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9节

  高士廉现在就怀疑,是不是昨晚李世民又临幸这齐王妃导致今天不早朝。

  长孙妃听闻这话,也是露出几分无奈表情,不过还是摇了摇头:“其实殿下昨夜处理政务很晚才睡。”

  她犹豫下还是透露了一个重要的消息给几人:“昨日皇帝手诏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杨恭仁宇文士及诸位宰相,说朕当加尊号为太上皇。几位相公叩见殿下相告,并劝殿下受禅继位。”

  此时距离宫变已有半月余。

  皇帝李渊突然给宰相们下这样的手诏,李世民一时也搞不太明白父亲的心思,好在这些宰相们接了手诏都立即报告给他,但这也让李世民昨晚深思半夜。

  “一会殿下起来,肯定要召诸位相商的。”

  李世民这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才醒。

  长孙妃告诉他无忌等来了后,他马上召见。

  “殿下,既然陛下有退位之意,那正好顺水推舟接受便是。”长孙无忌迫不急待。

  刚兼任兵部尚书的杜如晦却提醒太子要小心,“陛下手诏诸位宰相,这事情不简单,要当心提防。”

  谁能确保皇帝不是用这种方式联络宰相们,万一皇帝也来个宫变呢。

  “幽州李瑗、泾州李艺、凉州李幼良、利州李孝常,这些人仍手握重兵封镇一方,如今也仅有扬州李神符、武士彟奉旨入朝,突厥仍在陇右肆虐,不得不防。”

  想当年李渊起兵之初就曾经借突厥之兵马,如今这种情况下谁能保证李渊不会再借突厥之兵?

  前不久,益州行台仆射窦轨称行台兵部尚书韦云起意图谋反,称云起弟庆俭与韦氏宗族大多事建成,建成死,他们兄弟意图谋反夺行台权,窦轨收斩之。又称行台民部尚书郭行方也参与谋乱,行方奔逃京师,窦轨追之不及。

  郭行方一边逃一边半路向长安上告,说窦轨诬陷冤杀韦云起,借机报私仇等。

  这事弄的朝堂上争议很大。

  最后李世民下令,罢益州行台改设益州大都督府,任命窦轨为大都督的同时,也派人去调查韦云起案,同时派人去接郭行方。其实李世民等人都很清楚益州发生了何事。

  窦轨这人,是李渊的小舅子,李世民的舅舅,打仗非常勇猛,但缺点就是有些残暴,滥杀无辜。

  李渊让窦轨去镇守新收服的四川,他到了后因一点小事,就把亲外甥杀了立威。然后又命令家奴不许外出,之后又故意命令家奴出去买酒,等家奴买酒回来,又说人家违反他的命令直接杀了。

  监斩官员认为家奴是奉窦轨命令外出,没理由杀,窦轨把监斩官也杀了。因为这事,李渊还把窦轨下狱,但也仅仅是晓示惩戒,马上又放了,继续镇守益州。

  在益州,没有人不怕这窦魔王,唯有韦云起和郭行方这两尚书不惧他,而且窦轨是李世民这边的,韦郭却是建成一边的。

  要说这韦云起非常了得的人物,名门京兆韦氏子弟,隋朝大业初,任谒者大夫,四品职,他孤身前方突厥,向启民可汗借兵两万骑,大破叛隋的契丹军队,比后来贞观朝借泥婆罗兵灭天竺的那王玄策还牛。

  入唐后任过遂州都督、益州兵部尚书,封县公,是个很有本事的人,结果窦轨说他通建成直接就斩了。

  这事被郭行方捅到朝堂上影响极坏,尤其是使的许多建成旧党,特别是在地方上的那些大将们都很不安。

  韦云起家世好,名头响,功绩高,官职也高,都说杀就杀了,李艺李瑗等人哪个不慌。

  虽说宫变过去许久,李世民也成为新太子,但其实上到李渊李世民,下到宰相重臣,再到地方都督刺史们,几大派系仍然还是相互猜忌,并不信任,一点小事就可能引的连锁反应。

  李渊下手诏给心腹裴寂等人说要退位,说不定也是因韦被杀有关,当然也有可能是谋划反击。

  裴寂等虽然马上报告给李世民,可李世民却研究了半夜。

  “吐谷浑进犯岷州、河州,党项八部犯松、叠州,突厥进犯兰、会、秦、陇,”李世民不想说齐王妃的事,现在也不想再去研究李渊手诏究竟何意,现在更迫在眉捷的还是突厥,若是不能打退突厥,那么心怀不轨之人必然会趁机作乱。

  “孤昨夜苦思对策,决定先拿吐谷浑的伏允开刀,以平道将军、右卫大将军柴绍为陇右道行军大总管,郭行方为副总管,左领军卫中郎将刘兰成、武卫中郎将牛进达为左右先锋······”

  “必须要先打痛慕容伏允,迫使吐谷浑和他们的附庸党项人求和,这样我们才能专心对付突厥人。”

  对皇帝的这个计划,长孙无忌和房杜等都表示赞同。

  河西的李幼良、泾州的李艺还有山南的李孝常这些人现在都十分不配合朝廷,这个时候既要对付突厥人,还得防着后方,又要应对趁火打劫的吐谷浑、党项,确实让人头痛。

  柴绍的表现还不错,他在李世民和建成的争斗中是倾向于中立,虽然跟建成更亲近些,但在这半月来还是对李世民的命令很听从的。

  几人在丽正殿商议许久,决定给柴绍更高权限,组建陇右行营,以柴绍为整个陇右地区最高军事长官,节制各都督刺史、军府,包括凉州的长乐王李幼良也得受柴绍节制。

  而以李靖为灵州道行军大总管,负责朔方灵武、原泾诸地,防范的是萧关泾河河谷一线,灵州都督李道宗、泾州刺史李艺皆受其节制。

  给两人各抽调五万左右军队受其节制。

  东宫的许多大将,这次也都要抽调上前线。

  尉迟恭率兵八千驻于泾阳一带,秦琼率八千出镇咸阳,李世民亲镇长安。

  计议已定,君臣仍不轻松。

  长孙无忌望着宫门前的桃木绘画笑道:“这武二郎的丹青手法我以前从未见过,这种画法太真实了。”

  房玄龄也是赞赏不已,他爹也是隋唐有名的大书法家,对绘画自然也是精通,但这种画法真的很少见。

  李世民也称赞不已,阎立本兄弟的人物画天下赞誉,但与这种是完全不同的画法。

  “你们别说,自从这画像请来,我晚上再也没做过恶梦了,也不用再辛苦两位大将军,否则孤还没法派他们出京。”

  长孙笑道,“哪天我也请这武二郎去给我画幅像。”

  李世民哈哈一笑:“那你可就得多等段时间了,孤已经特授武二郎为太子右卫率参军,并且调他随牛进达刘兰成等随军去陇右打仗。”

  “这武二郎擅医术丹药懂丹青绘画,派去战场历练历练倒也不错,尤其是他上次讲的那个战场医疗的事,或许可以让他试试。”长孙无忌道。

  李世民点头:“孤也有此意,这次便让他检校陇右道行营医务。”

  (本章完)

第67章 东宫报道

  2023-02-13

  怀玉匆匆收拾了行李,告别家人跟着处默返回长安。两条狗子这回寸步不离,润娘让他把白马也一起带上。

  马周这两天一滴酒没喝,精神好了不少,他提出也回长安,他现在已经很积极的接受了怀玉门客的角色,甚至客串起管家之职。

  老武拍着儿子的肩膀让他放心去闯荡,他对儿子得授从九品下的太子右卫率府参军一职非常高兴,老大是从八品了,现在二儿子也得了官,简直是祖坟冒青烟了。

  “男儿大丈夫,就当志在四方,年轻就要去闯荡。”

  怀玉带着从终南山带来的行李离开三原,走之前整理行李,把包里的一些种子拿了些出来,还发现了包里带着的一些小土豆,这种自己种的小小个的土豆,下山时本来是想着烤着吃煎着吃好吃就装了些,现在倒是可以用来做种块栽种。

  土豆子、玉米种、辣椒、番茄、南瓜,许多蔬菜种子都是大唐还没有的,告诉了老武、润娘种植之法。

  “这些都是番胡品种,如今中原未有,我师傅早年搜集到的一些番胡蛮夷之地的果蔬种子,后来在终南山上栽种培育,这些种子都是能适应我们中原气候的。”

  赶路匆忙,便没带上润娘。

  也来不及等侯二姐三姐回娘家来相见,怀玉随处默匆匆返京。

  乌云踏雪和照夜白这两匹马与马周一人一匹,不到两个时辰便赶回长安,进了长安城直接去东宫右卫率报道。

  右卫率衙门。

  怀玉先去拜见长官程咬金,老程正忙碌着,见到他来了很高兴的过来迎接,“来来来,看程叔给你准备了什么。”老程拉着他来到一边,那里一个木人上套着一套铠甲。

  “给你准备的,明光甲一套,怎么样,喜欢不?”

  怀玉对明光甲倒也不陌生,初见怀义时他就身着一套明光甲,当时多亏那甲才没丧命。

  后来又见过不少明光甲,在唐初,明光甲其实指带有大圆护的铠甲,具体的繁简不一,高级将领们的明光甲那是非常华丽和威武的,防御力也极强,甚至有数重护肩。

  而有些简单的不过是在两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而已。

  唐军中大多数的明光甲,基本上都还是沿续南北朝制式,是在两裆甲基础上加了圆护,甚至腿裙很短,只及膝。只有披膊,没有护臂,连盔也只是个比较简单的铁胄,有护项没护肩,也没有胫甲。

  老程给怀玉准备的这套就很不一般。

  仅仅是那个盔,他上面就还有一只异兽造型,一眼看去很抢眼。

  “这是狻猊兜鍪。”

  头盔上不仅有狻猊兽,还有高高翘起的顿项也头盔相连,可以很好的保护颈部肩部,这套不仅可以护全头、颈,还能保护喉,且兼护部份面部和肩部。

  整套甲胄在视觉上也更为丰富饱满,护肩还有虎头吞肩,狮头袍肚。

  护臂、胫甲也都是如圆护一样锃亮,配上缺胯袍、大口裤,加上束甲绊、双带扣皮带,

  甲裙不仅有牛皮内衬,还有红色丝锦包边,配一双云头乌皮靴,真的非常霸气。

  程咬金甚至还给配了一支黑漆马槊,一把犀角弓。

  狻猊头盔、虎头吞肩、狮蛮袍肚,盔枪红缨。

  “试试。”老程笑着道。

  “这甲胄很重吧?”

  “不重。”

  老程爷俩亲自帮怀玉试甲,左一个部件右一个零件的往上穿,最后还要用束甲绊、牛皮带绑扣,忙活好半天才把全套甲胄穿上。

  别说还挺合身。

  挺重,但好像又没想象中那么重。

  “你这副甲是统军级别的,太子特意赐你的,重五十八斤。”

  “这么重吗,感觉还好。”

  “那是因为这甲分散在你身上,当然跟扛五十八斤不同。不过披着这甲战斗就又不同了,战场上又是跑又是打的,能坚持个两时辰就算很了得了。”

  怀玉把秦琼送他的六斤锏拿来舞动。

  “我来跟你比划一下。”老程笑着,从旁边武器架上拿起两柄短柄双板斧,斧头刃阔五寸,双面开刃,颈长八寸,柄长三尺。

  老程提着双板斧,大喊一声抡起就劈,两只短柄板斧在他手里挥舞的跟风车一样。

  怀玉赶紧双手提锏格、挡。

  这锏他也练了一段时间,平时勉强能打一套连招,可此时身披近六十斤明光甲,跟老程对战没一会,就不行了。

  六斤的锏看似不重,可全副甲在身的对战,一会怀玉就吃不消了。

  老程看准机会,撩、挂、削、抡,直接把怀玉长锏给打脱手。

  “能在我手底下过了几十招,还不错。”

  怀玉气喘吁吁,感觉身上已经湿透,想要脱甲老程制止了,“出了汗不可马上卸甲,否则容易卸甲风,一不小心可是要死人的,你会医术这也不知道么?”

  “一时忘记了。”

  “你力气是有的,就是还欠缺练。”

  怀玉道:“我这参军当属文职吧,不用披甲吧?”

  “到了军中,哪还有什么文职武职之分,难道敌人打过来,还问你是文职武职,文职就不砍你?”

  老程笑呵呵的问:“两幅画一副药,就换来这九品武职,你小子还是有本事的。”

  别看从九品下那是芝麻小官,但也是官,流外和流内的门槛那都是鸿沟一般,更别说官和民的区别了。

  要知道中县下县的县尉,那也才从九品下,那可是管一县众曹事务的县官。

  聊了一会,等汗收了,老程帮他卸甲,“这甲没穿惯平时确实不便,殿下特还给你准备了一件环锁铠,这可是西域康国进贡的铠甲,环锁相扣形如网锁,经过朝廷工匠改良,射不可入。

  那是一副铁锁子甲,全重不过二十六斤,像是一件铁线衣,还连头套的,能摭到膝上,直接罩在衣服上,甲的重量都在肩膀上,可以有效的防刀箭,但不能防弩,而且横刀这样尖锐的刀刺也防不住,更别说长矛马槊,以及鞭锏锤这样的钝兵。

  这种甲铁环越细防御力越好也越贵重。

  早在南北朝时这种甲就从西域传入,中原王朝加以改良,但生产不多,现在唐朝也经常通过粟特人从西域进口这类铠甲,非制式,一般都是赏赐给大将们,如程咬金这种猛将,上阵时往往会在明光甲内再套一件锁子甲。

  李世民赐怀玉明光、锁子甲各一套,倒不是让他穿双层甲而是知道他以前没当过兵,怕日常披明光太累,于是另赐一套锁子甲,轻便好穿。

首节 上一节 49/11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