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116节

  他们也会让军卒在杀敌前尽可能地大喊,

  这样不仅能排解心中忧虑,还能缓解惊吓。”

  秦逵有些心动,轻轻点了点头,决定下午出城后就去试试。

  他转而问道:“那混凝土还有多久能够试验?”

  “放心吧秦大人,很快了。

  修的道路还有两三日就能使用,而最先浇筑的模具,还要等个十几日,等达到最坚硬的时候再测试强度。

  不过根据这几日炮轰的情况来看,现在的强度已经能够修筑堤坝与水库了。

  只是因为铁可能会生锈腐烂,所以还在找合适的代替材料

  实在不行就按以往的方法修,

  就算麻烦一些,也比寻常的法子要简单。”

  听他这么说,秦逵暴躁的情绪渐渐舒缓,眉头的皱纹也松了一些。

  他轻轻点了点头,面露诚恳:

  “陆大人啊,若不是有你在工部帮衬,本官恐怕会手忙脚乱啊。”

  “秦尚书谬赞了,下官只是做了应做之事。”

  秦逵忽然笑了起来:

  “先前本官在皇城门口见到了都督府的‘年轻俊杰’,

  他们和陆大人你一样年轻,却没有你这般稳重”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年轻人冲动一些,也是好事。”

  秦逵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伸出干枯的手臂捶了捶腿,小声提醒道:

  “陆大人,你有所不知,计大人纠集的商行中,

  就有曹国公家中的车马行,而且看起来还是领头的。

  若是可能,本官想请陆大人去劝说一二,

  让曹国公约束家人,不要在如此关键的时候生事,这样对谁都好”

  陆云逸一愣,他知道曹国公最近整日都在工坊里,甚至还成了流水线工人.

  他也参与推动三轮车一事了?

  陆云逸眼中闪过疑惑,不应该啊

  “秦大人,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曹国公所控的车马行拥有城内最多的车马,也不缺银钱,

  他怎么会主动推行此事呢?”

  “怪就怪在这!”秦逵深表认同,

  “现在城内新马商行一家独大,大半钱财都被他赚去了,

  他应该是最不希望看到三轮车入市的,

  可偏偏.现在成了纠集众人的领头羊!”

  陆云逸满脸诧异:

  “实不相瞒,曹国公也曾跟我说过对三轮车的担忧,

  话里话外确实担心三轮车入市会挤压车马行的生意。”

  此话一出,秦逵一怔:“果真如此?”

  “千真万确!”

  “陆大人,本官觉得你还是亲自去问问曹国公为好。

  朝廷现在还在为手推车的事吵得不可开交,

  三轮车与自行车进入民间还为时尚早,宫中也是这个意思。

  他身为国公,理应站在朝廷这边,

  怎么能和商贾一起为难朝廷呢?”

  陆云逸脸色凝重起来,也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

  思索片刻,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下官知道了”

第526章 关中地贫,应往北平

  离开工部衙门后,陆云逸一路辗转前往五军都督府。

  炽热的阳光肆意挥洒,烤得他汗流浃背。

  然而此刻,他却无暇顾及不断滚落的汗珠,

  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脚下青石板的分界线,低头缓缓前行,

  力求每一步都能精准地踩在青石板中央。

  对于新马商行之事,陆云逸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丝顾虑。

  曹国公府家大业大,庞大的家族中,有众多亲族需要供养,家族的体面也需要维系。

  身为国公,李景隆也难以做到面面俱到,

  在家族内部,有人满意现状,有人心怀不满。

  如朝中勋贵一样,家族内部事务向来错综复杂,剪不断理还乱。

  在未进京之前,陆云逸并不了解这些情况,

  因为他家只有三口。

  但来到京城,身居高位后,各种排场和开销都需要一一准备,

  若有所缺失,便如同自绝于官场。

  想要维持一个偌大府邸,并非易事。

  新马商行一事,他担心这是李景隆为了平衡家族内部关系的举措。

  倘若此时自己找上门去,阻断新马商行的念想,实在是有些让人难为情。

  想到此处,陆云逸忍不住重重地叹上一口气,

  史书所言极是,清官难断家务事!

  尽管陆云逸刻意放慢了脚步,但很快还是抵达了五军都督府。

  踏入都督府衙门,他不仅看到了在皇城门口见过的少年,

  还见到了许多身着奇装异服的异国军卒。

  他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五军都督府宽敞庭院中,

  各自交谈着,气氛颇为热闹。

  察觉到陆云逸的到来,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他。

  这时,一道熟悉的身影匆匆走近,

  此人穿着奇装异服,年约五十多岁,正是许久未见的暹罗副将军阿琚苗。

  与在云南时相比,阿琚苗气色好了许多,脸上的褶皱似乎都减少了,

  一双眸子炯炯有神,走起路来步伐铿锵有力,显得精神矍铄。

  “陆将军!陆将军!”

  阿琚苗故意提高了音量,声音在庭院中回荡,成功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察觉到众人目光聚焦,

  阿琚苗露出了一丝得意,腰杆也不自觉地挺得更直了。

  作为当初背刺麓川的关键人物,

  阿琚苗这段时间在京城可谓是风生水起,得以拜见了不少大人物。

  甚至连皇帝和太子殿下都曾有过会面。

  于他来说,无疑是至高殊荣!

  对此,阿琚苗内心无比庆幸当初做的决定。

  倘若当初一意孤行,一条路走到黑。

  如今的暹罗恐怕就不是意气风发,而是整日惴惴不安,

  自己也绝不可能有机会出现在这里。

  “阿琚苗将军,好久不见。”

  陆云逸对于阿琚苗出现在此处感到有些意外,

  但还是面带微笑地打了招呼。

  阿琚苗远远地便躬身行礼,脸上满是恭敬。

  他这一举动让在场众人纷纷露出诧异,

  心中暗自猜测这个年轻人是谁。

  “拜见陆大人,上次云南一别,已经过去许久了。

  陆大人风采依旧,更添英武之气啊!”

  阿琚苗声音洪亮,话语清晰地传遍整个庭院。

  众人纷纷露出诧异与恍然,不少人连忙躬身参拜,

  目光中透露出钦佩与敬畏,灼灼地注视着陆云逸。

  而那些成群站立的异族人,

  表情则显得有些怪异,似乎既心怀敬畏又有些畏惧。

  陆云逸上前一步,伸手将阿琚苗扶了起来。

  眼前的阿琚苗是暹罗功臣,此次回去后定然加官进爵,

  成为大明对暹罗施加影响的重要人物,朝廷上下对其都颇为重视。

  他自然不会对阿琚苗有丝毫的怠慢。

  “阿琚苗将军,你们这是?”

  陆云逸面露疑惑,手指向阿琚苗身后不远处的那些军卒,开口问道。

首节 上一节 1116/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