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75节

  民兵只需要定期训练,训练强度还很低,只需要会用枪械,有基本的战斗常识就行了。

  大部分时间就是当农民和工人,按照部队番号开荒种田或者挖煤做工。

  这批移民会有一个白云卫,直接送去白云群岛。

  还有一个瀛洲卫,会送去历史上的夏威夷,夏威夷群岛在这个世界被定名为瀛洲。

  库克船长说有一千名燧发枪兵,就能够征服并长期统治夏威夷。

  所以大明吴国直接准备了一个卫,会有将近一万名民兵和总计将近五万移民。

  第一批移民的先头部队是瀛洲卫的一个千户。

  和澳洲第一批移民一样,军队乘坐蒸汽帆船先出发,家属后续坐普通移民船前往。

  美洲卫的招募也非常顺利,由于崇祯皇帝的坤舆地理志的影响,大明人普遍知道美洲是个好地方。

  北美的气候应该跟大明的中原和江南类似,就是冬天的雪要更大一些,关键是吹嘘过美洲的土地非常肥沃。

  所以美洲就成了普通移民最乐意去的地方。

  很多在城市已经有稳定工作的居民,甚至在乡村还有少量土地的农民,也有收到消息后就报名参加的。

  都督府只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组织,后续等待时间都是在整备和训练。

  北美中卫的标准比澳洲中卫都要高,因为澳洲根本没有成规模的其他族群生活,而美洲有两百多万欧洲人。

  一个多月之后,大明咸宁三十五年八月十日,西历1781年10月8日,大明应天府紫禁城奉天殿。

  大明朝廷、大明顺国、大明奴儿干都司建州左卫、法国、西班牙、美利坚、英国代表再次聚齐。

  经过多次商讨和修缮的《应天府和约》在前几天定稿,签署和约的仪式在今天举行。

  奉天殿的格局还是与谈判时相似,六张条案摆成了长方形。

  各国代表坐定之后,内阁的书办将和约文稿依次递上,各国代表依次全部签署两式十四份。

  全部签署检查完成后,七个国家和机构各保留汉字和拉丁文两种文字各一份。

  法国、英国、西班牙人另外保留各自语言的翻译版本。

  签约仪式结束之后,大明皇帝再次现身,设宴款待所有代表,各国代表也正式向大明皇帝告辞。

  接下来一两个月,寻找一个风向合适的时间,各国代表都会陆续启航,返回本国了。

  朱简烜也会和自己的“礼团”、“北美中卫”军团一起出发。

  感谢:赤雪极雨、啊小娘子别跑啊、书友,三位读者的打赏。

  今天凌晨没有更新了,大家不用等了,早点睡吧。

  现在作者没有存稿,所以更新时间暂时没有稳定下来。

  作者的目标,也就是拟定的目标更新时间,是下午两点,晚上十点,固定两次更新。

  我尽量在这两个时间段更新,但是可能会有点误差,原因就是没有存稿嘛……

  至于其他时间段,写多了就会发,不定期加更。

  每天一万字肯定扛不住,所以暂定目标是隔一天一次万字更新,希望能够实现。

第90章 朱简烜收徒

  《应天府和约》签约仪式完成后,朱简烜回到自己的实验室。

  让所有的工匠都停下手上的事情,把所有实验设备和机器也全都彻底关停。

  然后让所有工匠在院子里集合,朱简烜要宣布一件事情。

  朱简烜的吴王实验室经过了多次扩建,现在的规模已经占到了皇城西部府库的三分之一了。

  实验室的各级工匠有两百六十五人,普通工人数量更是有上千人了。

  如果想要继续扩建实验室,皇城内部的剩余空间就无法容纳了,只能将皇室的府库挪到皇城外面去。

  不过这个实验室的也该寿终正寝了。

  朱简烜即将前往北美,当上美国国王之后,安顿好北美的事情,还要前往澳洲接收封国。

  之后要在澳洲停留几年,整顿澳洲的军队和军事工业。

  未来十年内应该都不会回京师来了。

  如果不是为了方便朱简烜使用,吴王实验室也不需要放在皇城里面。

  所以朱简烜这次离开后,实验室就会被拆解搬迁。

  朱简烜也会直接带走一部分。

  所以在实验室的大院子里面,朱简烜站在会议室门前的台阶上,对所有的两百六十五个工匠讲话:

  “父皇已经准许,未来我在北美和澳洲都会有一个封国,也可能是一个封国的两部分。

  “未来的一到两个月内,我就会启程前往北美,返程时会去澳洲接收封国。

  “诸位追随我多年,如果愿意跟我去北美,或者愿意去澳洲的,可以带上家人跟我一起走。

  “现场的诸位,只要愿意随我去的,至少有一个北美或者澳洲的最低级爵位。

  “根据各位在实验室的贡献,以及过去和未来展现出来的能力,可以继续提升更高的爵位等级。

  “不愿意去的也没问题,你们仍然可以继续当我的雇员,为我在大明本土的商行效力。

  “我们的吴王实验室也会继续保留,只是会搬迁到城外更加宽敞的地方。

  “父皇陛下和皇太子兄长殿下会继续照拂诸位的。

  “与此同时,此去北美的路途遥远漫长,往返全程会有一年时间在路上。

  “再加上我要在北美停留处理事务的时间,最终抵达澳洲的时候,可能要到两年以后了。

  “所以我准备招收一批弟子,在往返北美的路上,带在身边直接教导。

  “诸位自己家里,或者宗族亲属家家的孩子,有年龄在十二岁以下,已经开蒙读书识字,且天资特别聪颖的,可以推荐给我。

  “请务必确定这些孩子是真的足够聪明,一个简单的标准是能否迅速理解微积分。

  “若是孩子不够聪明我不会收,所以后期发现学习能力达不到要求,我就算是收下了也会再逐出师门。

  “我要说的就这些,大家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举手询问了。”

  一群工匠们听着朱简烜的安排,都是露出了异常惊讶的表情。

  他们听朱简烜的意思,以为朱简烜要就藩了。

  一般的藩王至少十五岁之后才会就藩,甚至有可能二十多岁还在京师耗着,或者干脆不要藩国的也很多。

  朱简烜今年才刚刚十二岁,要去的还是世界另一端的北美。

  与此同时,朱简烜要直接招收弟子的消息,也让所有工匠都大吃了一惊。

  这些工匠跟随朱简烜这几年,早就已经意识到朱简烜脑子里面的知识有多么的深厚了。

  就是因为他脑子里面的那些知识,才能一直持续不断地提出各种实验。

  关键是大部分实验都能取得成功,还都有很大的价值。

  朱简烜的那些知识真的比黄金都珍贵。

  他们之中大部分人早就意识到了,朱简烜从来没有向他们真正传授过原理性的知识。

  不过他们也都能理解,他们的身份只是雇员,而不是朱简烜的弟子。

  朱简烜只需要吩咐他们做事就行了,不需要传授理论。

  但是但凡有科学精神,对科学研究足够向往的工匠,都非常的渴望得到朱简烜的知识。

  想要获得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金钱的工匠,也想要获得这种知识传授。

  现在朱简烜决定招收弟子了,但是却限定了十二岁的孩子。

  短暂的混乱之后,超过一半工匠都举起了手,很多人脸上都带着迫切的表情。

  他们都熟悉朱简烜的规矩,问问题必须先举手,没有经过朱简烜点名许可,不准在这种情况下说话。

  所有工匠的最前排,所有工匠中资历最厚,在实验室也是资历最厚的,大工匠宋问道也举着手。

  宋问道进实验室就是从三品了,这几年跟着朱简烜刷了一大堆资历,已经升到了正二品。

  大明朝廷的尚书们也是正二品,宋问道理论上可以尚书在朝廷上享受一样的待遇。

  朝廷有重大礼仪活动的时候,他理论上可以和尚书们站在同一区域,只是肯定会排在尚书们后面。

  朱简烜也一眼看到了宋问道,直接笑着说:

  “宋工有什么问题?”

  宋问道立刻有些迫切的说:

  “殿下招收的弟子,一定要限制在十二岁以下吗?我也想要当殿下的弟子。”

  朱简烜随口解释说:

  “我要传授的东西很杂、很多,而且传授的速度会很快,我可能会招收数百个弟子,分批集体讲课。

  “我也不会有太多的时间,给学生们一一解答疑惑,大部分时间都要靠学生自己学。

  “如果年龄太大的话,反应速度跟不上年轻人,跟不上教学速度。”

  朱简烜想要收孩子,除了孩子身体更加灵活,学习东西也更快之外,思想简单也是很重要的。自己可以从小灌输一些特定的思想,让他们的思维方式都更加符合自己的要求。

  同时在这个传统文化浓厚的时代,这些孩子从小正式拜自己为师,这辈子都必须将自己视为长辈。

  再加上自己还是他们家庭的君主,还能再给他们叠加一层忠君的限制。

  如果一个人既不尊师重道,也不忠于自己的君王,那他在这个社会上是很难生存的。

  君主和老师两层压力叠加起来,这些孩子未来背叛的可能性很低。

  就算是自己提出的一些要求,可能违背典型的公众社会道德,大部分弟子多半也会服从于自己。

  当然,自己并不会那样做,自己只是想提高弟子们的忠诚度而已。

  而成年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可能已经有了别的老师,关键是已经有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自己教导他们的的东西,自己向他们提出的要求,略微违背他们以往的认知,就可能会出现抵触情绪。

  越是有着复杂的社会经历的人,背叛的时候的心理压力就越低。

  他们因为利益或者诱惑或者怨恨而背叛可能性,都会比从自己小教导的孩子们高一个数量级。

  宋问道听着朱简烜的解释,几乎是毫不犹豫的马上说:

  “不当亲传弟子,我当外门弟子也行,殿下可以正常讲课教学生,我在后面旁听就行。

  “我能学会多少是多少,不需要殿下专门过问和指导,当然殿下有空的时候能教导更好。”

  按照朱简烜的判断,宋问道是可以收下的。

  这个老爷子是真的倾心于研究的,本身性格就属于那种非常纯粹的工匠。

  但是自己收下宋问道,肯定会有其他成年工匠有同样的说法。

首节 上一节 75/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