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112节

  “他与邓灵韵关系不清不楚,楚婷没有吵闹?还拿银子出来?”

  朱标声音不自觉地拔高了些许。

  “回禀太子殿下,据微臣推测,

  陆云逸与邓灵韵并无男女之情,只是有一些.朦胧的情谊。”

  朱标觉得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喃喃道:

  “这也够厉害了。”

  听到这话,毛骧连忙将脑袋垂得更低,掩饰脸上的表情,继续说道:

  “殿下,大学士宋老先生的孙女对陆云逸也十分中意,爱慕之情毫不掩饰。

  对此,宋麟极力反对,但宋老先生并不阻拦,甚至还予以鼓励。

  邓灵韵开设商铺,宋婉儿也出了银子,

  除此之外,还有工部秦尚书的女儿秦晴,刑部赵尚书的女儿赵玉容。”

  “她们也?”朱标瞪大眼睛。

  “殿下误会了,她们并没有特殊关系。

  秦晴与陆云逸的副将刘黑鹰关系不错,二人时常相聚,算是好友。

  赵玉容.与陆云逸并没有多少接触,一共只见过一面。”

  不知为何,朱标没来由地松了一口气,忽然笑了起来:

  “看来孤都有些小瞧陆云逸了,居然如此招人喜欢。”

  “殿下,京中对陆云逸心存爱慕者不在少数,只是未曾表露。”

  “也是,年纪轻轻就建功立业,长得英俊,还有两个有钱的夫人对他言听计从,

  妈的,你说这好事怎么都让他占了?”

  此话一出,武英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一片死寂。

  一众太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不敢言语。

  毛骧也愣在当场,不知该如何回答。

  太子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无奈地摇了摇头,摆了摆手:

  “好了好了,下去吧。”

  “是!”

第524章 耕读世家

  时光匆匆,三日转瞬即逝。

  正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修建混凝土的陆云逸听到了一个消息。

  因前些日子的反叛,五军都督府和兵部都隐隐感到不安,

  于是派人催促各地军中的青年才俊尽快赶来应天。

  如今,已有部分人陆续抵达京城。

  这消息让陆云逸振奋不已。

  其实,那些青年才俊来不来,他并不在意。

  关键在于,这些人来了,拖延许久的封赏也该下发了!

  他曾抽空前往五军都督府,向主持此事的几位主官询问,

  得到的答复是,为了激励天下军伍,

  也为了让这些消息能更好地传遍四方,

  要等各地青年才俊和将领前来述职后再进行封赏。

  现在人已到了,封赏想必也不会太远。

  好消息还不止这一个。

  据都水司估计,工坊到官道的混凝土路再有一两日就能完工,之后只需等待其慢慢凝固。

  商行下乡的众多军卒大多已经返回。

  在钞能力的加持下,不少附近村民拿出了家中存货。

  有缝制好的鞋垫、衣衫、布匹,

  还有许多编制精良的扫帚、斗笠、蓑衣。

  甚至,据张玉回报,

  许多百姓把他们当成了冤大头,连自己日常使用的东西都卖了,

  只为换取银钱,再去购买军卒们带来的物资。

  对此,秉持着建立信任比获取利益更为重要的原则,军卒和吏员们照单全收。

  第一次下乡行动,虽然大亏特亏,但这并不重要。

  如今已有近三十个村落的百姓知晓此事,并且约定好了下次到来的时间。

  为让村民们放心,吏员们还支付了不少定金,预订他们这几日赶制的手工品。

  一来一回,整个流程俨然已逐渐步入正轨,这让陆云逸十分欣慰。

  对于张玉的工作能力愈发肯定!

  邓灵韵和宋婉儿她们也成功从曾炎甫手中获得了冰室的所有权。

  大概是使用了一些巧妙手段,

  最终成交价格只有正常价格的四成,可谓是大获全胜,赚得盆满钵满。

  因为秦晴的父亲是工部尚书,

  所以她们请了工部工坊的人来施工,装修进度快得惊人,一天一个样。

  唯一进展缓慢的,是应天刘氏瓜果行的重建工作。

  由于得到了充足的暗示,施工变得拖沓无比。

  今日借口天气太热,休息。

  明日又说风水不好,继续休息。

  后天则称风太大,还是休息。

  将近十日过去,整个应天刘氏瓜果行的地基都还未清扫完毕。

  相比之下,相隔不远的应天商行建设却是如火如荼。

  一天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动工,工程进展日新月异。

  工部和都督府都安排了最顶尖的工匠前来。

  都督府显然对这个项目格外重视,

  左军都督耿忠有事没事就会来这里视察,了解工程进度。

  他出手也十分阔绰大方,常常自掏腰包采买许多吃食,

  还有一些冰镇的消暑佳品,让工匠们受宠若惊。

  今日午时,耿忠照例来到此处,还带来了两车冰镇西瓜。

  此时正值午休时间,见他到来,工匠们都激动不已。

  耿忠也毫不介意,大手一挥,

  冰冻西瓜就被分发给众人,赢得一片赞誉。

  刚刚从城外赶回的陆云逸来到工地,看到这一幕,不禁微微发愣。

  他连忙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抱拳行礼:

  “拜见耿大人。”

  对于陆云逸,耿忠格外亲近,连忙摆手说道:

  “客气什么,以后咱就是过命的兄弟。”

  二人来到商行一角的阴凉处,

  耿忠指着前方那几近被拆得面目全非的房屋,说道:

  “我听李至刚说,你打算把外面都拆了,换成什么平面?这怎么能行呢?”

  陆云逸笑着点头解释道:

  “耿大人放心,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动,

  却能让商行看起来更加气势恢宏,而且规整有序。

  再者,工部新研制的水泥,能够让整个外墙面平整无比。

  到时候四面墙面光秃秃的,

  只有正面‘应天商行’四个大字金光闪闪,

  如此既标新立异,又格外显眼!”

  耿忠实在想象不出那会是怎样一番场景。

  “我不懂这些,按你说的办吧。”

  “哈哈哈,耿大人,要是您在城中突然看到这样一幢古怪房子,难道不想进去一探究竟吗?”

  嗯?这么一说,耿忠瞬间明白了巧妙之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

  “哎~你这主意真是妙啊!

  每日来应天的商贾不计其数,只要一人进去逛逛,那就能赚不少银钱!”

  “正是这个道理,一切都是为了加深客人的印象。

  只要这些商贾和百姓记住了,回去之后口口相传,

  以后再来应天的百姓和商贾,要是不来看看,都说不过去。”

  陆云逸胸有成竹,有了水泥之后,他更是信心满满。

  到时候用水泥糊墙,再做平整处理,

  嚯.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应天商行在一众建筑中鹤立鸡群的模样。

  耿忠也沉浸在日进斗金的美好幻想之中,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嘿嘿直笑。

  “对了,云逸啊,听说去往乡下的军卒和吏员,遇到了一些阻碍?”

首节 上一节 1112/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