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若狭之虎的崛起 第56节

  渚姬回之一笑,连忙摇摇头:“没关系的,父亲大人说得在理。”

  见渚姬没有生气,武田元光继续说道:“你再看看现在的三好家,不仅名义上是阿波守护代,实际上更是控制着阿波、讃岐、淡路三国以及摄津的一部分。

  而且,那三好伊贺守跟你迎娶阿渚时可不一样,人家现在是三好家正儿八经的当主,别看他尊敬你,叫你一声‘兄长’,可他的实力实际上是在你之上的。

  这种情况下,你还看不清形势,要把阿咲,这么个国人的次女嫁给他做正室,你怕不是在战场上被打傻了?”

  “我想着请您将阿咲收为养女,以这个名义嫁到三好家,这样是不是就合适一些……”义重一脸尴尬地堆笑道。

  义重话还没说完,武田元光就对着他脑袋重重地敲打了一下,郁闷地叹息道:

  “我把他收为养女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改变不了三好氏对她的看法,你即便强行把阿咲嫁过去,本家和三好家的关系也不会更上一层楼,反倒是阿咲今后在三好家要受尽责难、吃尽苦头喽。”

  “那您说怎么办?我这话都放出去了,总不能食言吧。”义重恳请武田元光想想办法,毕竟自己在熊谷胜直面前夸下海口,若是办不到,实在是让人难堪。

  “谁让你当初胡乱允诺的?”武田元光无奈地叹了口气。

  “父亲大人,请您出手相助吧。”想着武田元光所言有理,渚姬忍不住也在一旁劝说道。

  “也罢,阿渚都开口了,让我好好想想……”武田元光捋着花白的胡子,在义重和渚姬的注视下沉思良久,最终给出了一个建议。

  “这样吧,这管领的使者不是还没走么,我跟他也算熟悉,请他帮忙带个话,看看能不能让细川京兆将他收为养女。若是成功了,兴许三好家会看在细川京兆的面子上,将阿咲纳为侧室。”

  “侧室?”

  义重感觉有点对不起熊谷胜直,便看了渚姬一眼,没成想她却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妾身以为,能成为三好家的侧室已是极好的了,父亲那边殿下不必担心,妾身定会安抚好的。”

  “臭小子,这还不满意?三好家的侧室,那也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儿配得上的。就这个侧室,你信不信,三好伊贺守还要心不甘情不愿的接受呢。”武田元光说着又对义重的脑袋瓜重重敲打一下。

  “只要细川京兆那边能应允,伊贺守那边我来说。”义重对此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那我就去试试看吧,哎,你小子是真不让人省心啊。”武田元光又是长长叹了口气,接着便起身前去找那管领的使者去了。

  三月中旬,使者再次来到若狭,给义重带来了好消息:细川晴元答应将熊谷咲收为养女,并且愿意派遣使者去越水城,帮义重一同撮合这门亲事。

  对此,义重自是感激不已,当即向使者提出,希望献金五十贯作为管领府邸的修理料。

  不过,却遭到了使者的婉拒,他告诉义重,细川晴元这么做并不图回报,只是希望武田家今后能时常回京都看看,那便知足了。义重当然知道细川晴元是何意思,当即应允下来。

  四月上旬,义重带着重礼、熊谷兄弟以及细川家的使者一并来到越水城。

  这是三好利长和义重这对义兄弟时隔大半年再次相见,刚一见面,三好利长便祝贺义重夺取东但马,义重则祝贺三好利长在摄津开疆拓土,两人可谓是相见甚欢,有着说不完的话。

  可是当义重提出想要给三好利长说媒时,三好利长还是有些惊讶,特别是得知这名女子乃是义重正室的妹妹,出自若狭国人熊谷氏的熊谷咲时,本来欢快融洽的场面顿时陷入了一丝沉寂。

  三好利长心里也清楚,义重希望借此机会和自己成为连襟,使得两家的关系进一步紧密,他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不过这熊谷家的家格确实低了点,做个侍妾还行,想做三好家的侧室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了,即便自己答应,自己麾下那些家臣想必也不会乐意。

  正当他发愁怎么答复义重时,细川家的使者说话了,他直言此女已经是细川晴元认下的养女,家格这块不必太过担心。

  一听是细川晴元的养女,现场的气氛果然轻松了不少,两旁坐着的三好家家臣,也稍稍放松神情,打算任由三好利长自己做出决定。

  “这件事就拜托兄长了!”三好利长思忖再三,最终还是应下这么亲事,并且郑重其事地躬身行礼道。

  义重和熊谷兄弟,以及细川家的使者,见此情形都长长舒了口气。义重更是心生感慨:“今后可不敢再随意做媒了。”

第141章 福船抵港

  时间一转眼到了六月,夏天悄然来临,海风带着淡淡的咸味吹拂着若狭湾。阳光从云层中透出,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闪烁着如同点点星光。三五成群的海鸥低空飞过,叫声清脆悦耳。

  小浜港外,无数大小船只徐徐驶过,留下一道道长长的痕迹。码头上,货物的装卸声、伙计们的叫唤声此起彼伏,显得繁忙而有序。港口周围的鱼座钟,一排排售卖海货的屋台(摊位),散发出浓郁的海鲜味,吸引着过往的商人和百姓驻足选购。

  “幸助,搬的时候小心点,那边的十几筐鲣鱼是给今井大人留的,你可别弄混了。”

  只见一名身材健硕、皮肤黝黑,头上裹着白帕子、腿上捆着绑腿的中年女子,一边指挥伙计将新运来的海货从船上卸下来,一边小心提醒道,生怕伙计把新到的鲭鱼与早先准备好的鲣鱼混在一起。

  “老板娘,这次老板出海可是大丰收啊,您看咱这摊位都快堆不下了!”伙计们一边搬运着海货,一边笑呵呵地说道,心想着月底工钱又能涨一涨了。

  老板娘此刻也是喜笑颜开,嗓音洪亮而清脆:“别看现在快堆不下了,这南来北往的商船一靠岸,要不了一会功夫就要被抢光的,你们手脚麻利点,月底的工钱指定少不了!”

  “好嘞!”伙计们一听,干起活来更加带劲了,喊着号子将一筐一筐的海货从船上卸下来。这样的场景在小浜比比皆是,整个港口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老板娘,我那几筐鲣鱼准备好了么?”就在这时,今井久秀闲庭信步地来到码头,看着熙熙攘攘的鱼座,一脸的得意和欣慰。

  “今井大人,您来啦!早就给您准备好了。”老板娘赶忙上前,对身为小浜代官的今井久秀笑脸相迎。

  “老板娘最近生意怎么样啊?”今井久秀笑着问道。

  “托您的福,生意好得很呢!”老板娘笑嘻嘻地回答道。

  “比起之前在三国凑(位于越前的渔港)呢?”今井久秀继续问道。

  “那自然是这边更好啊!”老板娘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自从若狭施行了那个什么‘乐市乐座’,没了座头的抽成,我们交的税也少了;关所撤了,往来购买鱼货的商人也多了。您再瞧瞧这港外等着进港的船只,很多都是从越前、越后赶来的,有这么多货源和客源,我这生意是一天比一天好呢!这一切多亏了大人您啊。”

  “别胡说,这‘乐市乐座’可不是我的功劳,你们要感谢武卫殿下,没有他的命令,谁敢冒然推行这样的改革啊。”今井久秀对于老板娘的回答很是满意,但还是要讲清楚这一切都是义重的功劳。

  “是是,多亏了武卫殿下,”老板娘赶忙改口道,“不仅这海上,现在这小浜港到京都的路上关所也少了许多,近畿的商人现在可喜欢来小浜进货了,可供选择的货源多,销路又好,路上耽搁时间也大大减少,我就从没见过哪个港口能这般繁忙。”

  “伱这就夸张了,”今井久秀笑道,“西国的博多,近畿的堺,跟他们比起来,小浜还是有不小差距的。不过我相信,只要‘乐市乐座’和‘北国船’推行下去,小浜总有一天会比肩这些大的商港的。”

  “借您吉言了,到时候我们就把生意做到博多和堺去,届时还望大人多多帮衬呢!”说罢,两人相视而笑。

  可就在两人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奉行所的一名被官着急忙慌地赶来,向今井久秀禀报道:“大人,不好了,巡逻船回报,说是外海出现了好几艘没见过的大船!”

  “没见过的大船?具体长什么样?”今井久秀并未慌乱,而是让被官仔细描述。

  “那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昂尾高,甲板上柁楼三重,帆桅两座,其形状与本国之船迥异,小人从未见过这等船只。”被官慌里慌张地说道。

  “高大如楼……帆桅两座……”今井久秀思索片刻,皱眉道:“听你这描述,似是明国的‘福船’。”

  “大人见过这种船?”被官问道。

  今井久秀摇了摇头:“我只在书中看到过,偶尔听堺港的商人提过,并没有实际见到过这种船。若真是明国的船,又怎会出现在小浜港呢?”

  就在众人疑惑不解之时,又一名被官着急忙慌地跑来,喘着粗气向今井久秀禀报道:“大人,那大船放下了一只小船,小船上的人要求我等清空码头让其靠岸!”

  “清空码头?好大的口气!”今井久秀反问道,“那小船上下来的是谁?”

  “小人没见过此人,不过他说自己叫平井利政,还说自己是敦贺的代官。”

  “平井利政?!”今井久秀一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是仁右卫门回来了!”

  “大人认识此人?”被官好奇地问道。

  “当然认识,他确实是本家的敦贺代官,抓紧把西边最大的那个码头清出来,让他们停靠!”今井久秀赶忙安排下属去清场,并亲自前往武田氏馆向义重禀报。

  听说时隔大半年平井利政父子终于归来,还带来了数艘福船,正在庭院中与山本重幸学习剑道的义重顿时来了精神。

  义重本就对舞枪弄棒不感兴趣,正好借此机会说服山本重幸今天的训练告一段落,并邀请他一同前往小浜港一睹福船的风采。

  福船,又称福建船、白艚,是中国古帆船的一种。古书记载,福船“高大如城,吃水一丈一二尺”“能行于顺风顺潮回翔”“矢石火炮皆俯瞰而发,诚海战之利器也”。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用的“宝船”、郑成功收复台湾所用战船、明清册封琉球的“册封舟”、清代早期东南贸易及海上移民用船等,均属福船系。

  虽说早就听闻福船大名,但义重万万没想到,平井利政竟然真能将这种巨船带回若狭,心中自是甚为激动。

  等他抵达码头时,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虽是炎炎夏日,但不论是百姓还是商贾,皆聚集于此,翘首观望着这从未见过的异国船只。

  在众人的注视下,三艘大小不一的福船正在哨船的引导下缓缓向码头靠近,劈波斩浪,好不壮观。而先行一步下船的平井利政,则快步跑到义重跟前,准备向他禀告这大半年来自己在海外的所见所闻以及所获所得。

  “仁右卫门,真是辛苦你们了。”面前的三艘福船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但作为主君,义重还是强压心中的激动之情,故作镇定地对平井利政说道:“早就听闻明国人善造大船,今日一见,果真不一般啊。”

143.第142章 五峰船主

  143.

  “主公,臣等自去年九月启程前往明国,今日返回若狭,其间九个月有余,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真是精彩莫名啊。”

  听到平井利政这么说,义重笑了笑:“别跟个乡巴佬似的,我让你去明国,可不是为了去看景,交代你的任务完成了么?”

  “臣一直谨记主公的嘱托,您瞧这几艘大船,便是最好的证明。”平井利政毕恭毕敬地回答道,从他得意的神情中,可以推测出这几艘福船应该带了不少好东西。

  正说着,为首的那艘大福船已然靠岸,随着舷梯缓缓放下,一行三十余人从船上拾级而下,随着他们走近,义重等人才发现,这些人束发蓄须,头戴遮阳斗笠,上身着布衣短衫,下身着短裤,脚穿草履,一个个腰间别刀、眼神炯炯,对周围甚为警惕。

  “这不是跟我电视中看到的古代民间百姓差不多么。”义重心中念叨着,他猜想,这批人恐怕就是那些明朝的私商了。

  此时,一名衣冠楚楚,头戴方巾的年轻人从人群中走出来,只见他毕恭毕敬地向义重鞠了一躬,继而用汉语对一身旁一名翻译模样的男子说道:“告诉这位殿下,我乃来自明国的‘儒生五峰’,姓王名锃,不过大家都习惯叫我王直。”

  说完,这名翻译便用相对蹩脚的日语将王直的话重复了一遍,义重这时已然有些错愕:眼前这名年轻商人,可不是一般人呐,他可是日后要统治整个东亚海域的“海贼王”王直啊!

  这个王直,本是南直隶徽州歙县柘林人,因时常冒用母姓“汪”,中国史书中多称之为“汪直”。

  数年前,他与徐惟学、叶宗满等在广东打造海船,“置硝黄丝棉等违禁货物,抵日本、暹罗、西洋诸国往来贸易”,牟取暴利。

  由于海外贸易在当时为非法活动,王直便本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原则,加入了徽州府歙县同乡的许栋集团,召“诱佛郎机夷,往来浙海,泊双屿港,私通贸易。”并于今年年初抵达九州的福江岛,因在此处看到五座山峰,遂自号“五峰”,后以“五峰船主”自居。

  历史上,许栋被明军朱纨剿灭后,王直另起炉灶,自立为船主。“遂起邪谋,招聚亡命,勾引倭奴,造巨舰”,成为当时东亚一个大型武装海商集团的首领。

  后来,他接受松浦隆信的邀约,以九州外海平户岛为基地,从事海上贸易。当时“海上之寇,非受(王)直节制者,不得存”,风头一时无两。

  不过,现如今,他应该只是许栋手下的一名船主,远不能达到在这片东亚海域呼风唤雨的程度。

  “主公,此人是臣在双屿结识的明国商人,名叫王直。”平井利政再次向义重介绍道。

  “明国……商人?失敬……失敬。”义重故意用蹩脚的汉语向王直问好。

  众人都不知义重竟会汉语,一时间皆有些惊讶。

  义重这么做本是想拉近和王直的关系,可看到众人惊讶的目光,只好解释道:“我在建仁寺出家期间,寺内的师父教了我汉语和汉诗,因此稍微会那么一点。”

  “原来如此,”平井利政等人恍然大悟道,“既然主公听得懂,那接下来就好办了。”

  “没想到在这相隔万里的地方,竟能遇到殿下这样通晓我国语言的领主,在下甚为惊讶和欣慰。”王直笑了笑。

  “诸位远道而来定是有些疲惫,请随我到城中稍作休息,补充体力,一切等诸位安顿好了再说。”义重客气地说道。

  随后,在义重的邀请下,王直和他骑马并行在队列前方,两人用汉语你一言我一语,可谓是交谈甚欢,这使得王直等人自然而然地降低了对义重等人的防备和警惕。

  来到武田氏馆后,义重将王直一行人安置在东边新修建的别院居住,日常用度一应俱全。此后三天,更是连连设宴款待,可谓是极尽地主之谊。

  义重对这批明国人的重视,引起了家中一些家臣的不解。在他们看来,这些人虽然是外国人,但说到底就是一群商人,对商人这般劳师动众地百般照顾,实在是有损武士的颜面。

  不过义重却是不以为意,因为只有他知道,这位王直和他的那些手下,今后将会对武田氏、对日本产生怎样的裨益。

  “主公,您这些日子光顾着招待他们了,却丝毫不提通商之事,这怕是不妥吧。”王直抵达第三天的宴会上,平井利政终于忍不住问道。他觉得应该是这些明国商人求着义重做生意,现在倒好,整个反过来了,这确实让他心生疑虑。

  “别急,差不多了。”义重一边笑着向王直等人敬酒,一边安抚平井利政道。

  果不其然,当天宴席接近尾声时,眼看义重要像前几日一样,起身送王直等人返回住所,没成想却被王直制止了。

  “殿下,请稍等片刻。”王直言辞诚恳地说道,丝毫不像醉酒的样子。

  “怎么,阁下喝得不尽兴么?”义重缓缓坐下,亲切地回应道。

  “岂敢,这几日殿下极尽地主之谊,吾等甚为感激。”王直朝义重深深作揖道,“不过来此也有三日了,殿下难道就不想问吾等些什么吗?”

  “能与诸位在若狭相会也算是一种缘分,我觉得不该问的不问,时候到了诸位自会相告。”

  义重此话一出,惹得王直哈哈大笑起来:“有意思,殿下真是个有意思的人。”

  “是么,彼此彼此吧。”义重也笑着回应道。

  “实不相瞒,吾等在海上闯荡多年,去过那么多国家和地方,还没有一处领主能像殿下这般厚待吾等,在下感激不尽。”

首节 上一节 5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