧众们在短时间内便完全接受显然是不可能的。

  毕竟就连南朝萧菩萨提倡沙门吃素这么多年,仅仅在南朝一地都没有完全将这戒律推行开来,像是襄阳、江陵等地的和尚们仍是开开心心的喝酒吃鱼。这个时期的佛爷们,主流就是一点苦也不能吃,一点管教也不愿受。

  所以接下来还是得按部就班,一点一点的把缰绳鞍辔套在这匹不服管教的野马身上。

  李泰并没有将自己的所有计划全盘向两名老僧讲述,只是对他们稍加点拨,指使他们下一步的工作。

  但尽管只是一个初步的指示,两名老僧在听完后也不免感慨不已。尤其是那个曾经吃过类似的亏的昙静法师,在听到唐公将意图稍作表露之后,心内更是忍不住暗叹时间过去这么些年,唐公各种手段真是运用的越发纯熟了!

  当年昙静法师在陇右秦州那也是一个能够呼风唤雨的人物,不只是陇右名刹的主持,更还担任一郡僧官都维那,整个天水郡的沙门僧徒几乎尽在其掌握之中。

  可是随着唐公到达天水,他的好日子便到头了,不知怎么的就栽了一个大跟头,不只自己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偌大寺庙为唐公所夺,就连自己都难以在陇右立足,不得不遵从唐公的安排奔赴陕北。

  但那时候自己栽跟头,好歹唐公也是下了饵料的。但今这些被挤兑得下不来台的所谓大德高僧,那可都是自己花钱,真金白银打窝子、然后硬把钩往嘴里塞啊!

  在经过一番面授机宜之后,李泰便又让人将这两名老僧送回他们如今所居住的别馆,让他们去做那几位大德高僧的思想工作。毕竟都是沙门里边的自己人,沟通起来也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二僧回到别馆之后,便分头去拜会那几名正自闭门谢客、苦思冥想的大德高僧。说是苦思冥想,其实就是消沉自闭、逃避现实。

  这一场辩论从四月八日佛诞日之后便开始,到如今已经是六月盛夏,足足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每一次辩论都要绞尽脑汁的施展毕生所学。而入夏之后的长安城中又是潮闷至极,巨大的脑力消耗加上潮闷的居住环境,对这些高僧而言每多留一刻都是一种折磨。

  然而眼下这样的情况,又逼得他们不敢轻易低头认输。眼下只要还能僵持着,他们就仍然还是受人尊敬的大德高僧,可是一旦露怯认输,顷刻间就会沦为欺世盗名的沙门败类,不只会遭到同行们的唾弃和信众们的蔑视,可能就连各自的人身安全都会遭受巨大的威胁!

  须知他们这些大德高僧的尊号都不是凭空得来的,每一个称号都意味着庞大的物资捐输。能够精通佛法经义的通常都不是主持寺庙日常事务的住持僧,所以他们的称号要么是所寄身的寺庙倾尽库藏给他们换来,要么是好几座寺庙与地方豪强供养人联合出资凑起来的。

  这些给他们提供资金的人,可不只是为了弘扬佛法那么简单,更是有着非常迫切和现实的回本牟利需求。一旦这些高僧们认输,那么立即就会丧失超然的宗教地位,那些投资血本无归之人必然也会将他们当作泄愤对象。

  甚至都不需要辩论结束,就在当下便有一些已经红了眼的人便已经在竭尽所能的去威逼那些大德高僧们赶紧想办法去获取转机。一些高僧甚至被威逼折磨得夙夜难眠,若非仍然居住在官府所提供的别馆中,可能人身安全都要得不到保障了。

  弘义和尚和昙静法师在走访过一众大德高僧、了解了他们当下的状态后,各自也都感慨不已,且不说他们当年折在唐公手中是何心情,但现在只有庆幸和感恩。尤其是看到那些高僧们愁眉不展、进退两难的窘状,越发感觉他们如今背靠大山的从容。

  在了解过众高僧的状态之后,接下来弘义和尚便出面将参会众人召集起来,准备通通气,商讨一个对策出来。

  众人这会儿也都愁困不已,闻此号召后便也都纷纷聚集起来。除了一干大德高僧之外,还有他们各自背后的出资人与真正话事者,全加起来足有三四十人之多。

  “事态至此,诸位想必也都多有愁困。若再继续拖延下去,只怕会更加的不妙!”

  待到众人聚齐,弘义和尚便率先开口说道,而他这一开口不打紧,旁边当即便又僧人一脸暴躁的指着他怒声道:“事态至此,难道不是你们这些杂胡妖僧媚上献宠所致?若非你等妖僧捐物求进,别家自凭精湛佛义得选,胜负都可从容以待,不至于如今这般煎熬难受!”

  这就是要找几个白手套而不亲自下场的好处了,哪怕诸僧徒也都暗自感觉这一次怕是被朝廷给耍了,但也不敢直接公然指责朝廷,而是会将矛头对准他们内部出头的椽子:要不是你个狗东西先内卷,大家一起摆烂能这样?

  弘义和尚那也是在稽胡堆里传扬佛法的狠角色,如今虽然已经一把年纪,但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拿捏的,闻言后当即便拍案瞪眼道:“尔等有何精湛佛义可为炫耀?一群人前哑声、背人狂吠的狗奴,老僧今召你等是要商讨救命之计,谁不欲活即刻滚出去!自身不肯求生,又扰别人自救,便先打杀此间!”

  听到这老僧动辄喊打喊杀,众人一时间也不免受其震慑,现场沉默片刻,又有一名神情倦怠的老僧用疲惫的语调说道:“弘义法师暂请息怒,敢问有何良计可教此间群众?”

  “此番辩经宣法,本意是一举打杀道途,使我沙门独大天下,却不料南蛮岛夷入关,乱了咱们谋计,着实可恨!但今一旦失算,咱们的得失荣辱可以不计,但沙门若因此遭受禁锢打压,致使几百年法统凋零,我等生是罪人,死后恐怕也要永堕阿鼻地狱,罪业难消!”

  弘义和尚此言一出,在场群众无不脸色一变,当即便有人颤声说道:“沙门显扬于世,岂是朝夕之间?关陇之间多有善男善女倾家奉佛,唐公怕是也不敢……”

  “你比贼齐大军还凶恶?那齐国国主崇佛护法,一样难免被唐公屠其万军、杀灭威风,又有何计?唐公先已有言,欲辨二教孰优以存,如今事实俱在,你等敢逼迫唐公自食其言?”

  随着弘义和尚瞪眼反问,在场群僧又都纷纷闭口不言,而见众人都不发声,弘义和尚才又开口说道:“与其共作沉沦,不如趁着我等尚可进言天听之际,主动自纠过错,裁汰沙门污垢,断臂求生好过了坐以待毙啊!

  今者多有邪法妖僧划沟为寺、立栅为庙,迷信群众,愚弄世人,而世人多是愚昧,只将此类邪魔外道与佛门真传视为一体。同这样的虫豸混为一谈,又如何能光大佛法!”

  “法师高见、高见啊!人间正是此类鱼目混珠、欺世盗名之徒太多,才使佛法杂芜并具、真正的义理深奥难明啊!”

  不需要弘义法师多作引导,当他这个思路一提出,顿时便引起了在场群众几乎众口一声的认同附和。

  让人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向来很难,但推诿过错、逃避责任却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也不能说这些僧人们全都本性卑劣,他们这些主流正统的和尚本身对于那些不如主流的僧尼便有所嫌弃和排斥,而今这里正好有一个帽子适合扣在那个群体的头上,他们当然乐得扣上去。

  只不过他们并不清楚,这个帽子的大小以及扣下去的范围,可不一定就是他们能说了算的。

  (本章完)

1009.第1007章 破伪存真

  1009.

  大概这些和尚也是受够了这样的煎熬,所以在李泰召见两名老僧之后不久,那些大德高僧们便纷纷上书进言,希望朝廷能够针对沙门藏污纳垢的情况加以肃清。

  对于这样的正义之声,李泰当然不会视而不见,当即便着令刚刚为唐公督修家庙完毕、返回长安不久的祀部尚书王松年前往与这些僧徒们一同商讨,拟定出来一个整顿沙门的方案,从而作为标准去针对沙门各种现状进行制裁管理。

  众僧徒们急于诿过脱困,再加上李泰这里本来就有着一整套的管制方案,眼下则是按照这些僧人们的承受能力先拿出一部分条款来试行,自然很快就能达成共识。

  在经过旬日的讨论之后,一部应用于管理寺庙庵堂的《祀部护法式》便被拟定出来。律令格式四种法律条文,式就是朝廷诸司处理具体人事上的章程规矩和标准,而这个标准又能随着时势的发展而加以增删调整,是最为灵活的一种章规。

  《祀部护法式》首先是确定了祀部具有督导管理沙门各种事务的权力,当然考虑到在此之前并无朝廷直接管理沙门寺庙人事的先例,所以祀部管理沙门事务并不是直接通过行政力量加以实现,而是通过祀部护法堂会。

  而这护法堂会中,除了祀部派遣的朝廷官员之外,还包括朝廷所授封的大德高僧。换言之管理佛教产业发展的不只有行政力量,还有他们行业中的头面人物。《护法式》的条文拟定,也是共同磋商所得出的结果。

  李泰之所以给这些大德高僧保留一定的话语权,第一自然是只有行业内部的精英才知道怎么搞人才最有效,第二则就是那些被搞的人也需要有一个或一群具体的目标最为情绪发泄的对象。

  等到诸大德高僧们签名落款的护法式成文之后,霸府军队便持着这些条文、以长安为中心向四面散开,开始查验诸方寺庙是否符合护法式的条文规定。

  按照护法式的规定,寺庙大体分为四个等级。

  等级最低的便是私家供奉的小寺庙佛堂,这种等级的寺庙并不具备传法的资格,也不能公开接受供奉,并且能够举行的佛礼也有着严格的规范限制。如果想要争取放宽限制,必须要向更高一级的寺庙去请经,邀请经法师住寺修行。

  再高一个等级的寺庙便是有经法师作为住持,而经法师必须要通过祀部试的考核,考核其人的确是通晓一定的佛教典籍,才会授予经法师资格,并且住持一座寺庙。这个级别的寺庙可以拥有奉经阁并且可以讲经传法,接受信徒的供奉布施,并且举办一些佛事典礼。

  更高一个等级的寺庙,则就需要有正法师坐镇,正法师并非通过祀部试考核,而是经法师要追从一位大德高僧学习佛法、并且获得三位大德高僧的举荐,再获得祀部的认证之后才能获得这一身份。

  最高一个级别的寺庙,那自然就是要有大德高僧坐镇了。但凡没有大德高僧坐镇的寺庙,都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限制规矩,唯有大德高僧坐镇才能免于许多麻烦,这也直接从行政层面拔高了大德高僧的超然地位。

  佛教作为一种蕃教,流入中国已久,野蛮生长了许多年,而且也多有本土化的各种尝试,其体量与影响力都已经是不容小觑。

  如此庞然大物,从外面杀是很难杀死的,历史上也经历了三武一宗灭佛的打击,但往往很快就会死灰复燃,且发展的更胜从前,相较于暴力的摧残,其内部的改良和自纠影响反而能够更加长远。

  李泰如今也并不是要将佛教彻底抹杀,而是要利用这些所谓大德高僧的头部效应,将整个沙门加以驯服,哪怕短时间内驯服不了,也要通过其内部的震荡而将其所把持的社会资源给逐步释放出来。

  随着《护法式》正式推行起来,首当其冲的便是京畿周边的寺庙。

  关中佛事同样比较昌盛,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社会逐渐稳定,多有丰稔之年,许多小民之家也都薄有积储。于是便不乏沙门僧徒趁机宣扬风调雨顺皆是佛陀庇佑的结果,号召民众要更加诚心的礼佛从而换取佛陀继续庇护,于是便也有许多的信徒踊跃的捐输奉献,供养人的数量激增。

  经过官府的初步统计,仅仅只在京兆郡境内所存在的寺庙庵堂,大大小小累加起来便有近千座之多!虽然这其中将近一半都是并不对外招揽信徒的私人庙宇,诸如一些宗族为了增加内部凝聚力、便于族人们礼佛奉法,便修建一座庙堂。

  但是在《祀部护法式》施行之前,这些寺庙盈利与否本身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和规定,所谓的不能盈利,仅仅只是寺庙的经营者本身欠缺牟利变现的能力罢了。

  毕竟信仰市场里突然冒出来这么多镰刀,全都磨刀霍霍,但韭菜只有这么多,谁能割到那也各凭本领。

  就算扣除这一部分惨淡经营的寺庙,还有超过一半、那就是五百多座具有盈利能力、规模比较可观的寺庙。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批,不乏佛堂数重、僧徒数百,拥有着成百上千户僧祇户、供养人的大型寺庙。而达到这种规模的寺庙,往往对民力民财的吸榨能力甚至还要超过了地方官府。

  明德寺地处长安南郊,在京兆郡内一众寺庙当中属于中等规模,寺庙建筑本身前后数重,佛舍房屋有数百间之多,寺中僧人近百,沙弥寺奴之类加起来又有几百人,并且拥有着几座田庄产业,还包括织坊、窑炉、碳窑等等产业。

  这座寺庙最初是在大统年间有一名番僧自陇右而来,曾经进献番药一度医治好了当时的皇帝元宝炬,故而皇帝便赐京南寺刹一座并周边十顷田以供养番僧。

  番僧因此声名鹊起,也渐渐有越来越多的本地和尚依附而来,使得这座寺庙规模发展越来越大,有了如今这样一个规模。

  明德寺住持净明和尚在畿内宗教圈里也算是一号人物,最近这段时间对于京中的佛道辩论也是非常的关心,几乎每天都会入城关注辩论进度。

  这段时间眼见到诸大德高僧们越来越虚,这净明和尚心情也是非常恶劣,偶尔控制不住脾气的时候甚至都会在寺庙中破口大骂这些所谓高僧真是无能,换了寺中所养的狗上去吠叫可能都更有力度。

  净明和尚也是持戒多年的老和尚,都开始气急败坏的不修口德,那是真的急了。除了担心沙门或会因此遭受打击之外,同样也是因为他是参加辩论的某位大德高僧背后的一名资助人,凑了足足几千斛谷米加上其他的金铜物料,才把那位高僧捧上台,结果对方表现却如此不佳,心中能无愤懑?

  因为心情愤懑,那位高僧几次使人相召,净明和尚都懒于去见。但他却不知自己这一点任性,将会给他带来令其抱憾终生的灭顶之灾!

  这一天,突然有一队甲兵涌入明德寺中,寺中供养的僧兵方待入前喝阻,便被甲兵迎面一刀斩翻在地,其他僧徒见状自是惊慌逃窜,而率队入寺的兵长这才大声喊话道:“奉京兆府令,入此缉拿乱法妖僧净明并其党徒,尔等速速束手就擒,若欲顽抗,格杀勿论!”

  净明和尚近日愁闷的睡不着,昨夜便多吃了几杯酒,此际还未醒来,听到沙弥入告才惊觉自己竟然已经成了妖僧,忙不迭冲出佛舍大声呼喊道:“冤枉、冤枉啊!老僧笃志礼佛、奉公守法,怎会是乱法妖僧?广业寺法明大法师、法明法师可为作证,请将军……”

  “妖僧还作狡辩?你的罪过,便是法明法师所揭发,还不快速速就擒!”

  听到这兵长作此回答,那净明和尚顿时傻了眼,须知这法明法师便是受其资助的高僧,怎么现在反而向官府揭发他的罪过?

  很快明德寺一众僧徒便尽被缉捕,寺中其他的人和物也全都被封控起来。但因这寺庙建筑众多,还是不免有两名身材瘦小的沙弥钻了狗洞逃出,商议一番也无去处,索性便直赴京兆府鸣冤告状,告那法明法师为了侵夺他们的寺产而欺压良善!

  随着京兆郡境内针对一众寺庙淫祀的纠察,各种自觉蒙冤的告状也纷纷向京兆府涌来,因为类似的案事实在是太多了,担任京兆尹的郑道邕对此也不敢专决,只能将相关的情况上奏霸府。

  这样的情况自然也都在李泰的预料之内,许多对外人讳莫如深的所谓内幕,其实在行业内往往都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还是那句话,有的事不上称那就没有四两重,上了称那就能压死人。

  不过眼下李泰称上还正称着别的东西呢,自然不可能中途打岔,于是他便着令京兆府,将告状的人员先作妥善安置、给予衣食供给,相关的物事罪证分档保存、切勿遗漏,以备待时而用!

1010.第1008章 富可敌国

  1010.

  六月中旬,喧嚣一时的佛道大辩论终于落下了帷幕。相对于开始时的万众期待,这个收尾则就显得有些虎头蛇尾,甚至就连辩论的胜负都没有明确公布。

  但很快民众们对这个结果如何便也没有心情再去好奇了,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加劲爆。

  诸大德高僧有感沙门藏污纳垢、泥沙俱下,因此上奏朝廷,希望朝廷能够肃清沙门、弘佛护法,而朝廷也响应这一号召,很快便颁行了《祀部护法式》,彻查天下诸州郡沙门之不法,严惩妖邪,弘扬正法!

  从六月下旬开始,一直到整个七月,弘佛护法的行动也在全面铺开,并且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

  如今的西魏较之历史上的同一时期,疆域范围要更加广阔,实际控制的范围甚至要比统一北方之前的北周还要更加的广阔几分,除了原本西魏北周的领土之外,还有横江以西的淮西地区,以及长江南岸江州以西的郢州、湘州等大片区域。

  不过这一次的肃清沙门的行动中,山南、蜀中和淮西等地并没有被纳入范围之内,重点还是集中在潼关以西的关陇地区。

  由于这一片区域乃是西魏控制多年的传统势力范围,李泰上位后也是一个平稳掌控的局面,故而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足以将区域之内的沙门人事筛检一番了。

  经此一番筛检,关中和陇右地区计有大大小小的寺庙庵堂有近七千座之多,虽然这个数量较之北齐佛教全盛时期还是多有不及,但西魏本身就底子薄、人口少,仍然还具有这样一个规模,从所涉及的社会资源比例来说,也并不比北齐低上多少。

  这其中陇右虽然地域面积和人口都远远的小于关中,但所拥有的寺庙数量却几乎与关中平分。这一点倒也符合佛教东传、陇右大昌的一个轨迹。

  近七千座寺庙,经过一番彻查下来,最终被保留下来的有三千两百多座,超过一半的寺庙都被撤裁掉,不准他们再从事相关的宗教活动。

  这样的淘汰力度不可谓小,同样也造成了不小的动荡,但对普通民众而言,所谓的动荡更多的还是心理上所感受到的震撼,能够进一步发展为动乱的情况少之又少。

  这是因为官府在撤裁掉这些寺庙的同时,另有一批僧徒不只态度热情的予以配合,而且还在踊跃安抚民众情绪,以抢占经此洗牌后被释放出来的信仰市场。

  这些被保留下来的寺庙,那自然都是愿意配合接受官府的规令整改的,要么就是确定不以招揽信徒和盈利为目的而经营的私人庙宇。

  一场持续一个多月的专项行动进行下来,除了净化宗教信仰环境这样一个收获之外,其他的收益同样可以用惊人来形容。

  首先第一项便是从寺庙中释放出来的人口,寺庙中的僧徒、沙弥加上寺奴僧祇户等,男女老少足足检扩出了三十多万的人口!算下来单单所撤裁掉的这三千多座寺庙,平均每座寺庙便要荫庇近百人不受官府的管制。按照五人为一户的话,便是足足六万户,一个户数殷实的大州不过如此!

  但这还仅仅只是关陇寺庙的一部分,剩下的那一部分当中还包括许多诸州郡规模首屈一指的大寺没有被波及到,其所荫庇的人口可能还要数倍于已经查出的。换言之,单单关陇地区被沙门所荫庇的人口便起码达到上百万人之多!

  这个数字绝对是骇人听闻,须知大统十三年霸府统计天下州郡人口,才仅仅只有七十万户而已。

  当然大统十三年的时候,西魏疆域也还非常有限,汉中、蜀中和山南大片区域都还不归西魏所控制,但其疆域范围恰好是与眼下霸府所筛查的寺庙范围相当。

  换言之就在这个区域之内,就在宇文泰这个霸府首领的眼皮子底下,沙门僧徒们便荫庇了足足有二十多万户的人口,几乎达到了霸府所控制人口的三分之一!说一句佛爷们富可敌国,那可真不是盖的。

  西魏这边佛教人口数字已经很夸张了,而北齐在经过高洋回道弘佛的操作之后,数据要更加的夸张。据说北齐单单佛寺便有四万余处,僧尼大众则有三百多万,而且僧尼大众仅仅只是指的寺庙中的僧尼群体,像是寺奴僧祇户、供养人等等并不在此列中。

首节 上一节 483/5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