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110节

  历史的重任落在了我们都水司的肩头,落在了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这是命运赋予我们的使命,是时代给予我们的机遇!

  我们不再是旁观者,不再是见证者,而是亲身参与者。

  我们将成为改写历史的英雄!

  黄河水患,将在我们手中终结!”

  对对对!就是这种感觉!

  汪晨听着陆云逸的慷慨陈辞,自己也激动了起来。

  在场的诸多吏员更是如此,一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上满是坚定与决绝。

  “这一封文书,银钱依旧庞大,但本官会尽力周旋,会竭尽全力让诸位的努力得以实现。

  我相信,朝廷以及宫中都会参与其中。

  只因,这是一场开天辟地的伟大壮举。

  我们要让黄河水,在智慧与汗水的浇灌下,变得温顺平和。

  让滔滔浊流,化作润泽大地的生命之泉,灌溉两岸沃土,孕育蓬勃生机!

  我们,都水司的每一个人,将以无畏勇气、坚定信念和不屈意志,

  与黄河水患展开最后的决战!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陆云逸将手臂高举,身体挪动,扫过在场每一个人:

  “因为,人定胜天!”

第523章 润物细无声

  “多少?”

  武英殿内,金碧辉煌的殿宇也无法驱散那隐隐弥漫的沉闷气息。

  太子朱标的声音从上首传来,

  今日不知为何,陛下并未在此,只有太子一人端坐。

  他此刻紧紧盯着下首站立的陆云逸,双眼微微眯起。

  “回禀太子殿下,五百五十万两!”

  陆云逸身姿挺拔地站在下首,声音沉稳有力,

  脸上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目光炯炯,极具信服力。

  “只需要五百五十万两,就能修建足够的水库以及堤坝,

  至少能确保黄河百年安稳。

  而且,就算是千年一遇的洪水,也未必能冲垮由混凝土修筑的堤坝!”

  太子朱标接过太监递来的文书,又看向陆云逸身旁,

  相较于上一次,文书数量已少了将近一半,他仍是满脸的难以置信。

  对于工部新研制的材料,他有所耳闻,

  只听说特别坚硬,可用于军事修筑,之后便没再关注。

  没想到今日,竟带来这般巨大的惊喜?

  太子迅速将文书从头到尾仔细翻看了一遍,

  发现文书中所记录的成本,

  原料虽仍占很大一部分,但与原来相比,占比已大幅减少。

  甚至相较于原来的一千三百多万两银子,

  如今的原料成本还不到其零头,只有不到两百万两。

  太子朱标神色变得凝重,抬眼看向陆云逸:

  “里面没有猫腻?这份文书就算能瞒得过本宫,也瞒不过户部的官员,若是有所掺假,还是早些坦白为好。”

  朱标面色凝重,这些年来,各地上报的预算中,

  有许多夸大其词情况,目的就是营造出前期已投入大量银钱,

  若不再继续投入,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的尴尬局面。

  他见过太多此类情况,因此十分担忧,

  眼前的陆云逸是否听信了他人谗言,也做出了同样的事。

  陆云逸有些惊讶地看向太子,连忙躬身行礼:

  “太子殿下,臣一片赤胆忠心,

  绝不敢做任何违背朝廷之事,更不敢欺骗君上。”

  “那你来说说,为何原料成本会如此大幅度缩减?”

  “殿下,新材料修筑的堤坝,主要材料是混凝土,其中用于黏合的精铁占了较大成本。

  而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沙子与石子,

  大明山河广袤,黄河附近就有成片的沙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只需支付一些开采的人力成本以及运输费用,几乎等同于不要钱!

  除了精铁,唯一耗费功夫和钱财的,就是石灰炼制。

  殿下有所不知,石灰就是煅烧后的灰土,

  灰土本身价格不贵,朝堂各地都有成熟的工坊。

  若是拿来煅烧石灰,只是在过程中会有一些损耗。

  一旦大规模修建工坊,从事石灰生产生意,这部分银钱还能进一步降低!”

  陆云逸条理清晰地侃侃而谈,上首的太子朱标听得明白。

  他时而看向陆云逸,时而低头查看文书,眉头微微皱起。

  前些日子,治水需一千万两的提案刚呈上来,

  才过了一旬,新的提案就已提交,还提出了解决办法。

  这等速度,堪称惊人,

  比六部中许多衙门的运转速度还要快上许多。

  见太子迟迟不说话,陆云逸眼珠一转,继续躬身说道:

  “回禀太子殿下,臣上午去过工部衙门,详细询问了诸多官员。

  最终确定,混凝土比寻常灰土坚硬许多,价格还极为便宜。

  若是能用来铺路,既坚固又省钱!

  工部都水司已经在准备奏疏,

  打算将城外砖窑工坊通向官道的一条岔路都铺上水泥与混凝土,以检验效果。

  所需银钱并不多,也就几千两。

  若是朝臣们对这新材料的神奇之处存疑,

  可以等道路铺设完成后,前去查看。”

  太子朱标脸色露出一丝荒唐,说道:

  “奏疏孤还没见到,你们就已经准备修路了?”

  “殿下恕罪,因为今日得知这一好消息,

  臣来得匆忙,还未来得及催促。

  等臣回去后,必定让都水司的吏员尽快草拟好奏疏,呈递给太子殿下。”

  对于他这先上车后补票的小心思,朱标也懒得拆穿,

  哪里是怕朝臣不信,分明是怕自己不信。

  “此物真能修路,而且物美价廉?”

  “回禀太子殿下,臣有罪。”

  陆云逸一脸恭敬,躬身行礼,脸上满是惭愧之色。

  “什么罪?”

  “若是早些发现此等物件,朝廷二十年间修筑城池所花费的银钱,能减少七成,

  而且修筑的城池会更为坚固,大概是如今城池坚固程度的五倍左右!”

  “什么?”

  原本朱标对此事虽觉得新奇,但也只觉得是一项新的花钱举措。

  可听他这么一说,朱标只感觉心脏猛地一紧,

  一股浓郁得难以消散的惋惜涌上心头。

  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

  朱标坐在上首,久久不语,越想越觉得憋屈。

  仅仅去年,为了修筑四川都司的城池,

  整个四川行省几乎拿出了一半钱财,

  才打下一些地基,围绕城池开垦了一些良田。

  按照计划,今年八月底,凉国公就要前往四川督造城池,顺便清丈田亩。

  而现在,若是能节省七成银钱,那将是一笔多么庞大的数目?

  城说不定都修起来了!

  朱标觉得,朝廷这些年简直是在花冤枉钱!

  他的呼吸微微急促起来,脸色不断变化。

  下首的陆云逸悄悄瞥了他一眼,心中松了口气,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未曾拥有时,或许痛苦较少,

  但如今有了更好的选择,以往的遗憾便会加倍袭来。

  对于大明朝廷而言,最重要的便是钱财!

  尤其是修筑城池以及开垦良田的钱财。

  一些屯田司整个卫所都凑不出千把刀,

首节 上一节 1110/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